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市委組織部第一副部長錢學春和幹部處處長張昭才再一次蒞臨河陽,鄭重宣布周成林為副縣長候選人的唯一人選。
因為周成林是通過公開選拔出來的人選,而且是唯一人選,故此,在縣人大特別會議上毫無疑問地高票當選。周成林終於如願以償地當選河陽縣副縣長,在他的人生中翻開了新的曆史一頁。
周成林當選後,根據政府分工,接任武國濤的工作,分管河陽縣的文教衛生。
劉一夫之所以讓周成林分管文教衛生,一是因為周成林出身於教育,懂教育,對教育有感情,能夠輕車熟路地處理教育上的事情。二是他相信周成林的人品、官品和能力,他堅信在周成林的分管下,河陽的教育會擺脫那種萎靡不振的局麵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河陽的教育形式不容樂觀,甚至說是一個爛攤子,河陽的教育被某些領導和前任局長古森搞得烏煙瘴氣的,教師積極性不高,而且到處充斥著銅臭的氣味。
按理說,教育是教書育人培育祖國未來花朵的地方,應該是朗朗乾坤,一片清明的。然而時下的河陽教育卻到處散發著肮髒的銅臭氣味,和官場沒有區別。買官、要官、跑官成風。尤其古森在任的時候更為猖狂,那時候局機關設立三十多個科室,每個科室設立科長一名,副科長三至五名,還有辦事員若幹名,下邊那些鄉鎮學校規模也不是非常大,但每個學校都安排五六副校長,中層教幹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劉一夫做副縣長的時候曾經親自到了一個學校搞過調研,那個學校教師八十七人,正副校長外加名目繁多的科室主任有三十七個,幾乎占到所有教職工人數的一半,因為都是花錢送禮做上的主任校長,都人浮於事,沒有一個踏實工作想把教學搞好的。
這樣的教育怎能去教育孩子?怎麽能振興河陽的教育?而且他私下裏還聽說,從教育局內部傳出來一條消息,某些幹部為了謀取私利,在任用幹部的時候明碼標價,隻要你花個三五萬元就可以得到飛速提拔,時間不長就可以做上校長的寶座,就是想做副校長也要花個萬把兩萬元,隻要拿錢就可以做官,隻要錢花的到位就能做校長。
而且為了盈利,他們頻繁地調整教幹,三天兩頭地調整校長副校長和局機關的科室負責人,每調整一次,某些幹部的腰包就狠狠地鼓一次。
在這種環境中,哪還有教師安心上課?哪還有校長安心搞教育?幾乎所有的人都把主要任務放到了協調關係上,協調和教育局局長的關係、協調和當地政府的關係、協調和上級的關係……校長教幹和老師都由教研型人才變成了協調型幹部。甚至有些校長為了保住頭上所謂的烏紗帽,一天三喝,從早晨起床就喝一直喝到深夜,簡直是喝壞了肝、喝壞了胃、喝壞了教風、喝壞了黨風,喝得學校圖窮四壁。欠的外債成了無底深淵,上屆欠,這屆欠,下屆還要接著欠。欠錢沒法還,他們幹脆不還,很多學校滿校園都是催債的債主。
鑒於如此,劉一夫痛心疾首,想狠狠整治一下教育,用他的話說,發展靠的是人才,人才靠的是教育。教育搞不上來,哪來的人才?人才沒有,哪來的發展?一切都得是空談。
周成林就出身於教育,對教育有感情,尤為難得的是,周成林是個有良知,有正義感,有能力,有魄力的幹部。正因為如此,劉一夫選中了周成林,在縣長辦公會上做出了讓周成林分管文教衛生工作的決議。
會後,劉一夫告訴周成林,周成林肩上的擔子很重,重得幾乎能把周成林壓垮,因為他承擔不僅僅是教育的興衰,還是河陽的百年發展大計。
另外,他還讓周成林一定選好教育局局長,調整好教育局的班子。
關於教育局班子變動的事,在河陽縣已經嚷嚷了很久,自從武國濤和古森出事以來就一直空著,引起了不少人的垂涎,已經有不少的人覬覦教育局局長的寶座蠢蠢欲動,私下裏上躥下跳,跑省城進市委活動準備把教育局局長寶座攬在自己的屁股下麵。當然,他們都知道要想最終做上教育局局長的寶座,最終的決定權應該劉世昌和劉一夫的手裏,故此,他們腰揣人民幣,不止一次的去敲劉世昌和劉一夫的大門。
