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海軍司令陳紹寬(求訂閱、求月票)


    周衛國知道電報發到第九戰區司令部之後,他們肯定是會派人來接收這批海軍戰艦的,隻是周衛國怎麽也沒想到海軍如此重視這幾艘軍艦,竟然連海軍司令陳紹寬都出動了。


    陳紹寬在陸軍界並沒有多大的名氣,與同時期的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陳誠、薛嶽以及朱德等人相比相差甚遠,但是此人在海軍界卻是首屈一指赫赫有名啊。要說國民政府裏麵對海軍最懂行的非這位陳上將莫屬了,餘者不值一提。


    陳紹寬,字厚甫,福建閩侯縣臚雷鄉人,生於1889年,祖輩以手工為業。父陳伊黎,原是海軍水手,後升為中士管艙。


    年輕的時候陳紹寬先是在南洋水師學堂學習,在校期間勤學苦練,畢業時就有了豐富的航海知識,並掌握了相當的航海技能。


    陳紹寬到艦任職不久,某年因奔母喪回家,乘“鏡清”艦由滬航榕,艦長楊某未上船,囑陳主艦。依照海軍慣例,倘艦船3年沒有進出某港口,則駛入此港時,可請引水員領航。“鏡清”艦已多年未到福州港,且閩江口至馬尾航道地勢錯綜複雜,依例船到馬祖島或川石附近,就可請人領航。


    但陳卻親自駕駛,安全駛抵馬尾。一個上尉軍官初次率艦進港,竟不請人領航,且安抵目的地,此舉轟動了當年的海軍界。


    1915年12月,南方革命黨人陳其美在上海設計奪取北洋軍艦,曾使楊虎、孫祥夫等與“肇和”艦槍炮大副王某裏應外合,強奪駐泊在高昌廟的“肇和”軍艦。是日適逢星期日例假,海軍總司令李鼎新以下官員均不在司令部,獨少校副官陳紹寬在部,聞訊即奔旗台,以旗語傳令在港的“海琛”、“應瑞”兩艦開炮射擊,並令“舢舨出軍”,奪回了“肇和”軍艦。


    事後,北洋海軍部長劉冠雄以總司令李鼎新、練習艦隊司令徐振鵬疏忽失職,分別加以處分,“肇和”艦長黃鳴球被革職監禁,陳紹寬則從少校副官擢升為“肇和”艦上校代理艦長。


    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決戰階段,陳紹寬以駐英大使館武官身份隨英國海軍上將司令齊立克(jalico)在旗艦參加與德國海軍交戰的著名的格羅林戰役,他堅守崗位,聽從指揮,得到英國海軍當局和常識。戰後,獲英國女王頒發的歐戰紀念章。


    大戰結束後,陳回國任“通濟”艦長,後升任第二艦隊司令,還曾擔任過杜錫珪(海軍總司令)的參謀長。在北洋政府時代,可算是青雲直上了。


    1927年,陳紹寬率第二艦隊歸附國民革命軍,並且在龍潭截擊北洋軍閥孫傳芳部渡江,粉碎了孫部反攻南京的計劃,使國民政府迅速奠都南京。接著參加第一次西征,率艦攻打唐生智,占領了嶽州,奠定了湖南的局麵。


    其後,再率第二艦隊參加第二次西征,攻打李宗仁。由於屢立戰功,陳由第二艦隊司令而代理海軍部政務次長,繼而出任海軍部部長。


    中國抗戰爆發後,陳紹寬即組織“江陰阻塞線”,封閉長江下遊水道,保衛中國的大後方。


    可以說陳紹寬出身於海軍,成長於海軍,他的前半生更是全部獻給了海軍。


    這位陳上將得知177師竟然在長江水麵全殲了日軍第三艦隊的主力,還繳獲了16艘日軍的鐵甲艦的消息之後大為驚喜,立即親自帶著海軍艦隊前來接收那幾艘軍艦。


    陳紹寬心裏是真的很高興,又很激動。他現在雖然是海軍最高指揮官,但是海軍的家底已經快要破產了,再沒有艦艇補充的話,中國海軍就真的成了個空殼子了。


    其實這樣的局麵並不是因為中日戰爭爆發造成的,其實自辛亥革命以後,海軍除接收清廷遺產外,從1912年至1928年的整整16年間,沒有添造一艘新型艦艇,到1928年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之時,中國海軍艦艇總噸位僅3萬餘噸,還不及外國—艘大型戰鬥艦的噸位。


