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您老的福。”何萬豪笑著把席會長引薦給雷九:“席會長,這是雷家的大管家雷九雷管家。”
身為江都人,席會長自然是知道雷家的,聞言客套道:“雷管家。你好。”
“席會長。”雷九也客氣的站了起來,和席會長握了下手。
“席會長,勞煩你跑一趟了。”張老太太作為東道主,自也是要起身相迎。
“張老太太客氣了。”席會長拱了拱手。
一席人互相寒暄客套了一番之後,何萬豪就把事情跟席會長說了一下,指著那些稀世珍寶說道:“勞煩您老鑒定的東西就是那些。”
席會長已經在電話裏聽何為安簡單的說了經過,現在聽了何萬豪的話之後就徹底明白了,他看向了吳羨,問道:“可是這位小兄弟看出這些都是贗品的?”
吳羨點頭:“是我。”
“你才多大,看著還沒到二十吧,古董認全了嗎?就能一眼看出真假來了。”席會長的徒弟高崢嶸譏諷道。
何為安立刻說道:“席會長,你們別聽他瞎扯,他就是一個學生,根本不會鑒別古董。”
學生?
席會長聞言大失所望,還以為碰到了一個天才,沒想到隻是一個信口開河的學生。
“既然如此,那崢嶸,這些東西就由你來鑒別了。”席會長都懶得自己上眼了,直接交給了自己的徒弟。
“師父放心。”高崢嶸對自己很有信心。
席會長點點頭,和其他人一起落座,等著高崢嶸的鑒定結果。
高崢嶸打開了隨身攜帶的一個銀色的箱子,箱子裏全部都是鑒別古董需要用的工具,他先從裏麵拿出了一副白色手套,戴上之後,又拿了一個放大鏡,這才走到了第一個盒子前開始鑒定。
“看到沒有,這才叫專業。鑒定古董不是看一眼就能看出真假的,得上手摸,得借助工具檢查。”何為安趁機諷刺吳羨。
被他這麽一說,吃瓜們忍不住對吳羨沒了信心。
何為安說的對啊,他們雖然不懂行,但也知道古董鑒別是個精細的活,得看,得摸,得借助工具檢驗,沒聽說哪個古董行家遠遠看一眼就能辨出真假的。
高崢嶸第一個拿起來鑒別的東西是羊脂白玉雕刻的佛牌,經過他一番認真鑒別之後,確認道:“這塊羊脂白玉佛牌是真的。”
謔!
他一說是真的,吃瓜們就嘩然了,之前吳羨說過,十二件寶貝中,除了十八子和血玉扳指外,剩下的十件都是假的,其中就包括這個羊脂白玉佛牌。
“哈哈哈哈,聽到沒有,高先生說了,這是真的。”何為安大笑,挑釁的看著吳羨。
吳羨嗤了聲,沒說話。
何為安見他不服,幹脆說道:“高先生,我看人家很不服呢,不如您跟我們說說,這佛牌真在哪裏?也好讓我們開開眼,了解一點鑒寶的常識,免得以後我們像某個家夥那樣,什麽都不懂還亂放屁。”
高崢嶸看了吳羨一眼,然後大方地說道:“那在下就獻醜了。”說著他就開始給大家普及羊脂白玉的鑒別方法:“玉石收藏,尤其以羊脂白玉為皇冠,從古至今,羊脂白玉都被譽為玉中之玉,是和田玉的上上之品。
因其價值高,產量少,市麵上就會出現不少商販以次充好,拿普通白玉來冒充羊脂白玉,不懂行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但其實羊脂白玉和普通白玉,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們對於羊脂白玉的正式定義是這樣的,其顏色呈脂白色,可以稍泛淡青色或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
羊脂白玉具有和田玉普遍的優秀特征,例如觸覺上的油潤度、視覺上的溫和感,它都完全具備,甚至比普通和田玉還要更為優秀。而其他的普通白玉,多是諸如俄羅斯玉、阿富汗玉、岫岩玉之類,在整體感上就略遜一籌。
