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沒羽箭與雙槍將
東平府正製使,也就是李文昭當初用來想誘李慶離開新平寨的那個官位,
萬沒想到繞了一大圈後,這官職卻是以這麽意外的方式,重新落在了李慶身上。
正製使在團練使之下,但在李慶此前的官職“統領使”之上,算是官升了一級。
此前,他為東平府立了不少戰功,陳文昭這才扭扭捏捏的不得已給了他統領使之職,
如今他似乎也沒做什麽,隻因朝廷下定了決心要對付梁山,李慶便平白得了這麽大一個好處,
這說起來,似乎有那麽一點兒諷刺。
但不管如何,這對李慶來說卻是件好事,這官職可是朝廷任命的,陳文昭也不能多說什麽。
要說此時最鬱悶和憤怒的,當數宋江、吳用。
他們辛辛苦苦三打大名府,不就是為了學杜恭受招安嗎?
沒曾想,大名府是終於打下來了,朝廷的反應卻完全與開始預想的不一樣,一陣調兵遣將,反倒是成全了李慶等人的官位。
這怎麽看都似是給他人做了嫁衣的感覺。
就在這時,宿太尉卻派了心腹前來梁山,與宋江密謀,讓他們繼續在地方上鬧大,最好將張清、董平這些人都滅了。
到那時,宿太尉必會在此向道君皇帝訴說招安之事。
宋江、吳用無奈,隻好答應了下來。
張清、董平這時也才剛到任,宋江原本想趁著他們立足未穩,立即出兵的,
但這時卻又有人提議,既然盧俊義已經解救出來,是否該殺向曾頭市,為晁天王報仇了?
宋江一來再無理由拒絕,另外也是想盡早了結掉此事,以免別人心裏犯嘀咕,於是隻好暫且放下張清、董平等人,起兵攻打曾頭市。
盧俊義出列道:“小弟剛來山寨,不曾建功,特請為先鋒!”
宋江聽後,欣然應允了。
盧俊義於是領了燕青,以馬麟、鄧飛為副將,率著三千步兵前行出發了。
宋江自領八千大軍在後,浩浩蕩蕩,穿州過府,無人敢靠前。
當他們路過了陽穀縣的時候,城牆之上,有個渾身聞著虎紋的將領怒聲道:
“這些梁山賊子,實在是太無法無天了!”
此人正是那“花項虎”龔旺,乃如今濟州指揮使“沒羽箭”張清的副將。
而在龔旺的身邊,站立著幾人,分別是張清、董平和丁得孫,同樣眺望著梁山賊軍的軍容,
那張清模樣頗為俊秀,雖是武將,卻做文士打扮,儀表頗為不俗。
董平則相對粗獷得多,雙臂青筋浮現,孔武有力,不怒自威。
張清他們本在濟州,來東平府是與董平商議事情,沒想到卻遇到了梁山橫行無忌的出征別處。
“董統製,你覺得梁山這軍容如何?”
董平道:“秩序稍遜,行軍卻無大亂,個個身上且自有一股狠勁,可見都是些殺過人的亡命之徒,對陣時敢於拚命……”
張清默默頜首,沉吟道:
“新招募的將士若麵對他們時,隻怕一個照麵便會被嚇破膽,訓練三月的士兵,正麵交鋒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至少訓練半年以上,又上過一兩次戰場的士卒,方能勉強與之一戰。”
丁得孫道:“半年?這也恁地久了些,以指揮使的本事,就算是弱卒,也定能打贏他們!”
張清卻搖了搖頭:
“我觀呼延將軍與關將軍之敗,主因便是太過急於求成了,以致給這賊子尋到了反敗為勝的機會,慢慢做大。
咱們卻不必如此著急,練好兵後,步步為營,緩緩圖之,這才是太師任命我等來這裏的用意。”
眾人也知這是正理,不過龔旺卻道:
“聽聞淩州水火二將和新平寨李慶的兵馬,都可堪一戰,又是聽指揮使節製的,何不調他們來帳前聽用?”
