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 轉自 輕之國度
圖源:真妹控
錄入:naztar(lkid:wdr550)
統一曆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帝都
據說,需要英雄的時代是場悲劇。
比方說人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孟德就是一名英雄豪傑。他的英雄傳記確實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不過,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假如是身為生活在同時代──漢王朝統治之下的一個人呢?
你會想生活在曹操作為英雄大顯身手的「不穩定時代」嗎?一般來講,都會希望生活在能吏曹孟德當上三公之一,對漢王朝施行善政的「穩定時代」,此乃人之常情。
隻要沒有需要「英雄般解決者」的「問題」,英雄的必要性就微乎其微;反過來說,當有某人在高呼某種口號時,就必定有著他們不得不高呼的背景在。
這在帝國也不例外。
團結一致。
為了故鄉的團結。
基於帝國人民的團結,要求眾人同心協力。
就像這樣散布著帝國的官方政治宣傳,在允許這麽做的危機之中,輿論也毫無變化。
也就是說,要是不團結一致,甚至沒有「解決」的頭緒。
帝國軍的譚雅?馮?提古雷查夫中校深信不疑。
在唯獨高呼團結的聲音供給過剩之際,關鍵的團結本身早就消耗殆盡。縱使還能提供些許出來,也是微乎其微。
這是失衡。
市場需求與供給失去平衡。是隻要對市場的完整性深信不疑,還保有理性的理性主義者,任誰都該震怒的天秤的失能。
「……也就是我們就連要交由市場機製處理,也已經不被允許了。」
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在飽受無力感煎熬到最後所發出的歎息。對譚雅的信條來說,這是怎樣也無法容忍的矛盾。
基於合理性判斷與合理性市場,由合理性人士所形成的理想性市場分配。市場的完整性才應該是資本主義唯一且絕對的福音。
就認同有限理性吧。
也接受有限這兩個字吧。
然而,正因為作為模型的合理性很卓越,才應該受到「尊重」。
但是,現實還真是驚人!
人人都宣稱希望「和平」,卻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實際上想買的是什麽」。
「……帝國是頭奇美拉。軍方希望和平,政府也希望和平,就連輿論也由衷希望和平,卻太過於同床異夢。」
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態──譚雅苦笑。
帝國軍是帝國這個國家的暴力裝置。因此依照委托代理關係,帝國軍就隻要貫徹「和平」這個帝國的目的就好。
然而,帝國實際向帝國軍訂購的卻是「勝利」。
是為了以停戰達成和平的勝利嗎?否。
是為了以議和創造和平的勝利嗎?否。
是為了帝國能接受的條件的勝利嗎?否。
總之,就隻要求打一場能視為「勝利」的勝仗。
已經搞不清楚情況了。為了滅火的局部性破壞消防很合理,但這是有如每次出動消防隊,就派出戰車代替消防車般的錯誤吧。
讓人想大叫「你們就連自己想要什麽都不知道嗎?」。
這就是國家嗎?連個戰略都沒有,真虧他們能靠著慣性戰爭下去呢!
不管怎麽說,欠缺戰略明明才是真正該恐懼的事,他們竟然能若無其事地做出這種暴行,隻能令人驚訝。
這對生活在現代日本,居住在還算和平世界裏的各位來說,或許超出了理解範圍。我就簡單地說明一下吧。
你是連鎖烤雞串店「萊希」雇用的店長。
盡管不知道為什麽,但不論股東還是總公司的經營管理階層都隻命令你「立刻將集團整體的利益最大化」,並深信烤雞串店「萊希」會生意興隆,卻沒有任何具體的計畫、目的與指示。
此外,權限與預算也跟從前一樣。
明明一旦失敗,全公司的員工都會流落街頭,卻還是這麽隨便喲!
這樣會有人能讓利益最大化嗎?
