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意識到,所謂的封建社會和資本社會,不同的是生產力,而生產關係並沒有什麽特別大的變化。地主跟資本家一樣擁有生產資料,地主的田地如同資本家的工廠,佃戶的勞作如同工人的勞作,地主留給佃戶的糧食分成如同工人從老板手裏接過的工資。


    但為什麽資本主義社會比封建主義社會看起來光鮮亮麗多了,看起來富裕多了,包括那些工人,他們都基本衣食無憂了。是不是他們受到的剝削減輕多了,並非如此,嚴格地說,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遠甚於地主對佃戶的剝削,在很多地方佃戶能留存五成的糧食,將收獲的一半留在家裏,最不濟的也有二成,但是很多工廠裏一個工人一個月能創造出數萬產值,結果隻能拿到十分之一,尤其是後世某個國度作為世界血汗工廠裏的工人所受到的剝削最重,拿到的更少,要知道同一個時代同一個生產力下,別國的勞動力所獲報酬是那個國家的工人是五倍到十倍不止。如果假設洋人老板隻剝削洋人一半,那麽國人隻拿到了二十分之一。


    歸根結底,造成所有人錯覺的原因,是生產力高度發展了,通過工業革命和電氣革命,資本主義社會高度發展的生產力將嚴重的剝削關係給掩蓋住了。


    但畢竟資本主義社會還是比封建主義社會的社會生產力高上數十倍不止,社會生產關係雖然本質一樣,但外表上還是優化不少。雖然是一些大資本家的聯合體控製國家,但畢竟比一個人的獨裁統治更穩定些,至少不會出現此即彼伏沒二三百年就爆發一次的改朝換代。


    在封建社會中,因為還存在著壓迫和剝削,對“順民”們來說,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忍耐”,而對“暴民”們來說,則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因此階級鬥爭雖然隻是“部分地”存在,但依舊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盡管農民起義曆朝曆代不斷發生,但是因為生產力的無法解放,農民起義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功。所謂的“造反成功”,無非是改朝換代,也就是“把你打下去,我來做皇帝”。有的時候,改朝換代以後的新皇帝,比原來的舊皇帝更壞。因為在皇宮中長大的皇帝,他所能夠倒出來的“壞水兒”,無非是吃喝玩樂、寵愛美妃、偏聽偏信、任用小人、不理朝政等等,而一個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殺出來的像劉邦、朱元璋、洪秀全那樣的痞子、流氓,一旦做了皇帝,他所能釋放出來的壞能量,可就不是一個“宮廷娃娃”所能夠比擬的了。看每次中國改朝換代幾乎要付出三成甚至一半以上人口的消耗,像三國時期,十人遺一。在封建社會中,如果生產力不發展到一定程度,哪怕發生一千次農民起義,其結果隻能是改朝換代,倒楣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從封建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並不是農民起義的結果,也不是打倒皇帝的結果,因為農民頭腦中沒有資本主義思想,不懂得資本主義工商業。隻有開明的地主階級本身認識到從佃農手中一升一鬥地收取地租不如經營工商業更發財,隻有地主階級因為從事工商業、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把自身變為資產階級之後,才有可能通過武力或非武力把政權奪到手裏,從而把社會製度改變為資本主義社會。至於一個社會是封建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和有沒有皇帝關係並不大,像日本和英國,雖然至今仍有帝王,但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它們都屬於資本主義國家,而不是封建主義國家。特別是像瑞典那樣的國家,到現代還有國王,但是他們的瑞典工黨按照恩格斯的“議會鬥爭”路線,沒有發動武裝革命就成了執政黨,如今卻已經建成了富強的“福利國家”,國民收入超過了美國,排行世界第一,並且敢於對外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了。非常遺憾的是,曆史證明,人類社會從封建主義進化到資本主義,並不是農民起義的結果,而是開明地主進行改良的結果。因此,造反絕不等於革命。革命的目標,絕不是把富人變成窮人,而是要把窮人變成富人;絕不是推翻一個專製獨裁的政府,建立一個更專製獨裁的政府。革命成功的前提,第一是生產力的發展和成熟;第二是領導集團要有先進的思想作指導和理想的社會製度作目標;第三是領導人必須放棄本人及子女的特權。不然,封建主義就要複辟。


    在盧俊義淺薄的認知中,封建主義要想發展到共產主義,資本主義是不可逾越的一個階段(資本主義裏麵有一種特殊情況,即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或者稱之為權貴資本主義,常被誤認為不是資本主義)。如果能夠一舉在北宋末年就將中國帶入資本主義,善莫大焉。