張清苦笑著搖了搖頭:
“淩州也有賊子作亂,且有曾頭市在虎視眈眈,故而知府不肯放入,至於那新平寨的李製使……”
董平如今便是在東平府為官,早向知府陳文昭打聽了李慶的情況,便替張清答道:
“李慶那廝野心已現,以前連陳知府都號令不了他,可不是什麽善人,
他最近則常縱馬前去齊州,根本尋不到人影,也不知在圖謀著什麽。”
龔旺、丁德孫都是首次聽聞這事,頓時每天緊蹙,
張清豪氣的笑道:
“國家危難,正是該我等盡力效忠的時候,難道少了他李慶,我們就滅不了梁山了?”
董平點頭道:“正該如此,若練兵半年,以我們兩州府的實力,已足夠剿滅這夥梁山賊寇了,也不需與這等亂臣賊子分戰功。”
這時,梁山的軍隊已經遠離此處,張清等人便走下了城牆。
董平忽然想起了什麽,向張清道:
“我聽人說你們濟州的知府,不是個好相處的人……”
不待他說完,張清便擺了擺手,神情頗為冷峻:
“我已將濟州知府的事派人告知了太師,相信他會處理好的。”
丁德孫冷哼道:
“如今朝廷正依仗咱們剿滅梁山強盜,他這知府卻百般阻攔,真是不知好歹。”
董平一直擔心那濟州知府會拖後腿,聽他們這麽說後,便放下了心來。
正如丁德孫所說,如今朝廷那邊對他們的支持力度很大,基本是有求必應,濟州知府被張清告了一狀,是絕對在這裏待不長久的。
但是,正因為朝廷的支持力度如此的大,張清、董平他們才不允許失敗,否則下場絕對會很慘。
呼延灼、關勝戰敗了,尚且能在地方權臣那裏暫避風頭,
張清、董平他們若是敗了,或許就沒這麽幸運了。
送了張清等人返回濟州後,董平也從陽穀回到了須城,然後去找了陳文昭相談練兵之事。
陳文昭對董平態度很好,也十分的配合他練兵的各種事宜。
除了來自恩師蔡京的溝通外,還因陳文昭希望借董平能製衡李慶。
此前他東平府最大的問題,便是府城這邊的官兵實在太弱,隻能事事求助李慶。
現在來了董平,這劣勢便能徹底的扭轉過來,以後陳文昭便不用再看李慶的臉色了……
東平府正製使,也就是李文昭當初用來想誘李慶離開新平寨的那個官位,
萬沒想到繞了一大圈後,這官職卻是以這麽意外的方式,重新落在了李慶身上。
正製使在團練使之下,但在李慶此前的官職“統領使”之上,算是官升了一級。
此前,他為東平府立了不少戰功,陳文昭這才扭扭捏捏的不得已給了他統領使之職,
如今他似乎也沒做什麽,隻因朝廷下定了決心要對付梁山,李慶便平白得了這麽大一個好處,
這說起來,似乎有那麽一點兒諷刺。
但不管如何,這對李慶來說卻是件好事,這官職可是朝廷任命的,陳文昭也不能多說什麽。
要說此時最鬱悶和憤怒的,當數宋江、吳用。
他們辛辛苦苦三打大名府,不就是為了學杜恭受招安嗎?
沒曾想,大名府是終於打下來了,朝廷的反應卻完全與開始預想的不一樣,一陣調兵遣將,反倒是成全了李慶等人的官位。
這怎麽看都似是給他人做了嫁衣的感覺。
就在這時,宿太尉卻派了心腹前來梁山,與宋江密謀,讓他們繼續在地方上鬧大,最好將張清、董平這些人都滅了。
到那時,宿太尉必會在此向道君皇帝訴說招安之事。
宋江、吳用無奈,隻好答應了下來。
張清、董平這時也才剛到任,宋江原本想趁著他們立足未穩,立即出兵的,
但這時卻又有人提議,既然盧俊義已經解救出來,是否該殺向曾頭市,為晁天王報仇了?
宋江一來再無理由拒絕,另外也是想盡早了結掉此事,以免別人心裏犯嘀咕,於是隻好暫且放下張清、董平等人,起兵攻打曾頭市。
盧俊義出列道:“小弟剛來山寨,不曾建功,特請為先鋒!”
宋江聽後,欣然應允了。
盧俊義於是領了燕青,以馬麟、鄧飛為副將,率著三千步兵前行出發了。
宋江自領八千大軍在後,浩浩蕩蕩,穿州過府,無人敢靠前。
當他們路過了陽穀縣的時候,城牆之上,有個渾身聞著虎紋的將領怒聲道:
“這些梁山賊子,實在是太無法無天了!”
