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對象從神轉向戀愛


    總這裏開始,雖然會轉變成稍微有點生硬的話題,但因為是在說明戀愛,還有就是禦宅族跟萌之前,無論如何都會用到的預備知識內容,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忍耐著繼續讀下去。


    說起來,從各種情況束縛人類自由的戀愛,到底是什麽東西呢?因為認真地探究這個問題,光是這樣子而已就會花掉單行本一整本的情況下,我就隻挑出幾個重點來說明吧!


    根據佛羅伊德派的精神分析學者岸田秀的《懶人精神分析》,人類的自我最為恐懼的問題,就是自我迎向終結而消滅這件事也就是死亡。根據岸田秀※的說法,人類的自我是無法忍耐自己被消滅掉這種恐懼。雖然因為如此,為了逃避死亡的恐懼,人類就發明了給予自我永遠性的各種概念、思想,但是就連神=絕對者、造物主這種概念,據說也是為了給予自我永遠性的發明物是也。


    人類之所以會恐懼死亡,我認為是因為人類將自己的存在放在距離生物學性質的意義上所說的生命,或多或少遊移著的地方上,這是因為我們所恐懼的事物就是自己的終局。


    (中略)


    人類各式各樣的做法,可以被認為是要給予這個不安定的自己安定的基礎,讓自己能夠從死亡的基礎裏頭逃走而做出來的計劃。


    (岸田秀《懶人精神分析》中央公論社)


    如果人類隻不過是單純的自然界的反複無常下所偶然誕生的有機化合物的話,自我就難免一死,如果人類是神這種超越死亡的絕對者所做出來的話,人類的靈魂說不定能夠永遠地存在著。嗯,就變成這樣子的藉口啦!當然靈魂所存在的地方並不是現世,而是名為天國的另一邊的世界是也(因為在現世,就算再怎麽看人類隻要死掉的話就結束了,所以一定得要發明死後的世界)。


    神與人類,就以這個名為天國的假想世界而連結在一起。這麽做的話,就可以從死亡的恐懼中逃出來,這就是為什麽相信神的話,死了之後就會被帶到神的身邊,然後前往天國這種信仰誕生的原因。


    過去的基督教社會裏,人類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全部都藉由神的愛而得到保證。在教會裏結婚時,一定會特地地宣誓著永遠的愛,那就是因為在神=基督的麵前宣誓著愛這件事,使得愛被賦予了永遠性。所以在基督教世界裏,不管是戀愛或是結婚也好,隻要沒有神的話就不會成立這些關係。


    以圖解來看的話,就會像左邊的樣子。


    以岸田風格來說的話,就是神是為了讓自我安定下來所必要的概念。現在不管是辛勞或是痛苦也好,總有一天會前往天國得到幸福如果沒有這種幻想的話,人類就會不想要活下去,就是這種情況。


    然後,就連人類之間的愛情,也因為神的存在而得到保證。但是,就如同尼采所宣言的:


    到了近代上帝已死。


    哎呀!這還真是讓人想象不到啊!這個老去的聖者,在森林當中,還沒聽到什麽消息呢!那就是神已經死去這件事情。


    (尼采《查特圖斯特拉如是說》)


    尼采身處的十九世紀歐洲,已因科學萬能主義跟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讓神與天國這種宗教上的觀念在現實中逐漸消失了。這樣下去的話,人類就無法支撐自我的不安,而陷入崩壞!而實際上,宣告著神已經死了、視神為不必要而自立的人類提倡著超人思想的尼采,最後也發狂了。因為,人類還是無法成為能獨自一人忍耐著孤獨一邊活下去的超人。果然,人類還是需要其他能夠支撐自我的某些東西啊!於是在那個空隙裏,就被已經存在著的、名為戀愛的係統彌補上來並且完成了進化。


    自從文藝複興以來,近代的西洋人將人類,也就是自己的自我放到比神更高的位置。因此,人類與人類之間的關係變成並非一定得由神中介其中來成立、維持。是的,在沒有神的世界裏,人類與人類不得不直接建立起名為愛的這種關係。從這裏開始戀愛至上主義就誕生了,戀愛結婚這樣的概念也就跟著成立了吧?


