台灣在戰國時代稱為“島夷”,前後漢和三國時代稱“東鯤”、“夷洲”,隋、唐以後稱“流求”,明萬曆年間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灣”的名稱。
這時是北宋末年,台灣自然是被稱做“流求”的。
因山東距離流求海路甚遠,在這個沒有蒸汽船隻能用帆船的時代,順水順風的情況下,一直不停地航行,也要五十多天,如果海路上再遇到什麽風暴的話,恐怕要兩個多月,才能從日照港到達流求的淡水和基隆。
那沿路需要多個補給點,才能保證山東到流求的航運不至於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故,所以盧俊義才命令李俊要先拿下鬱州島和舟山群島,作為近海的航運補給點。
後來盧俊義本著以前研究現代地圖的記憶,再根據北宋末年的實際情況,和各種河流的改道衝擊情況,畫了北宋末年的東亞地圖、世界地圖、大宋地圖、山東地圖、山東近海地圖和大宋近海地圖,命堂弟盧俊禮的已經搬到萊蕪的印書局將地圖印刷出來,將這些地圖發給師級將領,發給李俊和孫立海軍的是東亞地圖和大宋近海地圖,因為盧俊義知曉自己的記憶並不全麵也不詳細,便吩咐各級參軍有描繪駐紮地詳細地圖進而匯集補充軍事地圖的義務,同時石秀、時遷掌管的軍情處有義務協助軍事地圖的測繪完善工作。
盧俊義非常關注李俊海軍一路向南的行動,他本來想讓李俊留一個師屯紮舟山群島後,李俊立馬帶領其他海軍前去流求。後來又細細研究了下地圖,發現舟山群島距離流求還有些距離,中間還是要有補給和維護點。
盧俊義重新修正了命令,張橫帶著兩個團駐紮在鬱州島、靈山島、朝連島,留阮小七帶四個團的兵力駐紮在舟山群島,李俊繼續掃蕩浙江和福建的沿海諸島,務必將這沿海的島嶼全都變成義軍的勢力範圍。李俊也本著穩紮穩打的想法,遵循了盧俊義的指令,繼舟山群島後,又打下了韭山列島、漁山列島、東箕列島、台州列島,將台州灣也緊緊握在義軍的手心。
李俊在台州外的各個群島上總共分布了二個團的兵力,讓他們跟舟山群島相呼應,控製台州、明州的海上貿易。然後李俊又帶兵來到了溫州灣,占領了洞頭列島,控製了溫州的海上貿易。因為台州的杜瀆鹽場、溫州的雙穗和天富鹽場都已經在方臘軍的控製下,李俊軍就沒有多加騷擾,而方臘軍一心想在陸上早點擊敗趙宋朝廷,所以也就沒有在意海上的李俊。
占據了洞頭島後,全力將洞頭港口建設起來。洞頭島位甌江口外,在溫州東偏南百裏海上,有二十多平方公裏,島上的居民近萬人,多是漁民。曾在島上發現過石锛和灰陶片,證明二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島上活動。到元代末年,率先揭起反抗大旗的黃岩梟雄方國珍,一度以洞頭為海上據點,勢震東南。
日後從山東來的船隊就以洞頭島為最後的補給點,隨後就可以直接向流求淡水進發。
但是李俊海軍進軍流求的路線沒有這麽簡單,直接進軍淡水或者基隆,是比較省時間,但要是沒有跟當地的土人建立良好關係,後患無窮。為了能順利地占領和治理流求,李俊的海軍必須要走一些彎路。
李俊在洞頭島留一個團的兵力,繼續往福建沿海進攻,陸續降順台山列島、四曘列島、東引島、馬祖列島、白犬列島上的海盜,再結合之前在浙江沿海諸島上降順的海盜,李俊手下的海軍已經擴充到了六個師,由於暫時夠資格做海軍第三軍軍長的人選還沒有出現,便讓第六師編做海軍第一軍暫編第六師。第六師整編完畢後,李俊又在福州灣外的諸島上留下了第六師的二個團便訓練便收取往來福州的船隻的過路費。
隨後李俊海軍攻占了福建福清外海上的海壇島和它附近的小島,海壇島麵積二百六十多平方公裏,為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這裏距福州二百五十裏,東麵與流求的新竹相距僅68海裏,是中國大陸距流求最近處。海壇島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八百裏,可建成天然良港。海壇島上駐紮了大股海盜,跟舟山群島上的海盜一樣,都有上萬人,但怎敵得過李俊的三萬船堅炮利的無敵海軍,三通弩炮射出的炸藥包將這些海盜都驚嚇的紛紛繳械投降,反正這群天煞還宣稱“繳械不殺、投降有賞、歸順有餉”,跟誰賣命不是賣啊。海盜的頭目們拒不投降,都死在神臂弓射出的強力箭矢下。