此人正是那“花項虎”龔旺,乃如今濟州指揮使“沒羽箭”張清的副將。
而在龔旺的身邊,站立著幾人,分別是張清、董平和丁得孫,同樣眺望著梁山賊軍的軍容,
那張清模樣頗為俊秀,雖是武將,卻做文士打扮,儀表頗為不俗。
董平則相對粗獷得多,雙臂青筋浮現,孔武有力,不怒自威。
張清他們本在濟州,來東平府是與董平商議事情,沒想到卻遇到了梁山橫行無忌的出征別處。
“董統製,你覺得梁山這軍容如何?”
董平道:“秩序稍遜,行軍卻無大亂,個個身上且自有一股狠勁,可見都是些殺過人的亡命之徒,對陣時敢於拚命……”
張清默默頜首,沉吟道:
“新招募的將士若麵對他們時,隻怕一個照麵便會被嚇破膽,訓練三月的士兵,正麵交鋒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至少訓練半年以上,又上過一兩次戰場的士卒,方能勉強與之一戰。”
丁得孫道:“半年?這也恁地久了些,以指揮使的本事,就算是弱卒,也定能打贏他們!”
張清卻搖了搖頭:
“我觀呼延將軍與關將軍之敗,主因便是太過急於求成了,以致給這賊子尋到了反敗為勝的機會,慢慢做大。
咱們卻不必如此著急,練好兵後,步步為營,緩緩圖之,這才是太師任命我等來這裏的用意。”
眾人也知這是正理,不過龔旺卻道:
“聽聞淩州水火二將和新平寨李慶的兵馬,都可堪一戰,又是聽指揮使節製的,何不調他們來帳前聽用?”
張清苦笑著搖了搖頭:
“淩州也有賊子作亂,且有曾頭市在虎視眈眈,故而知府不肯放入,至於那新平寨的李製使……”
董平如今便是在東平府為官,早向知府陳文昭打聽了李慶的情況,便替張清答道:
“李慶那廝野心已現,以前連陳知府都號令不了他,可不是什麽善人,
他最近則常縱馬前去齊州,根本尋不到人影,也不知在圖謀著什麽。”
龔旺、丁德孫都是首次聽聞這事,頓時每天緊蹙,
張清豪氣的笑道:
“國家危難,正是該我等盡力效忠的時候,難道少了他李慶,我們就滅不了梁山了?”
董平點頭道:“正該如此,若練兵半年,以我們兩州府的實力,已足夠剿滅這夥梁山賊寇了,也不需與這等亂臣賊子分戰功。”
這時,梁山的軍隊已經遠離此處,張清等人便走下了城牆。
董平忽然想起了什麽,向張清道:
“我聽人說你們濟州的知府,不是個好相處的人……”
不待他說完,張清便擺了擺手,神情頗為冷峻:
“我已將濟州知府的事派人告知了太師,相信他會處理好的。”
丁德孫冷哼道:
“如今朝廷正依仗咱們剿滅梁山強盜,他這知府卻百般阻攔,真是不知好歹。”
董平一直擔心那濟州知府會拖後腿,聽他們這麽說後,便放下了心來。
正如丁德孫所說,如今朝廷那邊對他們的支持力度很大,基本是有求必應,濟州知府被張清告了一狀,是絕對在這裏待不長久的。
但是,正因為朝廷的支持力度如此的大,張清、董平他們才不允許失敗,否則下場絕對會很慘。
呼延灼、關勝戰敗了,尚且能在地方權臣那裏暫避風頭,
張清、董平他們若是敗了,或許就沒這麽幸運了。
送了張清等人返回濟州後,董平也從陽穀回到了須城,然後去找了陳文昭相談練兵之事。
陳文昭對董平態度很好,也十分的配合他練兵的各種事宜。
除了來自恩師蔡京的溝通外,還因陳文昭希望借董平能製衡李慶。
此前他東平府最大的問題,便是府城這邊的官兵實在太弱,隻能事事求助李慶。
現在來了董平,這劣勢便能徹底的扭轉過來,以後陳文昭便不用再看李慶的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