劉一夫始終大門緊閉,沒放進一個人,就是連一隻蒼蠅都沒放進家門。
但劉世昌的意誌就沒有那麽堅決了,把教育局分管人事的副局長張樹東放進了家門,在笑納張樹東的紅包後不止一次在劉一夫麵前推薦張樹東,說張樹東腦袋瓜子靈活,是教育局局長的最佳人選,準備讓張樹東先全麵主持教育局的工作,等時機成熟後再讓張樹東轉正做局長,但劉一夫一直沒點頭。
雖然人事安排是縣委書記的事,隻要縣委書記拍板定案沒有人能反對的了,但縣長不點頭,縣委書記同樣很被動。再說了,劉一夫是市委書記王慶民的得意門生,另外,劉一夫和市長韋清哲的關係也非同尋常,正因為如此,劉一夫的的意見他不得不考慮,劉一夫不點頭的事,他也不便堂而皇之的拿到常委會研究,他怕劉一夫和他公開叫板鬧個不歡而散,再說,他也怕劉一夫糾集一夥人架空了他,劉一夫有這個能量,也有這樣的影響力,那樣的話,他偷雞不成蝕把米,基於如此,教育局局長的位置一直懸而未決,由此導致了諸多的弊端,以至於教育局的工作一直無法正常開展。
說實話,劉一夫也不想教育局局長的位置就這樣空著,劉世昌向他征求意見時候他之所以不點頭,是因為他對張樹東沒有好印象,認為張樹東太浮躁,為人圓滑,不是那種對教育有感情,能紮實幹工作搞好教育的人,也就是說他不是做教育局局長的最佳人選。
在劉一夫的意識裏,張樹東之所以想做教育局局長純粹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權利欲望,所以這樣的人堅決不能用。
現在周成林分管文教衛生了,劉一夫感覺教育局局長的人選應該由周成林自己確定最合適。隻有周成林選出來的人才能與周成林一條心,與周成林配合默契,齊心協力推進教育改革,讓河陽縣的教育早日擺脫萎靡不振的局麵,成就河陽縣的百年發展大計。
故此,在第二天的縣委常委擴大會上,劉一夫提出了教育局局長人選應該由周成林這個分管文教衛生工作的副縣長確定的建議。
劉一夫的提議得到了龍建國的強力支持,龍建國也表示,周成林是分管文教衛生的副縣長,對於教育局局長的人選確立最有發言權,倡議教育局局長人選應該由周成林自己確定,任何人都不要幹涉,言外之意就是縣委書記劉世昌也不能過問。
劉世昌雖然知道這是劉一夫和龍建國合夥給他設的一個套,但他還不能不鑽,他怕劉一夫和龍建國說他專權,隻好啞巴吃黃連同意了劉一夫和龍建國的提議,把選拔教育局局長人選的主動權和決定權交給了周成林。
周成林知道這一切都是劉一夫和龍建國給他爭取的結果,他知道劉一夫和龍建國用心良苦,他也意識到選取一個優秀的教育局局長至關重要,所以從常委擴大會的決議一形成,他就暗暗發誓決不能辜負劉一夫和龍建國的意願,一定要選出一名優秀的能夠擔當得起振興河陽縣教育局麵的教育局局長,力爭在最短的時候使河陽的教育擺脫那種萎靡不振的局麵,開創一個良好的教育新局麵,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因此,常委擴大會一散,他就辭別了劉世昌他們,來到了七樓辦公室。
河陽縣的六位副縣長和縣長劉一夫都在這層樓辦公。
縣長們開始的時候都在八樓辦公,後來才搬到的七樓。
這些縣長們之所以從八樓搬到七樓,其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初大廈落成後縣長們剛搬進來時,對於各單位各部門該安排在哪個樓層是專門開會做了研究的。