李俊便留阮小二帶著第六師的三個團駐守在海壇島再去整編海壇島的俘虜(整編軍隊的方法跟梁山義軍陸軍的整編一樣,基層軍官和參軍都從海軍第一軍裏的立功將士裏挑選),同時飛鴿傳書給盧俊義,言道如果為了更安全起見,日後從山東來的船隊可以海壇島為最後的補給點,隨後再從這裏向流求的新竹進發。像淡水和新竹都是盧俊義自己標注在海圖上的,這個時代還都被流求島上的高山族土著占據著,叫著一些不知所謂的名字。
隨後李俊帶兵攻占了福建莆田興化灣外的南日島,南日島古名南匿山,因山隱大海而得名。南日島地形呈現‘啞鈴‘狀,陸域總麵積五十平方公裏,是福建省第三大島。李俊留在南日島一個團的兵力,繼續南行。
然後又攻下湄洲灣外的湄洲島,湄洲島位於福建的“黃金海岸”湄洲灣口的北半部,全島南北縱向狹長,形如娥眉,故稱湄洲。全島陸域麵積十五平方公裏,海岸線綿延六十裏。湄洲島離大陸僅二海裏,東距流求台中僅七十海裏,離廈門一百海裏,北抵福州馬尾港七十海裏,也是一個緊要之地,在此地留下了一個營的兵力。
然後就是這次迂回取流求的沿海終點,金門島。
金門位於福建東南海上,扼廈門咽喉,屏障閩、粵地區,此時稱為“浯州嶼”,麵積約一百三十平方公裏。本為荒島,晉時中原兵亂,共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因躲避戰禍移居金門。唐代朝廷在泉州設置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此為金門島上設置行政機構之始。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因此而被尊為“開浯恩主”。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禦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下轄峰上、管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南明隆武元年,鄭成功自烈嶼湖井頭登陸,奉明太祖靈位,大會明朝文武群臣於巡檢司城,自此以金門為後勤基地,展開北伐南京,東征台灣的事業。南明永曆十五年,鄭軍由金門料羅灣碼頭出發,從台南鹿耳門登陸,僅十一個月就將據台的荷蘭人驅逐回國了。
金門距離廈門僅有十八海裏,誰能料想竟然能被國民黨軍隊堅守幾十年,可見金門很適合做一個軍事要塞。李俊在金門派駐兩個團的兵力,開始建設軍事要塞,一來看住廈門殘存的宋軍,一來看住泉州港的朝廷市舶司,順便攔截過往海商,收取過路費。
李俊的海軍隨即開始攻打這時被稱作澎湖嶼的澎湖列島。之所以攻取這裏,本著盧俊義的一個判斷:澎湖距離流求隻有二十幾海裏,天氣晴朗時可以將對岸看得清清楚楚的,現在絕對有澎湖上的居民和流求上的土著熟悉了。李俊占據了澎湖後,仔細打探一番,盧俊義的判斷很正確,現在澎湖上可開墾的田地很少了,很多澎湖居民就去了流求。
大陸到澎湖或流求的移民潮,分成兩股,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大陸沿海人民,特別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帶居民,為了躲避戰亂兵禍,紛紛流入澎湖或遷至台灣,從事墾拓。
而宋代大陸人民遷居的原因,從福建來說,主要是隋、唐、五代以來中原人口多次南遷,使福建得到開發,但由於山多地少,土地一般比較貧瘠,產糧不多,而人口增長卻很快,以致出現地狹人稠、生活困苦的狀況,其次,寺院經濟的惡性膨脹。五代十國時,福建佛教勢力大量擴張,到後來泉州寺田已占土地總額7/10,漳州寺田多達6/l0,這就使得一般民人所占土地更少,使得那些失去土地或者土地少的福建人不得不橫渡出海尋找生計。
在這北宋末年,已有較多的大陸漢族人民東渡台灣海峽,到澎湖從事打魚、撈貝和耕種。