    雖然在基督教圈的社會裏,當然神是沒有完全消失的道理,但就算是如此,也漸漸地將眼前的戀愛的價值擺得比神還要高了。也就是說,在基督教圈裏,戀愛不僅是進化到在基督教中轉變為嶄新的宗教係統,也因為如此開始重視起一夫一妻製度。所謂的一夫一妻製度,是基督教身為一神教的遺跡,意味著男人與女人彼此代替神來支撐彼此的自我將對方當作超越著來崇拜這樣的意義。


    丹尼斯德胡記蒙※在《關於愛》裏,將在近代西洋當中的戀愛起源是中世紀的騎士道精神當成標題。那似乎是因為這是跟金錢、欲望以及結婚完全無緣的、純粹的精神之愛的樣子。無論如何,戀愛的出發點,似乎是無限地接近萌(對角色跟偶像等等這些抽象存在的愛情)這種理念性的愛情的樣子。


    也就是說,在中世紀產生的萌之魂,取代了對神的愛,最後終於被編入結婚製度裏而那些正在繼續地朝向現代的戀愛結婚這個製度前進著。


    ※岸田秀


    精神分析學者。在著作《懶人的精神分析》當中倡導著內容為人類是種本能被破壞的動物,因此也隻能夠遵循這作為本能替代品的幻想而行動著這種唯幻論。


    ※丹尼斯德胡記蒙(denisderougemont)


    以采用崔斯坦與伊索德為例子,研究關於西方戀愛的誕生與其發展的著作《關於愛:情欲與真愛》而廣為人知。


    |神的代替品一定要是美麗的


    話說回來,雖然戀愛實際上是對神的信仰的代替品,但卻是我沒人要的最大原因啊!那是怎麽一回事?換句話說,就是這麽一回事啊。


    在由基督教產生的戀愛中,一對男女,不得不將彼此當成是神的代替品,當成是給予自己的自我價值的超越者來加以崇拜。


    所以當戀愛的強度逐漸增強之同時,擇偶的條件也變得越來越嚴苛。這麽一來,就產生了肉體外觀的美這樣子的條件。就算不用提也知道,耶穌基督對於信徒來說是把他認定為帥哥的,而在宗教畫裏頭出現的基督,也差不多都是帥哥啊!(話又說回來了,將身為神之子的基督畫成想讓人不想要看第二眼的那種醜陋惡男的話,是會被施以火刑的吧?)


    健全的精神,寄宿在帥哥身上=臉長得帥的人類,心地也是美麗的。


    惡男的精神,是不健全的=臉長得惡心的人類,心地也是惡心的。


    像這樣精神與肉體的一元論,出乎我們想象地束縛人類的精神。很久之前,可說是近代哲學之父的笛卡兒※雖然倡導著精神與肉體的二元論,但還是沒有人理解這個理論。笛卡爾雖然留下了我思,故我在這樣的名言,但是由我來說的話,真正的哲學就是這種東西啊!


    我惡心,故我沒人要。


    而且,因為戀愛對象並非單純的人類而是神的緣故,必然地不得不在對方所有的層麵上要求完美。所以像是拿小鏡子偷看女子高中生的裙底※、或是拍攝《在迷你裙裏頭出現章魚》這種標題的獨立製片錄影帶※,可是不行的喔!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不是像中世紀的騎士們那種騎士道就辦不到。當然,那種完美的人類是非常稀少的。而且在那之前,因為精神是眼睛所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想要了解也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肉體的價值呢?肉體的美隻要是眼睛看得到的人,用一眼就能夠加以判斷!精神的美沒交往過就無法了解,但是長相的美就算不交往也能夠知道。那就是名為一見鍾情的玩意啊!追根究底,在沒有交往的情況下還會迷上異性這種奇怪的事情,正真實地表現出人類是如何地看重人類的外表。


