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見對方沒有開炮,老老實實的開始修工事,也是暗罵鬼子犯賤,不過,也下令機群停止轟炸。
畢竟這樣小規模的轟炸作用不大,何況鬼子所處的是山穀,而並非空地,有太多躲避空襲的地方了。
下午兩點時分,從黑山坳馳援來的兩個聯隊7000大軍終於殺到新泰西城外。
大軍立即就展開,然後朝著城外陣地發起了進攻,而山穀中的1萬多鬼子,也同時向王林防守的陣地發起了進攻。
二十四門重炮,再也不似先前那般慢悠悠的射擊,而是展開了極速射,炮彈不要錢似的砸向了陣地,幾十門山炮也齊齊開火助威。
足足轟擊了一個小時,將王司令辛辛苦苦挖的戰壕炸了個稀巴爛,10輛戰車打頭,一個步兵大隊緩緩壓來。
王林知道今天必須要扛住鬼子的進攻,否則一切都得完蛋,而隻要今天扛住了鬼子的進攻,接下來鬼子的士氣就會逐漸低迷起來,所以毫不猶豫的呼叫空中支援。
一時間整個新泰附近都是激烈的槍聲和喊殺聲,從黑山坳趕來的7000鬼子,進攻還比較保守,但山穀中的1萬鬼子卻是異常的凶猛。仗著24門重炮和和戰車,頻頻發動猛攻,奈何萊蕪機場離這裏直線距離也才幾十公裏,王司令的40多架海鯊和10多架大型轟炸機,連番出動,輪流轟炸,一直就沒間斷過
。
再加上城中的盧勇也有餘力,情況一不對就及時調兵增援。戰鬥足足持續了兩個小時,鬼子少將才不得不下令停止進攻,他算是看出來了,憑借現有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吃掉新泰附近的遊擊隊和殺奴軍,繼續進攻,隻會徒耗彈
藥,白白折損兵力。
除非兩軍能合兵一處,而對方城外和城內的大軍又無法相互支援,才能分割吃掉。
但事實是,對方兩軍相連,恰恰將他們分割了開來,在戰術上占盡了優勢。
“通知熊本大佐,試著向對方的北城外陣地發起進攻。”山穀中的一座高地上,鬼子少將舉著望遠鏡,一眼就看出了關鍵所在。
一旦能拿下城北陣地,就能兩麵夾擊他們前麵的敵人,相反若是不拿下城北陣地就冒冒然的派兵從中間夾擊,就會被對方兩麵夾擊。
北城外的陣地,距離山穀口的陣地雖然有七八裏寬,但再加上雙方重機槍的射程,剛好能夠封鎖的死死。
鬼子少將看到這裏也是氣得半死,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對方高明。
城西的鬼子大佐接到鬼子少將的電報,隨手就扯得稀巴爛,開什麽玩笑?
難道他看不出來城北是關鍵所在嗎?
可他總共也才7000餘人,進攻的人派少了就是去送死,派太多了,他的右翼安全如何保證?
城內的守軍可是絲毫不比他們少,萬一從南麵殺出城迂回包抄過來,絕對得讓他脫層皮。
所以立即就回電,言辭拒絕了這一荒謬的,不切實際的,不顧友軍死活的建議。
鬼子少將看著回複的電報也是苦笑,也徹底熄了在進攻的心思,將情況一五一十的匯報給了稲葉四郎,請求戰術指導。
黑山坳,日軍指揮部裏。
稲葉四郎神情有些凝重,從得知南路大軍沒有及時奪下新泰,他就知道,僅憑南路大軍和他調派的7000援軍,恐怕很難收拾得了對方。
他同樣也知道,對方的戰略意圖已經實現了,那就是逼他在新泰城下決戰,若是他還想繼續這樣耗下去,被堵在山裏的南路大軍,總有彈盡糧絕的一天。
關鍵是對方如今占據了新泰,兵力還將近2萬,也就意味著將殺奴軍和遊擊隊壓縮在萊蕪和沂蒙山區的戰略徹底破產。
新泰不比萊蕪,四周沒有大山阻隔,往西是泰安,東南方幾十公裏就是蒙陰縣。
然後是沂南,臨沂,再往東是莒縣,莒南,日照,離膠州已經不遠了。
而西南方和南麵則是泗水,平邑,兗州,濟寧,離徐州和河南同樣不遠。
一旦真的讓殺奴軍長期占據新泰縣,無論兵鋒指向哪裏,都是皇軍無法承受的後果。若真讓殺奴軍這頭猛虎竄出,憑借王林此時的聲望,屆時整個山東以至於江淮和中原地區都將一發不可收拾,按照和殺奴軍曆來戰鬥的推算,起碼得要百萬大軍才能維持
