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童貫這廝被押上來的時候,盧俊義倒有些躊躇,該怎麽處置這家夥。
方百花、方傑、王寅等明教教徒和李助、杜壆等王慶殘部跟童貫之仇不共戴天,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扒他皮、抽他筋,但簡簡單單地殺掉童貫是不是有點便宜他了呢,死掉的童貫毫無價值,而活著的童貫有很多利用價值。
盧俊義將如何利用童貫,會在什麽時候殺掉童貫的計劃全部告之方臘和王慶的殘部將領們。眾人聽了盧俊義如何利用童貫的計劃都不禁哈哈大笑道:“是啊,簡單地將那老小子挖膛摘心未免便宜他了,不如利用完了再殺,比較稱心。”如此這般將這些童貫仇人安撫住,盧俊義便迅速開始利用童貫的計劃。
盧俊義留呼延灼的陸軍第四軍、王進的陸軍第二軍和張順、劉夢龍的水軍打掃戰場和整編俘虜。打掃戰場不在話下,整編近二十萬俘虜時,頗費功夫。先將近八萬四肢健全同時又願意歸順齊軍的官軍俘虜即刻送往蘇北、山東等地編入警衛軍中開始訓練,再將近七萬四肢健全同時不太願意歸順齊軍的官軍俘虜押去做礦工或鹽工將他們屈服了再慢慢裏從中選取人補充進去,一年後,這七萬俘虜都慢慢地歸順了,因為他們的妻子兒女也都被齊國特工通過商路從全國各地輾轉接過來,他們已經無法回頭隻好請降。而剩下的五萬俘虜全部身負殘疾之傷,盧俊義還想故伎重演,用這些殘廢俘虜跟趙宋朝廷做交易。
盧俊義得知俘虜的數目後,跟原來得到的情報互相驗證,知道童貫大軍在這場戰役中陣亡了將近五萬人,有三萬多人是淹死的,有二萬人是活活燒死的。蔡攸率領的十五萬禁軍做為後軍,見童貫大軍慘敗就倉皇逃回安豐城,所以他這十五萬禁軍時毫發未傷。童貫自己的三十五萬人馬最後隻剩下十萬。
盧俊義在童貫慘敗的當天就命王進的陸軍第二軍攻陷了泗州,然後派歐鵬率兩個團四千人守城,其他人馬埋伏在都梁山,果然童貫不敢進犯泗州,落入了埋伏圈,一舉被生擒活拿。
童貫的殘兵都沿著淮河敗往安豐城,在長江跟淮河之間的大部分趙宋城池裏聽到的消息隻是童貫慘敗,卻還沒有來得及收到童貫被生擒的消息,這就便於盧俊義從中取事。
盧俊義軍、王寅軍、杜壆軍的十五萬人馬,全部換做官兵打扮,裝出一副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的模樣,簇擁著實際上是羈押著童貫、折可存和其他俘虜來的朝廷高官,前往淮西諸州縣的城池,做詐城之計。
滁州濱臨長江,坐落於淮西要地,是古都南京的江北門戶,素有“江淮翡翠、金陵鎖鑰”之稱。熙寧五年(1072年),改屬淮南東路(治揚州),轄清流、全椒、來安三縣。滁州城下,武鬆用匕首頂著童貫的後心:“別耍什麽花樣,趕快叫人打開城門!”童貫尖著嗓子:“趕快打開城門,放我們進去。”滁州知州往下打量,果然是樞密使兼五路宣撫使童貫大人,向遠處眺望,似乎還有大片煙塵,盧俊義的齊軍像是要追過來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童大人這番果然慘敗了。滁州知州不敢怠慢,忙命人大開城門,招呼童貫進去。齊軍裝做加強滁州防守對付盧俊義,便接管了城牆防務、軍械庫、糧倉等要地。等盧俊義一聲令下,齊軍迅速控製了滁州的數千官兵,扮作童貫親衛的特種兵也搶出將楚州知州生擒活捉。
盧俊義假借童貫被齊軍追趕潰敗之勢,馬不停蹄地、兵不血刃地、接連不斷地,拿下了滁州的來安、清流、全椒等縣城,又拿下了真州府,真州府有“風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譽,唐朝時即為華夏著名的工商和園林城,天寧塔始建於唐代,蘇東坡曾在此地慧日泉汲水寫經。
