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老人的想法。
“我現在曉得了,當時的情形好險吖!如果不是您武藝好、不怕死,我屋裏蔣正可能就被那個天殺的惡魔戳死了!你們不是我們家的大恩人是什麽?我們應該感激一輩子的!按照舊社會的說法,是應該砌一個生祠、天天供奉的咧!”
老人的話說得李景明毛骨悚然,他由衷地答道:“您快點莫這麽說!都是自家兄弟,急難當頭,奮不顧身,本是我們應該做的。如果萬一有個什麽意外,我們會一輩子不得安生的。”
“第一次登門,還買那麽多東西,點火一樣,恩人不吃飯,我們萬萬不得肯。”老兩口一番熱情,還非得把他們留下來吃飯。
蔣正也在旁邊一個勁地攛掇著。眼看著天快擦黑,李景明跟楊凡交流一下眼神,盛情難卻,隻得留了下來,正好趁機會談談心。
天黑的時候,經過老人家一陣忙活,廳裏開飯了。老人家特意殺了一隻大母雞,用新鮮紅辣椒和子薑、茶油炒了,味道好得不得了。
桌上的都是家常菜,有盤鱔,有絲瓜煮蛤嚦,還有鄉裏的搗辣椒。
這搗辣椒,是把大辣椒先用柴火煨熟了,然後撕去外皮,放在石臼裏搗碎成絨,再加茶油、香油、蒜子一拌,這特有的味道,正是農家美味,足以勾起了李景明對童年的回憶。
這才是家的味道。
最後上桌的,是獨特的扁粑。它跟西安的biangbiang麵同音同字,曾經鬧出很大的笑話。
老人說,民國三十三年走日本,也就是大會戰那年,一大隊日本兵有百把人,走到了我們這村裏,嚇得手無寸鐵的老一輩們雞飛狗跳的逃竄。這一家富農呢,守著前人留下的偌大家業,就舍不得跑。哪曉得,日本人太多了,個子矮、飯量高,吃光了他家的米,還蠻不講理的要吃的。翻箱倒櫃,翻到很多這種扁粑,就拿去煮。他們日本矮子哪曉得,這種用米粉和中藥材做的扁粑,應該怎麽個吃法?煮也煮不熟,蒸也蒸不熟,煎也煎不熟,後來就發了瘋,把老人推在前頭的水溝裏,用長凳子在腰部壓住,一頭站一個人,活活把他折磨死了。
過幾天,美國第十四航空隊有一架飛機在這邊山上,被打了下來,我們的老一輩,硬是偷偷摸摸用這扁粑,把那個美國飛行員給救活了。早幾年,那個飛行員還特意來過這裏謝恩呢。
對於這個消息,李景明默默記在心裏。如果告訴劉麗華,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聞線索嘛。
家宴的酒,是黑豆泡黃酒。黃酒是糯米酒,用炊壺燒熱了,美滋滋的,風味濃,好進口,但是易上頭。
“來來,沒啥吃的,也沒什麽準備,將就著隨便吃一點……恩人,我們老兩口用薄酒一杯,敬你們了。”蔣正的爸爸說著,跟老伴舉起了不鏽鋼的杯子。
原來,他媽媽是可以喝幾杯酒的。
“二老客氣……叨擾了,我們很不好意思呢。”
李景明小心應承著。
蔣正的爸爸是個實在人,說的話都是發自內心的。他說:“怎麽還是這樣講?以後哇,就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無論外麵的風浪多大,這兩扇家門,永遠為你們打開著。”
“您說得對,這裏就是我們的家了,我們一起敬二老……您說的,您得找時間給我們收拾一間屋子來,我們周末假日都可以躲到這裏來,多好……等過一向,我們來修繕一下,蠻好的。”
李景明覺得酒熱、話熱,心更熱。
說到家,他講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哦……舊時候,一位風水大師走了很多很多路,十分幹渴,終於看見前麵有一家莊園,他急忙討碗水喝。從裏麵走出一位仆人,讓他在門外等著,去拿水。大師等了很久很久,不禁心生抱怨……水終於拿來了,用大碗盛著,正想大口喝,卻不料上麵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燙!這位風水大師不禁憤恨,想這家主人故意折磨他,心腸真惡毒。但因口渴厲害,隻能忍氣吞聲,邊吹散米糠,吹冷開水,一點點地喝。”
大家都全神貫注地聽著。
喝酒的時候,酒桌上有個會講話的人陪著,簡直是絕配。
後來呢?