在精美的陶瓷、絲綢、茶葉和金銀珠寶的誘惑下,澎湖的福建移民迅速歸順了義軍,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回福建拉人前去流求開荒,另外一路則帶著李俊的海軍前去嘉義(這時流求沒詳細地名,便按照盧俊義的手繪圖上的名字)找尋已經在此墾荒的澎湖移民,讓已經跟流求上的土著熟悉並且通了語言的澎湖人做通譯,開始用精美的絲綢等稀罕物換取土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這時是北宋末年,台灣自然是被稱做“流求”的。
因山東距離流求海路甚遠,在這個沒有蒸汽船隻能用帆船的時代,順水順風的情況下,一直不停地航行,也要五十多天,如果海路上再遇到什麽風暴的話,恐怕要兩個多月,才能從日照港到達流求的淡水和基隆。
那沿路需要多個補給點,才能保證山東到流求的航運不至於出現各種各樣的事故,所以盧俊義才命令李俊要先拿下鬱州島和舟山群島,作為近海的航運補給點。
後來盧俊義本著以前研究現代地圖的記憶,再根據北宋末年的實際情況,和各種河流的改道衝擊情況,畫了北宋末年的東亞地圖、世界地圖、大宋地圖、山東地圖、山東近海地圖和大宋近海地圖,命堂弟盧俊禮的已經搬到萊蕪的印書局將地圖印刷出來,將這些地圖發給師級將領,發給李俊和孫立海軍的是東亞地圖和大宋近海地圖,因為盧俊義知曉自己的記憶並不全麵也不詳細,便吩咐各級參軍有描繪駐紮地詳細地圖進而匯集補充軍事地圖的義務,同時石秀、時遷掌管的軍情處有義務協助軍事地圖的測繪完善工作。
盧俊義非常關注李俊海軍一路向南的行動,他本來想讓李俊留一個師屯紮舟山群島後,李俊立馬帶領其他海軍前去流求。後來又細細研究了下地圖,發現舟山群島距離流求還有些距離,中間還是要有補給和維護點。
盧俊義重新修正了命令,張橫帶著兩個團駐紮在鬱州島、靈山島、朝連島,留阮小七帶四個團的兵力駐紮在舟山群島,李俊繼續掃蕩浙江和福建的沿海諸島,務必將這沿海的島嶼全都變成義軍的勢力範圍。李俊也本著穩紮穩打的想法,遵循了盧俊義的指令,繼舟山群島後,又打下了韭山列島、漁山列島、東箕列島、台州列島,將台州灣也緊緊握在義軍的手心。
李俊在台州外的各個群島上總共分布了二個團的兵力,讓他們跟舟山群島相呼應,控製台州、明州的海上貿易。然後李俊又帶兵來到了溫州灣,占領了洞頭列島,控製了溫州的海上貿易。因為台州的杜瀆鹽場、溫州的雙穗和天富鹽場都已經在方臘軍的控製下,李俊軍就沒有多加騷擾,而方臘軍一心想在陸上早點擊敗趙宋朝廷,所以也就沒有在意海上的李俊。
占據了洞頭島後,全力將洞頭港口建設起來。洞頭島位甌江口外,在溫州東偏南百裏海上,有二十多平方公裏,島上的居民近萬人,多是漁民。曾在島上發現過石锛和灰陶片,證明二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島上活動。到元代末年,率先揭起反抗大旗的黃岩梟雄方國珍,一度以洞頭為海上據點,勢震東南。
日後從山東來的船隊就以洞頭島為最後的補給點,隨後就可以直接向流求淡水進發。
但是李俊海軍進軍流求的路線沒有這麽簡單,直接進軍淡水或者基隆,是比較省時間,但要是沒有跟當地的土人建立良好關係,後患無窮。為了能順利地占領和治理流求,李俊的海軍必須要走一些彎路。
李俊在洞頭島留一個團的兵力,繼續往福建沿海進攻,陸續降順台山列島、四曘列島、東引島、馬祖列島、白犬列島上的海盜,再結合之前在浙江沿海諸島上降順的海盜,李俊手下的海軍已經擴充到了六個師,由於暫時夠資格做海軍第三軍軍長的人選還沒有出現,便讓第六師編做海軍第一軍暫編第六師。第六師整編完畢後,李俊又在福州灣外的諸島上留下了第六師的二個團便訓練便收取往來福州的船隻的過路費。
隨後李俊海軍攻占了福建福清外海上的海壇島和它附近的小島,海壇島麵積二百六十多平方公裏,為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這裏距福州二百五十裏,東麵與流求的新竹相距僅68海裏,是中國大陸距流求最近處。海壇島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八百裏,可建成天然良港。海壇島上駐紮了大股海盜,跟舟山群島上的海盜一樣,都有上萬人,但怎敵得過李俊的三萬船堅炮利的無敵海軍,三通弩炮射出的炸藥包將這些海盜都驚嚇的紛紛繳械投降,反正這群天煞還宣稱“繳械不殺、投降有賞、歸順有餉”,跟誰賣命不是賣啊。海盜的頭目們拒不投降,都死在神臂弓射出的強力箭矢下。
