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叫做埃迪拉孔波·杜馬尤的男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幸運過。
他出生在肯尼亞山區中,一個外人甚至都沒辦法叫出名字的小部落裏,從出生的第一天起他就注定了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混蛋,因為他沒有父親。
說的更直接一點,在九個月前的某一天,他年僅17歲的母親去二十公裏外的一處集市上去用糧食換一些生存必須的鹽巴,然後在回來的路上被一群來曆不明的男人擄走,等她活著回到自己的部落的時候,肚子已經有點顯孕了。
她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她不曾記得那些一遍遍強暴她的人中,任何一個的臉,她甚至連自己是怎麽逃出來的都不知道,更可悲的是,她已經不再認得自己的父母老邁的臉龐,和數個兄弟姐妹的麵容了。如果非要給這個可憐的少女下一個醫學範疇的定義,那麽毫無疑問的,她瘋了。
即便如此,按照這個古老的部落的傳統,這名可憐的少女以及她可憐的家人仍然無法對她腹內的生命作出判決,因為從多少千年的祖輩開始,殺死未出生的胎兒就被認為是對神明最不敬的褻瀆,即便它的存在僅僅意味著傷害與災難,折磨與噩夢。最關鍵的是,在如此落後的地區,沒有現代醫療條件保障的情況下,私自打掉已在母親腹腔裏茁壯成長了數個月的胎兒,簡直和自殺沒什麽區別。
好吧,也許作惡的人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和他邪惡的同夥,與這個尚未呱呱墜地的嬰兒無關,然而少女的家人們不這麽想,部落裏的村民不這麽想,甚至已經瘋掉的女孩自己,也不這麽想。
故意的殺死還未出生的孩子,是一項十惡不赦的罪名,無論人們多沒不情願,這個犯罪的種子必須降臨到人世。
當然,這一點也不妨礙別人對杜馬尤的憎惡,一點也不妨礙他們用有色眼鏡看待這樣的一個孩子。他是罪犯種下的惡種,隻會帶來災難與不幸。
於是從一出生開始,這個孩子就注定了要遭受世界的唾棄。瘋掉的女孩沒有能力也沒有心力去養他,憎惡他的家庭隻提供給他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沒有飽飯(雖然這樣一個家庭,普通成員的饑飽都是問題),沒有衣服(他的第一條從穿爛的布頭裏摘出來的遮羞布,那是他十三歲的時候才得到的。)他甚至不能繼承一個正常的姓氏,所有人都叫他杜馬尤,在他們的語言裏,這個詞類似於雜種。
幼小的他當然不知道為什麽誰都要欺辱他,無論自己怎麽使勁渾身解數的討好,得到的永遠是一副厭棄的表情和汙穢不堪的話語,當然,還有同齡人甚至是一些長輩毫不留情的羞辱和毆打,萬幸的是,在一個貧窮到這個程度的村落,大家都是營養不良的人,下手自然也不會嚴重到哪裏去,區別隻是更加瘦弱的他沒有什麽反抗的能力罷了。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他長成了一個半大少年的時候,一隊衣著光鮮的慈善者來到了這個位於上去深處的貧瘠部落。
他們看上去是那麽的美好,就如同神話中的天神一般,高大,強壯,時刻洋溢著富有感染力,又那麽自信的微笑,他們施舍給每一個家庭食物,然後在這些家庭的感激中獲得自我滿足。第一次的,杜馬尤意識到感激竟然如此的值錢,然而這並沒有促使他學會感激,一種更加奇怪的念頭在他飽經摧殘的身體裏逐漸的生根發芽,然後結出一個扭曲的果子——同樣是人啊,他們怎麽可以那麽美好,那麽富有,又那麽幸福?
於是他覺得外麵的世界都應當是這個樣子的。於是在之後的某一天裏,這個被稱為雜種的孩子終於還是做了一件雜種該幹的事情,他用他羸弱的身體殺了七個人,其中包括他瘋掉的名義上的母親,垂垂老矣的爺爺奶奶,還有別的什麽人。
從那一天起,那個小村落就再也沒有一個令人惡心的雜種到處徘徊搖尾乞憐了,每一個擔心他邪惡血脈的人學業中央能安心放下成見與憎惡,繼續過著並不舒服的生活了,隻是那個家庭的覆滅會令不少人覺得惋惜,不過那隻是一時的悲憫,無論多麽悲慘的故事,也終於變成了多數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然後又被編排成了某種睡前故事,嚇唬每一個不可安睡的孩童,教育他們不能晚歸,也不能獨自出行。或許,在他們看來,早在十幾年前,少女外出未歸,被擄走之後又帶著孽種逃回部落的那是時候起,這個家庭就已經注定了要走上覆滅的深淵,萬劫不複了。那個孩子——不,那個罪惡的種子恐怕是神明給這個家庭的懲罰。至於他老人家為什麽給這個勤勞的、恭謙的家庭降下懲罰原因,嗬,天知道!
