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本筆記,專門有一篇寫關於避諱的,今天翻了出來,想想還是幸福的,至少今天,我們不用去這麽“避諱”了,當然我們有其它更多莫名其妙的避諱,曆史在進步,or倒退?


    古代的避諱,大約是自周朝開始的,不過,周的時候,隻是有了點避諱的意思,但不是那麽嚴格的,因為史書中記載,周穆王名字叫“滿”,大臣中還有叫王孫滿的,看來並不嚴格。


    真正嚴格好象是從秦開始的,正月開始叫征月、端月,官方文章中稱“正直”叫“端直”。


    說說避諱中比較玩的,圖個輕鬆一樂吧:


    漢景帝叫“啟”,這下好了,史記中的“微子啟”隻得被改名叫“微子開”,漢書中的“啟母石”隻好改名叫“開母石”了!悲了個摧的!


    漢光武帝名字是“秀”,那時候的秀才都叫茂才,哈哈,茂才!


    漢明帝和名字叫“莊”,這下連莊子都慘了,改叫“嚴子”,老、莊就成了老、嚴了,哈哈,捶地大笑!


    晉景帝名叫“師”,他之前都城叫“京師”,現在叫“京都”都是從他開始的啊。


    梁武帝小名叫“阿練”,現在的白絹,在他之前可都是叫“練”的!


    隋文帝叫“忠”,郎中們隻能稱“郎”,“中”沒了,“郎中”來了,成“郎”來了,可不得了了!


    唐太宗叫李世民,大家都知道,在他之前,戶部是叫民部的。


    梁太祖叫“誠”,好了,“城”就改叫“牆”,進城就是進牆,進牆!哈哈哈哈。


    後來的避諱越來越厲害,要避諱的越來越多,不光皇帝了,連皇後,太後,皇後的爹,太後的爹都得避。


    唐朝有個皇後小名叫“阿春”,”春秋“改叫“陽秋”,“富春”改名叫“富陽”,哪,這個富陽一直叫到現在。


    宋朝章獻太後的爹叫“通”,從那時起,“通判”改叫“同判”


    錢王叫“鎦”,石榴改叫“金櫻”,姓劉的改姓金了。


    很多很多的地名和人名,都因為避諱改了,有些過後改回來了,有些就一直用到了現在。到後來,皇家有了個不成文的規矩,皇子的名字,都取那些極偏僻不常用的字,以便於避諱,好歹也算是為民著想了!


    關於文人的避諱,這個更有意思。


    王羲之的爹叫“正”,他寫的東西中決沒有這個“正”字的,正月為初月、一月,別的地方有‘正’字,就用‘政’代替;


    司馬遷同誌的爹叫“談”,他寫史記的時候,把人家趙談寫成”趙同子”,張孟談改成”孟同”;可憐的趙同子!


    範曄的爹叫“泰”,後漢書中,郭泰就成了“郭太”!可憐哪;


    杜甫的爹叫“閑”,我們的詩聖所有所有的詩中,都沒這個“閑”字的,大家空的時候可以找找看看;


    蘇軾蘇轍哥倆的爺爺叫“序”,他們寫的“序”都改叫“敘”或者叫“引”。


    這個、不服不行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故紙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聽落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聽落花並收藏故紙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