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二月二
麵對楊春、陳達的詢問,朱武與史進想都沒有多想,便決定還是跟著魯智深、史文恭去新平寨。
在史進少華山前,朱武便是少華山的寨主,與楊春、陳達之間的交情是最深的,因此苦苦勸道:
“二位兄弟,那梁山雖是個大寨,近來十分的興旺,卻執火夜行,朝廷的目光都在這裏,以後的日子可不好過……”
楊春、陳達都道:
“朱武哥哥不必再勸了,咱們兄弟都無拘無束慣了,實在不願再去當官兵受那麽多的規矩。”
朱武長歎了一聲,隻好作罷。
雙方於是在這竹口鎮分為了兩路,
魯智深、史文恭、朱武、史進帶著百餘人前東去往新平寨,
楊春、陳達則帶著三百人,向南往梁山泊走去,他們二人這些天經常找嘍囉們聊天,故而能在這時拉走大部分人。
楊、陳二人去到梁山後,經由熟人薛永、石勇的引薦,又是帶了幾百人來投的,宋江自是沒有不接納的道理。
當晚的歡迎宴席上,宋江喝著酒忽然問楊春、陳達:
“你們的少華山寨,宋某在江湖上也多有聽聞,聽說山上還有神機軍師朱武與九紋龍史進一起入夥,不知為何不見他二人同來?”
楊春道:
“朱武與史進二人如今隨著魯智深到新平寨去了……”
他當即將魯智深與史文恭在華州劫殺知府,把史進救了出來的事情,也一並與宋江說了。
宋江聽後,臉上雖然依舊帶著笑容,但心裏卻頗有些陰鬱:
“少華山四個頭領,最出色的便是朱武、史進這一文一武,卻投了新平寨,楊春與陳達不過武藝平庸之輩,卻來了我梁山,
看來若是新平寨李慶不除,天下英豪如何能入某之甕中?”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宋江還覺得梁山與李慶之間,也並非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
但如今宋江是越來越覺得,李慶的存在,其實便是他真正的心腹之患。
便是這李慶,把江湖上的許多好漢都招攬了去,
若是沒有他,楊誌、魯智深、朱武、史進之流,肯定便會來梁山投靠他宋江!
宋江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人才主要還是靠別人聽聞他的名聲後來投,
而李慶的存在,正好分走了許多原本該投入宋江麾下的人,故而宋江已是下定決心,必須得滅了李慶才行!
想想李慶如今麾下,真是人才濟濟:秦明、縻貹、朱仝、欒廷玉、徐寧、花榮、楊誌、魯智深、史文恭、史進……
這些人,哪個不是能與林衝鬥個不相上下的一流武將?
若是滅了李慶,他宋某人便能把他們都招攬而來,到時必然是如虎添翼!
去年一直到十一月都沒下雪,但進入十二月後,卻是大雪連連,多日不見太陽,
以至於梁山這些兵馬,這兩個月來隻能一直待在山上,
而紛亂了許久的天下,也是難得的平靜了下來,
不過如今已經開春,梁山又不需耕作,正是再次動兵戈的時候了!
……
東阿縣,二月龍抬頭,
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說:
“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
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
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還祈望龍抬頭出來鎮住毒蟲,減少災難。
東阿縣的一處龍王廟前,大群的人排隊等候,就為了給龍王上香,並且用棗糕祭祀。
“求龍王顯靈,降雨於這裏吧!”
“龍王,請您顯顯靈!求您降下一場雨,庇佑我們的莊稼能存活下來!”
“龍王,我的小兒和我已經失散半年有餘了,我和他爹都十分想念他,求龍王神保佑他活著回來吧!”
龍王廟內,香火繚繞,一個個百姓,跪在地上,麵對著龍王像磕頭,場麵真是熱鬧非凡。
李慶帶著幾個文吏,甚至還有著醫官,站在高處,觀看著,
他的穿著雖然談不上奢侈,但是公服洗得幹幹淨淨,熨得平平整整,神態恬靜,目光掃看著下麵,久久,才舒出一口氣來。
“國之大事,唯祭唯戰啊!”
