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今天是顧雲浩準備去縣城拜師的日子, 一家人都格外重視。


    將顧雲浩要換洗的衣裳看了又看, 確定沒有什麽疏漏, 衛氏稍微鬆了口氣,又拿出一個小布袋。


    “這裏麵有五百文錢, 你先拿著, 在外麵念書, 可別苦了自己。”


    言罷,衛氏就把那小布袋係好, 又放到顧雲浩的書箱底層。


    “娘,飯煮得了, 讓弟弟吃了飯早些出發吧,爹那邊也收拾妥當了。”


    二妞笑嗬嗬地進來說道。


    “走, 吃飯去。”衛氏一臉溫和地給顧雲浩理了理衣裳,點頭道。


    今天的早飯要比往常好些,是稻米粥跟饅頭, 二妞更是給顧雲浩做了一碗雞蛋麵,上麵還灑了點嫩綠的蔥花。


    在一家人的殷切囑咐之下,顧雲浩吃過了早飯, 背上了前些日子顧長光為他做得書箱, 跟眾人告辭。


    奶奶李氏看著他瘦瘦的身形,不僅有些心酸。


    “去了學裏,一定要保重好身子, 該吃的吃, 別舍不得花錢。”


    “知道了, 奶。”


    二妞則是裝了好幾個饅頭,拿過來交給他,說道:“這裏這幾個饅頭,拿著路上餓了吃。”


    一般而言,家裏很少做這麽多白麵饅頭,但由於今天是個例外,又加上心疼孫子,李氏沒有念叨,反而很讚二妞想得周到。


    “二妞說得不錯,吳家的牛借出去了,又沒有牛車可坐,到縣城要走兩個多時辰嘞,還背這麽多東西,可是要累著人了。”


    顧長光接過饅頭,就背起了裝滿東西的背篼,催促道:“時辰不早了,還得早些走,不然晌午前都趕不到縣城。”


    “急什麽,路上累了就多休息,實在不行下午到,明天一早去拜先生也是一樣的,別累著我的乖孫。”聽著催促,李氏不留情麵的對著二兒子說教。


    在一家人的關注中,顧雲浩背著書箱,顧長光背著背篼,父子兩個往縣城方向去了。


    青坪村在臨川縣城的西邊,不算遠,但也並不很近,來回有兩個時辰的路程。


    在平時農閑的時候,倒是也會有往來的牛車,但總的來說,牛車比走路也快不了多少,除非是有緊急的事情,或是行禮太多,尋常大家都還是選擇走路,畢竟也能省幾文錢。


    顧長光心疼兒子,又想著早些到城裏拜訪梁秀才,原本準備坐牛車的,但不湊巧的是趕牛車的吳家這些天都不做生意,父子倆也隻能走路了。


    父子倆一路走走停停,到縣城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


    匆匆找了個麵攤吃了碗麵,整理了一番,就問著往梁秀才的私塾去了。


    梁秀才的私塾在臨川城的東部,因著這裏住了許多讀書人,除了梁秀才外,還有另外幾個私塾,所以書肆、文寶鋪子、茶樓等開了許多,稱得上是臨川縣城裏的繁華地段。


    “到了。”


    走到一個青瓦白牆的院子前麵,父子兩人止住了腳步。


    這院子遠離正街,很有幾分鬧中取靜的意思。


    “爹,你先歇一會。”


    言畢,顧雲浩就上前叩門。


    沒過一會,就見一個門子出來,顧雲浩說清來意之後,那門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道了聲“先等著”,就自進去通報。


    隔了一會,那門子複又出來,引了兩人進去。


    這宅子占地頗廣,修的也很氣派,院子裏種了些花草,一路到了前廳,門子隻讓顧雲浩兩人先坐。


    顧長光哪裏見過這個陣仗,當下心裏就開始打鼓,欲問那門子幾句,又不知道怎麽開口。


    就在這時,一個年紀稍大一點的仆人出來,他先是端了兩杯茶給父子倆,而後就笑著對顧雲浩道:“想必這位小公子就是來拜師的吧?請且先到那邊。”


