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


    展基沒精打采地歪在榻上,看著麵前的兩隻促織籠。


    桃葉帥“瞿瞿”叫了兩聲,似乎在叫喚展基;通州將應聲附和了幾下,在籠子裏跳來跳去,好象在找什麽。展基伸手指觸了觸蛐蛐,歎氣道:“瑈璿不在,他今天要恩榮宴,可忙了。”


    兩隻蟋蟀似乎聽懂了,不再跳躍,“瞿”一聲垂首趴在籠子裏,和主人一樣悶悶不樂。


    殿試放榜的次日,皇帝會為新科進士舉行宴會。讀卷官,鑾儀衛使,禮部大員以及曾參與考試的監視,護軍,填榜,供給,鳴讚等等官員都要參加。宋代時名為聞喜宴,因辦在瓊林苑,所以也稱“瓊林宴”。元明改稱“恩榮宴”,設在翰林院。


    狀元乃是恩榮宴的主角,瑈璿自然是忙,展基自昨天放榜日便沒看到他。榮冬報告說是一幫新科進士去慶賀,瑈璿和甘棠一起去了。


    又是甘棠……


    瑈璿一步步高中,展基為他高興。桃葉渡旁邂逅之時,怎麽也沒想到這個天真貪玩的少年,會成為大明乙未科的狀元。


    展基知道瑈璿的翻案大計,回想他與白煙玉共誓時,稚氣未脫麵孔上的慷慨激昂,有些好笑卻也不禁敬佩。這麽艱難的目標,他在一步步靠近。


    可是,他就會發現自己的真實身份。


    一旦他知道自己是皇太孫,還會認自己這個結義兄長嗎?還會和自己一起玩耍逗蛐蛐嗎?還會不害怕不拘謹地嬉笑打鬧嗎?


    展基,不,朱瞻基回想這大半年兩個小夥伴一起的快樂時光,又歎了口氣,愁眉不展。


    朱瞻基是太子朱高熾的嫡長子,也就是皇帝朱棣的皇長孫。傳說他出生的那晚,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夢見太祖朱元璋賜大圭並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夢醒的時候正好長孫朱瞻基降生,朱棣因此對這孫子極為看重。


    當然,這隻是傳說。每一個皇帝出生,似乎都有不凡的吉兆。


    朱瞻基滿月時,朱棣看到這個孫子,脫口誇獎:“兒英氣溢麵,符吾夢矣!”一個月大的嬰兒,如何能看出滿麵英氣?由此隻能說明,朱棣對這長孫的偏愛。英明神武的永樂皇帝,此時也就是個隔代疼的爺爺。


    偏偏朱瞻基長像性格一點兒不像百病纏身的父親,反而處處象極了祖父:健壯高大英姿勃發,武功狩獵和軍事都極有天份,英勇無畏又不乏睿智敏銳。永樂帝常把他帶在身邊,甚至帶去北征蒙古。可以說,朱瞻基是大明第一位自幼就被當作皇位繼承人,受到係統培養的儲君。


    瑈璿見識到的展基的驚人馬術,隻不過因為他在北征蒙古時,騎馬象走路一樣平常。


    永樂帝在立太子時頗猶豫,是立長子朱高熾?還是次子朱高煦?當時的紅臣解縉隻說了三個字就促使永樂帝作出決定,那就是“好聖孫!”。永樂帝因為極度喜愛這孫子,終於在永樂二年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又在永樂九年,正式冊封剛成年的朱瞻基為皇太孫。


    據傳朱瞻基在皇太孫冊封儀式上表現優秀,舉止合宜進退得當;宮宴上因有不少外國使臣,永樂帝隨口一句“萬方玉帛風雲會”,小小少年立刻便對“一統山河日月明”,才思敏捷之外更是皇家高華氣度,永樂帝龍顏大悅。


    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朱瞻基是唯一一位,祖父孫三代同堂時即被冊封的皇太孫。當年的朱允炆雖也被封皇太孫,但是在太子朱標死後。朱瞻基在這一點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然而長到十八歲,皇太孫覺得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瑈璿一起捉蟋蟀逗促織。超過了草原奔馬,超過了宮中鬥雞,甚至超過了被封太孫。


    朱瞻基望著兩隻籠子,打定主意,能拖一天是一天。瑈璿隻要一日不發現自己是皇太孫,就還能如以前一樣繼續玩耍打鬧。這恩榮宴堅決不去,寧可謊稱不適,不能與瑈璿照麵。


    天色漸漸有些暗下來,隨著太監宣號,永樂帝大步走了進來。見孫子愁眉苦臉地,含笑問道:“怎麽說今兒不舒服?”


