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女兒是上輩子的死對頭 作者:暮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9章
“小唐唐,你的及笄禮可定好日子了?”五公主忽地想起這事,連忙問已經覺得有點兒無聊的她。
“定好了,就在下個月初八日。”唐筠瑤回答。
“我要當讚者!”五公主眼睛一亮,大聲道。
“本來也是打算請你的呀!”唐筠瑤抿嘴一笑,她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五公主以外的人選。
五公主高興極了,快步走到她的身邊,拉著她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末了才一副老懷安慰的模樣道:“我家小唐唐終於長大了,將來也不知便宜了哪家的臭小子。”
說到臭小子時,她衝著唐筠瑤擠眉弄眼,笑得壞兮兮的。
唐筠瑤當然明白她暗指賀紹廷,隻還是裝著聽不懂的模樣,無辜地眨巴眨巴眼睛。
五公主‘噗嗤’一笑,在她臉蛋上掐了一把,又壓低聲音取笑道:“裝,你繼續給本公主裝!”
梁毓嫣怔了怔,遂含笑也走了過來:“原來筠瑤妹妹的及笄禮快到了,我竟是這會兒才知道的。”
“昨晚才最終定下的日子,帖子還未曾寫好,故而也還未曾來得及通知大家。”唐筠瑤笑著回答。
眼前的姑娘杏臉桃腮,一雙烏亮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眉不畫而黛,唇不點而朱,笑起來臉上還會跳出兩個淺淺的誘人梨渦,甜甜的勾人得很。
她的眼神有幾分複雜,隻很快便掩飾了過去,笑著道:“方才五皇妹有句話卻是說對了,妹妹長得如花似玉,將來也不知便宜了哪家小子。”
她臉上雖帶著笑,語氣也很是平和,可唐筠瑤還是聽出了她話裏的幾分試探意味,當下更是不解,隻裝作害羞的模樣靠著五公主。
五公主嘻嘻地笑得愈發不懷好意:“必是要天底下最好的男兒才配得上啊!”
梁毓嫣笑了笑,正想要告辭,便有宮娥走了進來,笑著稟道:“太子殿下來接娘娘回宮了。”
她愣住了,那廂五公主卻掩嘴直笑:“皇嫂還沒來一會兒呢!皇兄便巴巴地來接了,真真是半刻也離不了。”
唐筠瑤也望著她笑。
眼前這位未來的梁皇後還很年輕,與太子的關係更是處於最融洽之時,還沒有被對手逼得狼狽不堪,不得不尋找幫手的地步。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太子東宮,真正有名份的女主子便隻得她一個人,上輩子讓她焦頭爛額的死敵麗妃胡燕儀還沒有出現。
“走走走,咱們得把皇嫂送還給太子皇兄,免得他等急了。”五公主壞笑著抱著梁毓嫣的胳膊,帶著她走了出去。
唐筠瑤笑著跟上前。
殿外,趙元祐背著手靜靜站立,聽到腳步聲回身一看,臉上便揚起了有幾分無奈的笑容:“靜安,你是不是又使壞了?”
“我哪有使壞,分明是體貼你呢!聽見你來了,還特意把皇嫂給你送了出來,你說,我是不是很體貼呀?”五公主笑眯眯地道。
趙元祐方才在禦書房議政,出來時聽聞太子妃在五公主宮裏,想著既是順道,不如便接了她一道回去。沒想到才來便被這個鬼見愁般的五皇妹取笑了一通。
他寵溺地道:“是,五公主殿下當真是個體貼的姑娘。”
頓了頓又道:“筠瑤妹妹也在啊!好些日子不見,孤正好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妹妹。”
唐筠瑤好奇了:“好消息?是什麽好消息?”
