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備戰
王林之所以和比特說這些,無非還是想引起老希的注意,或者說是關注一下,讓他覺得在東亞,可能還有一個潛在的小盟友。
不得不說,王林的這招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比特如實的匯報給了老希後。
老希雖然不覺得現在王林有資格和他合作,但殺奴軍的戰績擺在那裏,潛力還是有一些的,所以暫時保持良好的關係還是有必要的。
於是吩咐了一句,讓造船廠不要將王林訂購的戰艦拖得太久,以免影響到德國的形象。
顯然也明白,王林之所以放出這個信號的目的所在。
其實老希也知道日本不是個好朋友,甚至還有些厭惡,但德國別無選擇。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都想將華拉入陣營,而老希一上台就開始在華布局。
不遺餘力的支持老蔣,奈何華的局勢太爛,完全看不到一點希望,所以才不得不將目光放在了東北亞的小島上。
對王林老希還是非常有好感的,畢竟噴氣式飛機的技術資料他們幾乎沒發什麽代價。
坦克的資料雖然被訛了一艘戰列艦,但在王林訂購的那艘超級戰列艦上,也賺回來了。
關鍵是王林的性格,對他的脾氣,東方的戰局,他一直都在關注,相比起華的其他大人物,王林更加具有冒險精神,也更加的膽大。
這種人,才是德國真正需要合作的人。
若提前十年,那怕是五年,他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全力支持王林,但現在卻實在是太晚了。
…
鏡頭回轉到亞洲,隨著大量的日軍和一車車的物資,沿鐵路南下濟南,東北、朝鮮、本土的士兵和物資也在向碼頭集結,國內的各方勢力,都知道大戰無法避免。
老頭子在重慶是一封接著一封的電報,發往膠州,恨不得親自前去將夫人抓回來,奈何夫人鐵了心要留在膠州,讓他也隻能幹著急。
“夫人,楊家樓鎮的機場,明天我就要下令舍棄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再不走以後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啦。”
“小林,你不要再勸了,我意已決,這次我將和你們一起並肩作戰。”貴婦心裏雖然也有些擔心,但臉上卻是一副決絕的神情。
“好吧,既然夫人這麽信任我和我的士兵,我也不好再說什麽。”
王林點點頭,他自然明白貴婦的心思,那就是堵他這次能打贏,一旦賭贏了,不但可以賺得巨大的聲望,同時還能贏得他的好感。
李倩見夫人執意要留在這裏,也是著急無比,同樣對王司令也恨的牙癢癢。
王林卻沒時間再理她們,而是要做最後的布置了,人多力量大,經過八天沒日沒夜的施工,20座炮台總算完工了。
連大炮都已安裝完畢,每座炮台裏麵彈藥都囤積的滿滿,糧食等生活物品也是源源不斷的搬上山。
3萬多青壯正在修築炮台的防禦工勢,其餘的青壯則是開始往山區搬運糧食和生活物品。
至於老弱婦孺,早就陸陸續續的撤往了山區中的駐地,膠州的各行政部門,就連剛剛成立的治安大隊,都要跟著前往山區維持治安。
偌大的膠州城,靜的有些嚇人,這八天來王林陸陸續續,總共從萊蕪調來了八個步兵營,加上萊蕪原先的9個新兵營,以及兩個陸戰營,一個裝甲營,兵力接近13000餘人。
另有海軍2000餘人,新招收的炮兵1000人,醫生護士500多人,50名特戰隊。
除了這些人外,其他的人通通都要撤走,連總督府的傭人都要撤走。
偌大的會議室裏,10多名營長坐在兩側,一個個摩拳擦掌,絲毫沒有半點懼色。
王林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始下達了作戰部署,經過他的反複研究。
決定成立11個作戰單位,膠州8個區,一個作戰單位負責一個城區的戰事。
每個作戰單位由一個萊蕪調來的步兵營,和一個新步兵營組成,共計1200人,由8位老營長負責指揮。
珠山和嶗山上的炮台各自為一個作戰單位,由兩個陸戰隊和一千炮兵,兩千青壯組成,一邊2500人,珠山炮台防守由白苖指揮,嶗山炮台防守由張鵬雲指揮。
