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十八啊……”
站在納姆王城正中心, 神殿的大門之前,百裏疏提著金色的長弓。他仰著頭, 望著這座恢弘的神殿——或者說王殿。黑色的岩石顯露出一種沉重與威嚴, 神殿的石柱雕刻, 赤炎以蛇的形象盤繞著。
站在穹柱之前,百裏疏並沒有立刻走進去。
西北之門打開之後,四方的風自城門灌入,在石城的大街小巷中遊走著。微微的涼風而至。
他尋找的答案就在神殿深處,但是一時間,他卻有幾分不想走進去。
百裏留香莫相識, 算盡天機未可知。那些人這麽說他的,百裏疏其實也知道。但是, 就像他與葉秋生說的一樣,很多人覺得他無所不知,然而他情願自己一無所知。
知道得越多, 承擔的也越多,責任這種東西從來就不會像口中說說的三兩句拒絕一樣。當初,那個從雪裏走出帶走他的人, 那人告訴他, 他是誰, 是百裏家族的家主。所以哪怕到了最後, 發現那個人從一開始就另有其他的目的, 看著那些年輕的, 將他奉若神明的年輕子弟, 他真的能夠放任不管嗎?
不能的。
所以,他是東陵百裏,是百裏家主。
隻是,如今,他終是要弄明白一個問題:他到底是叫做百裏疏,還是……百裏疏就是他?
百裏百裏,朝歌百裏,牧之東陵。
東陵的百裏,九玄的百裏,古氏的百裏……恍恍惚惚的這麽多東西。他對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地醒來,行走在飛雪的夜裏,一天一天。然後有人告訴他,他是東陵的百裏家主,於是他回去了。
然而等到病重歸西,他睜開眼,成了九玄的百裏。
東陵百裏的記憶清晰無比,但是成為九玄百裏之後,卻又著其他的,瑣碎的,熟悉的畫麵不斷地複蘇。他翻閱著藏書閣中,所有的古老卷軸,閱讀著那些或真或假的曆史記載,眼前隨之浮起清晰的遙遠的畫麵。
那些畫麵那麽那麽地真實,真實到不像幻覺,而像那是他曾經親眼目睹,親自經曆過的事情。
所以,九玄門的百裏,也是他……嗎?
百裏疏提著長弓,孤獨地站在神殿之前。他身形消瘦,臉色蒼白。四周空無一人,他的眉眼中終於露出了再也掩蓋不住的茫然與疲憊。
“我是誰?”
他低低地問出來,神情茫然悲淒。
四方而來的風,浩浩,寒冷。青年的寬袍微微地拂動著。
最後,他握著金烏長弓,走進了黑色的古老神殿。
風聲悠遠,如同歎息。
…………………………………………………………………………………………………………
九玄門,璧雍閣。
長老們沉默地分座左右,九玄門的掌門易鶴平坐在上首,也沉默著。正廳之中的氣氛很是地沉悶。
站在正堂中間的,是穿著喪服,衣上有九州錢莊標誌的一位胖子,廖乾。
他修為低微,但是站在仙門第一宗的眾位九玄長老麵前,卻依舊站得筆直。他雖然還是個胖子,但是比起在並州的時候,已經瘦了許多,風塵仆仆千裏迢迢地趕來九玄門主宗。
在廖乾身前。擺著一排棺材。
棺材是用上好的檀木打造的,但歸根到底也隻不過是普通的,沒有任何威力的棺材。但是在座的,這些成名已久,修為高深的仙門第一宗,九玄門的長老們,卻沒有一位願意,沒有一位想去推開那些棺材。
“有人拜托我,把他的師兄師姐送回來。”
廖乾沙啞著聲說。
易鶴平站起身,走到棺材前。伸出手,緩緩地推開了一口棺材的蓋子,棺材中安置著一副被套上上好斂衣的白骨,一塊夜鐵鑄造的腰牌放在枯骨身上:乾脈陳岩。
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
大殿中死一般地沉寂,棺材中,有的白骨比較完好,有的隻有幾節骨頭,也有完好的屍身……易鶴平親手緩緩推開所有棺材,有一口棺材中甚至隻有半塊靈牌——那是原本立在並州青冥塔塔頂的九玄守塔弟子的靈牌。