    諾大的一個國家的海軍總噸位隻有區區3萬噸,說出去真的是丟人,要知道當時日軍區區一艘扶桑級戰列艦的排水量就達到了三萬多噸,也就說當時國民政府海軍全部艦艇噸位加起來還不如日軍一艘大型艦艇。


    有鑒於此,陳紹寬在第一次西征後,且把截留的湖南新浞關稅款50萬銀元悉數用於造艦。他首先向江南造船所定造500噸級的“鹹寧”炮艦,這是民國以來第一次建造炮艦。


    而海軍部成立不久,陳紹寬即向國民政府提出60萬噸位的造艦方案,並引證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裏建設海港軍港的遠景規劃,提出以日本為假想敵,呈請國民政府在15年內籌撥20多億元為建設海軍經費。


    方案送出後如石沉大海,渺無消息。當時國民政府財庫空虛,主要稅收關稅和鹽稅等都已抵押給帝國主義國家,實際財政收入少得可憐,哪裏還有財力來建設海軍呢?


    海軍的發展離不開軍費,相比陸軍而言,海軍更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隨隨便便一艘噸位並不大的軍艦少則幾十萬大洋,多則可能達到幾百萬。


    因此添購一艘軍艦的錢則完全可以組建一個團甚甚至於一個師的陸軍,所以國民政府每年撥給海軍的軍費預算非常有限。


    盡管如此經費困難沒有使陳紹寬氣餒,他從海軍每月預算的節餘項下擠出款來,陸續建造了“永綏”、“民權”、“民生”和1500噸級的“逸仙”等艦。九。一八事變後,海軍部請政府撥款,向日本訂造了2600噸級的“寧海”號,還由江南造船所按日本圖式建造了同噸級的“平海”號,在建造新艦的同時,陳還致力建造炮艇,改裝舊艦。


    從1928年至1936年,經過8年的努力,海軍部共建造了7艘軍艦和10艘300噸級的寧字號炮艇,另改裝了1400噸級的“建安”、“建威”兩艦及“戶山”、“武勝”、“德勝”、“威勝”、“公勝”、“義勝”、“誠勝”、“仁勝”、“勇勝”、“順勝”、“青天”等共13艘艦艇。


    至此,海軍艦艇的總噸位增至4.4萬多噸,力量大為加強。


    然而既便是如此,中國海軍的實力依然遠遜於日本海軍。盡管中國陸軍也同樣都處於絕對的劣勢,但是陸軍畢竟國民政府還能仗著人多與日軍周旋抗衡,雖然敗仗不斷,然總還是有拚殺的本錢。


    海軍就差遠了,與弱小的中國海軍相比,日本海軍堪稱巨無霸。


    此時的日本擁有完全自行設計與生產的世界一流的海軍武力,日本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主力艦、航空母艦等完整的艦隊,共有285艘大型的軍艦,海軍總噸位為一千四百萬噸。


    而中國隻有能夠在內河與沿岸活動、小型、陳舊的艦艇57艘,五萬九千噸。因此以海軍的戰力而言,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是連正麵交火的能力都不具備,隻能進行偷襲、爆破以及施放水雷作戰。


    盡管實力相差懸殊,但是麵對民族危亡。中國海軍卻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盡管各種艦艇在噸位、性能、火力上遠不如死敵日本帝國海軍。但海軍軍人卻無愧於中國海軍的軍魂,勇敢頑強的迎戰扶桑強敵,可以說戰至隻剩下最後的一艦一艇,有些艦艇戰沉後,還是將其武器和零部件打撈上來繼續打擊日本侵略者。


    而隨著江陰海戰的結束,中國海軍失去了自己的主力。海軍主力全軍覆沒之後,陳紹寬成了光杆司令,他的心情極其沉重,沒有了海軍的中國已經完全失去了對萬裏海疆的控製權。


    不過他不後悔,盡管主力全數沉在江陰。但是保衛江陰封鎖線的戰鬥阻遏了日軍沿長江西進的企圖,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保護了長江下遊軍政機關、工礦企業向四川大後方的安全轉移,為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之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次聽到陸軍竟然繳獲了日軍16艘大型軍艦,這讓陳紹寬再次看到了海軍崛起的希望,因此他不顧戰場凶險,親自趕來接收這批軍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之超級兵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月傲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月傲天並收藏抗日之超級兵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