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徐寧的震驚
轉眼已是年後正月,
大雪依舊在不停的下著,哄鬧廝殺了近半年北方大地,瞬間沉寂了下來。
隻是這種和平,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注定不會持久。
李慶走在街上,看著天空飄的鵝毛大雪,向身邊跟著的蔣敬、蕭讓等人歎道:
“這麽大的雪,若無戰亂與重睡,今年該是個豐年,
可惜如今這天下,衣不遮體者如此之多,恐怕這一場大雪過後,不知要凍死多少人,卻是再熬不過明年了。”
這個話題有些沉重,蔣敬、蕭讓一時都不知該如何作答才好,
一會後,蔣敬才肅然道:
“至少在知寨的治下,數萬百姓卻無一人是凍死的。”
李慶與蕭讓聽後,舉目四望,都感慨道:
“是啊,隻要在新平寨治下,無一人凍死,咱也能問心無愧了。”
……
“你說你們新平寨治下,自從冬天以來,就再沒有凍死過人?”
就在李慶與蔣敬、蕭讓等人往匠造營走去時,一行車隊冒著風雪,緩緩踏入了獨龍岡的地界,
他們正是終於從東京趕來的時遷、徐寧、淩振一行,李慶已提前得到消息,故而派了已十分幹練的周陽到獨龍岡外迎接他們。
徐寧對新平寨的一切都十分感興趣,但時遷與張三李四都是粗人,卻說不出太多的東西來,
但周陽卻明顯不一樣,故而徐寧與他鋪一見麵,便不停的打聽著各種時,
而在剛才,當徐寧從周陽口中得知新平寨治下數萬人,竟在入冬以來沒凍死一個人後,臉上便滿是質疑,覺得他是在為了麵子說大話。
他們這一路走來,凍死的人見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事實上,就連一些州府的士兵,都有許多凍死凍傷的,更別說那些普通平民百姓了,能夠少死上些人就已是萬幸了。
一個都沒凍死,這……這怎麽可能?
麵對徐寧的質疑,周陽卻沒有解釋什麽,隻是在臉上掛在自信的笑容。
這時,他們走到了一處工地附近,遠遠的便能看到裏頭一副熱火朝天忙碌紛紛的日常景象
在大雪紛紛的冬日裏,組織勞役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若是沒有足夠的保暖和飲食供給保障,隻怕是要大片大片的死人下場。
然而,徐寧縱馬走近一看,隻見在被熏燎的發黃的火廚棚子中,爐火上細細翻滾的粥湯和烤得焦黃的瓜薯,
雖然不至於濃稠的能立起筷子,但也不至於清冽如水而掛得住勺子;用力攪拌起來也是穀物多過雜菜的成色。
而在穴地立板泥土填隙的統一式樣成排大窩棚當中,他至少見到了厚實的草墊和毛氈鋪蓋,還有用來過夜取暖燒水的煤爐和擺放整齊的個人飲食、洗漱器具;
雖然其中不免空氣稍顯汙濁而汗臭異味橫生,但是居然沒有多少汙穢存留的痕跡,看起來都被定期清理和收拾過了一般似得。
最後,就連那些隻能幹些雜活的老弱病殘,看起來也是幹瘦有餘卻沒有多少虛弱和疲憊的氣勢色;身上披著的破毛氈雖然醃髒,卻也還算包裹嚴實。
如果就連他們的供給都能顧及到的話,那這個大冷的冬天還真不容易會死人了。
徐寧又細問了一下,發現他們都是路過這裏的流民,若不是有新平寨收留,並且給吃的、提供溫暖的場所,隻怕早已是路邊的一堆屍骨,
而他們此時在這工地做活,除了提供吃喝住外,還有一份工錢可拿,
世上哪還有此等好事了?
眾人隻覺得自己瞬間從地獄,來到了西方極樂之地。
徐寧聽到這裏時,徹底的驚呆了,心中一時感慨萬千,
這個新平寨知寨李慶……看來還真是個非同尋常的人!
