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9章:流盡膏血卻無聲、海內虛耗、漢唐強盛
隻見宋慈昂然說道:“沈墨你知道不知道,世人都說我大宋暗弱,麵對強敵一味的隻知給予歲幣,拿錢換取和平,遠遠沒有強漢大唐那麽厲害……可是你知道大宋百姓這種安寧的生活,是怎麽來的嗎?”
“早在高宗南渡之前,咱們大眾給予遼國的歲幣看起來數目不少,但每年卻隻相當於大宋境內一兩個縣的收入而已。所謂歲幣其實是癬疥之患,根本不足為慮。”
“更何況交給遼國這幾十萬萬歲幣,他們連拿都拿不走,就在邊關換成了茶葉絲綢帶回去,咱們還能從中間賺回來一部分。”
“付出了這麽小的代價,就換來了幾十年的和平,讓百姓安居樂業無需打仗,這才是咱們大宋今日如此富足的原因。”
“反觀曆史上所謂的強悍朝代……就以漢朝為例好了。”
“漢武帝北擊匈奴、東平朝鮮、南討兩越、擊敗西羌、鑿空西域,在位期間戰績輝煌,世稱強漢,是不是夠強大?”
“他在位54年中,用兵征戰30年,拓地萬裏,能不能稱得上是一位英雄?”
“犯強悍者,雖遠必誅!這話喊起來夠不夠霸氣,痛不痛快?”
“可你知不知道一場漠北大戰,漢軍十萬精騎中就死了數萬人,兩度出兵征伐的汗血馬戰爭,得到了三十匹汗血寶馬,卻總共損失了兵卒十萬?”
“漢武帝去世前三年最後一次出擊匈奴,七萬漢軍全軍覆沒。上麵僅僅這三場戰爭,就損失了青壯年兵卒二十萬人。而漢武帝的對外戰爭,卻足足打了三十年!”
“按照《漢書》所載,漢武帝時: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皇甫謐在其《帝王世紀》中也說:軍征三十餘年,地廣萬裏,天下之眾亦減半矣!”
“不信你去查查,在漢武帝時代,民間多少次出現過人相食的慘狀?”
“所謂打下來的萬裏西域,又不能耕種又不能住人,不過是一片黃沙而已。卻造成了漢武帝末年之時和他接掌皇位時相比,人口數減少了三分之一!”
“我告訴你,下令打仗的是皇帝,名垂千青史的是王朝,可死的從來都是百姓!”
“你沈墨窮兵黷武,每一個士兵從征召到訓練,從裝備到征戰,需要多少錢你以為我不知道嗎?”
“之前的大宋軍雖然不能打,但好歹還可以維持住大宋國土,要是天下真的由你掌權,會變成什麽樣子?”
“你的軍隊雖然強大,卻要征伐四方。看似軍隊人數不多,可是十萬人的軍隊,卻比過去百萬人的消耗還要大!”
“別的我不知道,你修在蜀中的兵工廠,每年要吞掉的原料和人工費用,難道我宋慈心裏還會不清楚?”
“那川蜀聯合兵工廠,每年消耗的錢糧都在一千五百萬貫以上。而且還在逐年還在以恐怖的比例上升。”
“在加上通州的崇明島兵工廠,還有軍隊從裝備到軍糧的開支,肯定要超過三千萬。這還不算軍隊建設和薪餉的開支,如果全加上的話,總數一定會高於一年六千萬兩!”
“你知道嗎?這數目正好相當於過去大宋一國的稅賦總和!”
“我能想象得到,你當權之後立刻就會把矛頭指向鐵木真,在軍事上的投入會更大。”
“這樣一來,再加上經濟被你搞得一塌糊塗,你拿什麽來養兵?”
“到時候你隻能在民間想辦法,搜刮民財導致窮兵黷武,走上漢武帝的老路。軍隊無法存續的結果,最終就會像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那樣,全國全是兵卻沒有人去養,軍隊隻能以百姓人肉為食!”
“你一心想要當這個縱橫天下的英雄,你有沒有考慮過百姓會付出什麽代價?”
……
“你……”當宋慈說到這裏的時候,旁邊的小泥鰍王軒氣得滿臉通紅,正要出言反駁,卻被沈墨一抬手擋了回去。
在這之後沈墨坐在椅子上,反而皺著眉頭向宋慈道:“……你繼續說。”
“好!”