“喝完這一碗水以後,大師就做了法,將這家心腸如此惡毒人家的風水,調成了墓地一般,永無出頭之日……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又過了若幹年,這位風水大師又路過此莊園。沒想到的是,這裏花紅柳綠,更加欣欣向榮,一片吉祥。”
李景明說著,咂了一大口黃酒。
為什麽?
“這位大師也搞不清狀況,實在感到困惑,就要求求見主人,並如實告知了當年喝水並轉風水之事。主人是位老太太。她聽後,微笑著說了:這一帶方圓幾公裏沒有人家,你來這裏,一定走了很多路,馬上喝水,對身體有害。讓你等一會兒,是為了平息你的氣息,稍作修整,冷水更是傷身,因此換上了開水……加上米糠,是希望你慢慢喝,一下子喝大口水,對身體有害......大師聽了,十分汗顏,羞愧萬分……從此,他放棄了老行當,不再看任何風水,專注於自身的修行。”
說到這裏,眾人齊齊地點頭。
“這個故事說得好……因為,他終於明白了,比風水更大的是一個人的善心,比法理更大的是因果。”
蔣正的爸爸叭著煙,由衷地說道。
一個普普通通的農人,能夠說出這番話來,也體現出了他辛辛苦苦幾十年,對人生真諦的追尋。
有時,身邊的人給我們的愛,就也如這碗熱水,多麽用心良苦啊!尤其是我們的父母。
“我們的凡夫之心,往往是又急又貪,又怎能體會背後之情呢?百般算計,不如一顆單純的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災殃啊。”
談興正濃時,楊凡也有感而發。
這樣一下來,刹不住車,酒就喝酣了。(未完待續)
“我現在曉得了,當時的情形好險吖!如果不是您武藝好、不怕死,我屋裏蔣正可能就被那個天殺的惡魔戳死了!你們不是我們家的大恩人是什麽?我們應該感激一輩子的!按照舊社會的說法,是應該砌一個生祠、天天供奉的咧!”
老人的話說得李景明毛骨悚然,他由衷地答道:“您快點莫這麽說!都是自家兄弟,急難當頭,奮不顧身,本是我們應該做的。如果萬一有個什麽意外,我們會一輩子不得安生的。”
“第一次登門,還買那麽多東西,點火一樣,恩人不吃飯,我們萬萬不得肯。”老兩口一番熱情,還非得把他們留下來吃飯。
蔣正也在旁邊一個勁地攛掇著。眼看著天快擦黑,李景明跟楊凡交流一下眼神,盛情難卻,隻得留了下來,正好趁機會談談心。
天黑的時候,經過老人家一陣忙活,廳裏開飯了。老人家特意殺了一隻大母雞,用新鮮紅辣椒和子薑、茶油炒了,味道好得不得了。
桌上的都是家常菜,有盤鱔,有絲瓜煮蛤嚦,還有鄉裏的搗辣椒。
這搗辣椒,是把大辣椒先用柴火煨熟了,然後撕去外皮,放在石臼裏搗碎成絨,再加茶油、香油、蒜子一拌,這特有的味道,正是農家美味,足以勾起了李景明對童年的回憶。
這才是家的味道。
最後上桌的,是獨特的扁粑。它跟西安的biangbiang麵同音同字,曾經鬧出很大的笑話。
老人說,民國三十三年走日本,也就是大會戰那年,一大隊日本兵有百把人,走到了我們這村裏,嚇得手無寸鐵的老一輩們雞飛狗跳的逃竄。這一家富農呢,守著前人留下的偌大家業,就舍不得跑。哪曉得,日本人太多了,個子矮、飯量高,吃光了他家的米,還蠻不講理的要吃的。翻箱倒櫃,翻到很多這種扁粑,就拿去煮。他們日本矮子哪曉得,這種用米粉和中藥材做的扁粑,應該怎麽個吃法?煮也煮不熟,蒸也蒸不熟,煎也煎不熟,後來就發了瘋,把老人推在前頭的水溝裏,用長凳子在腰部壓住,一頭站一個人,活活把他折磨死了。
過幾天,美國第十四航空隊有一架飛機在這邊山上,被打了下來,我們的老一輩,硬是偷偷摸摸用這扁粑,把那個美國飛行員給救活了。早幾年,那個飛行員還特意來過這裏謝恩呢。