住局勢。
想到這裏,稲葉四郎頭皮也是一陣發麻,他發現要是不將殺奴軍這頭猛虎關進籠子裏,帝國遲早會被拖死的。
“師團長閣下,這是司令官發來的急電。”一名參謀官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臉色有些難看。
“念!”稲葉四郎沒有接電報,而是擺了擺手麵無表情的道。
“嗨!命令第六師團不惜一切代價奪回新泰,並同時確保泰安不失,否則師團長稲葉四郎就剖腹自裁,向天皇陛下謝罪!”參謀練完後,一個立正低著頭。
指揮部裏頓時鴉雀無聲。
稲葉四郎並未感到意外,他都能看出殺奴軍占據新泰的危害,司令官閣下不可能看不出。
接過電報掃了一眼,稲葉四郎也不再猶豫,立即命令大軍收拾行裝,明天清晨開拔。
次日,鬼子6萬餘大軍,就一分為二,3萬人率先徐徐退往泰安,直到中午,稲葉四郎才率領剩下的3萬多大軍,直接向南殺往新泰。
騎兵聯隊打頭,戰車大隊殿後,3萬多大軍井然有序,開戰以來,第六師團的2萬多精銳,稲葉四郎始終沒有動用。
白蓮花也第一次率大軍出擊,裝甲營幾十輛坦克打頭,12個精銳步兵營,整整1萬餘大軍緊隨其後,和日軍向南退去的大軍後隊間隔還不到五裏。
幾十輛日軍新型重型坦克,和幾十輛豹式坦克,在平原上終於第一次碰撞在了一起。
相比起日軍以前的那些薄皮坦克,在豹式坦克麵前隻有屠殺的份。這次雙方卻是打得旗鼓相當,讓白蓮花和所有人都是詫異無比,都沒想到日軍竟然還藏著這種殺手鐧。
畢竟這樣小規模的轟炸作用不大,何況鬼子所處的是山穀,而並非空地,有太多躲避空襲的地方了。
下午兩點時分,從黑山坳馳援來的兩個聯隊7000大軍終於殺到新泰西城外。
大軍立即就展開,然後朝著城外陣地發起了進攻,而山穀中的1萬多鬼子,也同時向王林防守的陣地發起了進攻。
二十四門重炮,再也不似先前那般慢悠悠的射擊,而是展開了極速射,炮彈不要錢似的砸向了陣地,幾十門山炮也齊齊開火助威。
足足轟擊了一個小時,將王司令辛辛苦苦挖的戰壕炸了個稀巴爛,10輛戰車打頭,一個步兵大隊緩緩壓來。
王林知道今天必須要扛住鬼子的進攻,否則一切都得完蛋,而隻要今天扛住了鬼子的進攻,接下來鬼子的士氣就會逐漸低迷起來,所以毫不猶豫的呼叫空中支援。
一時間整個新泰附近都是激烈的槍聲和喊殺聲,從黑山坳趕來的7000鬼子,進攻還比較保守,但山穀中的1萬鬼子卻是異常的凶猛。仗著24門重炮和和戰車,頻頻發動猛攻,奈何萊蕪機場離這裏直線距離也才幾十公裏,王司令的40多架海鯊和10多架大型轟炸機,連番出動,輪流轟炸,一直就沒間斷過
。
再加上城中的盧勇也有餘力,情況一不對就及時調兵增援。戰鬥足足持續了兩個小時,鬼子少將才不得不下令停止進攻,他算是看出來了,憑借現有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吃掉新泰附近的遊擊隊和殺奴軍,繼續進攻,隻會徒耗彈
藥,白白折損兵力。
除非兩軍能合兵一處,而對方城外和城內的大軍又無法相互支援,才能分割吃掉。
但事實是,對方兩軍相連,恰恰將他們分割了開來,在戰術上占盡了優勢。
“通知熊本大佐,試著向對方的北城外陣地發起進攻。”山穀中的一座高地上,鬼子少將舉著望遠鏡,一眼就看出了關鍵所在。
一旦能拿下城北陣地,就能兩麵夾擊他們前麵的敵人,相反若是不拿下城北陣地就冒冒然的派兵從中間夾擊,就會被對方兩麵夾擊。
北城外的陣地,距離山穀口的陣地雖然有七八裏寬,但再加上雙方重機槍的射程,剛好能夠封鎖的死死。
鬼子少將看到這裏也是氣得半死,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對方高明。
城西的鬼子大佐接到鬼子少將的電報,隨手就扯得稀巴爛,開什麽玩笑?