注視著這些棺材,仙門八宗,位於第一的九玄門掌門,易鶴平向廖乾這個微不足道的九州錢莊弟子行了一禮。
“多謝。”
易鶴平輕聲說。
沉默注視著那些棺材的長老中,賀州的父親,賀擎川握緊了拳——他始終還是弄不懂易鶴平這個人。
毫不在意自己身為掌門之尊,向著一名九州錢莊的弟子行禮道謝,卻又能夠毫不猶豫地做出犧牲那麽多弟子的決定……他到底是怎麽想的?賀擎川看不懂他。
“還有……”
廖乾的聲音沙啞得不像樣,他努力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手指指尖卻在顫抖著。
“還有一個。”
廖乾抬手,又一口檀木棺材擺在了地麵上,他蒼白著臉,親自推開了棺材蓋。
棺材中沒有屍體,沒有白骨,沒有腰牌,隻有一套衣服。
“他叫周文安,是並州的守塔弟子,他沒有走,到了最後還在守塔。”廖乾的聲音嘶啞。
“他要陪他的師兄師姐們。”
易鶴平站在這一口口棺材前,微微愣住了。
——大師兄,小弟在這裏守著,九玄門……就交給師兄了。
——師兄,我明白的。
……
“入祠堂吧。”易鶴平很快地恢複了平靜,他沉聲命令,轉身離去。
離開璧雍閣後,易鶴平仰起頭,痛苦地閉了閉眼。
九玄門,九玄門。
天下無雙的九玄門,仙門第一宗的九玄門。
“師兄。”背後有人喊住了他,是賀擎川。
他跟著出來了。
易鶴平站住了,卻沒有回頭。問有什麽事,聲音平靜,和平時沒有什麽差別。
“你……”賀擎川頓了頓,最終還是沒有問出原本想問的那問題,轉而說起另外的一件事。“他們已經回來了。”
“時間差不多了。”易鶴平知道他說的是賀州他們,“讓賀州知道他該知道的事情吧。”
“時間差不多了。”
他又重複了一遍。
站在納姆王城正中心, 神殿的大門之前,百裏疏提著金色的長弓。他仰著頭, 望著這座恢弘的神殿——或者說王殿。黑色的岩石顯露出一種沉重與威嚴, 神殿的石柱雕刻, 赤炎以蛇的形象盤繞著。
站在穹柱之前,百裏疏並沒有立刻走進去。
西北之門打開之後,四方的風自城門灌入,在石城的大街小巷中遊走著。微微的涼風而至。
他尋找的答案就在神殿深處,但是一時間,他卻有幾分不想走進去。
百裏留香莫相識, 算盡天機未可知。那些人這麽說他的,百裏疏其實也知道。但是, 就像他與葉秋生說的一樣,很多人覺得他無所不知,然而他情願自己一無所知。
知道得越多, 承擔的也越多,責任這種東西從來就不會像口中說說的三兩句拒絕一樣。當初,那個從雪裏走出帶走他的人, 那人告訴他, 他是誰, 是百裏家族的家主。所以哪怕到了最後, 發現那個人從一開始就另有其他的目的, 看著那些年輕的, 將他奉若神明的年輕子弟, 他真的能夠放任不管嗎?
不能的。
所以,他是東陵百裏,是百裏家主。
隻是,如今,他終是要弄明白一個問題:他到底是叫做百裏疏,還是……百裏疏就是他?
百裏百裏,朝歌百裏,牧之東陵。
東陵的百裏,九玄的百裏,古氏的百裏……恍恍惚惚的這麽多東西。他對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地醒來,行走在飛雪的夜裏,一天一天。然後有人告訴他,他是東陵的百裏家主,於是他回去了。
然而等到病重歸西,他睜開眼,成了九玄的百裏。
東陵百裏的記憶清晰無比,但是成為九玄百裏之後,卻又著其他的,瑣碎的,熟悉的畫麵不斷地複蘇。他翻閱著藏書閣中,所有的古老卷軸,閱讀著那些或真或假的曆史記載,眼前隨之浮起清晰的遙遠的畫麵。
那些畫麵那麽那麽地真實,真實到不像幻覺,而像那是他曾經親眼目睹,親自經曆過的事情。
所以,九玄門的百裏,也是他……嗎?