如要我發表愚見,這也就是對帝國軍下達的「贏得勝利」這個命令的本質。
隻要是有常識的上班族,都會不得不立刻考慮轉職。
沒有理由要拘泥在烤雞串店「萊希」上,把自己也給賠進去。對員工來說,企業終究隻是為了生計的工作地點。
將企業與自己視為命運共同體的理由?怎麽可能會有啊。
大多數的人,理性的人種,對於上述的論點大都會意見一致。
然而,這世上存在著會將成員與構成體比擬成「虛擬共同體」的組織。就算是比誰都還要具知性,比誰都還要具市民性,比誰都還要充滿教養的市民,也都有可能會被困住的,想像中的共同體──國家。
愛與憎,善與惡;或是說人類最偉大且最為邪惡的創造物──現代國家。
對譚雅來說,這如果是利維坦寓言中的巨靈,就還算有可愛之處吧。但很可悲的,帝國這個國家是多頭製度的奇美拉。
由帝室與議會掌管名譽與傳統;官員擔保國家的實務與連續性;帝國軍堅定地維護這些體製的三位一體政體。
軍方、官僚、政治的列陣爭球。
這在建國當初作為超群的智慧發揮了機能。然而……不對,是正因為如此,帝國這個國家的前輩犯了一個非常單純的錯誤。
就譚雅所見,他們是「賢明」且「合理」的。所以才無法避免這個失敗。
他們犯下的錯誤就是高估了繼任者。聰明的人會單純地假設自己的繼任者也會有「跟自己同水準的知性與理性」。
三個頭互相彌補、切磋琢磨的三位一體永續性與帝國製度,是無條件地「以具備優秀的人才作為前提條件」所製定的。
隻要能持續滿足這個條件,如此強大的國家體製也很罕見吧。
對後起列強的帝國來說是幸運也是不幸的是,在「勃興期」時三個頭確實能共同追求著一個目標。先行集團所累積的知識與傳統的製度,對帝國來說雖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但也因此少了很多阻礙。
於是,讓帝國想以依靠個人才能與意誌的係統,跨越「不足的部分」,然後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的成為超級強國。
結果,三個頭隨即開始追求起「不同」的目標。最後甚至還無意識地互相認為自己才是「頭腦」,想讓一個身體聽三種不同的意見行動。
是木匠多了蓋歪房的典型案例。
理應要團結一致。
在複數正麵進行戰爭的現狀下,帝國毫無起內哄的餘裕。這個觀點不僅是譚雅,隻要是帝國軍理性的將兵,都會有冷靜透徹的現狀認知。
不幸的是──譚雅歎了口氣。
「……隻有軍方『有辦法團結一致』,隻不過『是以軍方的立場』。」
反過來說,這種現象也讓軍方沒有作為「帝國的一員」行動,確保了在帝國內部「作為軍組織」的純粹性。
要是多頭製度的奇美拉,三個頭分別進行「各自的團結」會怎樣?
分裂、分離,然後迷失方向。
就算高呼團結,一個一個又一個的團結起來,三個頭也毫無交集,離真正的團結相距甚遠。
如果是平時也就算了,在戰時哪裏有國家能允許這種奢侈?
於是,愈是愛國的軍人,就愈會陷入兩難困境。
這是任誰都知道的事。
必須團結一致,迎戰外敵。
但是,什麽才是一致?
頭太
多了。
這是軍隊大忌。思考的腦袋不論有多少顆都沒問題。不過一旦決定目的後,「頭」就隻能有一個。為了征服混亂,打破混沌,他們徹底學習到指揮係統的統一。
以純軍事的觀點來看,這是當然的吧。比起各自為政的交戰,更必須統一地進行戰鬥。
雙重指揮係統是混亂的溫床。
隻需想想以世界為敵,帝國能憑藉著一國之力奮戰過來的理由,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隻需看一眼聯邦軍與聯合王國軍美麗的「合作關係」,問題就十分明顯了。
想法不一致的軍隊,就隻是各自為政的假軍隊。各自為政的個體是弧。弧就算再多,要以塊擊潰也絕非難事。
一百對兩百,一百的勝算很少吧。然而,如果是一百對二十的戰鬥打十場,一百的勝算就很濃厚。
在軍中,這是每位軍官都有學過的原理原則。甚至是經由實戰,讓大量將兵刻劃在自己心中的經驗法則。
正因為如此──譚雅?馮?提古雷查夫航空魔導中校不得不仰天長歎。
「軍方作為軍方團結一致。並且還希望能舉國一致。」
頭有三個,身體隻有一個。
提問。
如果要迅速消除奇美拉狀態的話,該怎麽做?
