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賦乃曹植《閑居賦》的主旨思想,雖寫無事春遊,實乃喻政治上的閑置無為。創作時間大約在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1年冬)應詔朝會至第二年春返封地前,從“陽春”、“綠波”等句,應是初春之時。


    《閑居賦》的原文是:


    “何吾人之介特,去朋匹而無儔。出靡時以娛誌,入無樂以銷憂。何歲月之若騖,複民生之無常。


    感陽春之發節,聊輕駕之遠翔。登高丘以延企,時薄暮而起雨。仰歸雲以載奔,遇蘭蕙之長圃。冀芬芳之可服,結春蘅以延佇。入虛廊之閑館,步生風之高蕪。踐密邇之修除,即蔽景之玄宇。翡翠翔於南枝,玄鶴鳴於北野。青魚躍於東沼,白鳥戲於西渚。遂乃背通穀,對淥波,藉文茵,翳春華。丹穀更馳,羽騎相過。”


    本賦的開篇以6句開頭。開頭的6句意思是,“介特”、“無儔”兩句,前者是說我這人非常孤高不合群,後句是離朋友沒有一個伴侶。平時沒有機會散心,回家“無樂”事解憂,“歲月”流逝有如此之快,悲歎人的壽命如此的短暫“無常”。開篇就有一股使人悲愴的氣息。


    “感陽春”趕上了陽春的時節,駕上輕車去遠遊,登上高山以遠眺,“時薄暮”直到黃昏了才回走。


    “仰歸雲”,是寫遠遊觀看的景色。雲彩飛得如奔馳,我從蘭花園內經過,想把芳香的花草結為服飾,(春蘅香草的一種)我在那裏佇立良久。象征的手法,以此比喻,表達對高潔誌操的向往和追求。


    “入虛廓”寫的是走進幽深的宮宇。空闊的長廊風嗖嗖。寂靜的長廊,避陽的深屋,一切冷寂、空闊景象,象征著自己被閑置,而不被用的落寞、寂空的情懷。曹植素懷大誌,這正象他在《求自試表》中所言:“閑居非吾誌,甘心赴國憂。”其意相同,但曹丕父子兩代皇帝都未能滿足他的心願。


    “翡翠”是一種鳥的名字,嘴長而直,有藍色和綠色的羽毛,飛翔在南枝。“玄鶴”指黑色的鶴,長鳴於北野。魚兒在東邊的水中跳躍。“渚”水中的小洲,白鳥在兩邊的島子上戲耍……。對鳥兒、魚兒的描寫頗為傳神,活靈活現,以魚鳥自由歡快,無拘無束之樂,反襯自己人生的不自由,誌不得伸,意不得展拘促,悲哀,愈益顯出自己閑居活動空間的逼仄可憐。朝詔會在京百無聊賴,外出遊觀的描寫,表述自己政治上遭受冷遇,擬比禽魚的活動自由,雖為王侯,實為囚徒的生活。


    最末的“通穀”又稱太穀關。《洛陽紀》中有:“洛陽城南50裏有太穀,舊名曰通穀”。是說,離開通穀關口,麵朝清澈的“綠波”、“文茵”,指車上的虎皮坐褥鋪墊好,朱漆的車輪稱“丹穀”,便轉動起來,遮以春天的花簇,在羽林騎士的伴隨下相隨奔走。


    “羽林騎士”,實乃帝王的護維兵。魏帝派羽林軍從曹植而遊,明顯是為了監視其行動,更加觸發了他的孤寂。正像戲劇中《四郎探母》,鐵鏡公主唱到:“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豔陽天,春光好……”而陳思王卻愁鎖眉間,無心欣賞。(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建安風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景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景榮並收藏建安風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