    因為這樣子的理由,才會使得戀愛當中


    外表、長相、肉體就變得擁有絕大的價值了。所以,像我這種外表醜陋的惡男才會沒人要啊!為了克服這個出生不能選擇自己長相的這種障礙,所以才會發展出名為世上這種文化的,我是這麽任性地判斷的。這是因為,服裝跟發型隻要符合一定的規則加以搭配的話,就算長相稍微有點醜陋也能夠更接近搶手係。這個用時尚來掩飾長相的這種方法論,雖然我覺得是為了彌補全部都由與生俱來的長相來決定的這種不平等而出現的、相當不錯的敗部複活規則,但是在同時,卻也轉變成讓戀愛被當成是為了大量消費而出現的商品的一個原因。


    但是,大量生產流行度零分的便宜服裝的uniqlo之所以會成功地流行起來,就是因為已經完全放棄照著時尚來加以掩飾的人類也開始增加了吧?雖然禦宅族以所謂的秋葉原係時尚※來打扮自己,但是那個並不是真的叫做時尚,那隻是沒有經過什麽特別的想法就把有的衣服穿上而已呢!因為我也隻是在uniqlo裏適當地買來穿著而已。就連過去風靡一世的單身男性取向戀愛指南雜誌《熱狗報》※也倒了呢


    ※笛卡兒


    法國的哲學家、數學家、科學家。代表著作是《方法論》。倡導機械論的自然觀點,對自然科學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也曾經有過帶著名字叫做佛蘭西奴的人偶散步這樣的傳說。


    ※用小鏡子投窺女子高中生裙子裏頭


    作為富士電視台《獨家報道!》的評論者已經耳熟能詳的早稻田大學植草一秀教授,因為有用小鏡子偷看裙子裏麵的獻藝,現在審判中。(譯注:二〇〇五年三月判定確定,科罰金五十萬日元、沒收小鏡子一枚,或求刑懲役四個月、沒收小鏡子一枚。)


    ※拍攝名為《在迷你裙裏出現章魚!》這種標題的獨立製片錄影帶


    因為有偷拍女性裙底的嫌疑而遭到逮捕的被告諧星田代政說出的傳說中的名言。


    ※秋葉原係時尚


    在秋葉原的禦宅族當中流行的,頭巾、化學洗、登山包之類這種像是拚貼印象般被流傳開來的東西。而實際在秋葉原,會這樣打扮的人很少。這是因為我們對時尚一點興趣也沒有!切腹去吧!


    ※《熱狗報》


    講談社年輕人取向的男性雜誌,在一九七九年創刊,在八〇年代以戀愛指南雜誌風靡一時。隨著泡沫經濟崩壞而凋落,二〇〇四年走上休刊這條路。


    |在日本家庭製度的崩壞與戀愛的穩固


    那麽,我們這個世界中最為優秀的日本,在江湖時代裏除去一部分的上流階級(像是武家之類的)之外,大致上普遍風行的是非常隨便的男女關係(像是夜襲※等等),因此可以認定充滿西洋風格的戀愛至上主義、戀愛結婚是在明治時期之後才被輸入的。明治政府大量輸入了哲學跟心理學等等各種的學問,就連戀愛也是從西洋輸入的其中一種概念。


    在近代日本文學的世界裏,領先時代提倡戀愛至上主義的北村透穀※,也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戀愛這樣的字眼,而就照著原來這樣叫做love。雖然現在的日本人對從國外輸入的文化像是os啦,還是i等等的事物就這樣直接以片假名來稱呼讓老爺爺非常生氣,但是因為這實在是沒有別的叫法。因為過去老爺爺拚命地做著將外來語轉借成日本的新造語這樣的工作,好像就連love這個外來語也被轉借成戀愛這個字眼,據說是這個樣子。


    這麽說起來,在戰時的日子裏,也因為strike、ball都是敵方語言這樣的原因,而變成好(yosi)跟不行(dame)的樣子呢!當時starffin※投出球時,裁判會大叫:


    不行行行行(dameeeee)


    之類的嗎!那還真是很有趣的樣子呢!


