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字營這一路行軍,沿途都有四海商社早就準備好的商棧接應。
龍玉決知道沈墨這次的出兵,是生死攸關的一戰,他怎麽敢有絲毫的怠慢?所以沿途早就準備好了糧草和軍資隨時補給,這也大大的加快了船隊前進的速度。
在古代,軍糧的運送對於行軍速度的製約是非常大的。往往兵行千裏,大半的糧食都會消耗在運輸的過程當中。
好在商社把糧食肉食、蔬菜食水,備用船隻等等物資,預備得妥妥當當。所以他們這一路上行船速度非常可觀。
船隊很快的越過了平緩的下遊,接近了長江中段,江水的流速開始越來越快。在他們從通州出發十天以後,他們的這支船隊終於越過了鄂州,正式進入了漢江。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在中國曆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通常古代人說起大河,通常就是個字:“江河淮漢,”分別就是指的長江,黃河,淮河和漢江。
鄂州這個地方,就是現代的武漢。武漢三鎮在南宋這個時期,武昌屬鄂州管轄,而漢陽和漢口屬漢陽軍的治下。當沈墨的船隊經過這裏時,他一想到當年南宋抗金將領嶽飛就駐防在鄂州(武昌)八年,還
以此為起點,興師北伐,沈墨的心裏就是一陣激動的心緒難平。
在沿著漢江繼續上行,又走了數百裏之後,船隊到了京西南路的襄陽府。因為襄陽府這裏是漢江重地,襄陽一失則江陵不保,江陵失守就相當於失去了整條長江。所以在曆史上元朝侵略南宋的時候,寧可在襄陽城下猛攻了六年之久,也一定要
拿下這個軍事重地。
結果事實證明,果然襄陽失守之後不到一年,宋京西南路的一府八州軍,倒有七個州軍全部失陷了。
等到船隻一過了襄陽,漢江的流速開始更加湍急,進入漢江中段之後,船隊就要靠著纖夫拉纖才能夠繼續前行了。
漢江這條河流很奇怪,由於南麵的大巴山脈和北麵的秦嶺降雨的雨量有所不同,所以漢江上,靠近南岸大巴山脈這一邊水流的流速,要比北岸快上一些。
所以沈墨的這支船隊,每一條船都由數十近百名纖夫拉著,沿著漢江北岸上溯而行。到了這裏之後,部隊的運行速度開始明顯的減緩了下來。
此時江麵上水流湍急,濁浪翻湧。險惡之極的漩渦急流隨處可見。而江岸兩邊,也是山勢奇峰險峻,有如軍陣峙立、怪獸如林。和之前寬蕩浩淼的長江截然不同。
在船上,沈墨的五百墨字營看著岸上拉纖的纖夫。隻見他們就像是一長串細小的螻蟻一般,正在背著纖繩,沿著江岸上險峻之極的道路,掙命一般的拚命前行。
粗大的纖繩是由細毛竹片擰成,一頭由纖夫拉著,而在纖繩的另一端,卻並不是直接拴在船上,而是綁在船身中部位置,一根豎起來猶如旗杆一般的“纖杆”頂上。
利用纖杆的彈性,使得船隻的震動被彈簧一般的纖杆吸收,這樣就不會直接順著船纜傳遞到纖夫的身上了。
……
此時此刻,沈墨船隊中的戰士們,心裏的感覺都是異常複雜。
就這幾個月之前,他們這些人還和河岸上的纖夫一模一樣,都是靠著自己的性命和汗水,拚命想要掙紮出一條活路來。
然而現在,他們卻變成了身批鐵甲的戰士,任由這些昔日的纖夫同伴們拉著走上戰場。這一前一後的巨大落差,讓墨字營裏的每個人都是心潮翻湧,難以自製。
等到他們的船隊開過了當年漢武帝開鑿的褒斜道,過了石泉之後。這時他們的行軍路程已經走了將近九成,很快就要到達目的地了。
可是在最後的一成水路,卻是格外的艱辛而危險!