難道他看不出來城北是關鍵所在嗎?
可他總共也才7000餘人,進攻的人派少了就是去送死,派太多了,他的右翼安全如何保證?
城內的守軍可是絲毫不比他們少,萬一從南麵殺出城迂回包抄過來,絕對得讓他脫層皮。
所以立即就回電,言辭拒絕了這一荒謬的,不切實際的,不顧友軍死活的建議。
鬼子少將看著回複的電報也是苦笑,也徹底熄了在進攻的心思,將情況一五一十的匯報給了稲葉四郎,請求戰術指導。
黑山坳,日軍指揮部裏。
稲葉四郎神情有些凝重,從得知南路大軍沒有及時奪下新泰,他就知道,僅憑南路大軍和他調派的7000援軍,恐怕很難收拾得了對方。
他同樣也知道,對方的戰略意圖已經實現了,那就是逼他在新泰城下決戰,若是他還想繼續這樣耗下去,被堵在山裏的南路大軍,總有彈盡糧絕的一天。
關鍵是對方如今占據了新泰,兵力還將近2萬,也就意味著將殺奴軍和遊擊隊壓縮在萊蕪和沂蒙山區的戰略徹底破產。
新泰不比萊蕪,四周沒有大山阻隔,往西是泰安,東南方幾十公裏就是蒙陰縣。
然後是沂南,臨沂,再往東是莒縣,莒南,日照,離膠州已經不遠了。
而西南方和南麵則是泗水,平邑,兗州,濟寧,離徐州和河南同樣不遠。
一旦真的讓殺奴軍長期占據新泰縣,無論兵鋒指向哪裏,都是皇軍無法承受的後果。若真讓殺奴軍這頭猛虎竄出,憑借王林此時的聲望,屆時整個山東以至於江淮和中原地區都將一發不可收拾,按照和殺奴軍曆來戰鬥的推算,起碼得要百萬大軍才能維持
住局勢。
想到這裏,稲葉四郎頭皮也是一陣發麻,他發現要是不將殺奴軍這頭猛虎關進籠子裏,帝國遲早會被拖死的。
“師團長閣下,這是司令官發來的急電。”一名參謀官急匆匆的走了進來,臉色有些難看。
“念!”稲葉四郎沒有接電報,而是擺了擺手麵無表情的道。
“嗨!命令第六師團不惜一切代價奪回新泰,並同時確保泰安不失,否則師團長稲葉四郎就剖腹自裁,向天皇陛下謝罪!”參謀練完後,一個立正低著頭。
指揮部裏頓時鴉雀無聲。
稲葉四郎並未感到意外,他都能看出殺奴軍占據新泰的危害,司令官閣下不可能看不出。
接過電報掃了一眼,稲葉四郎也不再猶豫,立即命令大軍收拾行裝,明天清晨開拔。
次日,鬼子6萬餘大軍,就一分為二,3萬人率先徐徐退往泰安,直到中午,稲葉四郎才率領剩下的3萬多大軍,直接向南殺往新泰。
騎兵聯隊打頭,戰車大隊殿後,3萬多大軍井然有序,開戰以來,第六師團的2萬多精銳,稲葉四郎始終沒有動用。
白蓮花也第一次率大軍出擊,裝甲營幾十輛坦克打頭,12個精銳步兵營,整整1萬餘大軍緊隨其後,和日軍向南退去的大軍後隊間隔還不到五裏。
幾十輛日軍新型重型坦克,和幾十輛豹式坦克,在平原上終於第一次碰撞在了一起。
相比起日軍以前的那些薄皮坦克,在豹式坦克麵前隻有屠殺的份。這次雙方卻是打得旗鼓相當,讓白蓮花和所有人都是詫異無比,都沒想到日軍竟然還藏著這種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