    朱瞻基沒想到祖父會親來探視,低了頭說不出話來。永樂帝探手摸摸孫子的額頭,又握起朱瞻基的手腕試了試脈搏,都好得很,心中有些疑惑,麵上不露聲色,笑道:“好些了?那就起來吧。陪朕去翰林院的恩榮宴。”


    見朱瞻基不起勁,又道:“越悶越不舒服。走吧!”


    朱瞻基無奈,換上杏黃龍袍,留戀地看了眼琥珀錦衣。不知道以後還有無機會,喬裝著去找“陳賢弟”?


    瑈璿和甘棠一起,隨著其他新科進士,進了翰林院。大廳中已經擺下二三十張案幾,按例是新科進士在西首,狀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他進士每四人一席;官員則按品階依次排在東首。


    俗語有雲“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意思是五十歲考上進士算年輕的。這一科的進士卻都年紀不老,瑈璿大致看看,二三十的居多。


    進士又被美譽為“白衣公卿”“一品美衫”,所以今日與宴之及第者一百一十一人,無不喜氣洋洋。


    眾人剛坐好,“聖上駕到!”“皇太孫殿下駕到!”的唱聲響起,所有人連忙離席,好一陣大禮參拜完畢才又重新坐下。


    瑈璿的鼻子仍然時常流血,瑈璿擔心再出洋相,袖子裏備了足夠多的布條,又時時不自覺地微仰著脖子,不敢東張西望。此時一陣擾攘後坐下,瑈璿感覺又有些不對勁,隻好悄悄地摸出布條卷成卷兒,耳朵裏聽著夏原吉等官員和皇帝恭敬回話。


    說的什麽,倒也沒大在意,無非是“蒙聖上大恩,此科進士人才濟濟”“聖上英明,恭喜我大明又添英才”等套話。


    好容易布條悄悄塞進了鼻孔,瑈璿鬆了口氣。聽到皇帝在說:“瞻基尚未見過這些新科進士,年青人多親近親近”,皇太孫應道:“孫兒知道。”


    瑈璿正扶著布條,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愣住,側頭往上首望去。雖然換了身杏黃袍,可是濃眉大眼軒昂霸氣,不是自己的結拜義兄展基嗎?立直了上身正遠遠望著自己,目光中有關心,更多是擔心。


    瑈璿忘了布條,揉了揉眼睛。是的,沒看錯,是展基!哥哥!


    難怪!難怪想不出姓展的大戶人家,他原來姓朱!天下就是他們家的!難怪尹昌隆見了他古古怪怪,難怪一個隨從榮冬也有偌大的本事,難怪殿試那日瞥見的身影那麽熟悉,難怪皇帝的笑容似曾相識!


    此時爺孫倆坐在近處,簡直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


    又是一個騙子……


    倘若是在一個月前,瑈璿肯定要覺得受傷,要怪罪展基;然而這次經曆了甘棠之事,蒯祥的規勸大大改變了瑈璿的想法。天真單純如白紙的心靈,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體諒。


    展基為什麽要瞞自己?不過是為了和自己玩兒,為了能平等地在一起。多少次?他幫了自己多少次?想起江南貢院柳樹下他那令人安心的琥珀身影,想起大報恩寺他飛馬相送二人結義,想起雪中法華寺他一步邁進擁緊自己,瑈璿忽然笑了。衝著皇太孫,調皮地眨了眨眼。


    朱瞻基大喜過望,多日的擔心一掃而空,他依然當我是好兄弟!臉上頓時喜氣洋洋。


    永樂帝瞥見孫子神色變化,心中詫異,笑了笑,依舊神情蕭索。年輕就是這樣,忽喜忽憂,為了點兒芝麻大的事情。


    小內侍們正在斟酒,永樂大帝一揮大手:“統統換大盞,都滿上!”又衝著百官和新科進士下令:“今日不醉不歸!”


    此時燒酒也即蒸餾酒已經出現,因酒性遠烈米酒,大大受到北方人的歡迎。瑈璿見太監提的酒壺上寫的是“內琨瓊”,猜想是貢酒。雖然塞著布條,仍然老遠地酒香刺鼻,聞一下已經有些頭暈,瑈璿不由遲疑。


    可是聖旨大如天,皇帝帶頭幹了,自己難道不喝?


    瑈璿無奈,兩手捧起酒盅,作勢抿了抿,結果一股熱浪自口舌一直嗆到咽喉,瑈璿直伸脖子,連忙換茶碗喝了口茶。


    四顧望望,還好各人都在喝酒,無人特別注意,瑈璿暗暗鬆了口氣。古時喝酒的禮儀,一般需拜,祭,品,這三步過後再喝幹;永樂帝顯然不講究這些。猜想長年在沙漠征戰,大概這方麵也和蒙古人打成了一片?