對於這個消息,李景明默默記在心裏。如果告訴劉麗華,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聞線索嘛。
家宴的酒,是黑豆泡黃酒。黃酒是糯米酒,用炊壺燒熱了,美滋滋的,風味濃,好進口,但是易上頭。
“來來,沒啥吃的,也沒什麽準備,將就著隨便吃一點……恩人,我們老兩口用薄酒一杯,敬你們了。”蔣正的爸爸說著,跟老伴舉起了不鏽鋼的杯子。
原來,他媽媽是可以喝幾杯酒的。
“二老客氣……叨擾了,我們很不好意思呢。”
李景明小心應承著。
蔣正的爸爸是個實在人,說的話都是發自內心的。他說:“怎麽還是這樣講?以後哇,就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無論外麵的風浪多大,這兩扇家門,永遠為你們打開著。”
“您說得對,這裏就是我們的家了,我們一起敬二老……您說的,您得找時間給我們收拾一間屋子來,我們周末假日都可以躲到這裏來,多好……等過一向,我們來修繕一下,蠻好的。”
李景明覺得酒熱、話熱,心更熱。
說到家,他講了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哦……舊時候,一位風水大師走了很多很多路,十分幹渴,終於看見前麵有一家莊園,他急忙討碗水喝。從裏麵走出一位仆人,讓他在門外等著,去拿水。大師等了很久很久,不禁心生抱怨……水終於拿來了,用大碗盛著,正想大口喝,卻不料上麵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燙!這位風水大師不禁憤恨,想這家主人故意折磨他,心腸真惡毒。但因口渴厲害,隻能忍氣吞聲,邊吹散米糠,吹冷開水,一點點地喝。”
大家都全神貫注地聽著。
喝酒的時候,酒桌上有個會講話的人陪著,簡直是絕配。
後來呢?
“喝完這一碗水以後,大師就做了法,將這家心腸如此惡毒人家的風水,調成了墓地一般,永無出頭之日……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又過了若幹年,這位風水大師又路過此莊園。沒想到的是,這裏花紅柳綠,更加欣欣向榮,一片吉祥。”
李景明說著,咂了一大口黃酒。
為什麽?
“這位大師也搞不清狀況,實在感到困惑,就要求求見主人,並如實告知了當年喝水並轉風水之事。主人是位老太太。她聽後,微笑著說了:這一帶方圓幾公裏沒有人家,你來這裏,一定走了很多路,馬上喝水,對身體有害。讓你等一會兒,是為了平息你的氣息,稍作修整,冷水更是傷身,因此換上了開水……加上米糠,是希望你慢慢喝,一下子喝大口水,對身體有害......大師聽了,十分汗顏,羞愧萬分……從此,他放棄了老行當,不再看任何風水,專注於自身的修行。”
說到這裏,眾人齊齊地點頭。
“這個故事說得好……因為,他終於明白了,比風水更大的是一個人的善心,比法理更大的是因果。”
蔣正的爸爸叭著煙,由衷地說道。
一個普普通通的農人,能夠說出這番話來,也體現出了他辛辛苦苦幾十年,對人生真諦的追尋。
有時,身邊的人給我們的愛,就也如這碗熱水,多麽用心良苦啊!尤其是我們的父母。
“我們的凡夫之心,往往是又急又貪,又怎能體會背後之情呢?百般算計,不如一顆單純的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災殃啊。”
談興正濃時,楊凡也有感而發。
這樣一下來,刹不住車,酒就喝酣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