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精微篇》,屬於舞曲歌辭,舊曲作於漢章帝時代,曹植依前曲改作新歌五段,或者說五篇。詩中多引傳說的故事,說明至誠之心可以動天感人。故事性強,運用比喻手法,闡述精誠到極深微的程度,可以糜爛金石,頗有教育意義。
此詩開篇兩句即:“精微爛金石,至心動神明。”點出全詩的主題思想,西漢的辭賦家楊雄曾有“至誠則金石為開”之句。曹植詩中引的第一個故事是:“杞妻哭死夫,梁山為之傾。”說的是春秋時代齊國杞梁死於齊營之戰,他的妻子在營城下哭了十天,城牆為之崩塌。傳說中的杞梁妻哭倒的城,有說是齊城,有說是杞城。曹植詩中用的“梁山”,漢時亦稱良山,漢文帝之子梁孝王曾在此田獵。晉袁宏《北征賦》中有“背梁山”之句。孟薑女哭長城,則與此是兩回事,也可能據此而編的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子丹西質秦,烏白馬角生。”說的是戰國時代,燕國王喜的太子丹,被送到秦國作人質,親王對他很嚴厲,生活十分痛苦,盼望回國。秦王道:除非烏鴉白了頭,馬兒長出角才放你回燕國。丹仰天長歎,感動了天帝,竟然使烏鴉白了頭,馬生了角,燕子丹才得以回國。實際的事實是燕子丹逃走而歸國的。
第三個故事是:“鄒衍囚燕市,繁霜為夏零。”鄒衍是戰國時燕惠王下的幕僚,被他人進讒言,惠王將他拘囚起來。鄒衍冤枉仰天而歎,老天竟為他下起霜雪來,而其時正當盛夏之際。後麵說的“蘇來卿”和“女休”,二人皆為賢女,唐詩人李白“東海有勇婦”篇,曾作蘇來卿;“女休”姓秦,據傳說她為宗族人報仇,在洛陽市上刺死仇人,被官吏判處死刑,後來被赦免。二女的故事,說明她們本來不怕死,反因此得而長生。
第四個故事是:“太倉令有罪,遠征當就拘。自悲居無男,禍至無與俱。緹縈痛父言,荷擔西上書。盤桓北闕下,泣淚何漣如。乞得並姊弟,沒身贖父軀。漢文感其義,肉刑法用除。其父得以免,辯義在列圖。多男亦何為,一女足成居。”“太倉令”指管理國家糧食倉庫的官,這裏指的是西漢文帝時太倉令淳於意。他犯了罪,被押送到長安去治罪,臨行時,他對五個女兒說假設我有個兒子,少不得有個照應,可惜你們都是女孩,不頂事。他的女兒淳於緹縈站出來,傷心地表示願隨父親去長安照顧。緹縈到長安就給文帝上書,說她願意給官府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行。文帝看了奏折憐憫他,於是赦免了淳於意的犯罪。緹縈涕淚流下如“漣如”,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做為孝道的榜樣,被收入到列女傳中,即植詩:“辯義在列圖”。
第五個故事:“簡子南渡河,津吏廢舟船。執法將加刑,女娟擁棹前。妾父聞君來,將涉不測淵。畏懼風波起,禱祝祭名川。備禮饗神祇,為君求福先。不勝釂祀誠,至令犯罰艱。君必欲加誅,乞使知罪諐。妾願以身代,至誠感蒼天。國君高其義,其父用赦原。河激奏中流,簡子知其賢。歸聘為夫人,榮寵超後先。”
“簡子”就是趙鞅,春秋末年晉國的執政者。他南伐楚國,將“渡河”時間通知給“津吏”,管理渡河口的官員,未料吏人喝醉了酒,誤了渡河的時間,簡子決定將喝醉酒誤事的官吏處死。“女娟擁棹前”,津吏有個女兒名字叫“女娟”,聞訊抱著船槳跪倒在簡子麵前哀求說:“我父親聽說國君要來渡河,就祭祀河神給您祈禱平安,祭後他把剩酒喝了,誰知醉成這個樣子,犯了罪,君要殺他,我願意代替父親去死!”女娟的至誠感動了簡子,讚揚“其義”即她的行動,就免去了津吏的死刑。於是女娟參加搖櫓,在中途她唱了“河激”之歌,簡子甚讚其賢,後來簡子打勝了敵人,回國聘娶了女娟作為夫人,受到“榮寵”!(未完待續)