隨後拿下江寧府,此地的重要性不亞於宋代的其他三京,975年北宋滅南唐,以江寧府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趙受益(後改名趙禎)為升王,不久立為皇太子,改升州為江寧府,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以江寧為其龍興之地,常以親信之臣(如包拯)為江寧府尹;宋神宗時,王安石兩度以江寧府尹出任宰相,主持變法;數年前,方臘起兵反宋,終未能北取江寧而不能控製江南,導致最終失敗。江寧府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易守難攻,如此險城如有一二萬人防守,近百萬人攻擊沒一年半載拿不下了,可惜被庸人所守。江寧府尹就是依附於童貫得到這重位,見到童貫後便忙不迭地開了城門,如此險城頃刻之間便落入齊軍手中。從此齊軍橫跨長江兩岸,進退自如。
和州是“淮南要衝,江表藩蔽,渡橫江而出采石,濟滁口而向金陵”,是戰略要地,是南下用兵、橫渡長江、攻取金陵的用武之地。曆史上用兵走這條路南下渡江的,有孫策、曹操、苻堅、韓擒虎、杜伏威等人。所以攻取了江寧府後,和州也是必取之地,童貫的淫威真是遍布宋境,他尖細的公鴨嗓又喊開了一座軍機要地。和州治下的烏江、含山、曆陽等縣城和鄉鎮都是一鼓而下。
後來盧俊義幹脆化妝出另一個童貫出來,兵分兩路,一個走長江水路,一個走陸路。
盧俊義領八萬人馬押著著真童貫走水路,從和州開始,下了無為軍和其附屬的巢縣、廬江兩縣,無為軍的名字原由是“始於城口置無為軍,思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置無為軍,領巢縣、廬江二縣。
沿路派駐營、團級的軍隊,開始進行政治宣傳、軍政編製和輕度土地改革。
下了無為軍後,盧俊義繼續沿著長江,逆流而上,輕鬆詐取舒州(安慶)和它所屬的桐城、太湖、宿鬆、望江、東流、彭澤等縣城鄉鎮。
等下了舒州以後,便詐取江州(九江)和它所屬的湖口、德化、瑞昌等地。左鄰鄱陽湖、右連洞庭水、靠近長江黃金水道的江州交通便利,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美稱,是天下“眉目之地”,曾是古代中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在此兵家必爭之地,盧俊義留下兩個團的兵力做政治宣傳、軍政編製和輕度土地改革。
不幸地的是,在詐取江州時,被江州知州識破,此人已經接到童貫被俘的情報,便想將計就計地伏擊盧俊義的大軍,奈何此地頻遭方臘和王慶的戰亂,城內原有的武裝力量全被拉著去剿除那兩個大寇,新近招募的兵丁不足三千人,即便是伏擊,也是被六萬齊軍(之前已經放置了一些兵力守城)一鼓而下。看來半個月內童貫被俘的消息已經傳出了,日後的州府城鎮隻能強攻了。所幸那些地方都是經過方臘或王慶之亂,原本的防守力量被兩寇掃平,十分空虛。後來趙宋朝廷就派了一些新任官員,但朝廷已無人馬可以調派,就讓官吏隨地招募守土之士,奈何盧俊義反應迅速,乘著趙宋勢力薄弱時期打了過來。所以雖有零星抵抗,但無足掛齒,都輕鬆拿下。