    站在曆史的高度,盧俊義冷靜地剖析,很顯然,他需要地主階層的幫助,完全依靠流民、佃戶和自耕農是成就不了大事,完全依靠原來梁山那些好漢結果比宋江好不了多少。


    在原著裏有宋江這般恐有小聰明沒有戰略眼光的領導人帶領,那一百單八個水滸好漢們所能帶給社會和人民的,主要是破壞,是倒退。特別是在“遼兵犯邊”、“金兵南下”那個曆史時期,他們所起的作用,是擾亂社會治安,分散抗敵兵力。他們既沒有造福人民,也沒有推進社會發展,所謂的“替天行道、除暴安良”隻不過是一個幌子。即使是施耐庵胡編亂造,使得宋江不投降,而是“革命成功”,取得了政權,當上了皇帝,他一定也是個善於權術的壞皇帝,而不會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皇帝,特別是被吹捧為“徹底革命派”的李逵之類,一旦取高俅而代之,流氓無產者當權,結果無非是胡作非為,不會比高俅好到哪裏去。梁山好漢中相當一部分人屬於流氓無產階級,由於他們的思想意識局限,決定了他們更甘心於被人收買,像武鬆被施恩收買對付蔣門神,被張團練等人小恩小惠收攏,宋江最擅長收買。


    鑒於以上種種考慮,盧俊義決定調整原來的戰略,不再以防止和削弱地主階層為主,他要開始拉攏地主階層,甚至要扶持他們轉化為商人階層,為此他做出了一番努力。


    首先,地方行政向地主階層開放。裏、保、村、社這些基層的地方行政,都是靠鄉民或市民自治,由鄉民或市民自行選舉出各裏、保、村、社的負責人。原來規定地主階層不得參與選舉,現在開始放開,規定地主階層可以參加選舉,而且可以做並且隻可以做主要負責人,因為副手一般是負責民兵編製和訓練的,地主階層出來的還是適合做行政而非軍事。


    其次,鎮、縣、州、道的大部分職務(軍事職務和有些戰略物資管理暫時不放開)都麵向所有階層招募官員和吏員。其實原來地主階層在這一塊也是受限製的,但現在大部分的行政職務都向他們放開招募。盧俊義匯集了政務院裏所有能臣,秉著他的意旨,隻考實務和策論,不考詩詞歌賦和五經四書,對每個類型的職務設定一份考卷。先考道州級的職務,再考縣鎮級的職務,通曉或略懂的都有機會考取,俸祿等同於同級別武官(自然低於趙宋,對此盧俊義另有異義),而且都賜予等同於趙宋朝廷一樣的什麽進士、舉人、秀才一般的學位。鎮、縣、州、道裏麵一個衙門內隻設立十個部門,統一由鎮長、知縣、知州、道撫(道巡撫)領導,有農業、工業、商業、文化、保障、財政、教育、人事、司法、警衛,每個部門在道的稱廳、在州稱之為局、在縣稱之為科,鎮級隻設置三位官員,然後每一級部門的分支小部門稱下一級部門的稱號,如魯西道農業廳林業局。如果懂得耕種、屯田、水利、林木、畜牧等技術的人員可以進入各級農業部門的分部門,如果有懂得器械製造、紡織、開礦、檢疫的可以到工業部門,諸如此類。當然是優先安排了梁山軍校的學員後,才會開始麵對所有階層考試招募。盧俊義並不擔心冗官問題產生(對待宋朝的冗官問題,盧俊義自有看法)。


    然後,開放諸多礦產、諸多商品經營權和海運權。開放除了金、銀、銅、鐵、硫磺、硝、鹽之外的礦產,如石灰石、大理石、煤、玉石、鉛、鋁等諸多礦產都被拍賣給領地內的各位地主,另外再拍賣梁山製造的各種奇異商品的獨家銷售權,再拍賣領地內各種奢侈品的外銷權,然後再拍賣海運權。如果有那位地主野心勃勃想要遠洋,海軍可以給他租借武裝人員護航。然後由政府出麵籌建每個地區的商會和每個行業的商會。對首度下海經商的地主和自耕農免收一季度或一年的所有商稅,對新開張的店鋪免收第一個月的營業稅。


    最後,設立議政機製,從保、社、鎮開始選舉參議員,可以品論每個行政衙門的施政能力,審議每一級衙門的各項決策和司法審判,有權向上一級衙門反映。從保一級開始設立參議院,由每個裏選出兩名,一名地主,一名平民(自耕農或佃戶),然後社一級從每保選出兩個,同樣一名地主一名平民,以此類推,增強地主參政議政的積極性和對盧齊政權的認可。


    還設立榮譽製度,即設立太平紳士,每一年從一個鎮內由民意評出一名對地方有貢獻的地主為太平紳士,授予太平紳士勳章,遇到的人都需要向他行禮。


    當然最重要的是調整他們的田賦(對這個,盧俊義另有贅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之梟雄盧俊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歡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歡樂並收藏宋之梟雄盧俊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