當然,向來不尊神佛的杜馬尤沒有這個考慮,他隻是偶爾會這麽想:他的身體裏果然有著什麽東西,在將他指引向罪惡的深淵吧,或許那種名為基因遺傳的東西,真的能控製他的宿命吧。
時至今日,杜馬尤身處於毀滅的世界中另一個並不熟悉卻也不陌生的國度之中,即便時常這樣責問自己,也並沒有覺得絲毫的悔恨和自責。或許一切都如同那句話一般:可恨之人必有可憫之處。他幾年前剛剛從一個黃皮膚的本土毒販子的說過這麽一句話時,整個人都傻在了原地,這簡直是他的人生寫照啊!
在哪個讓他受盡磨難的小村落也好,在之後混跡的肮髒碼頭也好,在偷渡船最狹小的貨倉裏也好,在遙遠的大都會最卑賤的下水道裏也好,甚至在泰國的擂台上麵對快要把自己打死的對手也好,在中國的某家小酒館裏用冒牌的大學生身份去約學生妹也好,他始終都沒有走出這兩個詞——可恨,並且可悲的可恨著。
一如他即便給自己起了一個頗為上檔次的名字,卻把杜馬尤當成了自己的姓,他自己知道,沒有人能將自己的過去完全的拋下,即便那個過去是如此的恥辱和罪惡,卻也已經變成了他身上看不見的烙印,一輩子也沒辦法割去。
是的,他——埃迪拉孔波·杜馬尤,一如他不曾放棄的姓氏一般,是個不折不扣的雜種,決定他的不是他的現在也不是他的未來,而是他雜種一般的過去。他必定,也應當成為這個世界上最令人討厭的瘟疫,自己腐壞的同時,又毒害著身邊每一個可以毒害的對象。
他出生在肯尼亞山區中,一個外人甚至都沒辦法叫出名字的小部落裏,從出生的第一天起他就注定了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混蛋,因為他沒有父親。
說的更直接一點,在九個月前的某一天,他年僅17歲的母親去二十公裏外的一處集市上去用糧食換一些生存必須的鹽巴,然後在回來的路上被一群來曆不明的男人擄走,等她活著回到自己的部落的時候,肚子已經有點顯孕了。
她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她不曾記得那些一遍遍強暴她的人中,任何一個的臉,她甚至連自己是怎麽逃出來的都不知道,更可悲的是,她已經不再認得自己的父母老邁的臉龐,和數個兄弟姐妹的麵容了。如果非要給這個可憐的少女下一個醫學範疇的定義,那麽毫無疑問的,她瘋了。
即便如此,按照這個古老的部落的傳統,這名可憐的少女以及她可憐的家人仍然無法對她腹內的生命作出判決,因為從多少千年的祖輩開始,殺死未出生的胎兒就被認為是對神明最不敬的褻瀆,即便它的存在僅僅意味著傷害與災難,折磨與噩夢。最關鍵的是,在如此落後的地區,沒有現代醫療條件保障的情況下,私自打掉已在母親腹腔裏茁壯成長了數個月的胎兒,簡直和自殺沒什麽區別。
好吧,也許作惡的人是這個孩子的父親和他邪惡的同夥,與這個尚未呱呱墜地的嬰兒無關,然而少女的家人們不這麽想,部落裏的村民不這麽想,甚至已經瘋掉的女孩自己,也不這麽想。
故意的殺死還未出生的孩子,是一項十惡不赦的罪名,無論人們多沒不情願,這個犯罪的種子必須降臨到人世。
當然,這一點也不妨礙別人對杜馬尤的憎惡,一點也不妨礙他們用有色眼鏡看待這樣的一個孩子。他是罪犯種下的惡種,隻會帶來災難與不幸。
於是從一出生開始,這個孩子就注定了要遭受世界的唾棄。瘋掉的女孩沒有能力也沒有心力去養他,憎惡他的家庭隻提供給他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沒有飽飯(雖然這樣一個家庭,普通成員的饑飽都是問題),沒有衣服(他的第一條從穿爛的布頭裏摘出來的遮羞布,那是他十三歲的時候才得到的。)他甚至不能繼承一個正常的姓氏,所有人都叫他杜馬尤,在他們的語言裏,這個詞類似於雜種。