百裏疏提著長弓,孤獨地站在神殿之前。他身形消瘦,臉色蒼白。四周空無一人,他的眉眼中終於露出了再也掩蓋不住的茫然與疲憊。
“我是誰?”
他低低地問出來,神情茫然悲淒。
四方而來的風,浩浩,寒冷。青年的寬袍微微地拂動著。
最後,他握著金烏長弓,走進了黑色的古老神殿。
風聲悠遠,如同歎息。
…………………………………………………………………………………………………………
九玄門,璧雍閣。
長老們沉默地分座左右,九玄門的掌門易鶴平坐在上首,也沉默著。正廳之中的氣氛很是地沉悶。
站在正堂中間的,是穿著喪服,衣上有九州錢莊標誌的一位胖子,廖乾。
他修為低微,但是站在仙門第一宗的眾位九玄長老麵前,卻依舊站得筆直。他雖然還是個胖子,但是比起在並州的時候,已經瘦了許多,風塵仆仆千裏迢迢地趕來九玄門主宗。
在廖乾身前。擺著一排棺材。
棺材是用上好的檀木打造的,但歸根到底也隻不過是普通的,沒有任何威力的棺材。但是在座的,這些成名已久,修為高深的仙門第一宗,九玄門的長老們,卻沒有一位願意,沒有一位想去推開那些棺材。
“有人拜托我,把他的師兄師姐送回來。”
廖乾沙啞著聲說。
易鶴平站起身,走到棺材前。伸出手,緩緩地推開了一口棺材的蓋子,棺材中安置著一副被套上上好斂衣的白骨,一塊夜鐵鑄造的腰牌放在枯骨身上:乾脈陳岩。
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
大殿中死一般地沉寂,棺材中,有的白骨比較完好,有的隻有幾節骨頭,也有完好的屍身……易鶴平親手緩緩推開所有棺材,有一口棺材中甚至隻有半塊靈牌——那是原本立在並州青冥塔塔頂的九玄守塔弟子的靈牌。
注視著這些棺材,仙門八宗,位於第一的九玄門掌門,易鶴平向廖乾這個微不足道的九州錢莊弟子行了一禮。
“多謝。”
易鶴平輕聲說。
沉默注視著那些棺材的長老中,賀州的父親,賀擎川握緊了拳——他始終還是弄不懂易鶴平這個人。
毫不在意自己身為掌門之尊,向著一名九州錢莊的弟子行禮道謝,卻又能夠毫不猶豫地做出犧牲那麽多弟子的決定……他到底是怎麽想的?賀擎川看不懂他。
“還有……”
廖乾的聲音沙啞得不像樣,他努力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手指指尖卻在顫抖著。
“還有一個。”
廖乾抬手,又一口檀木棺材擺在了地麵上,他蒼白著臉,親自推開了棺材蓋。
棺材中沒有屍體,沒有白骨,沒有腰牌,隻有一套衣服。
“他叫周文安,是並州的守塔弟子,他沒有走,到了最後還在守塔。”廖乾的聲音嘶啞。
“他要陪他的師兄師姐們。”
易鶴平站在這一口口棺材前,微微愣住了。
——大師兄,小弟在這裏守著,九玄門……就交給師兄了。
——師兄,我明白的。
……
“入祠堂吧。”易鶴平很快地恢複了平靜,他沉聲命令,轉身離去。
離開璧雍閣後,易鶴平仰起頭,痛苦地閉了閉眼。
九玄門,九玄門。
天下無雙的九玄門,仙門第一宗的九玄門。
“師兄。”背後有人喊住了他,是賀擎川。
他跟著出來了。
易鶴平站住了,卻沒有回頭。問有什麽事,聲音平靜,和平時沒有什麽差別。
“你……”賀擎川頓了頓,最終還是沒有問出原本想問的那問題,轉而說起另外的一件事。“他們已經回來了。”
“時間差不多了。”易鶴平知道他說的是賀州他們,“讓賀州知道他該知道的事情吧。”
“時間差不多了。”
他又重複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