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延安府


    索超聽了史文恭的道賀後,心裏也同樣是頗為暢懷,


    他當初被宋江用計生擒,不得已降了他,但一直過得甚不如意。


    直到後來,新平寨一役中,索超出陣與秦明鬥將,作勢不敵秦明被擒,從而得以投靠到了李慶麾下。


    李慶此人索超知之久矣,早就想要與他結交了,能得以投入李慶麾下,倒是稱了心意。


    不過可能是因為眾人見他先有被宋江生擒的事跡,後來又被秦明生擒,對他的本事起了極大的懷疑,覺得這位“急先鋒”,或許名不副實。


    所幸李慶倒是沒有看輕索超,一直都對他委以重任,能統率一支精銳的士兵,


    但也正因為如此,索超一直都在心裏憋著一股氣,想要好好的證明自己,這才不負李慶的重視。


    可惜的是,一直以來,索超都沒立下太大的功勞,


    攻伐慕容彥達時,風頭最盛的是襲去益都的史文恭、獨領一軍作為偏師的楊誌、寫信招降呼延灼的彭玘、斬殺慕容彥達的魯智深……


    索超雖然也有奮力領兵與敵人拚殺,但總體上戰功還是有些中規中矩,並不出彩,隻是讓眾人對他的影響有了些許改觀而已。


    至於後來的南征徐州一役,索超是最先領兵殺進沛縣的,不過風頭依舊是不能與楊誌還有統率三千連環馬打破敵陣的呼延灼、韓滔相比。


    而現在,索超先是率先渡河,一舉攻占了莘縣,然後連破多處險關,最後還將這飛虎峪也一並奪下了,


    如此功績,已是足夠索超向世人證明他的能力了!


    史文恭領兵進入飛虎峪後不久,探馬便來報,說元城之內出兵兩萬餘人,直奔這裏而來,


    索超道:“鄭撫那廝應該是想趁咱們立足未穩之時,將這飛虎峪重新奪回……”


    史文恭則沉吟道:


    “他隻怕不知我這支後續的增援軍隊,會來得這麽快,或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事情確實是如史文恭所料的那樣,


    鄭撫聽聞齊州軍來犯,並打下了飛虎峪後,頓時又驚又怒,


    雖然此時鄭撫在北邊與東邊在跟孫祖德、張霸道同時開戰,卻依舊遊刃有餘,這元城之內還有三萬兵馬。


    於是他當下點齊了兩萬士兵,令一員驍將統率,誓要來奪回這飛虎峪。


    誰知這兩萬士兵離城走了三十五裏抵達飛虎峪後,已是這天的黃昏時分,寨城中的史文恭、索超便突然領兵殺了出來。


    索超所部已歇息了小半天,而史文恭所部雖然也是剛到不久,卻也喝過水、吃過幹糧稍作休整。


    但這大名府的兩萬士兵,卻是剛奔行三十餘裏,既有些疲憊,又還未立住陣腳,頓時被士氣高漲的齊州軍殺得大敗而歸,退回到了槐樹坡。


    鄭撫聽聞這消息後,氣得暴跳如雷,一邊命將領無論如何也要死守槐樹坡,一邊從外邊抽調兵力前來增援。


    特別是前一陣子,鄭撫才從元城這裏調了一支七八千人的士兵到開德府一帶裝腔作勢,應付東京城的詔令,現在想來真是一招脫褲子放屁的臭棋。


    若是這七八千人未離開元城,派去一起奪取飛虎峪,兵力多他們三倍,定不至於大敗了一場!


    又過了三天後,李慶的五萬大軍已齊聚飛虎峪,由李慶親自統率,氣勢如虹的殺向了槐樹坡……


    東京朝廷見趙構、李慶、鄭撫都指望不上後,又派了人去太原,要李援領兵前來。


    誰知這時的李援,在聽聞宋江兵圍東京後,竟在府宅中大笑了數聲,接著讓大將關勝、宣讚為先鋒,世子李錦陵領後軍,自統中軍,盡起兵馬,殺向了延安府。


    關中之地,總共有三座大山,北邊是橫山,西邊子午山,東邊黃龍山。


    這三座山皆是占地極廣,動輒方圓上萬裏。


    最大的橫山方圓兩萬裏,最小的黃龍山,方圓也有一萬多平方裏。


    隻這三條山脈,就幾乎占了關中總麵積的三分之一。


    更且,分處三麵,形成了一個馬蹄形,是為一個天然的防禦結構。


    加上黃河、無定河等許多條的河流,山水呼應,連綿不絕。


    比如無定河,就在橫山的東邊;而黃河,也就在黃龍山的東邊。更形成了一個穩固的防禦體係,形成了所謂的“關山四固”。


    而延安府,就處在這三座大山的中間,“府東帶黃河,北控靈夏,為形勝之地。”


    現在本朝因與西夏的敵對關係,在延安府常年駐有重兵,


    此地被稱為“五路襟喉”,西夏的黨項人兩百多年來,無時不窺視關中,但凡出兵,往往便必來犯延安,


    “延安陷則南侵三輔,如建瓴而下矣”。


    一旦延安府被西夏所得,他們則便可經由橫山、子午山、黃龍山三座山脈所形成的馬蹄缺口處,長驅南下,進攻關中。


    此三座山分布在延安的北、西、東三麵,延安府便是三山唯一所留下的缺口,正對著關中平原。


    是以延安一下,關中即要陷入危險之中。


    唐代中葉,安史之亂。


    安祿山從範陽(今北京)反唐,率軍循太行山東麓南下,從正麵攻取潼關。


    當時,就有人顧慮安祿山若是別遣一軍從延安一帶迂回,長安就十分危險。


    杜甫還因此寫了一首詩:“延州秦北戶,關防猶可倚。焉得一萬人,急驅塞蘆子。”


    隻不過,安祿山根本就沒想到這一招兒,卻是這些人多慮了。


    李援此前一直關中的外圍之地小打小鬧,不敢來奪延安府,就是怕刺激到了東京朝廷。


    但現在東京朝廷已是自顧不暇,奪取關中的天時已至,李援自是不再顧忌那麽多,立即發兵南下。


    可歎東京的朝廷,卻仍在期盼著他能發兵前來救援都城。


    李援乃天子趙佶的表兄、趙廣是他族叔,鄭撫是他大舅子,而趙構則是他的親生兒子,卻全都沒有誰領兵前來,


    這可真的算是眾叛親離了。


    唯一的好消息,卻是童貫的大軍已趕到了亳州,即將進入開封府地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第一大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目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目魚並收藏水滸第一大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