    舉箸想吃點東西,桌上的菜肴卻都是北方菜,要不紅彤彤看起來極辣,要不就是大塊的肉,瑈璿遲疑著難以下筷。抬頭卻見永樂帝似笑非笑望著自己,目光中竟饒有興味。


    瑈璿一驚,連忙隨手挾了根白菜塞入口中,一入口不由叫苦:這白菜,太辣了!直辣得眼淚奪眶而出,瑈璿連忙擦淚,鼻血也冒了出來,好不狼狽。


    三巡酒一過,氣氛輕鬆了很多。新科進士們不再如起始拘謹,漸漸開始向官員敬酒,幾個膽子大的,甚至向皇帝和太孫敬酒。永樂大帝來者不拒,喝了不知多少盅;朱瞻基陪在一旁,也是酒到杯幹,如飲白水。瑈璿看得目瞪口呆,崇拜不已。


    甘棠在旁邊示意:“瑈璿,就咱倆了。去敬一杯吧!”瑈璿望望四周,確實大家都去過了,再不去,難免被說狀元榜眼傲慢。無奈,硬著頭皮,端起雞缸杯,跟在甘棠身旁,走到了皇帝麵前。


    朱瞻基見到兩人一同過來,不知怎麽,心中隱隱一陣不快。


    瑈璿甘棠同聲說道:“恭祝吾皇福壽無儔,四海升平。”


    永樂帝哈哈大笑:“好!好一對南北才子!我大明果然出人才!”夏原吉湊趣笑道:“聖上英明,江南才子北地英豪,俱皆效力吾皇。”楊榮笑道:“昔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今夕吾皇風采尤勝周公!”


    瑈璿見永樂帝毫不在乎便幹了麵前的酒盅,不由又睜大了眼睛。永樂帝看了看他:“怎麽?”


    瑈璿連忙說道:“聖上這酒量,令微臣大開眼界,歎為觀止。往日讀詩‘會須一飲三百杯’,隻當是誇張,原來竟是真的。”


    永樂帝大笑:“你這南方的小狀元!是不是從沒見過燒酒如此喝法?”


    瑈璿紅了臉,但確實沒見過,隻好點了點頭。


    永樂帝笑:“南方人素來秀氣,你這小狀元似白玉雕成,做我大明的門麵裝飾是不錯的,朕也覺得麵上光彩。隻是喝酒打仗乃至治國,就非秀氣的南方人所長了。”


    瑈璿聽皇帝這話語中甚是輕視南方人,不由得有些惱,皇帝麵前不能發怒,麵上卻自然而然地有了不平之色。甘棠拉了拉他,示意他忍耐。朱瞻基看在眼裏, 心中又是一陣不快。


    永樂帝何等人物,見瑈璿憤憤不平,更加好笑:“怎麽?小狀元不同意朕的看法?”語氣戲謔,甚是輕慢。也是有些喝高了。


    瑈璿再也忍不住:“南方人一樣也有豪情,也有熱血滿腔!”看看酒盅又道:“也能喝酒!”說著雙手捧盅,一仰脖喝了下去。瞬時嗆得隻想跳腳,強自忍住。


    永樂帝怔了怔,更覺有趣。見瑈璿硬喝了一杯烈酒,已是醉態可鞠,不由笑道:“好!小狀元有些意思!可還能飲不?”


    瑈璿熱血上湧:“有何不能?”端起永樂帝麵前的酒盅就要喝。朱瞻基連忙攔住:“陳狀元!”又側頭望向祖父:“聖上,酒量乃是天生稟賦,南方自有能飲之士,北方亦不乏滴酒不沾之客。今日恩榮宴,何必為此糾結?”


    永樂帝見孫子開口,便笑道:“瞻基說的是。小狀元長相雖然文弱,性子可不弱。將來必是我大明棟梁!”


    瑈璿恭敬道:“多謝聖上褒獎,微臣定不負聖望。”


    永樂帝也是喝得有些多了,見瑈璿甘棠並立,一倜儻一沉毅,玉樹瓊枝光彩相映,含笑歎道:“你們這兩位狀元榜眼,南北並蓄,好不齊整。南榜狀元北榜狀元之子同為一甲,也是我大明一段佳話。”


    夏原吉等讀卷官不由暗暗叫苦,十八年前舊事,又提它作甚?前日閱卷時已經發現這驚人的巧合,拿不定取誰為狀元,也有這南北之爭的因素在內。作為讀書人,當然同情陳夔,可是十八年了呐。


    瑈璿和甘棠對望一眼,都有些驚喜,二人同時噗通跪下:“聖上聖明!”


    永樂帝話一出口已經後悔,陳夔昔年已經被定行賄作弊死罪,自己如何再稱其“南榜狀元”?


    果然陳琙立刻大喜跪下,可韓杺湊的什麽熱鬧?