……
此時的李慶,正在匠造營中,與工匠師傅門探討著甲裝、護具等方麵的進一步改進可能,
雖然他這裏已大規模生產紙甲,但卻過於單一,而且紙甲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
首先一點便是不耐長期的雨濕,以及一旦涉水和泅渡,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和脫層;
要是與敵交戰時才穿戴上還好,可是用來日常的執勤巡哨操練什麽的,就不免有些尷尬了;
所以李慶便打算在護具上,雖以紙甲為主,但還要再生產一些別的盔甲作為補充。
天下間的盔甲護具可謂五花八門,又因偌大疆土天南地北的差異,所以不同的地方,主流的鎧甲護具也是天差地別。
像是靠近草原而缺鐵的地方,肯定是優先利用牛羊皮和毛氈來製甲了;
而在西南潮濕瘴熱的多雨地區,則是流行以藤木為甲胄;
在中原腹地,往往因銅礦煉鐵成熟,則優質鐵甲的配備率要比其他對方高上許多。
除了材質商隊不同外,自隋唐以來,更是官定了十多種不一樣的甲製,
當然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禮儀裝飾形製的所謂“儀仗甲”,基本華而不實。
隻有部分皮甲與鐵甲六式(包括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鎚和鎖子甲),才是軍隊裝備的實戰用鎧甲。
以其中相對輕便、價廉而最早為人類所普遍利用的皮甲為例,南方最好的材料無疑就是中國原產的犀牛皮了,也就是傳說中的“犀兕”;
不但足夠密實堅韌,還帶有天然的華麗花紋,兼具美感與實用,所以自春秋戰國以來,犀牛皮製得甲就一直是武將們喜歡追捧的存在之一;
如果通過浸油、刷漆等手段保養得當的話,甚至還可以作為傳家寶,而沿襲上好幾代人呢。
隻是千百年下來,野外的犀牛也因此越發稀少,真要窮盡山林去獵奇的話或許還可得到幾隻,
如此的產量,作為將軍一類的人用還尚可,卻肯定不能作為軍隊的批量裝備,乃至親衛隊的小批量的裝備,都是不現實的。
其次則還有鱷魚皮和大象皮作為候選,相比犀牛就有些多見了;至少大象做成的“象鼻灸”在這個時代還是一到比較常見的美食……
轉眼已是年後正月,
大雪依舊在不停的下著,哄鬧廝殺了近半年北方大地,瞬間沉寂了下來。
隻是這種和平,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注定不會持久。
李慶走在街上,看著天空飄的鵝毛大雪,向身邊跟著的蔣敬、蕭讓等人歎道:
“這麽大的雪,若無戰亂與重睡,今年該是個豐年,
可惜如今這天下,衣不遮體者如此之多,恐怕這一場大雪過後,不知要凍死多少人,卻是再熬不過明年了。”
這個話題有些沉重,蔣敬、蕭讓一時都不知該如何作答才好,
一會後,蔣敬才肅然道:
“至少在知寨的治下,數萬百姓卻無一人是凍死的。”
李慶與蕭讓聽後,舉目四望,都感慨道:
“是啊,隻要在新平寨治下,無一人凍死,咱也能問心無愧了。”
……
“你說你們新平寨治下,自從冬天以來,就再沒有凍死過人?”
就在李慶與蔣敬、蕭讓等人往匠造營走去時,一行車隊冒著風雪,緩緩踏入了獨龍岡的地界,
他們正是終於從東京趕來的時遷、徐寧、淩振一行,李慶已提前得到消息,故而派了已十分幹練的周陽到獨龍岡外迎接他們。
徐寧對新平寨的一切都十分感興趣,但時遷與張三李四都是粗人,卻說不出太多的東西來,
但周陽卻明顯不一樣,故而徐寧與他鋪一見麵,便不停的打聽著各種時,
而在剛才,當徐寧從周陽口中得知新平寨治下數萬人,竟在入冬以來沒凍死一個人後,臉上便滿是質疑,覺得他是在為了麵子說大話。
他們這一路走來,凍死的人見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事實上,就連一些州府的士兵,都有許多凍死凍傷的,更別說那些普通平民百姓了,能夠少死上些人就已是萬幸了。
一個都沒凍死,這……這怎麽可能?