所以啊,這先判斷它是否為和田玉,是辨別羊脂白玉真偽的第一步。這塊羊脂白玉佛牌,便是正兒八經的和田玉。
但是呢,雖然羊脂白玉屬於和田玉白玉中的一種,卻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和田白玉都可以稱為羊脂白玉。在座的諸位以後在購買羊脂白玉的時候,切莫被商家灌輸和田白玉等於羊脂白玉的概念。
那麽如何鑒定羊脂白玉呢,我們行內主要有兩種辨別方法,其一,就是靠經驗,眼力和上手的觸感,羊脂白玉的油脂感要更為濃鬱,雖然白,卻感覺是一種由裏向外的白,也就是有更強的深度感。不會感覺這種白色隻是浮於表麵。
其二,就是借助強光手電筒,在白色強光手電筒照射下,羊脂白玉會表現出純白半透明狀且伴隨著一種淡淡的粉霧狀。而普通和田白玉則不會呈現這種半透明狀,也不存在粉霧狀特征,而會呈現一種淡淡的微黃色。
我現在拿在手裏的羊脂白玉佛牌,恰恰符合羊脂白玉以上兩個特征,如果不信,你們可以上來一個人驗證一下我的說法是否屬實。”
高崢嶸一番侃侃而談,既展示了自己的學識淵博和專業知識過硬,又給大家免費上了一堂鑒寶課,把外行人聽的雲裏霧裏的,雖然不知道他在說什麽,但就是感覺很厲害。
自然沒人敢上去驗證,那不是打席會長的臉嗎?
見沒人上來,高崢嶸幹脆走了下去,走到了一名老者麵前,今天也來了一些張老太太的老朋友們,他們老胳膊老腿了,也沒有往二樓跑,還待在一樓坐著。
“老先生,勞煩您幫忙看看。”高崢嶸拿著手電筒照在羊脂白玉上,讓老先生觀察內裏是不是有他說的粉霧狀。
老先生仔細一看,驚歎道:“還真有,高先生厲害。”
高崢嶸微笑,又連著給幾個人看了一下,每個人都說有。
何為安大笑:“哈哈哈,怎麽樣,吳羨,你不是說這些都是假的嗎?”
“何少,稍安勿躁,我還沒有說完。”高崢嶸朝何為安遞了一個眼神。
眾人一聽立馬又豎起了耳朵,等著漲知識。
身為江都人,席會長自然是知道雷家的,聞言客套道:“雷管家。你好。”
“席會長。”雷九也客氣的站了起來,和席會長握了下手。
“席會長,勞煩你跑一趟了。”張老太太作為東道主,自也是要起身相迎。
“張老太太客氣了。”席會長拱了拱手。
一席人互相寒暄客套了一番之後,何萬豪就把事情跟席會長說了一下,指著那些稀世珍寶說道:“勞煩您老鑒定的東西就是那些。”
席會長已經在電話裏聽何為安簡單的說了經過,現在聽了何萬豪的話之後就徹底明白了,他看向了吳羨,問道:“可是這位小兄弟看出這些都是贗品的?”
吳羨點頭:“是我。”
“你才多大,看著還沒到二十吧,古董認全了嗎?就能一眼看出真假來了。”席會長的徒弟高崢嶸譏諷道。
何為安立刻說道:“席會長,你們別聽他瞎扯,他就是一個學生,根本不會鑒別古董。”
學生?
席會長聞言大失所望,還以為碰到了一個天才,沒想到隻是一個信口開河的學生。
“既然如此,那崢嶸,這些東西就由你來鑒別了。”席會長都懶得自己上眼了,直接交給了自己的徒弟。
“師父放心。”高崢嶸對自己很有信心。
席會長點點頭,和其他人一起落座,等著高崢嶸的鑒定結果。
高崢嶸打開了隨身攜帶的一個銀色的箱子,箱子裏全部都是鑒別古董需要用的工具,他先從裏麵拿出了一副白色手套,戴上之後,又拿了一個放大鏡,這才走到了第一個盒子前開始鑒定。
“看到沒有,這才叫專業。鑒定古董不是看一眼就能看出真假的,得上手摸,得借助工具檢查。”何為安趁機諷刺吳羨。
被他這麽一說,吃瓜們忍不住對吳羨沒了信心。
何為安說的對啊,他們雖然不懂行,但也知道古董鑒別是個精細的活,得看,得摸,得借助工具檢驗,沒聽說哪個古董行家遠遠看一眼就能辨出真假的。
高崢嶸第一個拿起來鑒別的東西是羊脂白玉雕刻的佛牌,經過他一番認真鑒別之後,確認道:“這塊羊脂白玉佛牌是真的。”
謔!
