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離了南海,便趕回無邊澗,他雖有心去齊天嶺一遭,但去了不知又耽擱多久,唯恐被人見疑。
無邊澗旁,唐僧麵如土色,坐在地上叨叨咕咕念經,烏平與悟慧分坐兩旁,一臉無奈模樣。身旁放著一缽素飯,看起來紋絲沒動。
見悟空回來,悟慧喜道:“師父,大師兄回來了。”
唐僧睜眼便問悟空:“悟空,你可有辦法過橋了?”
悟空道:“弟子走了好多地方,烏平說的那千丈玉太過沉重,便是我也拿不動它。後來又求到觀音菩薩指點,她教我先以法術試試。”
唐僧喜道:“既是菩薩指點,定然無錯。”
悟空道:“既然可施法術,過此澗易如反掌。”
他雖會木係法術,但不願在人前施展,隻取出如意天機棍來,心意動處,便化作一座丈餘寬的平整大橋。悟空道:“師父請上橋!”
悟慧扶著唐僧上了橋,橋麵雖寬,但兩旁都是無底深淵,唐僧戰戰兢兢步上橋麵,他隻走了幾步,便死活不走,扯著悟慧便要回去。
悟慧不知如何是好,回過頭來看悟空。
悟空無奈喝道:“師父,不過此橋,怎能到得了西天!”
唐僧恍若未聞,隻念叨著“回頭是岸,回頭是岸……”
悟空知道,唐僧看見無邊澗,又看見石碑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那幾個字,便在心裏種下了一個結,心結不消,自然寸步難行。
悟空收了神通,唐僧回到岸上,又支撐不住,委頓於地,額上已冒出冷汗來。
悟空道:“師父,難道忘了《多心經》中曾道:‘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唐僧緩了好一陣才恢複如初,道:“徒弟啊,我豈會不知,隻是一近這深澗,沒來由的便心神不寧,什麽都拋在腦後了。”
悟空道:“師父,你初出大唐時可曾發宏願,不取得真經,誓不回東土?”
唐僧道:“此一時彼一時也,你看這道深澗,哪裏是人力所為,分明是天設地造,叫我知難而退的。”
悟空聽唐僧這話,哪裏還是那個矢誌不渝的取經聖僧,宛然一個墮了誌氣的凡夫俗子。於是喝道:“唐僧,你若如此,非但自己被世人恥笑,縱連我們也一同受了牽連!我隻問你一句,你到底還要不要取經,若不去,我老孫即刻便走,天地逍遙,我哪裏不能去,非要在此看你一副窩囊相!”悟空這番話說的極重,隻因唐僧此時心誌迷失,非下猛藥不可。
唐僧身軀一震,道:“悟空,你竟如此說我。”他雙眉緊皺,表情極為痛苦,顯是心裏有著極大折磨,取經之事天上地下皆知,若要半途而廢,可成了大笑話了。到時受恥笑不說,自己怕是連佛門弟子也做不成了。但這深澗確是邪門,它隻靜靜橫亙在那裏,便叫唐僧望而生畏。
悟空又道:“師父,罷了罷了,念在師徒一場,我送你平安回東土去見唐王,隻說路上妖魔甚多,去不了西天,如何?”
唐僧一聽唐王二字,喝道:“不!未取得真經,有何臉麵回去,過橋!”
悟空見唐僧終於振作,便再使神通,他唯恐唐僧膽怯,此番橋麵延展到了兩丈寬,烏平與悟慧一左一右,緊緊攙著唐僧,一步步往橋上挪去。
這橋看似懸空而立,實則安全至極。悟空用那如意天機棍如臂使指,唐僧幾人在橋麵上但有半點不妥,悟空隻收了法術,他們便可安然回岸上來。
此番唐僧鼓足勇氣,走出了二十餘丈,口中念道:“這橋怎如此長?不走了,不走了!”抹身便要回來。
悟空在岸上喝道:“不準鬆手,縱拖也要將他拖過去!”
唐僧隻一陣大嚷:“我不去了,取那勞什子經文,有何用處,都是害人害己的勾當!”
悟慧和烏平聽唐僧說起了瘋話,也不理他,隻聽悟空的,便強拉著唐僧往對岸拖去。唐僧又叫:“莫要逼我,如來,你莫要逼我!”
悟空聽在耳裏,心中起了疑念,這和尚亂叫些什麽?於是喝問道:“你敢褻瀆佛祖?”
唐僧如同夢囈,道:“佛祖?什麽佛祖?都是空,都是色,都是一塌糊塗。”
悟慧烏平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悟空喝道:“繼續走,莫停下!”