    話說回來,將戀愛輸入在文明開化以前已經發展出自己文化的日本,講起來就稍微有點麻煩了。在明知時代的日本,是把家製度這種東西放在比戀愛更高的位子上。藉由持續地守護著家這個永久不滅的係統,個人的死亡就能夠超越死亡,永久地成為家的一部分繼續地活下去,這就是家製度的效用吧!


    因此,隻要血統不被斷絕的話,作為個人的死亡就不會真的死去,就是這樣的血統幻想。這個是非常像日本的係統,為了讓血統不被斷絕就連擁有妾也被當成是正義的。因此在明治初期,戀愛結婚跟一夫一妻這些思想,也隻是一部分基督教信徒跟先進文學者的東西而已。


    但是,隨著家製度一點一點地開始崩壞,戀愛至上主義也開始根植在日本上,過了沒多久結婚就變成是被認為等同於戀愛結婚了。特別是在戰後,所有的價值觀一起崩壞之後,日本人飛快地投向了兩個思想也就是資本主義跟戀愛至上主義的懷抱裏。


    根據加藤秀一的著作《戀愛結婚造成了什麽結果呢?》,戀愛等同於結婚這種完全形態的戀愛至上主義生根的時期,據說是在一九六〇年代後半。在戰前的社會裏,大多是相親結婚,戀愛結婚還隻是存在於少部分人們以及小說故事裏的東西而已。


    戰後那段時期,也還留有家製度的遺風,因為沒有理由隨著戰爭結束,戀愛就變得大眾化。戀愛變得大眾化的時間點,是在六〇年代到七〇年代這段時間才完成的。


    在那之前,所謂的戀愛對大多數日本人來說,不過隻是在故事裏的世界所發生的事而已。認真地想著我可是能成為石原裕次郎※這種不自量力的無謀男人,是完全沒有的。


    戀愛是電影明星會做的事,我不相親來繼承家業的話這樣的階級思想,就如同戀愛不平等主義這種戀愛身份製度一樣存活著。


    明明應該是那樣,那在六〇年代之後,戀愛卻突然地大眾化了。事實上這是因為在六〇年代到七〇年代之間,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反傳統文化運動慘遭敗北,使得日本的年輕人龜縮到名為戀愛的世界裏。嗯,關於那段時間的事情,因為跟禦宅族的起源交纏在一起,還是後麵再說吧!


    總之,在從六〇年代到七〇年代的過程中,戀愛至上主義深深地根植在日本裏頭。


    隻是,聽過吉田拓郎※的民歌、或是看過漫畫《同居時代》※就可以了解到,在當時戀愛是給人等同於貧窮這樣子的感覺。不管怎麽說,因為是社會變革的失敗者才會逃進戀愛裏頭呢!


    然而,隨著世代交替來到八〇年代,戀愛已經跟資本主義難以分離地融合在一起,並且成立了名為戀愛資本主義這種大量消費係統。


    也就是說,僅僅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原本日本男女關係應有的形態,已經是完全變成另一個國家的樣子了。


    一想到這裏,被戀愛至上主義擺弄,一直煩惱著沒人要、沒人要而痛苦的我自己,其實是很空虛的。簡單的說,生來沒有長得看起來像木拓※的長相的我,像要跟其他人一樣地談戀愛這件事的自己,讓過去的人看到的話可是會覺得是件非常滑稽的事情喔!回去照照鏡子再來吧!,一定會被這麽說的喔!