李慶看著眼前的景象,感慨的說著。
東阿縣被他管轄兩個多月以來,在他的一手主持,到現在已慢慢複興,逃亡的百姓逐漸返回本地安居,全縣人口也增長到了三萬餘人。
唯一的麻煩,是這裏的許多地主豪強並未被全部拔去,
而且東阿縣又離須城太近,不便大動幹戈,因此這裏的田地並未全部受李慶掌控。
不過這裏畢竟先後兩次被杜恭與梁山打破過,還是有不少沒被人占去的荒地,目前也足夠李慶給百姓分地了。
李慶雖暫時沒去奪那些地主豪強的地,不過他這與普通百姓分農田的舉動,還是得罪了許多人,
因為東阿縣的那些地主豪強,全靠佃戶為他們耕作,
李慶這分農地與人的命令一出,百姓自然是趨之若鶩,誰還願意給這些地主豪強做事?
如今東阿縣的百姓,個個都在等冰雪徹底融化後,便耕作自家分來的農田了。
如此一來,東阿縣這些地主豪強們全都傻眼了,隻得緊急派人去外邊購買奴隸、招攬流民來耕作。
所以現在的東阿縣,表麵上雖是欣欣向榮,實則不知有多少人在私下串聯,要弄走李慶。
若不是李慶麾下兵強馬壯,又名聲響亮,足以讓人不敢輕舉妄動,如今這東阿縣絕不會這麽風平浪靜。
相比之下,平陰縣、長清縣和奉符縣這三地的地主豪強在李慶入主前,全都被人殺了個幹淨,倒是省去了李慶許多麻煩。
不敢這三縣也正因為被亂賊禍害得太甚,底蘊又遠不如東阿縣,所以這其中可謂是有得有失。
就在李慶考察完了地方民情,往縣衙走去時,忽然有人來報,說魯智深與史文恭終於從華州回來了,隨行的還有朱武與史進……
麵對楊春、陳達的詢問,朱武與史進想都沒有多想,便決定還是跟著魯智深、史文恭去新平寨。
在史進少華山前,朱武便是少華山的寨主,與楊春、陳達之間的交情是最深的,因此苦苦勸道:
“二位兄弟,那梁山雖是個大寨,近來十分的興旺,卻執火夜行,朝廷的目光都在這裏,以後的日子可不好過……”
楊春、陳達都道:
“朱武哥哥不必再勸了,咱們兄弟都無拘無束慣了,實在不願再去當官兵受那麽多的規矩。”
朱武長歎了一聲,隻好作罷。
雙方於是在這竹口鎮分為了兩路,
魯智深、史文恭、朱武、史進帶著百餘人前東去往新平寨,
楊春、陳達則帶著三百人,向南往梁山泊走去,他們二人這些天經常找嘍囉們聊天,故而能在這時拉走大部分人。
楊、陳二人去到梁山後,經由熟人薛永、石勇的引薦,又是帶了幾百人來投的,宋江自是沒有不接納的道理。
當晚的歡迎宴席上,宋江喝著酒忽然問楊春、陳達:
“你們的少華山寨,宋某在江湖上也多有聽聞,聽說山上還有神機軍師朱武與九紋龍史進一起入夥,不知為何不見他二人同來?”
楊春道:
“朱武與史進二人如今隨著魯智深到新平寨去了……”
他當即將魯智深與史文恭在華州劫殺知府,把史進救了出來的事情,也一並與宋江說了。
宋江聽後,臉上雖然依舊帶著笑容,但心裏卻頗有些陰鬱:
“少華山四個頭領,最出色的便是朱武、史進這一文一武,卻投了新平寨,楊春與陳達不過武藝平庸之輩,卻來了我梁山,
看來若是新平寨李慶不除,天下英豪如何能入某之甕中?”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宋江還覺得梁山與李慶之間,也並非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
但如今宋江是越來越覺得,李慶的存在,其實便是他真正的心腹之患。
便是這李慶,把江湖上的許多好漢都招攬了去,
若是沒有他,楊誌、魯智深、朱武、史進之流,肯定便會來梁山投靠他宋江!