唐僧又道:“你說眾生平等,卻不將經文送來,隻教我去取,你費盡心思折辱我,何等齷齪,何等不堪……”唐僧竟然罵了起來,哪裏還有什麽長老風度,直如凡夫俗子無異。
悟空越聽越是震驚,敢情唐僧壓根也不願去取經,這些念頭藏在心裏,也不知壓了多久,曾聽說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而被貶,此時聽唐僧說這些大逆不道的言語,料想金蟬子當年便是如此吧。
人到危急關頭才顯本性,此時的唐僧或許才是真正的唐僧,或許他當年立誌取經時,前世想法未被激醒,這無邊澗卻不知有何玄妙,竟能令唐僧現出心中本相?
無邊澗也隻百丈寬窄,烏平與悟慧拖著唐僧,行了半響,隻覺悟空鐵棍化成的這道石橋無止無盡,走了半天,仍在深澗中央。
烏平喝道:“大聖!不對!再走也無用了!”
悟空身在岸邊,不知橋上情形,問道:“怎地無用?”
悟慧道:“大師兄,百丈距離哪會走如此之久,我等越走,這澗越寬,始終看不到對岸!”
悟空“啊”地驚叫出聲,忽地想起觀音說過的“什麽千丈玉、長生藤都是畫餅充饑”,又道“行與不行,試試才知”,原來觀音那時便知這法子行不通。
想到此處,悟空收了神通,悟慧烏平扶著唐僧又回東岸,個個愁眉不展。唐僧到了岸上,便清醒過來,微微睜開眼睛問道:“徒弟,可是過了無邊澗?”
悟空道:“師父莫急,定能過去!”
唐僧聽了,知道還沒過去,喝道:“你這猴子,敢騙為師!”話一出口,便向後倒,原來方才消耗精力甚多,此時竟暈了過去。
悟空也不管唐僧,隻苦苦深思,這無邊澗真是奇妙,法術也不行,搭橋也不行。這非是什麽障眼法,而是大法力也,這人當真厲害,直接要從根上斷了唐僧取經的念頭,他到底是誰呢?
悟空騰身而起,飛在無邊澗上方逡巡,他躍過對岸去,但覺此澗也隻尋常,並無半點法力。他想一想,直接跳了下去,紮入澗底。這澗極深,又有陰霧濃雲彌漫,下了幾百丈,已是黑魆魆一片,悟空忽然有了奇妙的感覺,這裏怎麽和九幽之淵如此相似,他又往下去,直到澗底。
悟空看見,澗底一旁的石壁上刻著兩行大字:“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地藏王!竟然是他!
後土曾和悟空說起,地藏王極不讚成取經,這人曾發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悟空知道,凡是這種人無論好壞,都固執無比,想要改變他的想法是千難萬難。他心中想過,此次可能是地藏王出手,但卻沒料到如此直接。
悟空看了這兩句偈子,便重又上來,唐僧已被烏平喚醒,悟空道:“師父,有兩句經文,弟子不是作何解釋。”
唐僧道:“這當口還問什麽經文?”
悟空道:“若能解此經文,隻怕便能過去了。”
唐僧道:“那便說來聽聽。”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便是這兩句。”悟空道。
唐僧微微皺眉道:“這是《地藏十輪經》中的語句,你問他作甚?”
悟空道:“適才我入澗底,見石壁上刻的這兩句經,料想與這無邊澗有關,特來問問。”
唐僧不理悟空,自顧自喃喃道:“持戒堅固,如妙高山;精進難壞,如金剛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等至嚴麗,如妙花鬘;智慧深廣,猶如大海……”念著念著,他忽地警醒,站起身叫道:“這是大乘經文,我之前從未見過,怎突然背了出來?”
悟空聽唐僧這麽一說,也有些納悶,唐僧取經,便是要取大乘經文,觀音勸化時曾說,南贍部洲隻有小乘,並無大乘。唐僧若會大乘,還去西天作甚?或許是在橋上發了一陣瘋癲,令他想起了前世過往?
唐僧前世金蟬子地位尊崇,定是讀過大乘的,地藏王菩薩叫唐僧想起前世,這招確是行的狠絕。你如來叫唐僧去西天取大乘經文,其實乃是多此一舉的做法,唐僧心中早已有此經,隻是他今世受了蒙蔽,記不起前世許多事情,地藏王隻需喚醒唐僧前世,教他一點點記起,大乘經文自會在心中呈現,還去西天作甚麽?