麵對徐寧的質疑,周陽卻沒有解釋什麽,隻是在臉上掛在自信的笑容。
這時,他們走到了一處工地附近,遠遠的便能看到裏頭一副熱火朝天忙碌紛紛的日常景象
在大雪紛紛的冬日裏,組織勞役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若是沒有足夠的保暖和飲食供給保障,隻怕是要大片大片的死人下場。
然而,徐寧縱馬走近一看,隻見在被熏燎的發黃的火廚棚子中,爐火上細細翻滾的粥湯和烤得焦黃的瓜薯,
雖然不至於濃稠的能立起筷子,但也不至於清冽如水而掛得住勺子;用力攪拌起來也是穀物多過雜菜的成色。
而在穴地立板泥土填隙的統一式樣成排大窩棚當中,他至少見到了厚實的草墊和毛氈鋪蓋,還有用來過夜取暖燒水的煤爐和擺放整齊的個人飲食、洗漱器具;
雖然其中不免空氣稍顯汙濁而汗臭異味橫生,但是居然沒有多少汙穢存留的痕跡,看起來都被定期清理和收拾過了一般似得。
最後,就連那些隻能幹些雜活的老弱病殘,看起來也是幹瘦有餘卻沒有多少虛弱和疲憊的氣勢色;身上披著的破毛氈雖然醃髒,卻也還算包裹嚴實。
如果就連他們的供給都能顧及到的話,那這個大冷的冬天還真不容易會死人了。
徐寧又細問了一下,發現他們都是路過這裏的流民,若不是有新平寨收留,並且給吃的、提供溫暖的場所,隻怕早已是路邊的一堆屍骨,
而他們此時在這工地做活,除了提供吃喝住外,還有一份工錢可拿,
世上哪還有此等好事了?
眾人隻覺得自己瞬間從地獄,來到了西方極樂之地。
徐寧聽到這裏時,徹底的驚呆了,心中一時感慨萬千,
這個新平寨知寨李慶……看來還真是個非同尋常的人!
……
此時的李慶,正在匠造營中,與工匠師傅門探討著甲裝、護具等方麵的進一步改進可能,
雖然他這裏已大規模生產紙甲,但卻過於單一,而且紙甲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的,
首先一點便是不耐長期的雨濕,以及一旦涉水和泅渡,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和脫層;
要是與敵交戰時才穿戴上還好,可是用來日常的執勤巡哨操練什麽的,就不免有些尷尬了;
所以李慶便打算在護具上,雖以紙甲為主,但還要再生產一些別的盔甲作為補充。
天下間的盔甲護具可謂五花八門,又因偌大疆土天南地北的差異,所以不同的地方,主流的鎧甲護具也是天差地別。
像是靠近草原而缺鐵的地方,肯定是優先利用牛羊皮和毛氈來製甲了;
而在西南潮濕瘴熱的多雨地區,則是流行以藤木為甲胄;
在中原腹地,往往因銅礦煉鐵成熟,則優質鐵甲的配備率要比其他對方高上許多。
除了材質商隊不同外,自隋唐以來,更是官定了十多種不一樣的甲製,
當然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禮儀裝飾形製的所謂“儀仗甲”,基本華而不實。
隻有部分皮甲與鐵甲六式(包括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鎚和鎖子甲),才是軍隊裝備的實戰用鎧甲。
以其中相對輕便、價廉而最早為人類所普遍利用的皮甲為例,南方最好的材料無疑就是中國原產的犀牛皮了,也就是傳說中的“犀兕”;
不但足夠密實堅韌,還帶有天然的華麗花紋,兼具美感與實用,所以自春秋戰國以來,犀牛皮製得甲就一直是武將們喜歡追捧的存在之一;
如果通過浸油、刷漆等手段保養得當的話,甚至還可以作為傳家寶,而沿襲上好幾代人呢。
隻是千百年下來,野外的犀牛也因此越發稀少,真要窮盡山林去獵奇的話或許還可得到幾隻,
如此的產量,作為將軍一類的人用還尚可,卻肯定不能作為軍隊的批量裝備,乃至親衛隊的小批量的裝備,都是不現實的。
其次則還有鱷魚皮和大象皮作為候選,相比犀牛就有些多見了;至少大象做成的“象鼻灸”在這個時代還是一到比較常見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