    言罷,那老仆人就引著顧雲浩到了一旁的書案上,給了顧雲浩紙墨,便讓他寫下自己的姓名、籍貫、開蒙年齡以及學業情況。


    顧雲浩一一寫下之後,老仆人就拿著那張紙出去。


    又過了將近半個時辰,那老仆人一臉笑意地出來,請了顧雲浩進去。


    及至一處院落,很是清雅古樸,院中不僅幾排竹子,還有一株梅花,修整的很有幾分風骨。


    顧雲浩暗暗猜測這應該就是梁秀才的院子了。


    果然那右側的廂房裏傳來一個聲音道:“人到了就進來吧。”


    仆人把顧雲浩引至門口,就隻示意顧雲浩自己進屋。


    抬腳進了屋子,隻見一個看著五十來歲的老者正拿著他剛寫得那張紙在看。


    這人一身長衫,須發花白,方正的臉上帶著幾分嚴肅之色。


    “見過夫子。”顧雲浩上前行禮道。


    梁秀才微微頷首,捋了捋胡須,開始問道:“你的根基不錯,隻是這般年紀就讀完了《幼學瓊林》、《聲律啟蒙》跟《千家詩》,學的過快,可曾全部讀透了?”


    “不敢隱瞞夫子,學生雖然已經能背下來,但許多地方還有不通之處,望今後夫子能為學生解惑。”顧雲浩正色道。


    “四書之中,你言已經背過了《大學》,可讀過《大學章句》?”


    “回夫子,未曾。”


    聞言,梁秀才眉頭一緊,但見著顧雲浩的裝束,也知道他家裏條件有限,便不多說,又問了幾個關於《千字文》和《幼學瓊林》的內容。


    顧雲浩自然是一一回答了。


    梁秀才滿意地點點頭,又拿著顧雲浩寫得那張紙,皺眉道:“怎麽你平時習的是《皇甫誕碑》跟《虞恭公碑》?”


    見他一臉的無奈之色,顧雲浩心裏一緊。


    “敢問夫子,可是有什麽不妥麽?”


    梁秀才搖了搖頭,道:“倒不是有什麽不妥,隻是歐體字雖然入門較快,但筆畫變化多樣,難以寫好,往後若想有自己的風骨,不僅需要苦練,還要有悟性才可。”


    說到這裏,梁秀才又是微微一歎:“一般而言,初習字最好是臨《多寶塔碑》跟《顏勤禮碑》,雖然入手難上一些,但對今後習字,是大有裨益的。”


    “原是如此,多謝夫子指點。”顧雲浩誠心拜謝道。


    “不過看你這字,雖然未得精髓,但還算尚可入目,隻是既然練了歐字,就須得更加用功,每日研習,不可懈怠才是。”梁秀才看了看,放下了那張紙,一臉認真的叮囑顧雲浩。


    “是,遵夫子教導,學生不敢懶憊。”


    見顧雲浩不過九歲,但行為有度,梁秀才不免起了愛才之心,遂又問:“你不過才這般年紀,怎地就開始學《大學》了?你蒙師講學這般快?”


    聞言,顧雲浩也是有些沒想到。


    難道他的學業進度,在縣城也算快的麽?


