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杆處設在雍和宮內,有兩名侍衛立於宮外。當王心武靠近之時,其中一名侍衛即上前攔住去路。


    王心武將雍正的聖旨禦薦書呈上。那名侍衛說聲:“稍等!”即帶禦薦書進去通報。一會兒功夫,侍衛跑出來,態度較之先前似乎好了許多。侍衛身後跟著一名管事,也是畢恭畢敬,帶著王心武進得門去,一直奔入大廳。待看到一群人整齊立於大廳正中,管事即向王心武輕聲言語道:“這些都是粘杆處的粘竿侍衛與拜唐。你且在此耐心等待。到時zì yóu安排。切記不可隨意走動。在下先行告辭。”說完,急忙離去。


    王心武望著眼前這些人,個個都不苟言笑,一臉沉悶。這些人無一人因為王心武這個新人的到來而感到好奇,都無動於衷,依舊全身僵直地站立於原地。倒是王心武受不了這種窒息的氣氛,忘記了管事的叮囑,在廳內到處走動。


    此時,一道黑影疾速閃至王心武身前,粗壯的胳膊抵住了王心武的胸口,並伴著一股蠻力將王心武強行貼至大廳牆壁之上。胳膊始終沒有挪開,一直死死壓住王心武的頸下兩寸之地。


    王心武試圖掙紮,但卻被眼前這個大漢壓得透不過氣來,四肢酥軟,完全使不上力氣反抗。這個大漢是王心武穿越到這個年代來遇上的第二個讓自己在拳腳上吃虧的人物。而允祥是第一個。


    “管事官沒有事先提醒過你,不得在議事廳內隨意走動的規矩嗎?”大漢鬆開壓在王心武胸口的大胳膊,厲聲問道。


    王心武此時方覺得自己活了過來,連咳嗽幾聲後,即大聲埋怨道:“怎麽出手那麽重?想要我的命嗎?”


    大漢臉sè更加yīn沉了,充滿殺氣的目光shè到王心武臉上。


    “要打架,要拚命,我奉陪到底,誰怕誰?”王心武也看這個大漢不順眼,握緊了拳頭。


    先前那名管事很合適宜地出現了,並擋在大漢與王心武中間。


    “你閃開!不然連你一齊教訓。”大漢準備將管事官推開。


    “馬思哈大人,這可是皇上欽點的人啦!粘杆處各位老爺在進入這裏之前,都需要先有八旗各旗主的舉薦簽章,皇上才會最後禦批定奪。但現在,眼前這位王老爺可是未經過任何旗主舉薦,直接由皇上親下禦薦書來到這裏的。說明王老爺是皇上的心腹之人。大人切記不可隨意責罰,以免皇上怪責!”管事官的一番話似乎提醒了這位馬思哈大人。


    馬思哈覺得管事官說的有理,才勉強收起怒氣,擺擺手,連聲道:“罷了!罷了!”


    其實,馬思哈也是雍正的寵臣之一。他的全名叫做富察馬思哈,是滿洲鑲黃旗人。其父是富察米思翰,官居太子少保。因馬思哈其人勇武過人,深得雍正喜愛,得授粘杆處執事人之職,管理整個粘杆處的二十幾名粘竿侍衛與三百多名粘杆拜唐。


    王心武雖然脾氣強了一些,但還不至於癡傻。見馬思哈給了自己一個台階下,也不想鬧事,靜靜地找了一個位置站定,聆聽馬思哈的訓示。


    馬思哈讓管事將王心武介紹給其他的粘杆侍衛與粘杆拜唐,並安排王心武歸到粘杆侍衛韋察康那裏。在粘杆處一名粘杆侍衛就是十幾二十名粘杆拜唐的隊長。所以,粘杆侍衛的級別比粘杆拜唐要高。王心武正是被分到粘杆侍衛韋察康手下做一個小拜唐。


    按粘杆處慣例,來了新人,新人定要向直屬上司見禮,以表示服從上峰安排。王心武自然也不例外,向韋察康見了一禮。


    韋察康不似馬思哈那麽嚴苛,待散會後即讓王心武與自己所帶的二十幾位拜唐相互認識一下,也方便將來的工作。


    其實,粘杆處所有人都知道王心武就是數天前持火槍在青西北軍百萬人中成功挾製青西北軍首腦十四貝勒允禎的狂人。而且,王心武的漢人身份也是人盡皆知。能做出如此壯舉,雍正不重視那是絕對說不過去的。本來就有先例,漢人之中的李衛與田文靜都先後被破格提升。那麽王心武作為雍正所看重的第三位漢人又有什麽奇怪的?


    剛來到粘杆處就接到一項任務。按理說,粘杆處派下的任務不是搞逮捕就是搞暗殺。當然,派去哪個王府官邸做臥底也是常有的事。但這一次,王心武竟然被派往誠親王允祉府中盜取兩本書籍。選中王心武來執行這項任務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允祥經常出入誠親王府的關係。王心武是允祥的心腹,出入誠親王府自然亦非難事。像這樣的任務不派於王心武,還能派於何人呢?


    王心武在現世的功課雖然不算好,但中國曆史尤其是清朝曆史卻還學得似模像樣。所以當雍正向他提及要盜取誠親王府兩部奇書之時,王心武竟然接了一句道:“皇上是否需要《律曆淵源》與《古今圖書集成》兩部奇書?”