「是想說必要這兩個字,能將一切的行為正當化嗎……?」
腦海中閃過的答案是外科處置。
如果頭有三個,就把不需要的兩個砍掉。
這是太過武斷的解決對策。會落得手術成功,但患者死亡的可笑下場吧。除非是笨蛋,不然是不會這麽做的。可悲的是,帝國軍也是個專業笨蛋。
他們隻有學到手術的做法。
手術以外的做法並沒有納入他們的教育計畫之中。
理所當然,打從最初就缺乏了討論「該不該切除」的能力。他們隻有學到「如果有該解決的問題,就要進行手術」的觀念。
糟糕的是,手術技術偏偏還很好。
隻需看諸如盧提魯德夫中將那樣的高級將官,譚雅就算再不願意,也能理解到這份危險性。雖然不想說長官是個專業笨蛋,但他太會打仗了。
當然,低估他人的知性是個禁忌。
參謀將校是以惡毒不已的人格、謀略,還有最重要的惡劣性格等,這些與譚雅無關的各種要素獲得肯定的人種。當然像中將閣下這樣的人,假定以外科手術作為「預備措施」,是所謂「例行工作」的一種。
直到有必要為止完全不會想動刀吧。
但是,但是──想到這裏,那可怕的可能性讓譚雅不寒而栗。
這一類的人,比起「自己想不想做」,更會因為「事已至此」的理由行動。
明確來講,就是在衰敗的企業中犯下「禍事」的人,都是「優秀且愛社精神旺盛」的創業元老。當他們想要挽回,想要支撐,或是「想要守護」的感情把事情搞砸時,倘若身處在會遭到牽連的立場上,可是會很悲慘的。
好啦,想到這裏,譚雅就將「愛國者」譚雅?馮?提古雷查夫的麵具丟進垃圾桶裏。
已經沒用了。
「蠢死了。」
我有領到要煩惱這種事的薪水嗎?
絕對沒有。
我該陪他們耗下去嗎?
這當然也是否。
照自己的薪給等級來看,我毫無要無薪加班到這種程度的理由。這完全是該投訴勞基署的案件吧。
軍方的精度性缺陷,國家機構的結構性失敗,最後是戰略麵上挽回可能性的喪失。剩下的盡是些不像樣的選項。
就跟靠腳踏車作業拖延破產(注:就像踩腳踏車,一旦停下來就會立刻倒閉的經營狀態)的企業一樣。
然後,譚雅是清正的勞動者。
正當的勞動要有正當的報酬。換句話說,金額才是誠意。不論是理念還是意識形態,都不吝於作為市民教養給予極大的尊重。也會重視契約吧。
但是,勞動契約是基於「適當的支付」與「穩定的雇用」才得以成立的。
當得知帝國軍這艘大船是鐵達尼號時,為什麽還有在此安居的必要啊?跳上救生艇是為了生存的緊急避難。就像是卡涅阿德斯船板的例子。
也就是說?
「……轉職,得進行轉職活動了。」
如果這條路是流亡,譚雅也不會遲疑地這麽做吧。必須逃離沉船。這也是為了自己的年金與退休金著想!
圖源:真妹控
錄入:naztar(lkid:wdr550)
統一曆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帝都
據說,需要英雄的時代是場悲劇。
比方說人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孟德就是一名英雄豪傑。他的英雄傳記確實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不過,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假如是身為生活在同時代──漢王朝統治之下的一個人呢?
你會想生活在曹操作為英雄大顯身手的「不穩定時代」嗎?一般來講,都會希望生活在能吏曹孟德當上三公之一,對漢王朝施行善政的「穩定時代」,此乃人之常情。
隻要沒有需要「英雄般解決者」的「問題」,英雄的必要性就微乎其微;反過來說,當有某人在高呼某種口號時,就必定有著他們不得不高呼的背景在。
這在帝國也不例外。
團結一致。
為了故鄉的團結。
基於帝國人民的團結,要求眾人同心協力。
就像這樣散布著帝國的官方政治宣傳,在允許這麽做的危機之中,輿論也毫無變化。
也就是說,要是不團結一致,甚至沒有「解決」的頭緒。
帝國軍的譚雅?馮?提古雷查夫中校深信不疑。
在唯獨高呼團結的聲音供給過剩之際,關鍵的團結本身早就消耗殆盡。縱使還能提供些許出來,也是微乎其微。
這是失衡。
市場需求與供給失去平衡。是隻要對市場的完整性深信不疑,還保有理性的理性主義者,任誰都該震怒的天秤的失能。
「……也就是我們就連要交由市場機製處理,也已經不被允許了。」
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在飽受無力感煎熬到最後所發出的歎息。對譚雅的信條來說,這是怎樣也無法容忍的矛盾。
基於合理性判斷與合理性市場,由合理性人士所形成的理想性市場分配。市場的完整性才應該是資本主義唯一且絕對的福音。
就認同有限理性吧。
也接受有限這兩個字吧。
然而,正因為作為模型的合理性很卓越,才應該受到「尊重」。
但是,現實還真是驚人!