縣委在十樓是毫無爭議的,十樓十全十美,是做官者和經商者都看好的樓層。但對於縣長們的辦公室安在哪個樓層破費了一番周折,開始的時候有人提議把縣長們的辦公室安在六樓,說六樓吉利,六六大順,但時任縣長的劉世昌提出了反對意見,說六六大順固然吉利,隻是“六”音跟“落”音相近,讓我們這些官運正旺的縣長們一落千丈實屬不妥,故此,他給予了否定,當然,劉世昌說的很婉轉,他說六樓是最好的樓層,既清淨,又不高,從一樓上到六樓也不是很累,所以,他提議給了人大的那批老幹部,那批老幹部為河陽縣的發展辛苦了一輩子,奉獻了一生,應該享受最好的待遇,所以應該把最好的樓層安排給他們做辦公室,為此,人大的那批的老幹部還對劉世昌感激不及,劉世昌也因此撈取了不少的好名聲。
既然六樓給了人大的那批老幹部,又有人說九樓也不錯,天長地久,所以建議讓縣長們在九樓辦公;但經反複推敲,有一個副縣長指出在九樓天長地久固然是好事,但又長又久地待在原地不動不進步也不行。最後定在了八樓,取發財發跡之意。
可沒想到就在換屆不久,武國濤因為挪用教育資金和在幹部提拔中涉嫌違法操作而被送進監獄中,於是又有一個副縣長在劉世昌麵前提議,說現在禪學上講的是“七上八下”,七樓很容易升上去,八樓呢很容易掉下來,武國濤就是因為在八樓才掉下來的,沒想到劉世昌竟然接受了那位副縣長的建議,縣長們的辦公室也因此騰到了七樓,一直沿用到現在。
周成林的辦公室在七樓最西頭過道的南麵,下午的陽光正好可以從窗戶瀉進來,照得屋子一片暖融融的。
周成林的心情也跟著漸漸晴朗起來,邊翻閱秘書劉鬆田給他準備的材料,邊思索著下步的工作打算以及教育局的人選問題。
武國濤原來的秘書因為受到武國濤的株連,也被送進了監獄中,所以,當劉一夫征求周成林意見要給周成林重新配備秘書的時候,周成林就在劉一夫麵前建議把劉鬆田從瀏陽河鄉借調過來做了自己的秘書,經過在瀏陽河和劉鬆田相處的那一陣子,他發現劉鬆田是個優秀的秘書,更為難得是劉鬆田的人品。
就在周成林思索的時候,劉鬆田推門走了進來,道:“周縣長,教育局張樹東副局長來了,說有工作要向您當麵匯報。”邊說邊把一封信呈到周成林的麵前。
周成林隨口問道:“這是什麽。”周成林之所以有此一問,是怕信封裏放著錢或者卡之類的東西,現在在官場上用類似的手段行賄的太多了,周成林不得不小心。(未完待續)
因為周成林是通過公開選拔出來的人選,而且是唯一人選,故此,在縣人大特別會議上毫無疑問地高票當選。周成林終於如願以償地當選河陽縣副縣長,在他的人生中翻開了新的曆史一頁。
周成林當選後,根據政府分工,接任武國濤的工作,分管河陽縣的文教衛生。
劉一夫之所以讓周成林分管文教衛生,一是因為周成林出身於教育,懂教育,對教育有感情,能夠輕車熟路地處理教育上的事情。二是他相信周成林的人品、官品和能力,他堅信在周成林的分管下,河陽的教育會擺脫那種萎靡不振的局麵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河陽的教育形式不容樂觀,甚至說是一個爛攤子,河陽的教育被某些領導和前任局長古森搞得烏煙瘴氣的,教師積極性不高,而且到處充斥著銅臭的氣味。
按理說,教育是教書育人培育祖國未來花朵的地方,應該是朗朗乾坤,一片清明的。然而時下的河陽教育卻到處散發著肮髒的銅臭氣味,和官場沒有區別。買官、要官、跑官成風。尤其古森在任的時候更為猖狂,那時候局機關設立三十多個科室,每個科室設立科長一名,副科長三至五名,還有辦事員若幹名,下邊那些鄉鎮學校規模也不是非常大,但每個學校都安排五六副校長,中層教幹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劉一夫做副縣長的時候曾經親自到了一個學校搞過調研,那個學校教師八十七人,正副校長外加名目繁多的科室主任有三十七個,幾乎占到所有教職工人數的一半,因為都是花錢送禮做上的主任校長,都人浮於事,沒有一個踏實工作想把教學搞好的。
這樣的教育怎能去教育孩子?怎麽能振興河陽的教育?而且他私下裏還聽說,從教育局內部傳出來一條消息,某些幹部為了謀取私利,在任用幹部的時候明碼標價,隻要你花個三五萬元就可以得到飛速提拔,時間不長就可以做上校長的寶座,就是想做副校長也要花個萬把兩萬元,隻要拿錢就可以做官,隻要錢花的到位就能做校長。