宋江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人才主要還是靠別人聽聞他的名聲後來投,
而李慶的存在,正好分走了許多原本該投入宋江麾下的人,故而宋江已是下定決心,必須得滅了李慶才行!
想想李慶如今麾下,真是人才濟濟:秦明、縻貹、朱仝、欒廷玉、徐寧、花榮、楊誌、魯智深、史文恭、史進……
這些人,哪個不是能與林衝鬥個不相上下的一流武將?
若是滅了李慶,他宋某人便能把他們都招攬而來,到時必然是如虎添翼!
去年一直到十一月都沒下雪,但進入十二月後,卻是大雪連連,多日不見太陽,
以至於梁山這些兵馬,這兩個月來隻能一直待在山上,
而紛亂了許久的天下,也是難得的平靜了下來,
不過如今已經開春,梁山又不需耕作,正是再次動兵戈的時候了!
……
東阿縣,二月龍抬頭,
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說:
“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
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
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還祈望龍抬頭出來鎮住毒蟲,減少災難。
東阿縣的一處龍王廟前,大群的人排隊等候,就為了給龍王上香,並且用棗糕祭祀。
“求龍王顯靈,降雨於這裏吧!”
“龍王,請您顯顯靈!求您降下一場雨,庇佑我們的莊稼能存活下來!”
“龍王,我的小兒和我已經失散半年有餘了,我和他爹都十分想念他,求龍王神保佑他活著回來吧!”
龍王廟內,香火繚繞,一個個百姓,跪在地上,麵對著龍王像磕頭,場麵真是熱鬧非凡。
李慶帶著幾個文吏,甚至還有著醫官,站在高處,觀看著,
他的穿著雖然談不上奢侈,但是公服洗得幹幹淨淨,熨得平平整整,神態恬靜,目光掃看著下麵,久久,才舒出一口氣來。
“國之大事,唯祭唯戰啊!”
李慶看著眼前的景象,感慨的說著。
東阿縣被他管轄兩個多月以來,在他的一手主持,到現在已慢慢複興,逃亡的百姓逐漸返回本地安居,全縣人口也增長到了三萬餘人。
唯一的麻煩,是這裏的許多地主豪強並未被全部拔去,
而且東阿縣又離須城太近,不便大動幹戈,因此這裏的田地並未全部受李慶掌控。
不過這裏畢竟先後兩次被杜恭與梁山打破過,還是有不少沒被人占去的荒地,目前也足夠李慶給百姓分地了。
李慶雖暫時沒去奪那些地主豪強的地,不過他這與普通百姓分農田的舉動,還是得罪了許多人,
因為東阿縣的那些地主豪強,全靠佃戶為他們耕作,
李慶這分農地與人的命令一出,百姓自然是趨之若鶩,誰還願意給這些地主豪強做事?
如今東阿縣的百姓,個個都在等冰雪徹底融化後,便耕作自家分來的農田了。
如此一來,東阿縣這些地主豪強們全都傻眼了,隻得緊急派人去外邊購買奴隸、招攬流民來耕作。
所以現在的東阿縣,表麵上雖是欣欣向榮,實則不知有多少人在私下串聯,要弄走李慶。
若不是李慶麾下兵強馬壯,又名聲響亮,足以讓人不敢輕舉妄動,如今這東阿縣絕不會這麽風平浪靜。
相比之下,平陰縣、長清縣和奉符縣這三地的地主豪強在李慶入主前,全都被人殺了個幹淨,倒是省去了李慶許多麻煩。
不敢這三縣也正因為被亂賊禍害得太甚,底蘊又遠不如東阿縣,所以這其中可謂是有得有失。
就在李慶考察完了地方民情,往縣衙走去時,忽然有人來報,說魯智深與史文恭終於從華州回來了,隨行的還有朱武與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