    是誰呢?我記得是過去的文學者還是相聲家之類曾經說過戀愛這種事情是俊男美女在做的事情啊,那個並不是幽默,而是認真地這麽講的吧?實際上,一直到稍早之前,所謂的戀愛應該還隻是一部分上流社會的俊男美女,以及在文學世界裏才能被允許的貴族興趣才是。基於資本主義的係統,就跟電冰箱、汽車跟電視這些原本隻是一部分有錢人的奢侈品普及到大眾市場一樣,戀愛也從隻是一部分的俊男美女而普及到社會大眾了。


    結果,男女關係也仍然是,根據時代跟地域而時時刻刻變化著的係統,被現在的大眾媒體高聲謳歌而成為戀愛的東西,實際上也不過是幻想而已。偶然地,在現在的日本裏,大量消費跟戀愛被聯結在一起,運作起可以


    被稱為戀愛資本主義這樣的係統,就是這個樣子而已。是的,戀愛並沒有理由擁有唯一且絕對的價值。戀愛也依舊是,人類為了讓自己的自我安定下來而發明出來為數眾多的故事當中的一個而已,也不過就是向人類指示隻要照著這個這個這樣子的規則來行動的話,你就可以變的幸福喔。這種行動規範的一個程式而已。幕府崩解了、輸掉戰爭了、社會革命也失敗了,不過隻要賺錢談戀愛的話,就算隻有我自己也能夠變得幸福吧?這樣的想法,變成在七〇年代以後的日本裏頭典型的生活方式,就隻是這樣的事情而已。


    嗯,那樣也好。如果人類不讓自我得到安定也就是不相信在那個地方有著幸福的青鳥存在這種幻想的話是不可能活下去的。因為人類麵對隻要還活著,地獄就會繼續下去這種現實就會一死了之。


    但是,陳舊的係統遲早會變得不符合現況。係統變得無法發揮功用,使得災害的那一麵變得顯眼的話,就成了該被舍棄的狀況。在現在的日本,現在,這個瞬間裏戀愛資本主義正慢慢地走向終結。這是因為戀愛已經死去了的緣故。


    但是,社會卻拚命地要延長這個逐漸崩壞的係統。


    於是,我做了一首詩。


    落魄的我


    為什麽很開心地將我邀請到戀愛裏呢?


    在公寓四張半榻榻米的個人房中,


    腳難道不會太彎了嗎?


    腹部的啤酒肚難道不會太大了嗎?


    在帥哥搶手的國家裏,這樣子長相難道不是太過落魄了嗎?


    累積了性欲也會去風俗店吧?


    我的眼睛不總是隻有看著二次元嗎?


    不都是不顧自身、旁若無人地萌著嗎?


    不都是擺出一副等待著電腦遊戲的妹係角色現在也會從熒幕裏跑出來的架勢嗎?


    那巨大又惡心的臉上不正掀起一陣無邊無際的怨恨嗎?


    這個難道不就已經不是個人類了嗎?


    我啊,


    可以停止了,這種事情。


    ※夜襲


    過去日本農村裏盛行的,男人在夜晚潛進女人的家中做完愛就回家這種超棒的習俗。村子裏的大家就好像婊兄弟一樣。當然,什麽童貞是不會存在的。


    ※北村透穀


    詩人、評論家。身為浪漫主義先驅者最早察覺戀愛的重大性,而留下了戀愛成為人生的秘鑰,有了戀愛後才有人生。這句名言。雖然領先時代地戀愛結婚了,但像是對現實的女人感到絕望的樣子,年紀輕輕就自殺了。


    ※starffin


    全名victorstarffi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活躍的前蘇聯人殺手。戰爭過程中化名為原田博。


    ※石原裕次郎


    演員、歌手。是對老爸、老媽世代來說的木拓。代表作是《太陽的季節》、《向太陽怒吼》等等。


    ※吉田拓郎


    音樂家。寫有《我們結婚吧》等歌曲。在電影《幕末青春塗鴉~ronin》裏頭,奇怪地演出天然卷的高山晉作這件事已經成了黑曆史了。


    ※《同居時代》


    風靡一時由上村一夫所做的劇畫。雙葉出版社。描寫銷路不佳的插畫家次郎跟在一家小廣告公司工作的ol今日子的黑暗同居生活地獄。


    ※木拓


    smap木村拓哉的昵稱。帥哥、搶手男的代名詞。


    ※落魄的我


    改編自高村光太郎的詩《落魄的鴕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波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本田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本田透並收藏電波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