李俊便留阮小二帶著第六師的三個團駐守在海壇島再去整編海壇島的俘虜(整編軍隊的方法跟梁山義軍陸軍的整編一樣,基層軍官和參軍都從海軍第一軍裏的立功將士裏挑選),同時飛鴿傳書給盧俊義,言道如果為了更安全起見,日後從山東來的船隊可以海壇島為最後的補給點,隨後再從這裏向流求的新竹進發。像淡水和新竹都是盧俊義自己標注在海圖上的,這個時代還都被流求島上的高山族土著占據著,叫著一些不知所謂的名字。
隨後李俊帶兵攻占了福建莆田興化灣外的南日島,南日島古名南匿山,因山隱大海而得名。南日島地形呈現‘啞鈴‘狀,陸域總麵積五十平方公裏,是福建省第三大島。李俊留在南日島一個團的兵力,繼續南行。
然後又攻下湄洲灣外的湄洲島,湄洲島位於福建的“黃金海岸”湄洲灣口的北半部,全島南北縱向狹長,形如娥眉,故稱湄洲。全島陸域麵積十五平方公裏,海岸線綿延六十裏。湄洲島離大陸僅二海裏,東距流求台中僅七十海裏,離廈門一百海裏,北抵福州馬尾港七十海裏,也是一個緊要之地,在此地留下了一個營的兵力。
然後就是這次迂回取流求的沿海終點,金門島。
金門位於福建東南海上,扼廈門咽喉,屏障閩、粵地區,此時稱為“浯州嶼”,麵積約一百三十平方公裏。本為荒島,晉時中原兵亂,共有蘇、陳、吳、蔡、呂、顏六姓家族因躲避戰禍移居金門。唐代朝廷在泉州設置五個牧馬場,浯洲為其中之一,陳淵任牧馬監,此為金門島上設置行政機構之始。蔡、許、翁、李、張、黃、王、呂、劉、洪、林、蕭十二姓隨陳淵入島開墾,陳淵因此而被尊為“開浯恩主”。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興經略福建沿海,共設五衛十二所,金門守禦千戶所為十二所之一,下轄峰上、管澳、田浦、陳坑四個巡檢司,後又增設烈嶼巡檢司,因金門固守福建東南海口,取“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而得名金門。南明隆武元年,鄭成功自烈嶼湖井頭登陸,奉明太祖靈位,大會明朝文武群臣於巡檢司城,自此以金門為後勤基地,展開北伐南京,東征台灣的事業。南明永曆十五年,鄭軍由金門料羅灣碼頭出發,從台南鹿耳門登陸,僅十一個月就將據台的荷蘭人驅逐回國了。
金門距離廈門僅有十八海裏,誰能料想竟然能被國民黨軍隊堅守幾十年,可見金門很適合做一個軍事要塞。李俊在金門派駐兩個團的兵力,開始建設軍事要塞,一來看住廈門殘存的宋軍,一來看住泉州港的朝廷市舶司,順便攔截過往海商,收取過路費。
李俊的海軍隨即開始攻打這時被稱作澎湖嶼的澎湖列島。之所以攻取這裏,本著盧俊義的一個判斷:澎湖距離流求隻有二十幾海裏,天氣晴朗時可以將對岸看得清清楚楚的,現在絕對有澎湖上的居民和流求上的土著熟悉了。李俊占據了澎湖後,仔細打探一番,盧俊義的判斷很正確,現在澎湖上可開墾的田地很少了,很多澎湖居民就去了流求。
大陸到澎湖或流求的移民潮,分成兩股,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大陸沿海人民,特別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帶居民,為了躲避戰亂兵禍,紛紛流入澎湖或遷至台灣,從事墾拓。
而宋代大陸人民遷居的原因,從福建來說,主要是隋、唐、五代以來中原人口多次南遷,使福建得到開發,但由於山多地少,土地一般比較貧瘠,產糧不多,而人口增長卻很快,以致出現地狹人稠、生活困苦的狀況,其次,寺院經濟的惡性膨脹。五代十國時,福建佛教勢力大量擴張,到後來泉州寺田已占土地總額7/10,漳州寺田多達6/l0,這就使得一般民人所占土地更少,使得那些失去土地或者土地少的福建人不得不橫渡出海尋找生計。
在這北宋末年,已有較多的大陸漢族人民東渡台灣海峽,到澎湖從事打魚、撈貝和耕種。
在精美的陶瓷、絲綢、茶葉和金銀珠寶的誘惑下,澎湖的福建移民迅速歸順了義軍,他們兵分兩路,一路回福建拉人前去流求開荒,另外一路則帶著李俊的海軍前去嘉義(這時流求沒詳細地名,便按照盧俊義的手繪圖上的名字)找尋已經在此墾荒的澎湖移民,讓已經跟流求上的土著熟悉並且通了語言的澎湖人做通譯,開始用精美的絲綢等稀罕物換取土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