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昌說教育局局長人選需要拿到常委會上研究,以及需要在常委會上舉手表決的話應該屬於推托之詞,言下之意就是不讓他接替董教育去教育局做局長。
在局內人看來這句話就像是戲劇裏的台詞,用來說給局外人聽的,但瞞不了他們這些局內人,尤其是瞞不了他這種跟在分管人事工作的縣委副書記身邊的局內人。
朱琳斷定劉世昌的話是在推托敷衍華中崇。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華中崇也在敷衍自己,沒有極力推薦自己。
因為在幹部選拔的問題上,雖然一向是一把手一個人說了算,但現在畢竟是法製社會,不是單獨的人治社會,在法製社會的今天,民主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尤其在提拔幹部的時候,主管人事的組織部長和分管組織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的話都是舉足輕重不能輕視。
著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組織部門是拿方案的第一道關口,第一道關口都過不去,其他關口就更不用說了,官場上不是也有一句話嗎“想進步緊跟組織部,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
組織部長的話都如此有分量,那分管組織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的話就更不用說了。比如白靈去人事局做副局長就是華中崇一手操縱和力薦的結果。
鑒於如此,朱琳斷定,隻要華中崇能在劉世昌麵前力薦自己,像推薦白靈那樣推薦自己,劉世昌會給華中崇一個台階,讓自己去教育局的。
眼下劉世昌之所以沒接受華中崇的建議,隻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劉世昌的心目中的確已經有了合適的教育局局長人選,第二種情況就是華中崇沒有在劉世昌麵前力薦自己。
想到這裏,一股涼意從心底升起,迅速傳遍全身,激靈靈地打了一個寒顫,張了張嘴,但最終沒說出口。
華中崇看到他情緒上的變化,安慰他道:“小朱啊,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這次不行,還有下次,隻要我在位上,隻要我還是河陽縣縣委副書記,我一定會想辦法把你推出去的,這是早晚的事。”
但對於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朱琳無論如何都不想錯過,而且他在心裏想,自己之所以敗走滑鐵盧,並不是自己沒有做教育局局長的能力,而是因為自己沒有孝敬劉世昌和華中崇,確切地說,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如果自己能早孝敬劉世昌和華中崇,那結果不會是今天這樣的,這年頭,缺少金子啥事成不了。
想清楚了這一點,朱琳心裏暗暗後悔。
但是,他馬上又想到一個問題,就是他當初想清楚了這一點也是枉然,因為他沒有金子去孝敬劉世昌與華中崇,因為他的工資收入是有限,是透明的,是定死的,一個月那一千多大毛,連最起碼的家庭開支幾乎都承受不了,又哪來的多餘給自己跑官賣官?
再說了,少少的錢也打動不到劉世昌和華中崇這樣級別的幹部眼裏去。
一時之間,朱琳陷入了極度的迷茫、彷徨、失落和不安中。
就在這時候,他身上的手機響了起來,掏出手機一看是徐燕的。
見是徐燕的電話,他的心裏不由得一動,想到了一條籌錢的路子,徐燕的老板有的是金子,自己為什麽不伸手向徐燕的老板索要呢?
但在華中崇麵前,他不便接聽徐燕的電話,更不方便開口向徐燕提錢的事,因此,他摁下拒接鍵,等華中崇再次走出辦公室後,他才重新撥通徐燕的電話。
電話一接通,徐燕喋喋不休地責問起來:“我說朱大秘書,你什麽意思?是不是又泡上了其他美眉,把妹妹我給忘記了?”
朱琳急忙道:“不是。”
“那剛才為什麽拒接我的電話?”
“剛才有領導在身邊,不方便接你電話。”朱琳陪著笑臉解釋道。
徐燕這才饒過朱琳,切入正題問朱琳道:“瀏陽河河畔那塊地的審批手續你幫我們搞定了嗎?”