熟悉漢江水文的老吏張還早早的就到了沈墨的船上,在整個船隊的最前方觀察著船隊的情形。
等到過了石泉之後,隻見張還看著眼前的水麵,神色漸漸凝重起來。
“怎麽了,這裏是不是很危險?”這時候,沈墨看出張還的神色沉重,於是他連忙問道。
“在石泉到洋州的這一段,共計有險灘31處,每一處都是要人命的所在!”
隻見張還眼睛不眨,也不眨的看著前方回答到:“更何況今年水量減少,河槽偏低,險灘上的礁石更是愈發高聳,這一路……可是鬼門關啊!”“尤其是前方的這一段黃金穀,中間有車、囚、龍、龜、四大險灘。不但水深流急,暗礁處處,而且最窄的地方,河槽寬度還不足四丈!船隻轉動躲避不便,非常容易觸礁
沉沒。”
“每當這樣的枯水年,沉江而死在這裏的船夫不計其數,這黃金穀裏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冤魂……先生,大軍為什麽非要到洋州去?”
實際上,張還的這句問話問得非常有道理。因為沈墨他們現在的軍隊逆流而上,早就已經過了他們和官軍預定的會合地點!
此時此刻,金州已經在他們身後百裏之外。沈墨帶兵行軍,實際上早已經提前六天達到了預設的回合地點。
但他卻並沒有停留下來,而是沿江向上,直接深入了利州東路腹地!
……
和宋軍的大部隊匯合,然後被這些人支使著攆上戰場……想都別想!
沈墨辛辛苦苦練兵造武器,是用來殺敵的,可不是讓那些將領當成炮灰來消耗的。沈墨早就打定了主意,這一場仗,有隊友還不如沒有。
這利州東西兩路的朝廷官兵。從上到下都已經被西夏人打破了膽。和他們在一起,別說聽他們的指揮了,就是配合作戰都百分之百會被隊友坑,還不如自己來,
所以沈墨這次直衝戰場腹地,就是為了出其不意,打西夏人一個冷不防!
……
隻見這時,江麵上水深流急,沈墨的船隊駛進了黃金穀,眼前就是第一道“車廂灘”。才拐過一道河灣,沈墨就見眼前雙峰壁立,是一道猶如刀砍斧削一般的河穀。
龍玉決知道沈墨這次的出兵,是生死攸關的一戰,他怎麽敢有絲毫的怠慢?所以沿途早就準備好了糧草和軍資隨時補給,這也大大的加快了船隊前進的速度。
在古代,軍糧的運送對於行軍速度的製約是非常大的。往往兵行千裏,大半的糧食都會消耗在運輸的過程當中。
好在商社把糧食肉食、蔬菜食水,備用船隻等等物資,預備得妥妥當當。所以他們這一路上行船速度非常可觀。
船隊很快的越過了平緩的下遊,接近了長江中段,江水的流速開始越來越快。在他們從通州出發十天以後,他們的這支船隊終於越過了鄂州,正式進入了漢江。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在中國曆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通常古代人說起大河,通常就是個字:“江河淮漢,”分別就是指的長江,黃河,淮河和漢江。
鄂州這個地方,就是現代的武漢。武漢三鎮在南宋這個時期,武昌屬鄂州管轄,而漢陽和漢口屬漢陽軍的治下。當沈墨的船隊經過這裏時,他一想到當年南宋抗金將領嶽飛就駐防在鄂州(武昌)八年,還
以此為起點,興師北伐,沈墨的心裏就是一陣激動的心緒難平。
在沿著漢江繼續上行,又走了數百裏之後,船隊到了京西南路的襄陽府。因為襄陽府這裏是漢江重地,襄陽一失則江陵不保,江陵失守就相當於失去了整條長江。所以在曆史上元朝侵略南宋的時候,寧可在襄陽城下猛攻了六年之久,也一定要
拿下這個軍事重地。
結果事實證明,果然襄陽失守之後不到一年,宋京西南路的一府八州軍,倒有七個州軍全部失陷了。
等到船隻一過了襄陽,漢江的流速開始更加湍急,進入漢江中段之後,船隊就要靠著纖夫拉纖才能夠繼續前行了。