而且為了盈利,他們頻繁地調整教幹,三天兩頭地調整校長副校長和局機關的科室負責人,每調整一次,某些幹部的腰包就狠狠地鼓一次。
在這種環境中,哪還有教師安心上課?哪還有校長安心搞教育?幾乎所有的人都把主要任務放到了協調關係上,協調和教育局局長的關係、協調和當地政府的關係、協調和上級的關係……校長教幹和老師都由教研型人才變成了協調型幹部。甚至有些校長為了保住頭上所謂的烏紗帽,一天三喝,從早晨起床就喝一直喝到深夜,簡直是喝壞了肝、喝壞了胃、喝壞了教風、喝壞了黨風,喝得學校圖窮四壁。欠的外債成了無底深淵,上屆欠,這屆欠,下屆還要接著欠。欠錢沒法還,他們幹脆不還,很多學校滿校園都是催債的債主。
鑒於如此,劉一夫痛心疾首,想狠狠整治一下教育,用他的話說,發展靠的是人才,人才靠的是教育。教育搞不上來,哪來的人才?人才沒有,哪來的發展?一切都得是空談。
周成林就出身於教育,對教育有感情,尤為難得的是,周成林是個有良知,有正義感,有能力,有魄力的幹部。正因為如此,劉一夫選中了周成林,在縣長辦公會上做出了讓周成林分管文教衛生工作的決議。
會後,劉一夫告訴周成林,周成林肩上的擔子很重,重得幾乎能把周成林壓垮,因為他承擔不僅僅是教育的興衰,還是河陽的百年發展大計。
另外,他還讓周成林一定選好教育局局長,調整好教育局的班子。
關於教育局班子變動的事,在河陽縣已經嚷嚷了很久,自從武國濤和古森出事以來就一直空著,引起了不少人的垂涎,已經有不少的人覬覦教育局局長的寶座蠢蠢欲動,私下裏上躥下跳,跑省城進市委活動準備把教育局局長寶座攬在自己的屁股下麵。當然,他們都知道要想最終做上教育局局長的寶座,最終的決定權應該劉世昌和劉一夫的手裏,故此,他們腰揣人民幣,不止一次的去敲劉世昌和劉一夫的大門。
劉一夫始終大門緊閉,沒放進一個人,就是連一隻蒼蠅都沒放進家門。
但劉世昌的意誌就沒有那麽堅決了,把教育局分管人事的副局長張樹東放進了家門,在笑納張樹東的紅包後不止一次在劉一夫麵前推薦張樹東,說張樹東腦袋瓜子靈活,是教育局局長的最佳人選,準備讓張樹東先全麵主持教育局的工作,等時機成熟後再讓張樹東轉正做局長,但劉一夫一直沒點頭。
雖然人事安排是縣委書記的事,隻要縣委書記拍板定案沒有人能反對的了,但縣長不點頭,縣委書記同樣很被動。再說了,劉一夫是市委書記王慶民的得意門生,另外,劉一夫和市長韋清哲的關係也非同尋常,正因為如此,劉一夫的的意見他不得不考慮,劉一夫不點頭的事,他也不便堂而皇之的拿到常委會研究,他怕劉一夫和他公開叫板鬧個不歡而散,再說,他也怕劉一夫糾集一夥人架空了他,劉一夫有這個能量,也有這樣的影響力,那樣的話,他偷雞不成蝕把米,基於如此,教育局局長的位置一直懸而未決,由此導致了諸多的弊端,以至於教育局的工作一直無法正常開展。
說實話,劉一夫也不想教育局局長的位置就這樣空著,劉世昌向他征求意見時候他之所以不點頭,是因為他對張樹東沒有好印象,認為張樹東太浮躁,為人圓滑,不是那種對教育有感情,能紮實幹工作搞好教育的人,也就是說他不是做教育局局長的最佳人選。
在劉一夫的意識裏,張樹東之所以想做教育局局長純粹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權利欲望,所以這樣的人堅決不能用。
現在周成林分管文教衛生了,劉一夫感覺教育局局長的人選應該由周成林自己確定最合適。隻有周成林選出來的人才能與周成林一條心,與周成林配合默契,齊心協力推進教育改革,讓河陽縣的教育早日擺脫萎靡不振的局麵,成就河陽縣的百年發展大計。
故此,在第二天的縣委常委擴大會上,劉一夫提出了教育局局長人選應該由周成林這個分管文教衛生工作的副縣長確定的建議。