朱琳道:“我已經和張局長打完招呼了,他讓你們老板明天找他。”
“是嗎?那太謝謝了。”徐燕興奮地歡呼起來,並在電話裏給了朱琳一個熱吻。
“怎麽謝我?”朱琳曖昧的問道。
“你說我該怎麽謝你?”徐燕反問朱琳道。
“你啊,真是饞貓,小心哪天被紀委查處,把你送進局子裏。”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既然你想風流,那今晚來我住處。”
“沒有特殊情況,晚上八點,我準時去你那。”
“那好,晚上八點,我在家等你。”
“記住,洗完澡等我。”
“去你的。”徐燕罵了一句,掛斷了電話。
下午下班後,華中崇應邀參加周成林為劉世昌舉行的接風宴去了,正好給朱琳解放出來了時間,於是,他給妻子李小花打了個電話,說陪華中崇參加一個飯局,回家可能要晚一些,讓李小花不要等自己回家吃飯了。
給妻子打完電話後,朱琳就走出縣委大院,來到大街上,攔下一輛出租車,向徐燕的住處趕去。
到徐燕住處後,朱琳並沒有急著與徐燕風流快活,而是直奔主題,說出了此行的目的,說自己今天來是找徐燕借錢的,希望徐燕看在他們“相愛”一場及幫他們公司擺平瀏陽河河畔那塊地的所有權的份上,借給他三十萬元錢。
雖然朱琳強調了一個“借”字,但徐燕的心裏還是泛起了漣漪,誤以為他是來訛錢索賄的,這讓徐燕心中頗為不滿和反感,心裏道:朱琳啊朱琳,你小子也太貪心不足了,你他媽的不就幫我們擺平一個張光遠,取得瀏陽河河畔那塊土地的所有權嗎?有了這點功勞你他媽的就獅子大開口問我們要三十萬。我們待你已經不薄了,白給了你一棟價值幾十萬的房子,而且我又陪你睡了這麽多次的覺,沒想到你還來訛我們。
徐燕心裏這麽想,但臉上沒表現出來,仍然陪著一副笑臉問朱琳道:“你借這麽多錢做什麽?”
朱琳猶豫了一下,道:“我能不能不說原因?”
徐燕道:“你不說原因,我怎麽向高總匯報?不向高總匯報,他還以為是我在欺騙他,所以,你必須說出借錢的原因,隻有你說出借錢的原因,我才能向高總匯報。”
朱琳想了想,感覺徐燕說的不無道理,於是就把董教育受高考舞弊案牽連已經被紀檢部門立案查處,教育局局長出席空缺,自己想活動去教育局接替董教育做教育局局長,但在劉世昌和華中崇那撞牆的前前後後全告訴了徐燕,並信誓旦旦地說:“寶貝你放心,隻要我做上教育局局長的寶座,以後在教育界,你想做什麽盡避開口,隻要在我管轄的範圍之內,我一定替你開綠燈。”
聽朱琳說是為了競選教育局局長向自己借錢,徐燕的心裏一動,喜上眉梢。
因為她現在正有一個想法,想攬下為教育局的教育裝備中心進貨的那筆生意。
教育局教育裝備中心每年都要采購幾千萬元的貨款,如果把這筆生意攬到手中,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無異於找到了一座金礦。
說實話,徐燕早就有攬下教育局教育裝備中心那筆生意的想法,無奈她一直沒有攻破前任局長董教育那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她的野心才一直沒得以實現。
現在如果自己能支持朱琳借錢給朱琳做活動經費,朱琳登上教育局局長的寶座後一定會對自己感激殆盡,論功行賞,那樣的話,自己攬下教育裝備中心那筆生意就會變成現實,而且任何人都爭不去。
當然了,這樣做存有一定的風險,就像炒股,結局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買到了一支績優股或者潛力股,大賺特賺一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買到了垃圾股,結果很可能因為投資不慎滿盤皆輸,血本無歸。
但是,做生意就如同打仗,戰局變幻莫測,無時無刻不存在著風險,隻有敢於冒險,才能捕捉到戰機,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空前的勝利。
那些害怕摔倒害怕冒險的人隻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正如阿托爾斯泰所說“隻有什麽事也不幹的人,才不至於犯錯誤,然而這恰好是他最基本的錯誤。”同樣,什麽也不幹的人,雖說他不會摔倒,但也不會成功。
要想吃魚就不能怕褲腿濕,要想得到好處就得冒點兒風險。不敢於承擔風險的人是不會成功的。走得最遠的人,就會發現崎嶇裏也有風景。