悟空知道地藏王菩薩欲做何為,但他隻欲行完取經路,一步步揭開西遊奧妙,又怎能將這些內情告知唐僧?這個地藏王菩薩,真是手段高超,這道深澗橫在此處,還真有些“安忍不動如大地”的味道呢。(未完待續)
無邊澗旁,唐僧麵如土色,坐在地上叨叨咕咕念經,烏平與悟慧分坐兩旁,一臉無奈模樣。身旁放著一缽素飯,看起來紋絲沒動。
見悟空回來,悟慧喜道:“師父,大師兄回來了。”
唐僧睜眼便問悟空:“悟空,你可有辦法過橋了?”
悟空道:“弟子走了好多地方,烏平說的那千丈玉太過沉重,便是我也拿不動它。後來又求到觀音菩薩指點,她教我先以法術試試。”
唐僧喜道:“既是菩薩指點,定然無錯。”
悟空道:“既然可施法術,過此澗易如反掌。”
他雖會木係法術,但不願在人前施展,隻取出如意天機棍來,心意動處,便化作一座丈餘寬的平整大橋。悟空道:“師父請上橋!”
悟慧扶著唐僧上了橋,橋麵雖寬,但兩旁都是無底深淵,唐僧戰戰兢兢步上橋麵,他隻走了幾步,便死活不走,扯著悟慧便要回去。
悟慧不知如何是好,回過頭來看悟空。
悟空無奈喝道:“師父,不過此橋,怎能到得了西天!”
唐僧恍若未聞,隻念叨著“回頭是岸,回頭是岸……”
悟空知道,唐僧看見無邊澗,又看見石碑上“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那幾個字,便在心裏種下了一個結,心結不消,自然寸步難行。
悟空收了神通,唐僧回到岸上,又支撐不住,委頓於地,額上已冒出冷汗來。
悟空道:“師父,難道忘了《多心經》中曾道:‘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唐僧緩了好一陣才恢複如初,道:“徒弟啊,我豈會不知,隻是一近這深澗,沒來由的便心神不寧,什麽都拋在腦後了。”
悟空道:“師父,你初出大唐時可曾發宏願,不取得真經,誓不回東土?”
唐僧道:“此一時彼一時也,你看這道深澗,哪裏是人力所為,分明是天設地造,叫我知難而退的。”
悟空聽唐僧這話,哪裏還是那個矢誌不渝的取經聖僧,宛然一個墮了誌氣的凡夫俗子。於是喝道:“唐僧,你若如此,非但自己被世人恥笑,縱連我們也一同受了牽連!我隻問你一句,你到底還要不要取經,若不去,我老孫即刻便走,天地逍遙,我哪裏不能去,非要在此看你一副窩囊相!”悟空這番話說的極重,隻因唐僧此時心誌迷失,非下猛藥不可。
唐僧身軀一震,道:“悟空,你竟如此說我。”他雙眉緊皺,表情極為痛苦,顯是心裏有著極大折磨,取經之事天上地下皆知,若要半途而廢,可成了大笑話了。到時受恥笑不說,自己怕是連佛門弟子也做不成了。但這深澗確是邪門,它隻靜靜橫亙在那裏,便叫唐僧望而生畏。
悟空又道:“師父,罷了罷了,念在師徒一場,我送你平安回東土去見唐王,隻說路上妖魔甚多,去不了西天,如何?”
唐僧一聽唐王二字,喝道:“不!未取得真經,有何臉麵回去,過橋!”
悟空見唐僧終於振作,便再使神通,他唯恐唐僧膽怯,此番橋麵延展到了兩丈寬,烏平與悟慧一左一右,緊緊攙著唐僧,一步步往橋上挪去。
這橋看似懸空而立,實則安全至極。悟空用那如意天機棍如臂使指,唐僧幾人在橋麵上但有半點不妥,悟空隻收了法術,他們便可安然回岸上來。
此番唐僧鼓足勇氣,走出了二十餘丈,口中念道:“這橋怎如此長?不走了,不走了!”抹身便要回來。
悟空在岸上喝道:“不準鬆手,縱拖也要將他拖過去!”
唐僧隻一陣大嚷:“我不去了,取那勞什子經文,有何用處,都是害人害己的勾當!”
悟慧和烏平聽唐僧說起了瘋話,也不理他,隻聽悟空的,便強拉著唐僧往對岸拖去。唐僧又叫:“莫要逼我,如來,你莫要逼我!”
悟空聽在耳裏,心中起了疑念,這和尚亂叫些什麽?於是喝問道:“你敢褻瀆佛祖?”
唐僧如同夢囈,道:“佛祖?什麽佛祖?都是空,都是色,都是一塌糊塗。”
悟慧烏平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悟空喝道:“繼續走,莫停下!”