等拿下江州後,盧俊義劍指大冶,這裏的鐵礦比萊蕪更為豐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並建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大冶礦產豐富,素有“百裏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在二十一世紀時,發現和探明的大小礦床273出,金屬礦、非金屬礦53種,是全國6大銅礦生產基地,10大鐵礦生產基地和建材重點產地,黃金、白銀產量居湖北省之冠,矽灰石儲量居世界第二。這樣的寶地當然會在第一時間派重兵占領,占領後馬上招募工匠和驅趕戰俘開采,繼萊蕪鋼城後,盧俊義又在此地建立了大冶鋼城,除了煉製冷熱武器之外,還有開采黃金、白銀和黃銅礦產。
宣和四年五月下旬攻打大冶時,沒有詐城成功,盧俊義就肯定了童貫被俘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淮西地區,童貫做為詐城工具的利用價值已經耗完,剩下的就是用他跟朝廷談判。
盧俊義先發了一封措辭強烈的譴責信給趙佶和他的朝廷重臣,責問童貫是矯詔攻擊齊國公領地或者根本就是奉詔攻打齊國公領地,既然我盧俊義已經向朝廷投誠,朝廷已經招安於我,就不能出爾反爾地攻擊於我,此必失信於天下。最後盧俊義將自己攻擊淮西和蘇浙地區的行為全部視為報複,報複朝廷和童貫對蘇北的侵犯。同時寄去的還有一份綁票信,稱朝廷可用六百萬貫錢來贖回五萬甚至更多官兵俘虜和童貫,童貫此人就價值一百萬貫。
盧俊義還替趙佶分析道,現在晉陽有田虎作亂,北方的遼國意圖攻擊宋國以彌補在金國的失地,而朝廷屢次跟我盧俊義為敵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何苦來哉。不如再簽訂盟約,如果趙宋朝廷暫時默認盧俊義現有占領領地的合法性,盧俊義便交付給朝廷原來同等的稅收。盧俊義還承諾如果宋國能夠擊敗遼國收複燕雲,盧俊義甘願將齊國所有領地交還,俯首稱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方百花、方傑、王寅等明教教徒和李助、杜壆等王慶殘部跟童貫之仇不共戴天,恨不得吃他肉、喝他血、扒他皮、抽他筋,但簡簡單單地殺掉童貫是不是有點便宜他了呢,死掉的童貫毫無價值,而活著的童貫有很多利用價值。
盧俊義將如何利用童貫,會在什麽時候殺掉童貫的計劃全部告之方臘和王慶的殘部將領們。眾人聽了盧俊義如何利用童貫的計劃都不禁哈哈大笑道:“是啊,簡單地將那老小子挖膛摘心未免便宜他了,不如利用完了再殺,比較稱心。”如此這般將這些童貫仇人安撫住,盧俊義便迅速開始利用童貫的計劃。
盧俊義留呼延灼的陸軍第四軍、王進的陸軍第二軍和張順、劉夢龍的水軍打掃戰場和整編俘虜。打掃戰場不在話下,整編近二十萬俘虜時,頗費功夫。先將近八萬四肢健全同時又願意歸順齊軍的官軍俘虜即刻送往蘇北、山東等地編入警衛軍中開始訓練,再將近七萬四肢健全同時不太願意歸順齊軍的官軍俘虜押去做礦工或鹽工將他們屈服了再慢慢裏從中選取人補充進去,一年後,這七萬俘虜都慢慢地歸順了,因為他們的妻子兒女也都被齊國特工通過商路從全國各地輾轉接過來,他們已經無法回頭隻好請降。而剩下的五萬俘虜全部身負殘疾之傷,盧俊義還想故伎重演,用這些殘廢俘虜跟趙宋朝廷做交易。
盧俊義得知俘虜的數目後,跟原來得到的情報互相驗證,知道童貫大軍在這場戰役中陣亡了將近五萬人,有三萬多人是淹死的,有二萬人是活活燒死的。蔡攸率領的十五萬禁軍做為後軍,見童貫大軍慘敗就倉皇逃回安豐城,所以他這十五萬禁軍時毫發未傷。童貫自己的三十五萬人馬最後隻剩下十萬。
盧俊義在童貫慘敗的當天就命王進的陸軍第二軍攻陷了泗州,然後派歐鵬率兩個團四千人守城,其他人馬埋伏在都梁山,果然童貫不敢進犯泗州,落入了埋伏圈,一舉被生擒活拿。