當然了,勇於冒險的人,並非不怕風險,隻是因為他們能認清風險,進而克服對風險的恐懼。確切地說,就是有風險的預見性,就像戰國時期的左不韋,就是憑借對風險的預見性,扶持並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在趙國做人質的子楚登上了秦國國君的寶座,才一舉成名天下知,被大史學家司馬遷和司馬光異口同聲認定為“大賈人”和“商界明星”。
世界上任何領域的一流高手,都是靠勇敢麵對他們所麵對的冒險,排除各種困難,才能出人頭地。
缺乏冒險精神的話,夢想將永遠都隻是夢想。
鑒於如此,徐燕決定冒險試一試,哪怕最後真的是血本無歸,她也要冒險試一試。(未完待續)
在局內人看來這句話就像是戲劇裏的台詞,用來說給局外人聽的,但瞞不了他們這些局內人,尤其是瞞不了他這種跟在分管人事工作的縣委副書記身邊的局內人。
朱琳斷定劉世昌的話是在推托敷衍華中崇。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華中崇也在敷衍自己,沒有極力推薦自己。
因為在幹部選拔的問題上,雖然一向是一把手一個人說了算,但現在畢竟是法製社會,不是單獨的人治社會,在法製社會的今天,民主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尤其在提拔幹部的時候,主管人事的組織部長和分管組織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的話都是舉足輕重不能輕視。
著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組織部門是拿方案的第一道關口,第一道關口都過不去,其他關口就更不用說了,官場上不是也有一句話嗎“想進步緊跟組織部,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
組織部長的話都如此有分量,那分管組織工作的縣委副書記的話就更不用說了。比如白靈去人事局做副局長就是華中崇一手操縱和力薦的結果。
鑒於如此,朱琳斷定,隻要華中崇能在劉世昌麵前力薦自己,像推薦白靈那樣推薦自己,劉世昌會給華中崇一個台階,讓自己去教育局的。
眼下劉世昌之所以沒接受華中崇的建議,隻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劉世昌的心目中的確已經有了合適的教育局局長人選,第二種情況就是華中崇沒有在劉世昌麵前力薦自己。
想到這裏,一股涼意從心底升起,迅速傳遍全身,激靈靈地打了一個寒顫,張了張嘴,但最終沒說出口。
華中崇看到他情緒上的變化,安慰他道:“小朱啊,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這次不行,還有下次,隻要我在位上,隻要我還是河陽縣縣委副書記,我一定會想辦法把你推出去的,這是早晚的事。”
但對於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朱琳無論如何都不想錯過,而且他在心裏想,自己之所以敗走滑鐵盧,並不是自己沒有做教育局局長的能力,而是因為自己沒有孝敬劉世昌和華中崇,確切地說,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如果自己能早孝敬劉世昌和華中崇,那結果不會是今天這樣的,這年頭,缺少金子啥事成不了。
想清楚了這一點,朱琳心裏暗暗後悔。
但是,他馬上又想到一個問題,就是他當初想清楚了這一點也是枉然,因為他沒有金子去孝敬劉世昌與華中崇,因為他的工資收入是有限,是透明的,是定死的,一個月那一千多大毛,連最起碼的家庭開支幾乎都承受不了,又哪來的多餘給自己跑官賣官?
再說了,少少的錢也打動不到劉世昌和華中崇這樣級別的幹部眼裏去。
一時之間,朱琳陷入了極度的迷茫、彷徨、失落和不安中。
就在這時候,他身上的手機響了起來,掏出手機一看是徐燕的。
見是徐燕的電話,他的心裏不由得一動,想到了一條籌錢的路子,徐燕的老板有的是金子,自己為什麽不伸手向徐燕的老板索要呢?
但在華中崇麵前,他不便接聽徐燕的電話,更不方便開口向徐燕提錢的事,因此,他摁下拒接鍵,等華中崇再次走出辦公室後,他才重新撥通徐燕的電話。
電話一接通,徐燕喋喋不休地責問起來:“我說朱大秘書,你什麽意思?是不是又泡上了其他美眉,把妹妹我給忘記了?”
朱琳急忙道:“不是。”
“那剛才為什麽拒接我的電話?”
“剛才有領導在身邊,不方便接你電話。”朱琳陪著笑臉解釋道。
徐燕這才饒過朱琳,切入正題問朱琳道:“瀏陽河河畔那塊地的審批手續你幫我們搞定了嗎?”