幼小的他當然不知道為什麽誰都要欺辱他,無論自己怎麽使勁渾身解數的討好,得到的永遠是一副厭棄的表情和汙穢不堪的話語,當然,還有同齡人甚至是一些長輩毫不留情的羞辱和毆打,萬幸的是,在一個貧窮到這個程度的村落,大家都是營養不良的人,下手自然也不會嚴重到哪裏去,區別隻是更加瘦弱的他沒有什麽反抗的能力罷了。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他長成了一個半大少年的時候,一隊衣著光鮮的慈善者來到了這個位於上去深處的貧瘠部落。
他們看上去是那麽的美好,就如同神話中的天神一般,高大,強壯,時刻洋溢著富有感染力,又那麽自信的微笑,他們施舍給每一個家庭食物,然後在這些家庭的感激中獲得自我滿足。第一次的,杜馬尤意識到感激竟然如此的值錢,然而這並沒有促使他學會感激,一種更加奇怪的念頭在他飽經摧殘的身體裏逐漸的生根發芽,然後結出一個扭曲的果子——同樣是人啊,他們怎麽可以那麽美好,那麽富有,又那麽幸福?
於是他覺得外麵的世界都應當是這個樣子的。於是在之後的某一天裏,這個被稱為雜種的孩子終於還是做了一件雜種該幹的事情,他用他羸弱的身體殺了七個人,其中包括他瘋掉的名義上的母親,垂垂老矣的爺爺奶奶,還有別的什麽人。
從那一天起,那個小村落就再也沒有一個令人惡心的雜種到處徘徊搖尾乞憐了,每一個擔心他邪惡血脈的人學業中央能安心放下成見與憎惡,繼續過著並不舒服的生活了,隻是那個家庭的覆滅會令不少人覺得惋惜,不過那隻是一時的悲憫,無論多麽悲慘的故事,也終於變成了多數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然後又被編排成了某種睡前故事,嚇唬每一個不可安睡的孩童,教育他們不能晚歸,也不能獨自出行。或許,在他們看來,早在十幾年前,少女外出未歸,被擄走之後又帶著孽種逃回部落的那是時候起,這個家庭就已經注定了要走上覆滅的深淵,萬劫不複了。那個孩子——不,那個罪惡的種子恐怕是神明給這個家庭的懲罰。至於他老人家為什麽給這個勤勞的、恭謙的家庭降下懲罰原因,嗬,天知道!
當然,向來不尊神佛的杜馬尤沒有這個考慮,他隻是偶爾會這麽想:他的身體裏果然有著什麽東西,在將他指引向罪惡的深淵吧,或許那種名為基因遺傳的東西,真的能控製他的宿命吧。
時至今日,杜馬尤身處於毀滅的世界中另一個並不熟悉卻也不陌生的國度之中,即便時常這樣責問自己,也並沒有覺得絲毫的悔恨和自責。或許一切都如同那句話一般:可恨之人必有可憫之處。他幾年前剛剛從一個黃皮膚的本土毒販子的說過這麽一句話時,整個人都傻在了原地,這簡直是他的人生寫照啊!
在哪個讓他受盡磨難的小村落也好,在之後混跡的肮髒碼頭也好,在偷渡船最狹小的貨倉裏也好,在遙遠的大都會最卑賤的下水道裏也好,甚至在泰國的擂台上麵對快要把自己打死的對手也好,在中國的某家小酒館裏用冒牌的大學生身份去約學生妹也好,他始終都沒有走出這兩個詞——可恨,並且可悲的可恨著。
一如他即便給自己起了一個頗為上檔次的名字,卻把杜馬尤當成了自己的姓,他自己知道,沒有人能將自己的過去完全的拋下,即便那個過去是如此的恥辱和罪惡,卻也已經變成了他身上看不見的烙印,一輩子也沒辦法割去。
是的,他——埃迪拉孔波·杜馬尤,一如他不曾放棄的姓氏一般,是個不折不扣的雜種,決定他的不是他的現在也不是他的未來,而是他雜種一般的過去。他必定,也應當成為這個世界上最令人討厭的瘟疫,自己腐壞的同時,又毒害著身邊每一個可以毒害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