他一說是真的,吃瓜們就嘩然了,之前吳羨說過,十二件寶貝中,除了十八子和血玉扳指外,剩下的十件都是假的,其中就包括這個羊脂白玉佛牌。
“哈哈哈哈,聽到沒有,高先生說了,這是真的。”何為安大笑,挑釁的看著吳羨。
吳羨嗤了聲,沒說話。
何為安見他不服,幹脆說道:“高先生,我看人家很不服呢,不如您跟我們說說,這佛牌真在哪裏?也好讓我們開開眼,了解一點鑒寶的常識,免得以後我們像某個家夥那樣,什麽都不懂還亂放屁。”
高崢嶸看了吳羨一眼,然後大方地說道:“那在下就獻醜了。”說著他就開始給大家普及羊脂白玉的鑒別方法:“玉石收藏,尤其以羊脂白玉為皇冠,從古至今,羊脂白玉都被譽為玉中之玉,是和田玉的上上之品。
因其價值高,產量少,市麵上就會出現不少商販以次充好,拿普通白玉來冒充羊脂白玉,不懂行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但其實羊脂白玉和普通白玉,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們對於羊脂白玉的正式定義是這樣的,其顏色呈脂白色,可以稍泛淡青色或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
羊脂白玉具有和田玉普遍的優秀特征,例如觸覺上的油潤度、視覺上的溫和感,它都完全具備,甚至比普通和田玉還要更為優秀。而其他的普通白玉,多是諸如俄羅斯玉、阿富汗玉、岫岩玉之類,在整體感上就略遜一籌。
所以啊,這先判斷它是否為和田玉,是辨別羊脂白玉真偽的第一步。這塊羊脂白玉佛牌,便是正兒八經的和田玉。
但是呢,雖然羊脂白玉屬於和田玉白玉中的一種,卻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和田白玉都可以稱為羊脂白玉。在座的諸位以後在購買羊脂白玉的時候,切莫被商家灌輸和田白玉等於羊脂白玉的概念。
那麽如何鑒定羊脂白玉呢,我們行內主要有兩種辨別方法,其一,就是靠經驗,眼力和上手的觸感,羊脂白玉的油脂感要更為濃鬱,雖然白,卻感覺是一種由裏向外的白,也就是有更強的深度感。不會感覺這種白色隻是浮於表麵。
其二,就是借助強光手電筒,在白色強光手電筒照射下,羊脂白玉會表現出純白半透明狀且伴隨著一種淡淡的粉霧狀。而普通和田白玉則不會呈現這種半透明狀,也不存在粉霧狀特征,而會呈現一種淡淡的微黃色。
我現在拿在手裏的羊脂白玉佛牌,恰恰符合羊脂白玉以上兩個特征,如果不信,你們可以上來一個人驗證一下我的說法是否屬實。”
高崢嶸一番侃侃而談,既展示了自己的學識淵博和專業知識過硬,又給大家免費上了一堂鑒寶課,把外行人聽的雲裏霧裏的,雖然不知道他在說什麽,但就是感覺很厲害。
自然沒人敢上去驗證,那不是打席會長的臉嗎?
見沒人上來,高崢嶸幹脆走了下去,走到了一名老者麵前,今天也來了一些張老太太的老朋友們,他們老胳膊老腿了,也沒有往二樓跑,還待在一樓坐著。
“老先生,勞煩您幫忙看看。”高崢嶸拿著手電筒照在羊脂白玉上,讓老先生觀察內裏是不是有他說的粉霧狀。
老先生仔細一看,驚歎道:“還真有,高先生厲害。”
高崢嶸微笑,又連著給幾個人看了一下,每個人都說有。
何為安大笑:“哈哈哈,怎麽樣,吳羨,你不是說這些都是假的嗎?”
“何少,稍安勿躁,我還沒有說完。”高崢嶸朝何為安遞了一個眼神。
眾人一聽立馬又豎起了耳朵,等著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