人人都宣稱希望「和平」,卻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實際上想買的是什麽」。
「……帝國是頭奇美拉。軍方希望和平,政府也希望和平,就連輿論也由衷希望和平,卻太過於同床異夢。」
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態──譚雅苦笑。
帝國軍是帝國這個國家的暴力裝置。因此依照委托代理關係,帝國軍就隻要貫徹「和平」這個帝國的目的就好。
然而,帝國實際向帝國軍訂購的卻是「勝利」。
是為了以停戰達成和平的勝利嗎?否。
是為了以議和創造和平的勝利嗎?否。
是為了帝國能接受的條件的勝利嗎?否。
總之,就隻要求打一場能視為「勝利」的勝仗。
已經搞不清楚情況了。為了滅火的局部性破壞消防很合理,但這是有如每次出動消防隊,就派出戰車代替消防車般的錯誤吧。
讓人想大叫「你們就連自己想要什麽都不知道嗎?」。
這就是國家嗎?連個戰略都沒有,真虧他們能靠著慣性戰爭下去呢!
不管怎麽說,欠缺戰略明明才是真正該恐懼的事,他們竟然能若無其事地做出這種暴行,隻能令人驚訝。
這對生活在現代日本,居住在還算和平世界裏的各位來說,或許超出了理解範圍。我就簡單地說明一下吧。
你是連鎖烤雞串店「萊希」雇用的店長。
盡管不知道為什麽,但不論股東還是總公司的經營管理階層都隻命令你「立刻將集團整體的利益最大化」,並深信烤雞串店「萊希」會生意興隆,卻沒有任何具體的計畫、目的與指示。
此外,權限與預算也跟從前一樣。
明明一旦失敗,全公司的員工都會流落街頭,卻還是這麽隨便喲!
這樣會有人能讓利益最大化嗎?
如要我發表愚見,這也就是對帝國軍下達的「贏得勝利」這個命令的本質。
隻要是有常識的上班族,都會不得不立刻考慮轉職。
沒有理由要拘泥在烤雞串店「萊希」上,把自己也給賠進去。對員工來說,企業終究隻是為了生計的工作地點。
將企業與自己視為命運共同體的理由?怎麽可能會有啊。
大多數的人,理性的人種,對於上述的論點大都會意見一致。
然而,這世上存在著會將成員與構成體比擬成「虛擬共同體」的組織。就算是比誰都還要具知性,比誰都還要具市民性,比誰都還要充滿教養的市民,也都有可能會被困住的,想像中的共同體──國家。
愛與憎,善與惡;或是說人類最偉大且最為邪惡的創造物──現代國家。
對譚雅來說,這如果是利維坦寓言中的巨靈,就還算有可愛之處吧。但很可悲的,帝國這個國家是多頭製度的奇美拉。
由帝室與議會掌管名譽與傳統;官員擔保國家的實務與連續性;帝國軍堅定地維護這些體製的三位一體政體。
軍方、官僚、政治的列陣爭球。
這在建國當初作為超群的智慧發揮了機能。然而……不對,是正因為如此,帝國這個國家的前輩犯了一個非常單純的錯誤。
就譚雅所見,他們是「賢明」且「合理」的。所以才無法避免這個失敗。
他們犯下的錯誤就是高估了繼任者。聰明的人會單純地假設自己的繼任者也會有「跟自己同水準的知性與理性」。
三個頭互相彌補、切磋琢磨的三位一體永續性與帝國製度,是無條件地「以具備優秀的人才作為前提條件」所製定的。
隻要能持續滿足這個條件,如此強大的國家體製也很罕見吧。
對後起列強的帝國來說是幸運也是不幸的是,在「勃興期」時三個頭確實能共同追求著一個目標。先行集團所累積的知識與傳統的製度,對帝國來說雖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但也因此少了很多阻礙。
於是,讓帝國想以依靠個人才能與意誌的係統,跨越「不足的部分」,然後不知是幸還是不幸的成為超級強國。
結果,三個頭隨即開始追求起「不同」的目標。最後甚至還無意識地互相認為自己才是「頭腦」,想讓一個身體聽三種不同的意見行動。
是木匠多了蓋歪房的典型案例。
理應要團結一致。
在複數正麵進行戰爭的現狀下,帝國毫無起內哄的餘裕。這個觀點不僅是譚雅,隻要是帝國軍理性的將兵,都會有冷靜透徹的現狀認知。
不幸的是──譚雅歎了口氣。
「……隻有軍方『有辦法團結一致』,隻不過『是以軍方的立場』。」
反過來說,這種現象也讓軍方沒有作為「帝國的一員」行動,確保了在帝國內部「作為軍組織」的純粹性。
要是多頭製度的奇美拉,三個頭分別進行「各自的團結」會怎樣?
分裂、分離,然後迷失方向。
就算高呼團結,一個一個又一個的團結起來,三個頭也毫無交集,離真正的團結相距甚遠。
如果是平時也就算了,在戰時哪裏有國家能允許這種奢侈?
