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一季綠枝芽,耕地耕田是農家。


    風過三山尋美色,人人道是鳳凰崖。


    《鳳凰崖》是一位前朝詩人偶然路過鳳凰村時,留下來的一點文氣。


    這個坐於群山間的小村落很貧瘠。除了兩山之間的夾穀處,有一小塊的平原外,餘下的皆是山地。


    鳳凰崖的美名,來自於前朝一位帝王的妃子。


    據說,那是一位美麗的佳人,出身在鳳凰崖上的一個獵戶之家。後來,宮中采買宮婢時,那位妃子進了宮。


    鳳凰鳳凰,這鳳凰之名,在前朝詩人的筆下,指的便是那位不知結局的妃子。


    從鳳凰村通往縣城的小道,是一條需要翻山越水的綿延小徑。所以,鳳凰村的村民們,依著祖祖輩輩們的生活都是一輩子沒出了十裏八鄉。麵朝著土地,背朝著天空,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過完了一生。


    若說有例外的人,那便是被抓了軍役,然後,一去不再複返的一些可憐人。


    那些對於村民而言,再也了無音信的親人,一定是在兵戈鐵馬的戰爭中失去生路,成了亡魂流落他鄉。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勝利也罷,戰爭失敗也罷,都是無數普通百姓的血淚築就而成。


    龍鳳十年,四月初八日。


    浴佛節,在縣城中或者寺廟裏,一定是有各種的節慶,或是連翻的排場,或是法會的熱鬧。然而,在鳳凰村這種小地方,能一家人吃一頓餃子就叫得過了一個好節。


    午時,村東的一戶人家嚷嚷了起來。


    原來是這家的婦人到了產期,正在請產婆幫忙助產。一個村子裏住著的多是本族親人,彼此間再是熟絡不過。在農家的小院中,一些相熟的鄰裏也是上門問候一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生了,生了。”


    “張啟家的又添個大胖小子。”


    “……”


    一個農家小院內,婦人們臉上有笑意,都在對著張李氏誇讚。


    張李氏,年約四旬,她一身月白色的素衣,頭上一根木贊挽發。衣雖舊,洗得卻是幹幹淨淨。看著整個人挺是精神頭十足。


    屋內的產房裏,正在生產的就是張李氏的媳婦柳秀秀。


    “秀秀,你加把勁,肚子裏還有一個……”產婆望著榻上的小婦人,此時是鼓勵道:“瞧瞧,秀秀你是有福氣的,這給老張家都添了兩個大胖孫孫,來,吸氣,吐氣……”


    白大娘是十裏八鄉裏都有名的產婆,她嫁的是柳秀秀丈夫張啟的族叔。這算起來,也是本家親戚。


    白大娘自然了解柳秀秀婆家情況。


    柳秀秀婆母張李氏是一個有能耐的女人,青年喪夫,卻是獨自養大了兒子張啟。張啟和柳秀秀育有長子張春旭。


    如今,柳秀秀又給張家添了一個孫子。至於這會兒嘛,肚子還有一個娃娃等著誔生。


    約又過了一刻鍾,產房裏再度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


    “生了,生了。”


    “張啟家的有福氣,這是添了一對龍鳳胎。”


    “……”


    小院內,張李氏近前的鄰裏親戚,人人都誇讚了一翻好話。畢竟,大喜日子裏,好話多說說就是圖個喜慶吉祥。


    張李氏謝了大家的好意。囫圇裏又是許願洗三時,一一請大夥來家做客,這才是把小院中的鄰裏親戚們先送離了家門。


    院中清靜了,張李氏關上自家的院門,才忙去廚房裏端了兩碗雞湯走進產房。


    進屋後,張李氏手裏的兩碗雞湯,一碗給了產婆白大娘,一碗給了兒媳婦柳秀秀。


    “謝過嫂嫂了。”白大娘接過了雞湯,挺利落的喝完了一碗雞湯。倒是雞湯裏的那一隻肥雞腿是沒舍得動,用白淨的手帕子包起來,準備等會兒帶回家,給自家的孫子嚐嚐肉味兒。


    張李氏這邊見著兒媳婦柳秀秀小口小口喝了雞湯,臉上也帶著笑意。她起身,又從袖裏掏出來一個紅封遞給了白大娘。


    “秀秀今天給老張家平安生下一雙孫孫,弟妹你多費心思。一點謝意,莫推讓。”


    張李氏言辭懇切,白大娘又靠著產婆這門手藝給家裏掙點外快。這時候,自然是笑臉盈盈的收下了紅封。


    在送白大娘離開後,張李氏這才鎖上了院門栓,又回了屋內。


    屋內,除了張李氏、柳秀秀這一對婆媳外,就是一雙剛剛誔生不久的龍鳳胎。至於張啟和張春旭這一對父子,張啟是去參加春闈考府試,張春旭則在縣城的學堂念書。


    張啟約在四月下旬會歸家,至於張春旭嘛,則是下學後寄居在外祖家中。


    “秀秀,你歇歇。”


    “等你睡飽後,再給兩個娃娃喂奶。”


    張李氏笑嗬嗬,非常和善的對兒媳婦說了話道。


    “娘,我聽您的。”


    柳秀秀嫁進張家多年,對於婆母的性子了解,當然,對於婆母的本事更了解。


    婆母張李氏能護得住家業,還能讓丈夫念書考科舉,這一筆一筆的陳年往事又或者持家之道,那都是不讓人小瞧的。


    張家的小院子不是一個規整的布局,而是正房三間,東廂房兩間,餘下兩麵皆是厚實的石頭高牆。


    整個小院,正房的東屋住著張李氏,正房的西屋住著張啟、柳秀秀夫妻。東廂兩間,一間是張啟的書房,一間是張家長孫的臥室。


    當然,這是前院。至於後院嘛,則是三間草屋,做了廚房、雞舍以及茅房。


    “天靈靈地靈靈,信女請白神娘娘降臨家壇廟。”


    “送福食,送福香,送福錢,信女供奉一一獻上,請白神娘娘享用,顯法顯神通,保吾信女家,得享安康太平。”


    “……”


    柳秀秀沒睡著,耳邊聽到的全是正屋裏婆母的請神咒語。


    婆母張李氏兩重身份,一個是守寡的婦人,另一個是家壇廟的神婆。柳秀秀知,整個鳳凰村的百姓知,就是十裏八鄉裏許多人家也知道。


    老百姓有時候,就是這麽的實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家媳婦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卿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卿晴並收藏皇家媳婦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