港灣裏的三艘戰艦為一個作戰單位,到時候負責在港灣裏提供必要的炮火支援,防止日軍從港灣兩側下海乘小船攻擊碼頭,由剛剛升任戰列艦艦長的錢四海指揮。
是的,前兩天德國佬的戰巡就已經開進了港灣,和他完成了交易。
近2萬噸的大家夥,讓錢四海等一眾官兵激動的一夜沒睡著,900多海軍將士,現在都還在熟悉戰列艦的性能。
最後一個作戰單位,也是全軍指揮中樞,由50名特戰隊員,裝甲營,一個新步兵營以及500名醫生護士組成。
負責總督府到碼頭的這一片核心區域,由小雪指揮,而王林自己則負責總攬全局。
王林的作戰方針是,除了核心區域和兩側炮台不能丟,其餘城區都可以丟。
不和日軍計較一街一屋的得失義,隻求盡可能的殺傷日軍有生目標。
兩側炮台防守的兵力雖然少了點,主力隻有兩個陸戰營,共計2000人,但有堅固的工事,險峻的地形,隻要不斷糧斷水斷彈,相信守住問題應該不大。
11個作戰單位都可以和王林直接進行無線通話,而每個作戰單位下轄的各連排,同樣可以進行無線通話聯係。
任務布置完以後,各個作戰單位就開始忙活起來,尤其是8個城區作戰單位。
首先就是熟悉自己區域的環境,將1幢幢建築物打通,將一袋袋沙袋搬上街道或者建築物理,狙擊手則是挑選自己的狙擊位,一時間忙的是不亦樂乎。
就連整個城市的下水道網絡也被利用了起來,用於囤積糧食和彈藥。
相比起其他城市,膠州的下水道係統不但非常的龐大,還很完善,因為是當初德國老修建的,王林不可能不利用。
防守兩個炮台的作戰單位同樣也沒歇著,封閉式的炮台,被沙袋覆蓋了一層又一層,敞開式的小炮台,就將沙袋堆在周圍。
各個作戰區域,都在囤積彈藥,糧食等基本生活用品,而萊蕪生產的所有方便麵和餅幹幾乎都用飛機運過來了,防止戰事激烈時救急。
隨著500名醫生和護士的進駐,總督府成了一座野戰醫院。
2萬鬼子僑民,王林自然不會放,也不會讓他們跟著撤走,都關在了碼頭的倉庫裏。
為了防止鬼子斷水或者向水源處投毒,王林不但人人配備了一套防毒麵具,還兌換了一批橡膠管,在嶗山上挑選了一處水源,用橡膠管將水引到城中。
橡膠管都是埋在地下的,進入城區後更是走下水道,兩側炮台同樣如此,可以說王林是做足了充分的準備,能想到的幾乎都做了。
王林之所以和比特說這些,無非還是想引起老希的注意,或者說是關注一下,讓他覺得在東亞,可能還有一個潛在的小盟友。
不得不說,王林的這招還是起到了一些作用,比特如實的匯報給了老希後。
老希雖然不覺得現在王林有資格和他合作,但殺奴軍的戰績擺在那裏,潛力還是有一些的,所以暫時保持良好的關係還是有必要的。
於是吩咐了一句,讓造船廠不要將王林訂購的戰艦拖得太久,以免影響到德國的形象。
顯然也明白,王林之所以放出這個信號的目的所在。
其實老希也知道日本不是個好朋友,甚至還有些厭惡,但德國別無選擇。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都想將華拉入陣營,而老希一上台就開始在華布局。
不遺餘力的支持老蔣,奈何華的局勢太爛,完全看不到一點希望,所以才不得不將目光放在了東北亞的小島上。
對王林老希還是非常有好感的,畢竟噴氣式飛機的技術資料他們幾乎沒發什麽代價。
坦克的資料雖然被訛了一艘戰列艦,但在王林訂購的那艘超級戰列艦上,也賺回來了。
關鍵是王林的性格,對他的脾氣,東方的戰局,他一直都在關注,相比起華的其他大人物,王林更加具有冒險精神,也更加的膽大。
這種人,才是德國真正需要合作的人。
若提前十年,那怕是五年,他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全力支持王林,但現在卻實在是太晚了。
…
鏡頭回轉到亞洲,隨著大量的日軍和一車車的物資,沿鐵路南下濟南,東北、朝鮮、本土的士兵和物資也在向碼頭集結,國內的各方勢力,都知道大戰無法避免。
老頭子在重慶是一封接著一封的電報,發往膠州,恨不得親自前去將夫人抓回來,奈何夫人鐵了心要留在膠州,讓他也隻能幹著急。
“夫人,楊家樓鎮的機場,明天我就要下令舍棄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再不走以後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啦。”