童貫的殘兵都沿著淮河敗往安豐城,在長江跟淮河之間的大部分趙宋城池裏聽到的消息隻是童貫慘敗,卻還沒有來得及收到童貫被生擒的消息,這就便於盧俊義從中取事。
盧俊義軍、王寅軍、杜壆軍的十五萬人馬,全部換做官兵打扮,裝出一副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的模樣,簇擁著實際上是羈押著童貫、折可存和其他俘虜來的朝廷高官,前往淮西諸州縣的城池,做詐城之計。
滁州濱臨長江,坐落於淮西要地,是古都南京的江北門戶,素有“江淮翡翠、金陵鎖鑰”之稱。熙寧五年(1072年),改屬淮南東路(治揚州),轄清流、全椒、來安三縣。滁州城下,武鬆用匕首頂著童貫的後心:“別耍什麽花樣,趕快叫人打開城門!”童貫尖著嗓子:“趕快打開城門,放我們進去。”滁州知州往下打量,果然是樞密使兼五路宣撫使童貫大人,向遠處眺望,似乎還有大片煙塵,盧俊義的齊軍像是要追過來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童大人這番果然慘敗了。滁州知州不敢怠慢,忙命人大開城門,招呼童貫進去。齊軍裝做加強滁州防守對付盧俊義,便接管了城牆防務、軍械庫、糧倉等要地。等盧俊義一聲令下,齊軍迅速控製了滁州的數千官兵,扮作童貫親衛的特種兵也搶出將楚州知州生擒活捉。
盧俊義假借童貫被齊軍追趕潰敗之勢,馬不停蹄地、兵不血刃地、接連不斷地,拿下了滁州的來安、清流、全椒等縣城,又拿下了真州府,真州府有“風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譽,唐朝時即為華夏著名的工商和園林城,天寧塔始建於唐代,蘇東坡曾在此地慧日泉汲水寫經。
隨後拿下江寧府,此地的重要性不亞於宋代的其他三京,975年北宋滅南唐,以江寧府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趙受益(後改名趙禎)為升王,不久立為皇太子,改升州為江寧府,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以江寧為其龍興之地,常以親信之臣(如包拯)為江寧府尹;宋神宗時,王安石兩度以江寧府尹出任宰相,主持變法;數年前,方臘起兵反宋,終未能北取江寧而不能控製江南,導致最終失敗。江寧府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易守難攻,如此險城如有一二萬人防守,近百萬人攻擊沒一年半載拿不下了,可惜被庸人所守。江寧府尹就是依附於童貫得到這重位,見到童貫後便忙不迭地開了城門,如此險城頃刻之間便落入齊軍手中。從此齊軍橫跨長江兩岸,進退自如。
和州是“淮南要衝,江表藩蔽,渡橫江而出采石,濟滁口而向金陵”,是戰略要地,是南下用兵、橫渡長江、攻取金陵的用武之地。曆史上用兵走這條路南下渡江的,有孫策、曹操、苻堅、韓擒虎、杜伏威等人。所以攻取了江寧府後,和州也是必取之地,童貫的淫威真是遍布宋境,他尖細的公鴨嗓又喊開了一座軍機要地。和州治下的烏江、含山、曆陽等縣城和鄉鎮都是一鼓而下。
後來盧俊義幹脆化妝出另一個童貫出來,兵分兩路,一個走長江水路,一個走陸路。
盧俊義領八萬人馬押著著真童貫走水路,從和州開始,下了無為軍和其附屬的巢縣、廬江兩縣,無為軍的名字原由是“始於城口置無為軍,思天下安於無事,取無為而治之意以名之”。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置無為軍,領巢縣、廬江二縣。
