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再娶一房
薛嫂聽了李慶的回答後,總算是徹底的放下心來,
李慶上了馬,又對薛嫂道:“這事你辦成後,保準少不了你的媒人禮金。”
薛嫂瞬間眉開眼笑的道:“你老人家前幾年前經我買春梅時,許了我幾匹大布,至今還沒與我,要不到明日一並償謝了吧。”
李慶聽後心裏狂汗,沒想到這原主還做過這種賴賬的事,估計是一時忘記了,這薛嫂也是厲害,這麽久了竟還記得。
聽了李慶口頭上應允的好處後,薛嫂便讓他先行,自個倒了回去,詢問孟三姐的心意。
雖然她薛嫂也知孟三姐已是有九成九是看中了李慶的,但還是得到她明確的答複才行。
果然,聽了薛嫂的詢問後,孟三姐便說道:
“奴方才觀這位李大官人處事謀而後動,沉穩而不矯作,確實是個能托付終身的。”
薛嫂大喜,“既是如此,那便早選良辰吉日出嫁吧!”
孟三姐當下給了薛嫂一些錢,托她去找人擇定一個好日子,選到了這月的十四日,又轉述給了李慶知道。
這日子也就是在三天後,李慶雖恨不得馬上抱得美人歸,但區區三天也還是等得了的。
話休饒舌,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在這三天裏,李慶每天不是與金蓮膩在屋內“造小人”,就是到城外訓練莊客,又或是鬥雞遛馬,去勾欄內聽人唱小曲,日子過得好不暢快。
他前世時常在網絡上看那些穿越前輩們許多都苦大仇深的,不是謀算這個,就是立誓要怎樣怎樣,
現在的李慶卻沒多大誌向,前世每天累成狗一樣,這一世難得有這條件,自然是努力的享受一下生活。
當然了,人的想法每個階段都不盡相同,或許李慶以後會有所改變也不一定。
這天一早,李慶便騎了家裏那頭高頭大馬,叫人抬了頂轎子,由薛嫂和幾個小廝跟隨,直往孟三姐那走去。
孟三姐那邊先是請了十二個素僧念經燒靈,告慰亡夫,然後又請了街坊鄰居來派發糕點、方糖、艾窩窩等吃食,場麵熱鬧而喜慶,
當初潘金蓮出嫁時,恨不得馬上飛到李慶府裏去,與街坊鄰居的關係又大多不太和睦,便沒這些舉動。
而且金蓮是在有丈夫的情況下與李慶好上的,估計心裏也有些發虛,所以也不想高調。
但這孟三姐此時卻是理直氣壯地嫁人,自然是多了些禮節。
當李慶的接親隊伍來到這裏時,孟三姐便穿著一身紅色喜服走了出來,在薛嫂兒的牽扶下往轎子那走去。
就在她正準備低頭入轎時,張龍匆匆忙帶著幾個人出現在了街口,臉色十分不善,
聯想起他上次離開時對李慶扔下的狠話,這張龍顯然便是來阻止孟三姐嫁人的。
不過這時,又幾個潑皮忽然擋住了那張龍的去路,
一開始張龍還左右挪騰了一下,但無論他怎麽挪,前邊的潑皮都會出現在身前,才抬頭厲聲道:
“滾一邊去,別耽誤了老爺我的正事!”
“你才滾一邊去,李大官人的親事也敢打攪?真是找死!”
這些潑皮說著,便與張龍的人扭打做了一處。
原來李慶一直記得張龍那天臨走前說的話,料定他今天會來惹事,所以早早的派了人在那裏候著著他了。
所以說那種提前說狠話的行為,雖然是一時爽,但其實真的很愚蠢,這不是擺明了讓對方提高警惕心嗎?
此外李慶還另有一批潑皮沒動,在防著楊氏宗族那些人來搗亂,但卻一直不見人影,倒是讓他頗感意外。
他總覺得楊氏宗族的人是不會這麽輕易收手的,難道是自己多慮了?