“小林,你不要再勸了,我意已決,這次我將和你們一起並肩作戰。”貴婦心裏雖然也有些擔心,但臉上卻是一副決絕的神情。
“好吧,既然夫人這麽信任我和我的士兵,我也不好再說什麽。”
王林點點頭,他自然明白貴婦的心思,那就是堵他這次能打贏,一旦賭贏了,不但可以賺得巨大的聲望,同時還能贏得他的好感。
李倩見夫人執意要留在這裏,也是著急無比,同樣對王司令也恨的牙癢癢。
王林卻沒時間再理她們,而是要做最後的布置了,人多力量大,經過八天沒日沒夜的施工,20座炮台總算完工了。
連大炮都已安裝完畢,每座炮台裏麵彈藥都囤積的滿滿,糧食等生活物品也是源源不斷的搬上山。
3萬多青壯正在修築炮台的防禦工勢,其餘的青壯則是開始往山區搬運糧食和生活物品。
至於老弱婦孺,早就陸陸續續的撤往了山區中的駐地,膠州的各行政部門,就連剛剛成立的治安大隊,都要跟著前往山區維持治安。
偌大的膠州城,靜的有些嚇人,這八天來王林陸陸續續,總共從萊蕪調來了八個步兵營,加上萊蕪原先的9個新兵營,以及兩個陸戰營,一個裝甲營,兵力接近13000餘人。
另有海軍2000餘人,新招收的炮兵1000人,醫生護士500多人,50名特戰隊。
除了這些人外,其他的人通通都要撤走,連總督府的傭人都要撤走。
偌大的會議室裏,10多名營長坐在兩側,一個個摩拳擦掌,絲毫沒有半點懼色。
王林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始下達了作戰部署,經過他的反複研究。
決定成立11個作戰單位,膠州8個區,一個作戰單位負責一個城區的戰事。
每個作戰單位由一個萊蕪調來的步兵營,和一個新步兵營組成,共計1200人,由8位老營長負責指揮。
珠山和嶗山上的炮台各自為一個作戰單位,由兩個陸戰隊和一千炮兵,兩千青壯組成,一邊2500人,珠山炮台防守由白苖指揮,嶗山炮台防守由張鵬雲指揮。
港灣裏的三艘戰艦為一個作戰單位,到時候負責在港灣裏提供必要的炮火支援,防止日軍從港灣兩側下海乘小船攻擊碼頭,由剛剛升任戰列艦艦長的錢四海指揮。
是的,前兩天德國佬的戰巡就已經開進了港灣,和他完成了交易。
近2萬噸的大家夥,讓錢四海等一眾官兵激動的一夜沒睡著,900多海軍將士,現在都還在熟悉戰列艦的性能。
最後一個作戰單位,也是全軍指揮中樞,由50名特戰隊員,裝甲營,一個新步兵營以及500名醫生護士組成。
負責總督府到碼頭的這一片核心區域,由小雪指揮,而王林自己則負責總攬全局。
王林的作戰方針是,除了核心區域和兩側炮台不能丟,其餘城區都可以丟。
不和日軍計較一街一屋的得失義,隻求盡可能的殺傷日軍有生目標。
兩側炮台防守的兵力雖然少了點,主力隻有兩個陸戰營,共計2000人,但有堅固的工事,險峻的地形,隻要不斷糧斷水斷彈,相信守住問題應該不大。
11個作戰單位都可以和王林直接進行無線通話,而每個作戰單位下轄的各連排,同樣可以進行無線通話聯係。
任務布置完以後,各個作戰單位就開始忙活起來,尤其是8個城區作戰單位。
首先就是熟悉自己區域的環境,將1幢幢建築物打通,將一袋袋沙袋搬上街道或者建築物理,狙擊手則是挑選自己的狙擊位,一時間忙的是不亦樂乎。
就連整個城市的下水道網絡也被利用了起來,用於囤積糧食和彈藥。
相比起其他城市,膠州的下水道係統不但非常的龐大,還很完善,因為是當初德國老修建的,王林不可能不利用。
防守兩個炮台的作戰單位同樣也沒歇著,封閉式的炮台,被沙袋覆蓋了一層又一層,敞開式的小炮台,就將沙袋堆在周圍。
各個作戰區域,都在囤積彈藥,糧食等基本生活用品,而萊蕪生產的所有方便麵和餅幹幾乎都用飛機運過來了,防止戰事激烈時救急。
隨著500名醫生和護士的進駐,總督府成了一座野戰醫院。
2萬鬼子僑民,王林自然不會放,也不會讓他們跟著撤走,都關在了碼頭的倉庫裏。
為了防止鬼子斷水或者向水源處投毒,王林不但人人配備了一套防毒麵具,還兌換了一批橡膠管,在嶗山上挑選了一處水源,用橡膠管將水引到城中。
橡膠管都是埋在地下的,進入城區後更是走下水道,兩側炮台同樣如此,可以說王林是做足了充分的準備,能想到的幾乎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