    瑈璿仰首望著永樂帝,奏道:“微臣鬥膽,求聖上為先父洗冤,為丁醜科南榜枉死的千人昭雪!”剛才負氣一口喝下的烈酒此時已經衝上頭腦,瑈璿的小臉通紅,鼻血也開始湧出。


    朱瞻基擔心地望望他,又看看皇帝。


    永樂帝熟知洪武舊事,明白這南榜千人多半是冤死。隻是洪武年的冤案實在太多,枉死的何止十萬,倘若都要翻案,豈非天下大亂?何況都是太祖定的案,父親自有他的道理,難得如今天下太平,何必多此一舉?


    “丁醜科南榜舞弊一案,當年已有定論。刑部秉公審案,證據確鑿。何來洗冤昭雪一說?陳狀元不得胡言!”永樂帝的口氣頗為嚴厲。


    瑈璿是個外柔內剛的性格,何況事關父親的清白,今日這機會等了十八年 ? 不顧永樂帝的怒顏,磕頭又道:“求聖上再考!南榜直至發榜,直至先父進翰林院,一直正常進行,並無絲毫舞弊。北方舉子吵鬧,才有重新閱卷一事。先考的答卷字字珠璣,不負狀元之名;劉三吾白信蹈兩位主考更是梗直老臣,怎會受賄?求聖上明察!”


    鼻血已經滲透布條,瑈璿顧不上,定定地凝望著皇帝,目光懇切企盼。


    永樂帝重重哼了一聲,冷冷地道:“十八年前,陳狀元怕還沒出生吧?道聽途說,難道強過刑部證據?休得再言!”


    瑈璿大急,跪行一步上前道:“聖上!微臣是沒出生,但是是以理推之。事關南方千人清白,刑部的證據不足!先父冤枉!劉三吾白信蹈兩位主考冤枉!千餘南方人冤枉!”


    永樂帝這輩子,還沒有幾個人敢這麽頂撞自己,說著說著已經漸漸火起:“陳狀元!你好大的膽子!你有理,難道是太祖無理?如此犯上,不怕朕的廷杖嗎?”


    廷杖,顧名思義,即是在朝堂上行杖。當然打的是官吏:不聽話的,有嫌疑的,敢直諫的……明朝自太祖時開先例,二百七十六年裏共廷杖五百多人次,當場打死的大臣史載有三十多位!永樂一朝其實沒用過,永樂帝此時怒極,便隨口說出嚇唬這小狀元。


    瑈璿也不知是初生牛犢,還是酒醉壯膽,竟然不退不縮,繼續昂首叫道:“聖上!此案不翻,此例不改,南方人固然心寒,北方士子同樣艱難!聖上不妨查一下這些年會試的貢士原籍,南方人遠遠多於北方!這樣考,北方學子考不過南方!”


    “狂妄!”永樂帝大怒,揮手便叫:“錦衣衛!”幾名侍衛應聲而現,就要將瑈璿拖下廷杖!


    甘棠大驚,連忙攔道:“聖上息怒!陳狀元酒醉妄言,聖上恕罪!”


    夏原吉等讀卷官也大驚失色,紛紛跪倒求情:“聖上聖明息怒!”新科狀元三年才有一個,恩榮宴上被廷杖,當真要載入史冊了。而這陳琙看起來纖細柔弱,搞不好真會被一下子打死,那就真“名垂青史”了!


    朱瞻基也驚得拉住祖父的衣袖:“皇祖父!不可!”又側頭低低對瑈璿吼了一聲:“瑈璿!”


    瑈璿聽到展基吼自己,愣了愣,嘴角撇下來,正是素日兩人在一起玩鬧時委屈的模樣;但乖乖地住口不說話了。鼻血終於流下來,滴在白玉一樣的下頜。


    永樂帝聽到這聲低吼,不由一怔。眯眼看看孫子焦急萬分,又望望瑈璿,這兩個小子,何時結下交情?而這個纖細的南方小狀元,沒想到如此剛硬。這倔強的神情,這明澈的目光,何等相似……永樂帝心中又是一痛,想起了多年前,那淡淡藍色的身影。


    終於,皇帝揮了揮手,幾名錦衣衛退了下去。


    朱瞻基鬆了口氣:“皇祖父,今日恩榮宴,乃是慶賀我大明得此一百一十一位人才。陳狀元年幼醉酒,聖上不必放在心上。”


    永樂帝恍如不聞怔怔出神,大殿中一片寂靜,隻有瑈璿的鼻血“噗”地滴落地上,發出一聲輕響。良久,皇帝擺擺手:“散了吧。”竟是無比疲憊,意興蕭然。


    一場歡歡喜喜的恩榮宴,寂然收場。十八年後,小陳狀元終於麵聖申冤,可是皇帝如此堅決,怎麽辦呢?


    瑈璿隨手抹了抹鼻血,望著皇帝和太孫離去的背影,心中發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歌鹿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姞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姞文並收藏歌鹿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