漢江這條河流很奇怪,由於南麵的大巴山脈和北麵的秦嶺降雨的雨量有所不同,所以漢江上,靠近南岸大巴山脈這一邊水流的流速,要比北岸快上一些。
所以沈墨的這支船隊,每一條船都由數十近百名纖夫拉著,沿著漢江北岸上溯而行。到了這裏之後,部隊的運行速度開始明顯的減緩了下來。
此時江麵上水流湍急,濁浪翻湧。險惡之極的漩渦急流隨處可見。而江岸兩邊,也是山勢奇峰險峻,有如軍陣峙立、怪獸如林。和之前寬蕩浩淼的長江截然不同。
在船上,沈墨的五百墨字營看著岸上拉纖的纖夫。隻見他們就像是一長串細小的螻蟻一般,正在背著纖繩,沿著江岸上險峻之極的道路,掙命一般的拚命前行。
粗大的纖繩是由細毛竹片擰成,一頭由纖夫拉著,而在纖繩的另一端,卻並不是直接拴在船上,而是綁在船身中部位置,一根豎起來猶如旗杆一般的“纖杆”頂上。
利用纖杆的彈性,使得船隻的震動被彈簧一般的纖杆吸收,這樣就不會直接順著船纜傳遞到纖夫的身上了。
……
此時此刻,沈墨船隊中的戰士們,心裏的感覺都是異常複雜。
就這幾個月之前,他們這些人還和河岸上的纖夫一模一樣,都是靠著自己的性命和汗水,拚命想要掙紮出一條活路來。
然而現在,他們卻變成了身批鐵甲的戰士,任由這些昔日的纖夫同伴們拉著走上戰場。這一前一後的巨大落差,讓墨字營裏的每個人都是心潮翻湧,難以自製。
等到他們的船隊開過了當年漢武帝開鑿的褒斜道,過了石泉之後。這時他們的行軍路程已經走了將近九成,很快就要到達目的地了。
可是在最後的一成水路,卻是格外的艱辛而危險!
熟悉漢江水文的老吏張還早早的就到了沈墨的船上,在整個船隊的最前方觀察著船隊的情形。
等到過了石泉之後,隻見張還看著眼前的水麵,神色漸漸凝重起來。
“怎麽了,這裏是不是很危險?”這時候,沈墨看出張還的神色沉重,於是他連忙問道。
“在石泉到洋州的這一段,共計有險灘31處,每一處都是要人命的所在!”
隻見張還眼睛不眨,也不眨的看著前方回答到:“更何況今年水量減少,河槽偏低,險灘上的礁石更是愈發高聳,這一路……可是鬼門關啊!”“尤其是前方的這一段黃金穀,中間有車、囚、龍、龜、四大險灘。不但水深流急,暗礁處處,而且最窄的地方,河槽寬度還不足四丈!船隻轉動躲避不便,非常容易觸礁
沉沒。”
“每當這樣的枯水年,沉江而死在這裏的船夫不計其數,這黃金穀裏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冤魂……先生,大軍為什麽非要到洋州去?”
實際上,張還的這句問話問得非常有道理。因為沈墨他們現在的軍隊逆流而上,早就已經過了他們和官軍預定的會合地點!
此時此刻,金州已經在他們身後百裏之外。沈墨帶兵行軍,實際上早已經提前六天達到了預設的回合地點。
但他卻並沒有停留下來,而是沿江向上,直接深入了利州東路腹地!
……
和宋軍的大部隊匯合,然後被這些人支使著攆上戰場……想都別想!
沈墨辛辛苦苦練兵造武器,是用來殺敵的,可不是讓那些將領當成炮灰來消耗的。沈墨早就打定了主意,這一場仗,有隊友還不如沒有。
這利州東西兩路的朝廷官兵。從上到下都已經被西夏人打破了膽。和他們在一起,別說聽他們的指揮了,就是配合作戰都百分之百會被隊友坑,還不如自己來,
所以沈墨這次直衝戰場腹地,就是為了出其不意,打西夏人一個冷不防!
……
隻見這時,江麵上水深流急,沈墨的船隊駛進了黃金穀,眼前就是第一道“車廂灘”。才拐過一道河灣,沈墨就見眼前雙峰壁立,是一道猶如刀砍斧削一般的河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