沿路派駐營、團級的軍隊,開始進行政治宣傳、軍政編製和輕度土地改革。
下了無為軍後,盧俊義繼續沿著長江,逆流而上,輕鬆詐取舒州(安慶)和它所屬的桐城、太湖、宿鬆、望江、東流、彭澤等縣城鄉鎮。
等下了舒州以後,便詐取江州(九江)和它所屬的湖口、德化、瑞昌等地。左鄰鄱陽湖、右連洞庭水、靠近長江黃金水道的江州交通便利,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美稱,是天下“眉目之地”,曾是古代中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在此兵家必爭之地,盧俊義留下兩個團的兵力做政治宣傳、軍政編製和輕度土地改革。
不幸地的是,在詐取江州時,被江州知州識破,此人已經接到童貫被俘的情報,便想將計就計地伏擊盧俊義的大軍,奈何此地頻遭方臘和王慶的戰亂,城內原有的武裝力量全被拉著去剿除那兩個大寇,新近招募的兵丁不足三千人,即便是伏擊,也是被六萬齊軍(之前已經放置了一些兵力守城)一鼓而下。看來半個月內童貫被俘的消息已經傳出了,日後的州府城鎮隻能強攻了。所幸那些地方都是經過方臘或王慶之亂,原本的防守力量被兩寇掃平,十分空虛。後來趙宋朝廷就派了一些新任官員,但朝廷已無人馬可以調派,就讓官吏隨地招募守土之士,奈何盧俊義反應迅速,乘著趙宋勢力薄弱時期打了過來。所以雖有零星抵抗,但無足掛齒,都輕鬆拿下。
等拿下江州後,盧俊義劍指大冶,這裏的鐵礦比萊蕪更為豐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並建縣,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大冶礦產豐富,素有“百裏黃金地,江南聚寶盆”之美譽,在二十一世紀時,發現和探明的大小礦床273出,金屬礦、非金屬礦53種,是全國6大銅礦生產基地,10大鐵礦生產基地和建材重點產地,黃金、白銀產量居湖北省之冠,矽灰石儲量居世界第二。這樣的寶地當然會在第一時間派重兵占領,占領後馬上招募工匠和驅趕戰俘開采,繼萊蕪鋼城後,盧俊義又在此地建立了大冶鋼城,除了煉製冷熱武器之外,還有開采黃金、白銀和黃銅礦產。
宣和四年五月下旬攻打大冶時,沒有詐城成功,盧俊義就肯定了童貫被俘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淮西地區,童貫做為詐城工具的利用價值已經耗完,剩下的就是用他跟朝廷談判。
盧俊義先發了一封措辭強烈的譴責信給趙佶和他的朝廷重臣,責問童貫是矯詔攻擊齊國公領地或者根本就是奉詔攻打齊國公領地,既然我盧俊義已經向朝廷投誠,朝廷已經招安於我,就不能出爾反爾地攻擊於我,此必失信於天下。最後盧俊義將自己攻擊淮西和蘇浙地區的行為全部視為報複,報複朝廷和童貫對蘇北的侵犯。同時寄去的還有一份綁票信,稱朝廷可用六百萬貫錢來贖回五萬甚至更多官兵俘虜和童貫,童貫此人就價值一百萬貫。
盧俊義還替趙佶分析道,現在晉陽有田虎作亂,北方的遼國意圖攻擊宋國以彌補在金國的失地,而朝廷屢次跟我盧俊義為敵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何苦來哉。不如再簽訂盟約,如果趙宋朝廷暫時默認盧俊義現有占領領地的合法性,盧俊義便交付給朝廷原來同等的稅收。盧俊義還承諾如果宋國能夠擊敗遼國收複燕雲,盧俊義甘願將齊國所有領地交還,俯首稱臣。(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