朱琳道:“我已經和張局長打完招呼了,他讓你們老板明天找他。”
“是嗎?那太謝謝了。”徐燕興奮地歡呼起來,並在電話裏給了朱琳一個熱吻。
“怎麽謝我?”朱琳曖昧的問道。
“你說我該怎麽謝你?”徐燕反問朱琳道。
“你啊,真是饞貓,小心哪天被紀委查處,把你送進局子裏。”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既然你想風流,那今晚來我住處。”
“沒有特殊情況,晚上八點,我準時去你那。”
“那好,晚上八點,我在家等你。”
“記住,洗完澡等我。”
“去你的。”徐燕罵了一句,掛斷了電話。
下午下班後,華中崇應邀參加周成林為劉世昌舉行的接風宴去了,正好給朱琳解放出來了時間,於是,他給妻子李小花打了個電話,說陪華中崇參加一個飯局,回家可能要晚一些,讓李小花不要等自己回家吃飯了。
給妻子打完電話後,朱琳就走出縣委大院,來到大街上,攔下一輛出租車,向徐燕的住處趕去。
到徐燕住處後,朱琳並沒有急著與徐燕風流快活,而是直奔主題,說出了此行的目的,說自己今天來是找徐燕借錢的,希望徐燕看在他們“相愛”一場及幫他們公司擺平瀏陽河河畔那塊地的所有權的份上,借給他三十萬元錢。
雖然朱琳強調了一個“借”字,但徐燕的心裏還是泛起了漣漪,誤以為他是來訛錢索賄的,這讓徐燕心中頗為不滿和反感,心裏道:朱琳啊朱琳,你小子也太貪心不足了,你他媽的不就幫我們擺平一個張光遠,取得瀏陽河河畔那塊土地的所有權嗎?有了這點功勞你他媽的就獅子大開口問我們要三十萬。我們待你已經不薄了,白給了你一棟價值幾十萬的房子,而且我又陪你睡了這麽多次的覺,沒想到你還來訛我們。
徐燕心裏這麽想,但臉上沒表現出來,仍然陪著一副笑臉問朱琳道:“你借這麽多錢做什麽?”
朱琳猶豫了一下,道:“我能不能不說原因?”
徐燕道:“你不說原因,我怎麽向高總匯報?不向高總匯報,他還以為是我在欺騙他,所以,你必須說出借錢的原因,隻有你說出借錢的原因,我才能向高總匯報。”
朱琳想了想,感覺徐燕說的不無道理,於是就把董教育受高考舞弊案牽連已經被紀檢部門立案查處,教育局局長出席空缺,自己想活動去教育局接替董教育做教育局局長,但在劉世昌和華中崇那撞牆的前前後後全告訴了徐燕,並信誓旦旦地說:“寶貝你放心,隻要我做上教育局局長的寶座,以後在教育界,你想做什麽盡避開口,隻要在我管轄的範圍之內,我一定替你開綠燈。”
聽朱琳說是為了競選教育局局長向自己借錢,徐燕的心裏一動,喜上眉梢。
因為她現在正有一個想法,想攬下為教育局的教育裝備中心進貨的那筆生意。
教育局教育裝備中心每年都要采購幾千萬元的貨款,如果把這筆生意攬到手中,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無異於找到了一座金礦。
說實話,徐燕早就有攬下教育局教育裝備中心那筆生意的想法,無奈她一直沒有攻破前任局長董教育那座堅不可摧的堡壘,她的野心才一直沒得以實現。
現在如果自己能支持朱琳借錢給朱琳做活動經費,朱琳登上教育局局長的寶座後一定會對自己感激殆盡,論功行賞,那樣的話,自己攬下教育裝備中心那筆生意就會變成現實,而且任何人都爭不去。
當然了,這樣做存有一定的風險,就像炒股,結局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買到了一支績優股或者潛力股,大賺特賺一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買到了垃圾股,結果很可能因為投資不慎滿盤皆輸,血本無歸。
但是,做生意就如同打仗,戰局變幻莫測,無時無刻不存在著風險,隻有敢於冒險,才能捕捉到戰機,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和空前的勝利。
那些害怕摔倒害怕冒險的人隻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正如阿托爾斯泰所說“隻有什麽事也不幹的人,才不至於犯錯誤,然而這恰好是他最基本的錯誤。”同樣,什麽也不幹的人,雖說他不會摔倒,但也不會成功。
要想吃魚就不能怕褲腿濕,要想得到好處就得冒點兒風險。不敢於承擔風險的人是不會成功的。走得最遠的人,就會發現崎嶇裏也有風景。
當然了,勇於冒險的人,並非不怕風險,隻是因為他們能認清風險,進而克服對風險的恐懼。確切地說,就是有風險的預見性,就像戰國時期的左不韋,就是憑借對風險的預見性,扶持並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在趙國做人質的子楚登上了秦國國君的寶座,才一舉成名天下知,被大史學家司馬遷和司馬光異口同聲認定為“大賈人”和“商界明星”。
世界上任何領域的一流高手,都是靠勇敢麵對他們所麵對的冒險,排除各種困難,才能出人頭地。
缺乏冒險精神的話,夢想將永遠都隻是夢想。
鑒於如此,徐燕決定冒險試一試,哪怕最後真的是血本無歸,她也要冒險試一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