孟三姐進了轎子後,薛嫂在這轎子掛了四對紅紗燈籠,然後喊了聲起轎,轎夫便抬著轎子跟著李慶的高頭大馬向前走去。
孟三姐那小叔子楊宗保這時頭上紮著髻兒,穿著件青紗衣,也騎了一匹小馬兒跟在後頭,送他嫂子成親。
李慶這些天與這便宜小叔子也算熟絡,前頭還送了他一匹錦緞、一柄玉絛。
孟三姐嫁給李慶後,這楊宗保的嫡親姑姑就搬到了楊家去,代為看管他,
李慶還安排了楊宗保上私塾,吃穿用度等一切都沒有任何的虧待。
至於楊家原來的那些店鋪,則依舊交由孟三姐來打理,
原本孟三姐對嫁人後,能不能繼續打理那些店鋪是有些遲疑的,
畢竟現在的男人大都喜歡讓妻妾在家裏乖乖的相夫教子,而不喜歡讓她們在外拋頭露臉。
但李慶卻沒這些教條,他是主張女人閑暇時能有自己的事做的,而不是整天躲在宅子裏麵,慢慢的成為宅鬥高手。
比如金蓮現在就常常陪著月娘一起學不同地方的刺繡,又或是讓人請了吳銀兒來教她彈古琴,小日子每天過得也十分的充實。
所以孟三姐既然有成為商業女強人的潛質,李慶當然也是樂於看到的。
除了小叔子楊宗保跟著送親外,孟三姐以前房裏的蘭香、小鸞兩個丫頭,都跟了來鋪床疊被。
至於她以前身邊的小廝琴童,因再過幾個月就十六歲了,就被孟三姐打發了去綢布店裏做個小管事。
轎子一路抬進了李府去,李慶早讓人在西廂房裏收拾了三間屋子,與孟三姐做房,當晚就在她屋內一同安歇了,
期間,孟三姐自是對他百般迎合,無論用什麽姿勢都肯,個中滋味之美妙,自是不必細說。
事後,李慶摟著孟三姐白玉似的香肩,問她道:“娘子可有閨名?”
孟三姐臉上的紅潤仍未消退,細聲軟語道:
“奴因出生於玉樓花盛開之時,所以小時候便有個乳名叫‘玉樓’,長大後就沒用了。”
玉樓花就是牡丹花的一種,其實與孟三姐的氣質倒是頗有幾分相合。
李慶於是拍手讚道:“這個名字起得妙,娘子你以後便繼續用這‘玉樓’二字吧!”
孟三姐也很高興能用會這名字,於是欣然答應了。
不過由於她在府中自金蓮之後,也排在第三,所以府裏的丫鬟小廝們至此之後都稱她為“三娘”多些。
薛嫂聽了李慶的回答後,總算是徹底的放下心來,
李慶上了馬,又對薛嫂道:“這事你辦成後,保準少不了你的媒人禮金。”
薛嫂瞬間眉開眼笑的道:“你老人家前幾年前經我買春梅時,許了我幾匹大布,至今還沒與我,要不到明日一並償謝了吧。”
李慶聽後心裏狂汗,沒想到這原主還做過這種賴賬的事,估計是一時忘記了,這薛嫂也是厲害,這麽久了竟還記得。
聽了李慶口頭上應允的好處後,薛嫂便讓他先行,自個倒了回去,詢問孟三姐的心意。
雖然她薛嫂也知孟三姐已是有九成九是看中了李慶的,但還是得到她明確的答複才行。
果然,聽了薛嫂的詢問後,孟三姐便說道:
“奴方才觀這位李大官人處事謀而後動,沉穩而不矯作,確實是個能托付終身的。”
薛嫂大喜,“既是如此,那便早選良辰吉日出嫁吧!”
孟三姐當下給了薛嫂一些錢,托她去找人擇定一個好日子,選到了這月的十四日,又轉述給了李慶知道。
這日子也就是在三天後,李慶雖恨不得馬上抱得美人歸,但區區三天也還是等得了的。
話休饒舌,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在這三天裏,李慶每天不是與金蓮膩在屋內“造小人”,就是到城外訓練莊客,又或是鬥雞遛馬,去勾欄內聽人唱小曲,日子過得好不暢快。
他前世時常在網絡上看那些穿越前輩們許多都苦大仇深的,不是謀算這個,就是立誓要怎樣怎樣,
現在的李慶卻沒多大誌向,前世每天累成狗一樣,這一世難得有這條件,自然是努力的享受一下生活。
當然了,人的想法每個階段都不盡相同,或許李慶以後會有所改變也不一定。
這天一早,李慶便騎了家裏那頭高頭大馬,叫人抬了頂轎子,由薛嫂和幾個小廝跟隨,直往孟三姐那走去。
孟三姐那邊先是請了十二個素僧念經燒靈,告慰亡夫,然後又請了街坊鄰居來派發糕點、方糖、艾窩窩等吃食,場麵熱鬧而喜慶,
當初潘金蓮出嫁時,恨不得馬上飛到李慶府裏去,與街坊鄰居的關係又大多不太和睦,便沒這些舉動。
而且金蓮是在有丈夫的情況下與李慶好上的,估計心裏也有些發虛,所以也不想高調。
但這孟三姐此時卻是理直氣壯地嫁人,自然是多了些禮節。
當李慶的接親隊伍來到這裏時,孟三姐便穿著一身紅色喜服走了出來,在薛嫂兒的牽扶下往轎子那走去。
就在她正準備低頭入轎時,張龍匆匆忙帶著幾個人出現在了街口,臉色十分不善,
聯想起他上次離開時對李慶扔下的狠話,這張龍顯然便是來阻止孟三姐嫁人的。
不過這時,又幾個潑皮忽然擋住了那張龍的去路,
一開始張龍還左右挪騰了一下,但無論他怎麽挪,前邊的潑皮都會出現在身前,才抬頭厲聲道:
“滾一邊去,別耽誤了老爺我的正事!”