    這一點顧雲浩卻是想錯了。


    要知道一些根基好點的人家,四歲開蒙,八歲開始治經的比比皆是。


    梁秀才之所以詫異,並非是他進學過快,而是因為沒想到一個農家子,又無名師指點,居然有這樣的進度罷了。


    “不敢隱瞞夫子,學生背書確實稍微強些。”顧雲浩斟酌地道:“因著這個緣故,才是如此。”


    “難怪你書都背得,卻不甚通透其義。”梁秀才恍然大悟地點點頭,隨即臉上帶著幾許興奮,“沒想到我今日竟有緣收一個如此天資的弟子。”


    聽了這話,顧雲浩也是一臉欣喜,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學子禮:“學生見過先生。”


    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如此,梁秀才就又思忖起來。


    “既已經開始讀《大學》,那就還是進內舍吧,隻是你《千字文》跟《幼學瓊林》還需另下功夫,若是有何不解之處,盡管來問我就是。萬不可直接拋開,須知蒙學乃是治學的根基,不可輕視。”


    想了想,梁秀才最後拍板決定道。


    “盡聽先生安排,學生謹遵教諭。”


    當下決定之後,梁秀才就帶著顧雲浩出了廂房,一前一後回到了前廳。


    看著正著急地坐立不安的顧長光,顧雲浩喚了一聲:“爹”。


    顧長光見著兒子,著急的情緒淡了不少,又見著身著生員衫的梁秀才,倒是有些拘謹起來。


    見狀,顧雲浩忙上前解釋,說梁秀才已經答應收他入學的事情。


    顧長光自然是喜不自勝,一個勁的感謝梁秀才。


    梁秀才微笑著跟顧長光說了幾句,就帶著顧雲浩去行拜師禮。


    一路到了前院講堂的正廳,梁秀才先是帶著顧雲浩拜過了孔子像,顧雲浩則又再向梁秀才三叩首,隨後是開筆禮。


    顧雲浩再奉上束脩和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肉條拜師六禮。


    而後一仆人又拿來了一份芹菜和蔥,由梁秀才親自贈予顧雲浩。芹菜意味著勤奮好學,蔥則與聰同音。


    如此下來,拜師禮才算結束。


    梁秀才又囑咐了顧雲浩幾句,又說了讓他過一會前去領書。


    這裏顧雲浩則是又送顧長光離開。


    因著這些,其實找人向顧家說和的還真是不少。


    有的就是跟大妞年紀不合適,也開始試探著想提及二妞。


    甚至還有人話裏話外的打探顧雲濤的事情。


    畢竟二妞跟顧雲濤也都是十五歲了,一般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不過方氏認為顧雲濤是男子,又想著等兒子中了秀才後再尋摸一門好親事,倒也絲毫不鬆口提顧雲濤的婚事。


    衛氏也是覺得二妞還可以再仔細尋摸,因而最著急的還是大妞的婚事。


    顧雲浩從衛氏那裏打聽了現在上門說和的三戶人家,細細思量一番,也覺得有些美中不足。


    一個叫做賈貴,年紀倒是跟大妞相仿,今年剛滿十八歲。家裏住在臨川縣城裏,說是家裏開了三間鋪子,很有一些家財。


    這賈貴乃是家裏獨子,好似已經開始在鋪子裏幫忙,據稱這賈貴人長得倒也是斯斯文文,看著還不錯的樣子。


    不過顧雲浩卻是覺得有些猶疑起來。


    畢竟他們家雖然在村裏稱得上小康,但放在縣城裏,那絕對是不夠看的。


    這賈家雖然是個商戶,但家底豐厚,應該很好說親才是,哪裏至於上趕著他們家?


    心裏存了疑惑,顧雲浩就準備等過兩日回私塾後,讓楚毅跟胡宇凡幫忙打聽打聽,畢竟楚、胡二人路子廣一些,多少能打聽到些風聲。


    第二戶人家姓洪,跟族裏顧明琮的大兒媳洪氏是一個洪家,因而特意請了洪氏來說和。


    這洪家就住在青坪村附近的一個村子,雖然也是農戶,但家裏有田地兩百畝,在這鄉下,也算得上是個小地主了。


    因著家裏田地多,所以洪家大多田地都租給佃戶,自家隻種了三十畝水田,但大多也都是請短工耕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宦海(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徒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徒隱並收藏宦海(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