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進兵方略


    經過一番權衡後,王複實不甘心就這麽坐以待斃,決定據守徐州,全力抵抗“李賊”。


    不過他也知道僅憑他徐州一地,絕非“李賊”的對手,


    於是派了人分別去出使宋江、趙構,以唇亡齒寒之理遊說,希望他們能出兵助自己抵禦李慶那即將到來的大舉入侵。


    趙構那邊根本沒有回應他,


    他與李慶畢竟仍是同屬於一朝之臣,


    而這王複是賊,李慶是官兵,李慶出兵征討王複,最是正常不過了。


    最主要的是,趙構現在的目標,也是全力配合童貫征討方臘,實在顧及不了這徐州一隅之地。


    況且李慶還正要從淮南借道,出兵江南,兩家就跟不可能為了徐州而大動幹戈。


    此外,所謂的唇亡齒寒之論,也完全不能用在趙構身上,


    趙構現在占據淮南十六州的富庶之地,兵強馬壯,又是龍子龍孫,實力比李慶還強上數籌,麾下猛將如雲,


    就行徐州被李慶所占,他也是完全不懼李慶。


    現在隻需讓童貫剿滅了方臘,再送童貫回京,這南邊還不是他趙構說了算?


    故而王複派去揚州的使者,最終便隻能是無功而返,


    也不能說是全無收獲,隻是駐守宿州、豪州的大將劉光世,將在徐州邊境的部隊撤回來了一些,


    趙構的打算,似是既不願幫王複,也不會從背後捅刀子幫李慶,


    王複於是得以將南邊的兵力都抽調了回來,全力抵禦李慶,並征發民夫青壯,打算與“李賊”來個魚死網破。


    不過就在這時,王複卻得知了個好消息:定陶城內的宋江,竟答應了要出兵相助於他!


    宋江現在占據著曹州、單州、濮州三地,有兵馬四五萬,又有當初的梁山老卒為中堅骨幹,實力還是頗為強勁的。


    所以王複得知這消息後,頓時大喜過望,逢人便說:


    “吾素問山東呼保義、及時雨之名,現在才知這宋公明果然是個義人,當屬山東第一豪傑!”


    王複最近四處派人強征民夫青壯後,麾下也東拚西湊了個近五萬人,


    再加上宋江的四五萬兵馬,雙方便有了近十萬大軍,似乎已是足夠與李慶一戰了!


    這消息傳回瑕縣後,同樣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原來,李慶此次攻打徐州,隻計劃出兵三萬五千而已,


    這些都是完全脫產的百戰之師,乃李慶的嫡係精銳,料這王複隻徐州一地,定是難以抵擋。


    但現在宋江卻要出兵相助這王複,就不得不重新布置了。


    不過這時張宗周卻忽然道:


    “某覺得這宋江,似乎有虛張聲勢之嫌,或許並非真的想救援那王複。”


    經張宗周這麽一點醒,眾人細想了一番,事情好像真有那麽一點詭譎,


    宋江如果真的想救這王複,何必這麽早就宣揚出來?


    等到李慶已領兵殺進徐州,他這才攻打濟州、東平府,行那圍魏救趙之策,或是突然從單州殺來,與王複來個兩麵夾攻,豈不是更好?


    反觀宋江徐州的舉措,倒是恨不得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要救援王複一樣,這不是特意讓李慶早作防備嗎?


    李慶沉吟了一番後,向一旁的時遷詢問道:


    “宋江的主力現今可還是在定陶城內?”


    時遷道:“最新的情報說他已親自領兵到了單州治所單父城,並派了騎兵到魚台附近遊弋,與咱們的斥候交鋒上了。”


    單州東邊是徐州,北邊是濟州,看宋江現在的所作所為,似是真的要與李慶作對一樣。


    李慶盯著許貫中所繪製的山東坤輿圖看了許久,目光最後從單父城往西移動了一下。


    單父城的西邊,乃武州朝的南京應天府所在……


    最終,李慶定下了兩條應對策略:一是傳令讓朱仝嚴防巨野城,而是讓把守東平府的欒廷玉提高警惕,


    這兩地一直都布有重兵提防宋江,朱仝與欒廷玉又是最為沉穩的將領,應該不會給宋江可乘之機。


    此外,李慶又從各地抽調了五千兵馬前來,以防止腹背受敵時兵力短缺。


    安排妥當後,大軍分為兩路開拔,


    一路由李慶親自統率,乃主力所在,有三萬精兵,從瑕縣沿著泗水西行至任城,再南下到魚台。


    另一路乃偏師,主將是兵馬都指揮使楊誌,軍師是王鶴,副將有呼延灼、韓滔、魯智深等人。


    這一路偏師從瑕縣往東而行,進入沂州後往南走,最後屯兵於承縣。


    這承縣始建縣於漢武帝時期,因境內有承水流經而得縣名,也就是後世的棗莊市,境內有一個比較著名的鎮,名為蘭陵鎮,也有個很出名的莊,名叫台家莊(台兒莊)……


    從承縣西去不遠,就是大運河了,而過了運河後,繼續往西南進軍,便是那徐州的治所彭城。


    李慶統率主力從北邊如泰山壓頂一般攻來,而楊誌的偏師則從側麵直接威脅徐州的心髒,這正是“正奇相合”的兵法之道。


    此外,分兵行動,也是減輕後勤壓力的一大要訣。


    不過這卻有一個隱憂,


    曆來大軍分兵行動,都極容易給人逐個擊破的機會。


    東漢熹平六年,漢靈帝派護烏桓校尉夏育、護羌校尉田晏和匈奴中郎將臧旻(min)分兵三路,出塞二千裏攻鮮卑人,卻鮮卑大汗檀石槐逐個擊破,殺得丟盔棄甲。


    檀石槐此人是最後一個統一過鮮卑各個部落的人,他死之後,鮮卑族便再沒有統一過,並且時常互相攻訐,


    其中,慕容鮮卑後來建立的燕國,而拓跋鮮卑,則是先建立代國,再成立了北魏……


    本朝太宗起精銳十萬北伐契丹時,也同樣是分兵三路,被這大遼國集中兵力擊潰了太宗所在的那一路,其餘各路不攻自潰。


    但李慶既然敢如此行事,自然是不怕王複行那逐個擊破之策,


    畢竟徐州不是人生地不熟的塞外,王複也不是那雄才大略的檀石槐。


    而且楊誌所部,還有一支大殺器軍隊在那裏……


    王複若是真以為楊誌這支偏師是好對付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第一大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目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目魚並收藏水滸第一大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