    雍正一聽,奇道:“沒想到你也知道這兩部書?”


    王心武知道自己一時口誤,猶恐自己的離奇來曆為雍正所懷疑,故推言道:“誠親王向來以此兩部寶書為傲。不少讀書人皆知。心武不過偶有耳聞,也不足為奇。”


    雍正聽覺有理,沒有再問,隻是向王心武交代此項任務應注意之事項。


    粘杆處的規矩,一旦有粘杆拜唐或粘杆侍衛以外的人知曉任務及目的的,均該格殺勿論。當然,雍正知曉例外。王心武明白這個硬規矩,故沒有將此項任務告訴允祥。


    《律曆淵源》與《古今圖書集成》是兩部奇書。王心武在現世的曆史課本中學過。那些曆史文獻中將此兩部書吹得神乎其技,勾起了王心武的好奇心。這好奇心戰勝了王心武的任xìng。因為以王心武的執拗個xìng,讓他去做偷雞摸狗的勾當,還不如一拳打死他。但就這一任務來看,隻怕還能知曉一代帝王的**。如果僥幸哪一天能回到現世去,將這些離奇之事寫成一本書,必定大紅大紫。所以,王心武決定要好好完成這項任務。


    允祥與誠親王的關係比其他幾位貝勒、王爺要好許多。允祉經常邀允祥來王府做客。王心武自然等著一個機會,借口想與允祥一起去見識、見識,就一起進入到誠親王府中。


    jīng明的王心武進入王府後,就一直用雙眼不斷掃視著王府的一切。允祉為人節儉,府中並無特別之建築,且下人較少。不像其他王爺、貝勒極盡奢華。但有一處地方,竟然安排了幾十名身披利甲的侍衛來回巡邏、守衛。不用問,雍正要找的兩部書一定就藏於其中。不然,允祉也不會布防得如此嚴密。王心武借口出恭,讓府中下人帶離允祥身邊,好方便自己竊書。但存書之地防守甚嚴,要怎麽成功潛入,而又不被發現呢?這個問題確實讓王心武大傷腦筋。


    有些時候就是這麽巧。三阿哥弘時此時竟然帶了一群身著黃馬褂的宮廷侍衛闖進來。這個囂張跋扈的皇家子弟全然未將允祉這個三皇叔放在眼中,帶著一群張牙舞爪的屬下直衝入正廳。


    適逢允祥與允祉暢談甚歡,隻等晚膳開席。突然聞得一陣酒氣惡臭入廳,且聽得廳外喧嘩、腳步之聲。允祉見是弘時一身酒氣闖入進來,忙道:“三阿哥,找本王所為何事?”


    弘時沒用正眼瞧過允祉,隻是看到允祥有些敬畏,拱手道:“沒想到十三皇叔也在!”


    允祥素知弘時倚仗雍正深寵而時常欺侮王公大臣,自然看不慣,沒好氣道:“來這裏幹什麽?”


    弘時道:“八皇叔一心要為皇阿瑪辦事。聽說三皇叔王府內的《律曆淵源》與《古今圖書集成》乃行大清國運之用,故於今rì早朝之時向三皇叔提及此兩部書籍。三皇叔竟不予理睬。八皇叔為求國運昌隆而向三皇叔求書,卻遭如此白眼。身為龍子的本阿哥豈可坐視不理?今rì就算將整個王府掀個底朝天,也要將這兩部奇書找出來。”


    “混賬!”允祥一巴掌狠狠拍於案幾之上。渾厚的掌力將案幾完全震碎。


    弘時的酒勁上來了,看到允祥如此舉動,忙揮了一下手。示意身後的黃馬褂們開始動手。這些黃馬褂侍衛誰有如此大膽敢對當今聖上第一寵臣怡親王允祥動手,都緩緩向後退。弘時見侍衛們不敢動手,罵道:“都是一群沒用的東西。”罵完後即撲向允祥。


    若是別人如此,允祥必定毫不客氣打出一道連拳。但因為對方是弘時,允祥隻是探爪抓下弘時腰間玉帶。側身單手鎖住弘時一臂,用玉帶一端係上,又一隻手鎖住弘時另一臂,並將玉帶同時縛住弘時雙腕,然後利用自身體重將弘時逼至牆角。


    弘時的力量明顯遜於允祥,加上喝了酒,竟被允祥完全壓製住,無法動彈。但也因此清醒了一些,酒力逐漸散出體外。稍稍清醒後的弘時看到自己這副窘態,且又是在威嚴的十三皇叔麵前,不敢再造次下去,隻是紅著臉,將頭垂下。


    允祥見弘時已清醒過來,且有悔意,忙將龐大的身軀從弘時身邊移開,並解開套於弘時雙腕的玉帶。


    弘時自討沒趣,即帶侍衛們準備離開,卻聽得王府外一陣急促腳步之聲。


    王府一名下人慌張而至向允祉稟道:“廉親王與十阿哥帶了帶隊人馬過來。”


    允祉笑道:“哼!真正的居心叵測者終於露麵了。”與此同時,誠親王府的護府總管也領著府中數十名好手保護於允祉四圍。一場兄弟間的大仗即將展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勤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非範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非範進並收藏勤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