“方才孤在父皇處聽到了一個大好消息,前線送回了捷報,賀將軍大破敵軍,已經逼近東狄國境。”
“當真?!”唐筠瑤又驚又喜,時隔一年,她終於得到了賀紹廷的確鑿消息。
“你若是不相信,回去之後問問唐大人便知。”趙元祐笑道。
“太子殿下的話我怎會不相信。”知道賀紹廷打了勝仗,唐筠瑤心裏美得很,連笑容也明媚了幾分,看得一旁的五公主捂著嘴‘噗嗤噗嗤’地笑個不停。
趙元祐見狀也忍不住笑了。
世人常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姑娘與她的意中人分別了這般久,如今乍一得到對方的好消息,莫怪連笑容都燦爛了。
梁毓嫣不動聲色地注意著他們,見趙元祐與五公主無緣無故地笑了起來,而唐筠瑤亦是笑得一臉欣喜,頓時生出一種被排擠在外的異樣感覺。
直到與趙元祐走上了返回東宮的宮道,她才似若不經意地問:“臣妾瞧著筠瑤妹妹仿佛很在意前線之事,卻是不知為何?”
趙元祐自然知道原因,隻是不好對她明言,畢竟唐筠瑤還是個未定下親事的姑娘,這種男女之事實不宜多言。
但他也不願就此事對她撒謊,唯有笑而不語。
梁毓嫣見他連敷衍自己都不願意,心裏隱隱有幾分不自在的感覺,隻還是體貼地笑了笑止了話頭,不願再糾結此事。
趙元祐把她送回了寢宮便去了書房批閱天熙帝著人送來的折子,梁毓嫣坐在梳妝台前,貼身宮娥笑著道:“太子殿下待娘娘可真是體貼。”
梁毓嫣卻有幾分心不在焉,聞言微微一笑,想到早前從許汀琬口中聽來的那番話,心中卻有幾分不是滋味。
往日她到五皇妹處,也不見殿下特意來接,也不知道殿下今日會不會是知道唐筠瑤也進了宮,故而才打著接自己的名義去見她的。
再一想到唐筠瑤本是先皇後看中的豫王妃人選,而太子殿下彼時也是願意的,雖不知當中出了什麽事才使得這門親事不成,可作為“替補”的她,心裏總是有點小疙瘩。
她知道自己不應該計較這些,可就是控製不住。而且看殿下與五公主和唐筠瑤相處時的自在與融洽,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便愈發濃了。
唐筠瑤從宮裏回來的時候,一眼便瞧見衝著她笑的唐淮勉,驚喜萬分地快步上前:“三哥,你回來了?”
再一想,又笑道:“這會兒該叫唐舉人了吧?”
唐淮勉憨憨地撓了撓後腦勺,嘻嘻地笑了起來。
“我就說他聰明得很,隻是從來不肯多花些功夫在念書上,否則一早便考中了,還會拖到如今麽?”唐淮周也笑道。
“你這番話就跟我爹說的一模一樣,四弟啊,你這樣可不行,四弟妹還沒有過門呢,你說話便已經跟個老頭子一般了,小心被四弟妹嫌棄。”唐淮勉笑眯眯地道。
唐淮周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幹脆不再理他。
“爹爹可回來了?”兄妹三人聚了一會兒舊,唐筠瑤才問。
“早就回來了,這會兒和陳表哥在書房說話呢!”唐淮周回答。
“陳兆勇?他是來接唐筠瑜的麽?”唐筠瑤驚訝地問。
“是他,聽他話裏的意思,確是來接唐筠瑜的。這會兒唐筠瑜和她的婆母正在祖母那裏,娘也在。”
唐淮勉方才也從唐淮周口中大略知道了他離京期間大房發生之事,歎息一聲道:“所幸如今一切都雨過天青了。”
他想了想,又狐疑地問:“我記得陳表哥那個祖母很是疼愛他的,怎麽會同意他爹與他斷絕父子關係,還把他趕出來?”