這時的宋慈似乎是打算在自己死前,把心裏的話都說出來,他毫不猶豫地接著說道:
“再接下來就是儒家學術……我知道沈墨你對儒家那一套十分不以為意,當你主政之後,勢必要大加改動,甚至要將它徹底推翻。”
“可是你知不知道,古聖先賢的儒家學說,雖然到了我朝之後出現了理學這樣禁錮人性的學派。但是儒學畢竟維護了華夏兩千年的製度,還在法理上保護了皇權。”
“如今你治下的學堂,對儒學的忽視,就不用我去說了吧?”
“說實話,即便在我心裏也不覺得儒家學說全都是對的。雖然我也是讀著孔孟之書、聖人之學長大的,我也知道他有很多問題。最起碼不能把它全部照搬過來,用它治來治理國家。”
“可是你知不知道,儒學雖然不好,但它好歹是件衣服啊!”
“如今你沈墨要把它扒下來,可是手裏卻完全沒有一件新衣服給天下人……照你這麽做下去,這世間的道德和學術都沒有了,這能行嗎?
“所有的標準全都被推翻了,卻沒有新的標準可以遵循,這能行嗎?”
“我問你沈墨,雖然說道德不能用來治國,甚至不能用來科考選材,可是沒有了放之天下而皆準的道德標準,你拿什麽去衡量正邪善惡?”
“在你掌權通州之後,你隻知道在學術這方麵大肆破壞,卻沒有絲毫的建設。在你治下的地方沒有了思想核心,我問你,國家會變成什麽樣子?”
“難道你就想用你的通州的實用之術,來治理天下嗎?”
……
當沈墨聽到這裏的時候,就見他深深吸了口氣,然後重重的點了點頭,示意宋慈接著往下說。
此時的沈墨心道:看起來這位宋惠父,並不是平白無故的反對自己。也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一兩件事,才招來了他的全力攻擊。
看起來宋慈還真的在自己勢力暴漲之時,不斷地衡量著自己執政的得失。
在他之前的那些話裏說的東西,雖然並不見得全對,但是有些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隻見宋慈昂然說道:“沈墨你知道不知道,世人都說我大宋暗弱,麵對強敵一味的隻知給予歲幣,拿錢換取和平,遠遠沒有強漢大唐那麽厲害……可是你知道大宋百姓這種安寧的生活,是怎麽來的嗎?”
“早在高宗南渡之前,咱們大眾給予遼國的歲幣看起來數目不少,但每年卻隻相當於大宋境內一兩個縣的收入而已。所謂歲幣其實是癬疥之患,根本不足為慮。”
“更何況交給遼國這幾十萬萬歲幣,他們連拿都拿不走,就在邊關換成了茶葉絲綢帶回去,咱們還能從中間賺回來一部分。”
“付出了這麽小的代價,就換來了幾十年的和平,讓百姓安居樂業無需打仗,這才是咱們大宋今日如此富足的原因。”
“反觀曆史上所謂的強悍朝代……就以漢朝為例好了。”
“漢武帝北擊匈奴、東平朝鮮、南討兩越、擊敗西羌、鑿空西域,在位期間戰績輝煌,世稱強漢,是不是夠強大?”
“他在位54年中,用兵征戰30年,拓地萬裏,能不能稱得上是一位英雄?”
“犯強悍者,雖遠必誅!這話喊起來夠不夠霸氣,痛不痛快?”
“可你知不知道一場漠北大戰,漢軍十萬精騎中就死了數萬人,兩度出兵征伐的汗血馬戰爭,得到了三十匹汗血寶馬,卻總共損失了兵卒十萬?”
“漢武帝去世前三年最後一次出擊匈奴,七萬漢軍全軍覆沒。上麵僅僅這三場戰爭,就損失了青壯年兵卒二十萬人。而漢武帝的對外戰爭,卻足足打了三十年!”
“按照《漢書》所載,漢武帝時:海內虛耗,戶口減半”。
“皇甫謐在其《帝王世紀》中也說:軍征三十餘年,地廣萬裏,天下之眾亦減半矣!”
“不信你去查查,在漢武帝時代,民間多少次出現過人相食的慘狀?”