劉一夫的提議得到了龍建國的強力支持,龍建國也表示,周成林是分管文教衛生的副縣長,對於教育局局長的人選確立最有發言權,倡議教育局局長人選應該由周成林自己確定,任何人都不要幹涉,言外之意就是縣委書記劉世昌也不能過問。
劉世昌雖然知道這是劉一夫和龍建國合夥給他設的一個套,但他還不能不鑽,他怕劉一夫和龍建國說他專權,隻好啞巴吃黃連同意了劉一夫和龍建國的提議,把選拔教育局局長人選的主動權和決定權交給了周成林。
周成林知道這一切都是劉一夫和龍建國給他爭取的結果,他知道劉一夫和龍建國用心良苦,他也意識到選取一個優秀的教育局局長至關重要,所以從常委擴大會的決議一形成,他就暗暗發誓決不能辜負劉一夫和龍建國的意願,一定要選出一名優秀的能夠擔當得起振興河陽縣教育局麵的教育局局長,力爭在最短的時候使河陽的教育擺脫那種萎靡不振的局麵,開創一個良好的教育新局麵,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因此,常委擴大會一散,他就辭別了劉世昌他們,來到了七樓辦公室。
河陽縣的六位副縣長和縣長劉一夫都在這層樓辦公。
縣長們開始的時候都在八樓辦公,後來才搬到的七樓。
這些縣長們之所以從八樓搬到七樓,其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初大廈落成後縣長們剛搬進來時,對於各單位各部門該安排在哪個樓層是專門開會做了研究的。
縣委在十樓是毫無爭議的,十樓十全十美,是做官者和經商者都看好的樓層。但對於縣長們的辦公室安在哪個樓層破費了一番周折,開始的時候有人提議把縣長們的辦公室安在六樓,說六樓吉利,六六大順,但時任縣長的劉世昌提出了反對意見,說六六大順固然吉利,隻是“六”音跟“落”音相近,讓我們這些官運正旺的縣長們一落千丈實屬不妥,故此,他給予了否定,當然,劉世昌說的很婉轉,他說六樓是最好的樓層,既清淨,又不高,從一樓上到六樓也不是很累,所以,他提議給了人大的那批老幹部,那批老幹部為河陽縣的發展辛苦了一輩子,奉獻了一生,應該享受最好的待遇,所以應該把最好的樓層安排給他們做辦公室,為此,人大的那批的老幹部還對劉世昌感激不及,劉世昌也因此撈取了不少的好名聲。
既然六樓給了人大的那批老幹部,又有人說九樓也不錯,天長地久,所以建議讓縣長們在九樓辦公;但經反複推敲,有一個副縣長指出在九樓天長地久固然是好事,但又長又久地待在原地不動不進步也不行。最後定在了八樓,取發財發跡之意。
可沒想到就在換屆不久,武國濤因為挪用教育資金和在幹部提拔中涉嫌違法操作而被送進監獄中,於是又有一個副縣長在劉世昌麵前提議,說現在禪學上講的是“七上八下”,七樓很容易升上去,八樓呢很容易掉下來,武國濤就是因為在八樓才掉下來的,沒想到劉世昌竟然接受了那位副縣長的建議,縣長們的辦公室也因此騰到了七樓,一直沿用到現在。
周成林的辦公室在七樓最西頭過道的南麵,下午的陽光正好可以從窗戶瀉進來,照得屋子一片暖融融的。
周成林的心情也跟著漸漸晴朗起來,邊翻閱秘書劉鬆田給他準備的材料,邊思索著下步的工作打算以及教育局的人選問題。
武國濤原來的秘書因為受到武國濤的株連,也被送進了監獄中,所以,當劉一夫征求周成林意見要給周成林重新配備秘書的時候,周成林就在劉一夫麵前建議把劉鬆田從瀏陽河鄉借調過來做了自己的秘書,經過在瀏陽河和劉鬆田相處的那一陣子,他發現劉鬆田是個優秀的秘書,更為難得是劉鬆田的人品。
就在周成林思索的時候,劉鬆田推門走了進來,道:“周縣長,教育局張樹東副局長來了,說有工作要向您當麵匯報。”邊說邊把一封信呈到周成林的麵前。
周成林隨口問道:“這是什麽。”周成林之所以有此一問,是怕信封裏放著錢或者卡之類的東西,現在在官場上用類似的手段行賄的太多了,周成林不得不小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