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聲名大噪,仕途風順,十年七遷,這在當時確實少見。對於生長深山,出身“寒門”的曾國藩來說,真可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然而,官身的富貴、聲名的榮耀,都沒能使他安逸下去,反而促使他銳意進取的精神更趨高漲。他相信自己終有一天,如同雲中展翅翱翔的孤風一樣不鳴則已,一鳴則引來九州的震動;如同生長在深山中的丈樹一樣,有朝一日成為國家大廈的棟梁。


    曾國藩決心按照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統士大:的基本人生信條,為維護封建的綱常倫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而大顯差手,實現其“匡時救世”的遠大抱負。


    在曾國藩看來,人不論是在低微鄙陋之時,還是在飛黃騰達之中都要誌存高遠,礪誌不息。因而他首先主張立誌以成材。


    他認為,立誌可以使人有所追求,生活有了方向,人才變得充實。


    他自省說:自去年(1852年)十二月二十日後,我常常憂心忡忡,不能白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還是如此。我想這大概是誌向不能樹立時,人就容易放鬆潦倒,所以心中沒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向。沒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寧靜,不能寧靜就不能心安,其根子在於沒有樹立方向啊!


    另外我又有鄙陋之見,檢點小事,不能容忍小的不滿,所以一點點小事,就會躊躇一晚上;有一件事不順心,就會整天坐著不起來,這就是我憂心忡忡的原因啊。誌向沒樹立,見識又短淺,想求得心靈的安定,就不那麽容易得到了。現在已是正月了,這些天來,我常常夜不能寐,輾轉反側,思緒萬千,全是鄙夫之見。在應酬時我往往在小處計較,小計較引起小不快,又沒有時間加以調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盜入室啊!


    曾國藩認為,有誌者事竟成。他說,人如果能立誌,那麽他就可以做聖人,做豪傑。還有什麽做不到的事情呢?他又何必要借助別人的力量呢?古書上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說,我想得到仁,這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樣的人,於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讀,—心—意地去鑽研他們的學問,誰能夠阻止我成為孔孟那樣的人物呢?如果自己不立誌,即使天天與堯、舜、禹、湯這些聖人住在一起,那也隻能他們是他們,我還是我啊!


    曾國藩認為人應該立大誌,他說:君子立誌,應有包容世間一切人和一切物的胸懷,有內以聖人道德為體、外以王者仁政為用的功業,然後才能對得起父母的生養,不愧為天地之間的一個完人。因此君子所憂慮的是德行不修煉,學問不精通。所以,當頑民得不到教化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蠻夷入侵中原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小人在位賢才受害時,他們就深深憂慮;當天下百姓得不到自己的恩澤時,他們就深深憂慮;這真是所謂悲天憫人啊!所有這——切才是君子所要憂慮的,至於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饑飽,世俗之榮辱、貴賤和毀譽,君子從來就無暇顧及。曾國藩為他的六弟小試受挫,就抱怨命運不濟而大惑不解,說:我私下忍不住要笑他氣度太小,誌向不高遠啦!曾國藩的一生立下極為高遠的誌向,為了礪誌他曾給自己定下了一條座右銘:“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獲,隻問耕耘。”


    為了磨礪誌向,曾國藩曾兩次改名。曾國藩乳名寬一,名子誠,字伯涵。進入弱冠之年,曾國藩自己改號“滌生”,他在日記中寫道:“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汙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抒發了曾國藩棄舊圖新,發奮自強的理想與信念。


    曾國藩改號滌生,說明他能自律。十年以後,他舊事重提,說明他自律嚴格。曾國藩之所以能有所作為,就在於他能不停地磨礪自己的誌向,日日反省,天天自新。他有一種強烈的、熱切的洗心革麵的願望,他是自己卑瑣靈魂的嚴厲審判者,他是自己淫邪惡欲的無情拷問者,他是自己羸弱身軀的猛烈抨擊者,這使他得以潔身、保身、全身。他的功業,不在於他的道德,也不在於他的文章,而在於他對自己肉體和心靈的永無休止的洗滌和更新。


    曾國藩在得到翰林的地位後,又一次改名以礪誌。


    這時,他將名字子誠改為“國藩”。這時在他為自勵所作的五句箴言中,首先一句就是立誌,他要荷道以躬,要與之以言。就是要以一身,擔當中國的道統。在人生過程中,遭遇任何危險困難,隻要神定不懾,誰敢餘悔。曾國藩的倔強精神,於此概見。德業之進,全靠有恒,銖積寸累,自然成功。他的箴言,許多人都銘之座右,讀之思之行之,並覺受益無窮。


    同時,為了能使自己真正成為國家之藩籬,他抓住機遇,努力讀書。許多人一人仕途,便將書本束之高閣,專在官場中去鬼混。可是他自入翰林院任侍郎後,還在拚命讀書。他曾自立課程十二條,悉力以赴。


    一個做了高官的人,還要自己規定功課,按日施行,這種自律精神,不僅在今日很少見到;即在古人中,亦很難得。這種自強不息的努力,是曾國藩成功的基本條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國藩修身十二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仲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仲超並收藏曾國藩修身十二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