於是,愈是愛國的軍人,就愈會陷入兩難困境。
這是任誰都知道的事。
必須團結一致,迎戰外敵。
但是,什麽才是一致?
頭太
多了。
這是軍隊大忌。思考的腦袋不論有多少顆都沒問題。不過一旦決定目的後,「頭」就隻能有一個。為了征服混亂,打破混沌,他們徹底學習到指揮係統的統一。
以純軍事的觀點來看,這是當然的吧。比起各自為政的交戰,更必須統一地進行戰鬥。
雙重指揮係統是混亂的溫床。
隻需想想以世界為敵,帝國能憑藉著一國之力奮戰過來的理由,答案就顯而易見了;隻需看一眼聯邦軍與聯合王國軍美麗的「合作關係」,問題就十分明顯了。
想法不一致的軍隊,就隻是各自為政的假軍隊。各自為政的個體是弧。弧就算再多,要以塊擊潰也絕非難事。
一百對兩百,一百的勝算很少吧。然而,如果是一百對二十的戰鬥打十場,一百的勝算就很濃厚。
在軍中,這是每位軍官都有學過的原理原則。甚至是經由實戰,讓大量將兵刻劃在自己心中的經驗法則。
正因為如此──譚雅?馮?提古雷查夫航空魔導中校不得不仰天長歎。
「軍方作為軍方團結一致。並且還希望能舉國一致。」
頭有三個,身體隻有一個。
提問。
如果要迅速消除奇美拉狀態的話,該怎麽做?
「是想說必要這兩個字,能將一切的行為正當化嗎……?」
腦海中閃過的答案是外科處置。
如果頭有三個,就把不需要的兩個砍掉。
這是太過武斷的解決對策。會落得手術成功,但患者死亡的可笑下場吧。除非是笨蛋,不然是不會這麽做的。可悲的是,帝國軍也是個專業笨蛋。
他們隻有學到手術的做法。
手術以外的做法並沒有納入他們的教育計畫之中。
理所當然,打從最初就缺乏了討論「該不該切除」的能力。他們隻有學到「如果有該解決的問題,就要進行手術」的觀念。
糟糕的是,手術技術偏偏還很好。
隻需看諸如盧提魯德夫中將那樣的高級將官,譚雅就算再不願意,也能理解到這份危險性。雖然不想說長官是個專業笨蛋,但他太會打仗了。
當然,低估他人的知性是個禁忌。
參謀將校是以惡毒不已的人格、謀略,還有最重要的惡劣性格等,這些與譚雅無關的各種要素獲得肯定的人種。當然像中將閣下這樣的人,假定以外科手術作為「預備措施」,是所謂「例行工作」的一種。
直到有必要為止完全不會想動刀吧。
但是,但是──想到這裏,那可怕的可能性讓譚雅不寒而栗。
這一類的人,比起「自己想不想做」,更會因為「事已至此」的理由行動。
明確來講,就是在衰敗的企業中犯下「禍事」的人,都是「優秀且愛社精神旺盛」的創業元老。當他們想要挽回,想要支撐,或是「想要守護」的感情把事情搞砸時,倘若身處在會遭到牽連的立場上,可是會很悲慘的。
好啦,想到這裏,譚雅就將「愛國者」譚雅?馮?提古雷查夫的麵具丟進垃圾桶裏。
已經沒用了。
「蠢死了。」
我有領到要煩惱這種事的薪水嗎?
絕對沒有。
我該陪他們耗下去嗎?
這當然也是否。
照自己的薪給等級來看,我毫無要無薪加班到這種程度的理由。這完全是該投訴勞基署的案件吧。
軍方的精度性缺陷,國家機構的結構性失敗,最後是戰略麵上挽回可能性的喪失。剩下的盡是些不像樣的選項。
就跟靠腳踏車作業拖延破產(注:就像踩腳踏車,一旦停下來就會立刻倒閉的經營狀態)的企業一樣。
然後,譚雅是清正的勞動者。
正當的勞動要有正當的報酬。換句話說,金額才是誠意。不論是理念還是意識形態,都不吝於作為市民教養給予極大的尊重。也會重視契約吧。
但是,勞動契約是基於「適當的支付」與「穩定的雇用」才得以成立的。
當得知帝國軍這艘大船是鐵達尼號時,為什麽還有在此安居的必要啊?跳上救生艇是為了生存的緊急避難。就像是卡涅阿德斯船板的例子。
也就是說?
「……轉職,得進行轉職活動了。」
如果這條路是流亡,譚雅也不會遲疑地這麽做吧。必須逃離沉船。這也是為了自己的年金與退休金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