此詩開篇兩句即:“精微爛金石,至心動神明。”點出全詩的主題思想,西漢的辭賦家楊雄曾有“至誠則金石為開”之句。曹植詩中引的第一個故事是:“杞妻哭死夫,梁山為之傾。”說的是春秋時代齊國杞梁死於齊營之戰,他的妻子在營城下哭了十天,城牆為之崩塌。傳說中的杞梁妻哭倒的城,有說是齊城,有說是杞城。曹植詩中用的“梁山”,漢時亦稱良山,漢文帝之子梁孝王曾在此田獵。晉袁宏《北征賦》中有“背梁山”之句。孟薑女哭長城,則與此是兩回事,也可能據此而編的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子丹西質秦,烏白馬角生。”說的是戰國時代,燕國王喜的太子丹,被送到秦國作人質,親王對他很嚴厲,生活十分痛苦,盼望回國。秦王道:除非烏鴉白了頭,馬兒長出角才放你回燕國。丹仰天長歎,感動了天帝,竟然使烏鴉白了頭,馬生了角,燕子丹才得以回國。實際的事實是燕子丹逃走而歸國的。
第三個故事是:“鄒衍囚燕市,繁霜為夏零。”鄒衍是戰國時燕惠王下的幕僚,被他人進讒言,惠王將他拘囚起來。鄒衍冤枉仰天而歎,老天竟為他下起霜雪來,而其時正當盛夏之際。後麵說的“蘇來卿”和“女休”,二人皆為賢女,唐詩人李白“東海有勇婦”篇,曾作蘇來卿;“女休”姓秦,據傳說她為宗族人報仇,在洛陽市上刺死仇人,被官吏判處死刑,後來被赦免。二女的故事,說明她們本來不怕死,反因此得而長生。
第四個故事是:“太倉令有罪,遠征當就拘。自悲居無男,禍至無與俱。緹縈痛父言,荷擔西上書。盤桓北闕下,泣淚何漣如。乞得並姊弟,沒身贖父軀。漢文感其義,肉刑法用除。其父得以免,辯義在列圖。多男亦何為,一女足成居。”“太倉令”指管理國家糧食倉庫的官,這裏指的是西漢文帝時太倉令淳於意。他犯了罪,被押送到長安去治罪,臨行時,他對五個女兒說假設我有個兒子,少不得有個照應,可惜你們都是女孩,不頂事。他的女兒淳於緹縈站出來,傷心地表示願隨父親去長安照顧。緹縈到長安就給文帝上書,說她願意給官府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行。文帝看了奏折憐憫他,於是赦免了淳於意的犯罪。緹縈涕淚流下如“漣如”,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做為孝道的榜樣,被收入到列女傳中,即植詩:“辯義在列圖”。
第五個故事:“簡子南渡河,津吏廢舟船。執法將加刑,女娟擁棹前。妾父聞君來,將涉不測淵。畏懼風波起,禱祝祭名川。備禮饗神祇,為君求福先。不勝釂祀誠,至令犯罰艱。君必欲加誅,乞使知罪諐。妾願以身代,至誠感蒼天。國君高其義,其父用赦原。河激奏中流,簡子知其賢。歸聘為夫人,榮寵超後先。”
“簡子”就是趙鞅,春秋末年晉國的執政者。他南伐楚國,將“渡河”時間通知給“津吏”,管理渡河口的官員,未料吏人喝醉了酒,誤了渡河的時間,簡子決定將喝醉酒誤事的官吏處死。“女娟擁棹前”,津吏有個女兒名字叫“女娟”,聞訊抱著船槳跪倒在簡子麵前哀求說:“我父親聽說國君要來渡河,就祭祀河神給您祈禱平安,祭後他把剩酒喝了,誰知醉成這個樣子,犯了罪,君要殺他,我願意代替父親去死!”女娟的至誠感動了簡子,讚揚“其義”即她的行動,就免去了津吏的死刑。於是女娟參加搖櫓,在中途她唱了“河激”之歌,簡子甚讚其賢,後來簡子打勝了敵人,回國聘娶了女娟作為夫人,受到“榮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