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官員的午休時間很短,所以,為了體現皇帝對百官的照顧,宮中特設了小灶,為當值的官員提供午餐。
阿箬初次踏入飯堂,整個人倒有些誠惶誠恐。她尋了最末的位置坐了下來,而後,便有小宦官上前來為她沏茶。
“今日準備了武夷山的大紅袍還有安吉的白茶,不大人願喝哪種?”
阿箬微微頷首,答道:“我喝白茶便好。”
而後,小宦官拱手,又道:“請大人稍等,奴婢這就為陛下上茶、上菜。”
過了一會兒,那小宦官又端了托盤出來,其上放了白瓷的茶盞,還有白底藍釉的餐具,餐具中裝著兩葷一素,還有顆粒飽滿的白飯。
“大人請慢用!”說罷,那小宦官便退下了。
阿箬仔細瞧了,這官員定食午餐,雖隻兩葷一素,但菜色卻是十分精美,食材也新鮮幹淨。
她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雞丁,放入口中一嚐,隻覺酸辣適中,很是下飯。
至於另一盤菜,阿箬剛想夾起來嚐嚐,便聽見堂中有人高聲道:“現而今,也隻有在宮中的午餐,能吃到如此鮮美的蘿卜煨臘肉了。”
阿箬右手一頓,豎起耳朵,想聽清那人的言語。
“齊大人何出此言?”他身旁一個紫袍官員問道。
那同樣身著紫袍的齊大人啃了一口碗中的蘿卜,感歎道:“沈大人,瞧你這模樣,就是不理家中柴米油鹽之人。”
沈大人哈哈一笑,問道:“這些婦道人家才管的小事,本官又豈會過問。”
“也難怪,你出身帝都豪門,自不會像我們這種寒門出身的一般。”
“齊大人此言似頗有感觸,不妨說與本官聽聽。”豪門出身的沈大人很是感興趣道。
“沈大人,別的不說,你可知做臘肉最重要的一位調料是什麽?”
“這有何難,君子雖遠庖廚,但卻從不辜負美食,做臘肉,最重要的調料,自然是鹽。”沈大人頗有些得意地道。
“那沈大人今年可去帝都普通百姓聚居的街巷看過,今年的臘肉之於去年,又是如何?”
“這……”沈大人麵帶難色,答道:“這,本官倒是不甚了解。”
“也難怪,沈大人長居若耶巷,往來無白丁,又豈會關注於尋常百姓的院牆中事?”
“哎呀,我說齊大人,我這碗中的蘿卜都快放涼了,就請你不要再賣關子了。”
“也罷也罷,”那齊大人擺擺手,道:“今年由於鹽價上漲,帝都普通百姓能買到的鹽比之往年少了不少,所以,各家各戶的臘肉也相應地少了不少。”
“原來如此,”沈大人點點頭,複而他又道:“本官記得,帝都的鹽大多是產於東海之畔的海鹽,而管著這東海鹽脈的不正是……”
阿箬眼皮一跳,隻聽那齊大人連忙阻止了沈大人的話語,“誒,沈大人,你我當慶幸在朝為官,還有這般的美食可享。”
沈大人像領悟了什麽似的,趕緊道:“正是正是。”
那沈大人雖緘口不語,但阿箬心中,已然有了結論,東海靠進江南,而掌著海鹽命脈的,正是——會稽謝氏。
阿箬初次踏入飯堂,整個人倒有些誠惶誠恐。她尋了最末的位置坐了下來,而後,便有小宦官上前來為她沏茶。
“今日準備了武夷山的大紅袍還有安吉的白茶,不大人願喝哪種?”
阿箬微微頷首,答道:“我喝白茶便好。”
而後,小宦官拱手,又道:“請大人稍等,奴婢這就為陛下上茶、上菜。”
過了一會兒,那小宦官又端了托盤出來,其上放了白瓷的茶盞,還有白底藍釉的餐具,餐具中裝著兩葷一素,還有顆粒飽滿的白飯。
“大人請慢用!”說罷,那小宦官便退下了。
阿箬仔細瞧了,這官員定食午餐,雖隻兩葷一素,但菜色卻是十分精美,食材也新鮮幹淨。
她拿起筷子,夾了一塊雞丁,放入口中一嚐,隻覺酸辣適中,很是下飯。
至於另一盤菜,阿箬剛想夾起來嚐嚐,便聽見堂中有人高聲道:“現而今,也隻有在宮中的午餐,能吃到如此鮮美的蘿卜煨臘肉了。”
阿箬右手一頓,豎起耳朵,想聽清那人的言語。
“齊大人何出此言?”他身旁一個紫袍官員問道。
那同樣身著紫袍的齊大人啃了一口碗中的蘿卜,感歎道:“沈大人,瞧你這模樣,就是不理家中柴米油鹽之人。”
沈大人哈哈一笑,問道:“這些婦道人家才管的小事,本官又豈會過問。”
“也難怪,你出身帝都豪門,自不會像我們這種寒門出身的一般。”
“齊大人此言似頗有感觸,不妨說與本官聽聽。”豪門出身的沈大人很是感興趣道。
“沈大人,別的不說,你可知做臘肉最重要的一位調料是什麽?”
“這有何難,君子雖遠庖廚,但卻從不辜負美食,做臘肉,最重要的調料,自然是鹽。”沈大人頗有些得意地道。
“那沈大人今年可去帝都普通百姓聚居的街巷看過,今年的臘肉之於去年,又是如何?”
“這……”沈大人麵帶難色,答道:“這,本官倒是不甚了解。”
“也難怪,沈大人長居若耶巷,往來無白丁,又豈會關注於尋常百姓的院牆中事?”
“哎呀,我說齊大人,我這碗中的蘿卜都快放涼了,就請你不要再賣關子了。”
“也罷也罷,”那齊大人擺擺手,道:“今年由於鹽價上漲,帝都普通百姓能買到的鹽比之往年少了不少,所以,各家各戶的臘肉也相應地少了不少。”
“原來如此,”沈大人點點頭,複而他又道:“本官記得,帝都的鹽大多是產於東海之畔的海鹽,而管著這東海鹽脈的不正是……”
阿箬眼皮一跳,隻聽那齊大人連忙阻止了沈大人的話語,“誒,沈大人,你我當慶幸在朝為官,還有這般的美食可享。”
沈大人像領悟了什麽似的,趕緊道:“正是正是。”
那沈大人雖緘口不語,但阿箬心中,已然有了結論,東海靠進江南,而掌著海鹽命脈的,正是——會稽謝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