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得知孛魯親領十萬蒙軍攻打青州,急聚眾文武商議。


    於洋說道:"主公,膠西地處南北商業、交通要衝,必須確保。青州一旦有失,隻要忠義軍占據膠西,就有收複失地的本錢,我建議將主力一分為二,膠西、青州各一半。"


    眾將你一言,我一語,議論了起來。


    有的主張大部分主力放在青州,隻要守住青州,就能挫敗蒙軍。


    有的主張把主力放在膠西,青州能守則守,不能守則棄守,不做無謂的犧牲。


    李全道:"前陣子,宋蒙達成和議,聯合伐金。還沒伐金,蒙國就來打山東了。宋廷雖然對忠義軍薄情,但忠義軍畢竟是在大宋故地成長發展起來的。我不想做不仁不義之事,公開與宋廷決裂。再說,妙真在楚州練兵,準備伐金。在這節骨眼上,山東忠義軍要為伐金做好鋪路工作。這次與蒙軍交戰,可以鞏固山東根據地,我決心血戰到底!"


    眾將聽了,深受鼓舞,紛紛讚成李全的主張。


    李全濃眉一聲,斷然道:"趁蒙軍對青州的包圍圈尚未完全形成,李福帶輕騎五百,突圍出去,到楚州搬取救兵。隻要妙真帶兵來解圍,青州不會失守。"


    眾將聽了,皆無異議。


    第二天,李福點了五百輕騎,飽餐一頓,從青州南門殺出。


    行了數裏,遇到蒙將岱欽擋道。


    李福沒有說話,揮舞五虎斷門刀,徑奔岱欽。


    岱欽正想問話呢,誰知李福馬快刀快,旋風般地到了麵前,不由得吃了一驚。


    李福大喝一聲,掄起五虎斷門刀,使出絕技"漫卷星海",刀光閃處,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你想想,李福憋足了勁要殺出青州城,所以佛擋殺佛,神擋殺神,怒氣值處於爆棚狀態。


    岱欽隨孛魯南征北戰,大小數十陣,未曾折了銳氣。這次來到青州,一仗沒打呢,就遇到了忠義軍玩命的猛男。


    此時,岱欽手提著烏龍戟,看到對麵的長柄大刀劈麵砍來,急忙橫戟來擋。


    隻聽咣的一聲脆響,五虎斷門刀砍在岱欽的戟尾上,順著戟尾一路下砍,剁在岱欽的坐騎腦袋上。


    戰馬頭部被大刀砍出一條深溝,鮮血狂噴,一聲悲鳴,倒斃在地!


    岱欽跌落在地,緊緊抓住手裏的烏龍戟,想立起身來。


    李福豈能給岱欽這個機會,軍陣之上,先下手為強,誰狠誰就是爺。


    "漫卷星海"是組合招數,刀勢綿延,一刀接一刀,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


    隻聽撲哧一聲,岱欽人頭飛出一丈開外。


    那刀先是斜劈,再往外一挑,岱欽的腦袋剛剛從地上昂起來呢,就被李福幹飛了。


    蒙兵大駭,因為李福催馬殺過來,到劈死岱欽,不足三秒。


    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李福乘勢殺入蒙兵堆裏,使開五虎斷門刀,一連砍翻了六七個蒙兵。


    忠義輕騎兵呐喊著向蒙兵殺去,蒙兵抵擋不住,隻得四散奔逃。


    李福率部迅速脫離戰場,向楚州方向而去。


    敗退蒙兵逃到大營,向孛魯稟報剛才的戰況。


    孛魯聽了,大吃一驚,他想不到青州在重兵圍困下,李全竟敢派兵,突圍出城。


    他心裏,對李全有了新的認識,認為"李鐵槍"有勇有謀,名不虛傳。


    葛不罕說道:"李全、楊妙真在山東甚得人心,宋國借助忠義軍對付大蒙和金國,可見忠義軍戰力強悍。大蒙軍與忠義軍硬打,未必占得了多少便宜,反而二敗俱傷。我認為,招降李全、楊妙真,作為對付金國、宋國的棋子,這樣可減輕大蒙軍在山東的壓力。"


    孛魯聽了,沉吟半晌,道:"我看可以一試,就派李喜孫為使,入城招撫李全,許以高官厚祿,不由他不動心。"


    李喜孫接令後,帶著孛魯的親筆信和一些珠寶之類,來到青州城下。


    忠義兵在城頭上喝問:"你是什麽人?竟敢來這裏!現在青州已全城戒嚴,外人不得入城!"


    李喜孫賠著笑臉,說了原委。


    忠義兵聽了,打開城門,放李喜孫入城。


    李喜孫在幾個忠義兵的監視下,來到青州府衙。


    府衙裏,數十個忠義兵身披甲胄,提刀拿槍,站立二旁。


    李喜孫每走一步,都得低頭,因為二邊的刀槍交叉在一起,就在他頭頂上呢。


    好不容易到了李全麵前,李喜孫掏出手帖,揩了揩臉上沁出的汗珠。


    李全問道:"你是孛魯派來的吧。"


    李喜孫一迭聲道:"是的,是的,在下李喜孫,奉孛太師之命,前來招撫忠義軍。隻要你答應,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說完,李喜孫從懷裏掏出孛魯的勸降信,還有一小包珠寶。


    李全親兵接過書信,遞給李全。


    李全看了勸降信,陷入了沉思。


    孛魯在勸降信裏,體現了一定的誠意。隻要李全、楊妙真願意歸降蒙國,讓他們夫婦管理山東地區,征兵納稅的要求比其它地區低。


    用現在的話來講,蒙國對山東地區,實行高度自治。


    李全心裏,一直有一個大漢情結。雖然出身在金統治區,但他知道,自己腳下的這塊土地,是大宋故土。


    所以,當宋廷招安紅襖軍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接受,並把紅襖軍改名為忠義軍。(據說《水滸傳》參考了李全事跡,戚繼光佩服楊妙真的槍法)


    可是,宋廷對忠義軍的態度,讓他越來越寒心。上司歧視,減撥錢糧,甚至不發錢糧,部下不滿情緒不斷蔓延。


    和蒙軍打不打?


    李全舉棋不定。


    因為選擇打,必須嬰城固守,一旦失守,忠義軍主力將遭到重大打擊;選擇不打,可保存忠義軍實力,但名聲很不好聽。因為在宋人看來,忠義軍成了叛軍!


    背上了叛軍這個黑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李全心裏,翻江倒海,五味雜陳。


    李喜孫說道:"李將軍,我臨行前,孛太師交待,要你回信,由我帶回去。"


    李全聽了,濃眉抖動了一下,定了定神,道:"容我和諸將商議商議,再給孛太師答複。你先去館驛歇息,世榮,你去安排一下。"


    田世榮是李全的偏將,聽了李全的話,走到李喜孫麵前,粗聲道:"這位使者,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禦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秋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秋筆並收藏禦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