“你才滾一邊去,李大官人的親事也敢打攪?真是找死!”
這些潑皮說著,便與張龍的人扭打做了一處。
原來李慶一直記得張龍那天臨走前說的話,料定他今天會來惹事,所以早早的派了人在那裏候著著他了。
所以說那種提前說狠話的行為,雖然是一時爽,但其實真的很愚蠢,這不是擺明了讓對方提高警惕心嗎?
此外李慶還另有一批潑皮沒動,在防著楊氏宗族那些人來搗亂,但卻一直不見人影,倒是讓他頗感意外。
他總覺得楊氏宗族的人是不會這麽輕易收手的,難道是自己多慮了?
孟三姐進了轎子後,薛嫂在這轎子掛了四對紅紗燈籠,然後喊了聲起轎,轎夫便抬著轎子跟著李慶的高頭大馬向前走去。
孟三姐那小叔子楊宗保這時頭上紮著髻兒,穿著件青紗衣,也騎了一匹小馬兒跟在後頭,送他嫂子成親。
李慶這些天與這便宜小叔子也算熟絡,前頭還送了他一匹錦緞、一柄玉絛。
孟三姐嫁給李慶後,這楊宗保的嫡親姑姑就搬到了楊家去,代為看管他,
李慶還安排了楊宗保上私塾,吃穿用度等一切都沒有任何的虧待。
至於楊家原來的那些店鋪,則依舊交由孟三姐來打理,
原本孟三姐對嫁人後,能不能繼續打理那些店鋪是有些遲疑的,
畢竟現在的男人大都喜歡讓妻妾在家裏乖乖的相夫教子,而不喜歡讓她們在外拋頭露臉。
但李慶卻沒這些教條,他是主張女人閑暇時能有自己的事做的,而不是整天躲在宅子裏麵,慢慢的成為宅鬥高手。
比如金蓮現在就常常陪著月娘一起學不同地方的刺繡,又或是讓人請了吳銀兒來教她彈古琴,小日子每天過得也十分的充實。
所以孟三姐既然有成為商業女強人的潛質,李慶當然也是樂於看到的。
除了小叔子楊宗保跟著送親外,孟三姐以前房裏的蘭香、小鸞兩個丫頭,都跟了來鋪床疊被。
至於她以前身邊的小廝琴童,因再過幾個月就十六歲了,就被孟三姐打發了去綢布店裏做個小管事。
轎子一路抬進了李府去,李慶早讓人在西廂房裏收拾了三間屋子,與孟三姐做房,當晚就在她屋內一同安歇了,
期間,孟三姐自是對他百般迎合,無論用什麽姿勢都肯,個中滋味之美妙,自是不必細說。
事後,李慶摟著孟三姐白玉似的香肩,問她道:“娘子可有閨名?”
孟三姐臉上的紅潤仍未消退,細聲軟語道:
“奴因出生於玉樓花盛開之時,所以小時候便有個乳名叫‘玉樓’,長大後就沒用了。”
玉樓花就是牡丹花的一種,其實與孟三姐的氣質倒是頗有幾分相合。
李慶於是拍手讚道:“這個名字起得妙,娘子你以後便繼續用這‘玉樓’二字吧!”
孟三姐也很高興能用會這名字,於是欣然答應了。
不過由於她在府中自金蓮之後,也排在第三,所以府裏的丫鬟小廝們至此之後都稱她為“三娘”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