唐僧又道:“你說眾生平等,卻不將經文送來,隻教我去取,你費盡心思折辱我,何等齷齪,何等不堪……”唐僧竟然罵了起來,哪裏還有什麽長老風度,直如凡夫俗子無異。
悟空越聽越是震驚,敢情唐僧壓根也不願去取經,這些念頭藏在心裏,也不知壓了多久,曾聽說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而被貶,此時聽唐僧說這些大逆不道的言語,料想金蟬子當年便是如此吧。
人到危急關頭才顯本性,此時的唐僧或許才是真正的唐僧,或許他當年立誌取經時,前世想法未被激醒,這無邊澗卻不知有何玄妙,竟能令唐僧現出心中本相?
無邊澗也隻百丈寬窄,烏平與悟慧拖著唐僧,行了半響,隻覺悟空鐵棍化成的這道石橋無止無盡,走了半天,仍在深澗中央。
烏平喝道:“大聖!不對!再走也無用了!”
悟空身在岸邊,不知橋上情形,問道:“怎地無用?”
悟慧道:“大師兄,百丈距離哪會走如此之久,我等越走,這澗越寬,始終看不到對岸!”
悟空“啊”地驚叫出聲,忽地想起觀音說過的“什麽千丈玉、長生藤都是畫餅充饑”,又道“行與不行,試試才知”,原來觀音那時便知這法子行不通。
想到此處,悟空收了神通,悟慧烏平扶著唐僧又回東岸,個個愁眉不展。唐僧到了岸上,便清醒過來,微微睜開眼睛問道:“徒弟,可是過了無邊澗?”
悟空道:“師父莫急,定能過去!”
唐僧聽了,知道還沒過去,喝道:“你這猴子,敢騙為師!”話一出口,便向後倒,原來方才消耗精力甚多,此時竟暈了過去。
悟空也不管唐僧,隻苦苦深思,這無邊澗真是奇妙,法術也不行,搭橋也不行。這非是什麽障眼法,而是大法力也,這人當真厲害,直接要從根上斷了唐僧取經的念頭,他到底是誰呢?
悟空騰身而起,飛在無邊澗上方逡巡,他躍過對岸去,但覺此澗也隻尋常,並無半點法力。他想一想,直接跳了下去,紮入澗底。這澗極深,又有陰霧濃雲彌漫,下了幾百丈,已是黑魆魆一片,悟空忽然有了奇妙的感覺,這裏怎麽和九幽之淵如此相似,他又往下去,直到澗底。
悟空看見,澗底一旁的石壁上刻著兩行大字:“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地藏王!竟然是他!
後土曾和悟空說起,地藏王極不讚成取經,這人曾發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悟空知道,凡是這種人無論好壞,都固執無比,想要改變他的想法是千難萬難。他心中想過,此次可能是地藏王出手,但卻沒料到如此直接。
悟空看了這兩句偈子,便重又上來,唐僧已被烏平喚醒,悟空道:“師父,有兩句經文,弟子不是作何解釋。”
唐僧道:“這當口還問什麽經文?”
悟空道:“若能解此經文,隻怕便能過去了。”
唐僧道:“那便說來聽聽。”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便是這兩句。”悟空道。
唐僧微微皺眉道:“這是《地藏十輪經》中的語句,你問他作甚?”
悟空道:“適才我入澗底,見石壁上刻的這兩句經,料想與這無邊澗有關,特來問問。”
唐僧不理悟空,自顧自喃喃道:“持戒堅固,如妙高山;精進難壞,如金剛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等至嚴麗,如妙花鬘;智慧深廣,猶如大海……”念著念著,他忽地警醒,站起身叫道:“這是大乘經文,我之前從未見過,怎突然背了出來?”
悟空聽唐僧這麽一說,也有些納悶,唐僧取經,便是要取大乘經文,觀音勸化時曾說,南贍部洲隻有小乘,並無大乘。唐僧若會大乘,還去西天作甚?或許是在橋上發了一陣瘋癲,令他想起了前世過往?
唐僧前世金蟬子地位尊崇,定是讀過大乘的,地藏王菩薩叫唐僧想起前世,這招確是行的狠絕。你如來叫唐僧去西天取大乘經文,其實乃是多此一舉的做法,唐僧心中早已有此經,隻是他今世受了蒙蔽,記不起前世許多事情,地藏王隻需喚醒唐僧前世,教他一點點記起,大乘經文自會在心中呈現,還去西天作甚麽?
悟空知道地藏王菩薩欲做何為,但他隻欲行完取經路,一步步揭開西遊奧妙,又怎能將這些內情告知唐僧?這個地藏王菩薩,真是手段高超,這道深澗橫在此處,還真有些“安忍不動如大地”的味道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