“所謂打下來的萬裏西域,又不能耕種又不能住人,不過是一片黃沙而已。卻造成了漢武帝末年之時和他接掌皇位時相比,人口數減少了三分之一!”
“我告訴你,下令打仗的是皇帝,名垂千青史的是王朝,可死的從來都是百姓!”
“你沈墨窮兵黷武,每一個士兵從征召到訓練,從裝備到征戰,需要多少錢你以為我不知道嗎?”
“之前的大宋軍雖然不能打,但好歹還可以維持住大宋國土,要是天下真的由你掌權,會變成什麽樣子?”
“你的軍隊雖然強大,卻要征伐四方。看似軍隊人數不多,可是十萬人的軍隊,卻比過去百萬人的消耗還要大!”
“別的我不知道,你修在蜀中的兵工廠,每年要吞掉的原料和人工費用,難道我宋慈心裏還會不清楚?”
“那川蜀聯合兵工廠,每年消耗的錢糧都在一千五百萬貫以上。而且還在逐年還在以恐怖的比例上升。”
“在加上通州的崇明島兵工廠,還有軍隊從裝備到軍糧的開支,肯定要超過三千萬。這還不算軍隊建設和薪餉的開支,如果全加上的話,總數一定會高於一年六千萬兩!”
“你知道嗎?這數目正好相當於過去大宋一國的稅賦總和!”
“我能想象得到,你當權之後立刻就會把矛頭指向鐵木真,在軍事上的投入會更大。”
“這樣一來,再加上經濟被你搞得一塌糊塗,你拿什麽來養兵?”
“到時候你隻能在民間想辦法,搜刮民財導致窮兵黷武,走上漢武帝的老路。軍隊無法存續的結果,最終就會像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那樣,全國全是兵卻沒有人去養,軍隊隻能以百姓人肉為食!”
“你一心想要當這個縱橫天下的英雄,你有沒有考慮過百姓會付出什麽代價?”
……
“你……”當宋慈說到這裏的時候,旁邊的小泥鰍王軒氣得滿臉通紅,正要出言反駁,卻被沈墨一抬手擋了回去。
在這之後沈墨坐在椅子上,反而皺著眉頭向宋慈道:“……你繼續說。”
“好!”
這時的宋慈似乎是打算在自己死前,把心裏的話都說出來,他毫不猶豫地接著說道:
“再接下來就是儒家學術……我知道沈墨你對儒家那一套十分不以為意,當你主政之後,勢必要大加改動,甚至要將它徹底推翻。”
“可是你知不知道,古聖先賢的儒家學說,雖然到了我朝之後出現了理學這樣禁錮人性的學派。但是儒學畢竟維護了華夏兩千年的製度,還在法理上保護了皇權。”
“如今你治下的學堂,對儒學的忽視,就不用我去說了吧?”
“說實話,即便在我心裏也不覺得儒家學說全都是對的。雖然我也是讀著孔孟之書、聖人之學長大的,我也知道他有很多問題。最起碼不能把它全部照搬過來,用它治來治理國家。”
“可是你知不知道,儒學雖然不好,但它好歹是件衣服啊!”
“如今你沈墨要把它扒下來,可是手裏卻完全沒有一件新衣服給天下人……照你這麽做下去,這世間的道德和學術都沒有了,這能行嗎?
“所有的標準全都被推翻了,卻沒有新的標準可以遵循,這能行嗎?”
“我問你沈墨,雖然說道德不能用來治國,甚至不能用來科考選材,可是沒有了放之天下而皆準的道德標準,你拿什麽去衡量正邪善惡?”
“在你掌權通州之後,你隻知道在學術這方麵大肆破壞,卻沒有絲毫的建設。在你治下的地方沒有了思想核心,我問你,國家會變成什麽樣子?”
“難道你就想用你的通州的實用之術,來治理天下嗎?”
……
當沈墨聽到這裏的時候,就見他深深吸了口氣,然後重重的點了點頭,示意宋慈接著往下說。
此時的沈墨心道:看起來這位宋惠父,並不是平白無故的反對自己。也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一兩件事,才招來了他的全力攻擊。
看起來宋慈還真的在自己勢力暴漲之時,不斷地衡量著自己執政的得失。
在他之前的那些話裏說的東西,雖然並不見得全對,但是有些話還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