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收獲不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心靈上的強大。有節製的物質追求和無休止的心靈保養雙管齊下,才能使自己得到本位的提升,不會因欲誤事,因欲無德。


    節儉者必少欲求,奢費者必貪欲旺。


    古語有雲:“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一種良好的品德,而奢侈則是一種惡行。


    貪欲過旺會使人身敗名裂,而節儉生活則可以使人名揚天下。是否節儉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功名事業,更甚者會影響個人和國家的成敗興亡。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戰勝自己的貪欲,以儉養德,以儉持身,他的事業與人生就會走向成功。所以說,“儉”不僅僅是一種內在的美德,也是成功學中的一個關鍵性因素。所以,崇尚節儉的精神在曆代都受到了推崇與發揚。


    桓範在其《政要論·節欲》中,對節儉進行了深刻總結:“曆觀有家有國,其得之也,莫不由於儉約,其失之也,莫不由於奢侈。儉者節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節欲者安。征諸史實,可謂不易之論。”


    石成金在《傳家寶》中總結出“儉”有四益:“養德”、“養壽”、“養神”、“養心”。由此可見,節儉雖然可以輕易地做到,但其作用卻不僅僅局限在一個人身上,節儉之人治家會持之有道,當官會清廉有名,治國會使得國民終身豐衣足食。


    曾國藩崇尚節儉,一生生活儉樸。在衣著上,他的布袍鞋襪都是由其夫人、兒媳婦親手所做。而且,他平時不穿新衣,隻在慶典或過新年時才穿。飲食上也從不挑剔,吃的是粗茶淡飯,每次吃飯時也僅吃一個葷菜。俗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此節儉的作風,在當時封建官吏中,確實很難見到。


    在曾國藩的屢次諄誡下,.曾家基本上保持著節儉的家風。曾國藩對此功不可沒,但是他認為他在“儉”字上所下的功夫還不夠。可見在當時的情況下,曾國藩對自己和家人的嚴格要求。


    “俸薄儉常足,官卑清自尊”,可以稱得上是提倡節儉的至理名言。曾國藩考中進士後,人選翰林院任庶吉士,雖然這裏是儲才之處,但庶吉士隻是一個沒有實權的閑職,俸祿很低。因此剛開始時,他的生活過得很清貧,每月的薪銀根本無法滿足日常開支。他不僅要寄錢孝敬父母,接濟兄弟,供養一家人,還要應酬官場。他意識到,一個閑職官員沒有其他的收入渠道,隻有自力更生才能渡過難關,在此期間,他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他在日記中經常提醒自己,要盡量減少交友,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他的仕途,反而使他在交友時日益慎重。交友不在數量而在質量,他所交的都是肝膽相照的知己,這些人後來成為他仕途上的主要幫手。可見,良好的品德修為給人的益處之多之廣。曾國藩的舊交多以節儉自強,他們品德高尚,互相勉勵。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德有誌之士皆如此。


    曾國藩重視以儉養德。為了維持生計,他也曾經向他人借過錢,但是,借錢的辛酸使他嚐到了人情冷暖,也使他更加堅定了自立自強的決心。他告誡兒子說:“受人恩情,當為報答,但不可多求人也。”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節儉有度,偶爾向別人借一次錢,別人會慷慨解囊;但是如果為人奢侈,以致用度不足,就很少有人願意借錢給他,還會被人看不起。這樣的人不僅會失去別人的信任,還會在欲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難以自拔。節。儉並不是要省幾兩銀子,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種良好的品德,養成一種自立自強的作風。


    曾國藩不愛財,不斂財,直到去世時,家中僅有一萬多兩銀子。他保持勤儉風氣,使兒女們能自尊自立,以免養尊處優,喪失努力進取的動力。這才是真正的育人行為。他不光自身節儉還心係百姓為他人著想,總想以一己之力幫人渡過難關。在他寫給弟弟的家書中,就曾寫到置辦義田的事情。大意是說:鄉間的穀子,貴到三千五百,這是自古以來沒有的,老百姓何以聊生?我自從當官以來,就想為曾氏置辦一處義田,以救助孟學公以下的貧民,為本地置辦義田,以救助二十四都貧民。我的處境沒有富裕,不要說京官自己治理自己還來不及,就是外放當官,或做學政,或做督撫,而像今年三江兩湖的大水災,幾乎是悲慘的哀聲響徹半天中,做大官的,便何忍在俸祿之外,多拿半文呢?所以置辦義田的願望,恐怕難以實現。然而,我的計劃是。一旦官俸收入,每年除供堂上大人的衣食之外,稍有盈餘,我絕不肯買一畝田,積蓄一文錢,一定都留下做置辦義田的資金。我已下決心,希望弟弟們體諒。


    由此可見,儉而不嗇、張弛有度、收支有數才是節儉的王道。心有餘而力不足時,心懷天下;心有餘而力尚足時,開山拓斧。節儉,是不受時代、空間限製的品德,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素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國藩修身十二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仲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仲超並收藏曾國藩修身十二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