“那是因為他一事無成的紈絝形象太過於深入人心,加上又得罪了信王,錢氏雖是疼愛他,但更在意兒子,何況他爹的小妾又給他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弟弟……”唐筠瑤意味深長地回答。
“那對母子是認定了他這輩子得罪了信王,不會再有出息,自然將希望放在新降生的小孫子小兒子身上,對這個大的自然就不會再在意了。”唐淮周補充道。
以前陳兆勇是獨苗苗,自然被寵著。如今他長大了,一事無成不能光宗耀祖不隻,還得罪了信王給家裏帶來麻煩,錢氏對他再多的疼愛也得打消至少一大半。
若再被有心人從中挑撥幾句,又有什麽是做不出來的。
“原來如此,我說怎麽這般奇怪呢!隻是沒有想到血脈親緣原來也可以這般輕易說斷就斷。”唐淮勉感歎一聲。
“如今陳廣節他們隻怕也不怎麽好過,產業敗了不少,又得罪了不少人,那個妾室能哄得他當真與陳表哥脫離父子關係,必不是個簡單的,隻怕愈發鬧得家宅不寧。”唐淮周搖頭道。
兄妹三人正說話間,陳兆勇已經從唐鬆年書房裏出來了,一看到二房和三房的小一輩們都在,頓時開始手足無措起來。
尤其是看到亭亭玉立的唐筠瑤,想到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更是羞愧得更不得挖個洞鑽進去。
唐筠瑤打量了他一眼,若是在外頭遇到他,她還真不敢相信眼前這人膚色黝黑、高高瘦瘦的男子會是那個白胖胖膀大腰圓的陳兆勇。
看來果真是經曆一番苦難有所成長了。她暗道。
果然人就是要經曆一番挫折才更有利於促進成長。
那廂阮氏已經帶著江氏和唐筠瑜走了過來,將手中挽著的包袱遞給陳兆勇,叮囑道:“今後要好好照顧你娘和媳婦。”
陳兆勇低著頭輕聲應下。
“接下來你們打算去哪兒?”唐淮勉插嘴問。
“淮耀被流放至通州,左右我們如今連家都沒有了,不如便到通州去,也算是與淮耀有個照應。”陳兆勇回答。
“如此也好。”唐淮勉頷首。
“那筠瑜呢?可要回去跟大伯母道個別?”唐淮勉又問。
“不必了,她早就不把我當作女兒,我也沒有必要上門自討沒趣。”唐筠瑜平靜地回答。
當日她被父兄那般逼迫,娘親卻沒有出麵說一句阻止的話,更加沒有想過幫助她脫離虎口。
這樣的娘親,著實讓人太心寒,不要也罷!
唐筠瑤急著向唐鬆年打探更多關於賀紹廷的事,沒有心思聽他們多說,提著裙裾便往書房快步走了去,也沒有注意到身後唐筠瑜那欲言又止的表情。
書房內,唐鬆年正在給自己續著茶水,瞧見她進來,也隻是抬眸瞥了一眼。
唐筠瑤可不在意他的態度,迫不及待地上前去問:“爹爹,廷哥兒是不是有消息傳回來了?”
“你不是已經知道了麽?”唐鬆年不鹹不淡地回了句。
都能這樣問了,可見早就已經知道了。
想到方才被他眼不見為淨地扔到抽屜裏的那個錦盒,他心裏又不痛快了,教訓道:“姑娘家要矜持,又不是小孩子了,廷哥兒廷哥兒地叫,成何體統!”
唐筠瑤被他訓得有點兒懵,這才終於察覺,老頭子心情似乎有點兒不爽?
“爹爹,是不是哥哥又氣你了?你跟我說,我幫你教訓他。”她一臉關切地問。
“你哥哥近來聽話得緊。”唐鬆年輕啍一聲。
不是小唐大人難道是自己?她可是一直安安份份的什麽也沒做過。
她一臉無辜地做了個‘我什麽也沒錯’的乖巧表情。
唐鬆年又瞪了她一眼,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把抽屜裏的那個錦盒取出來,直接便扔在書案上:“喏,某人假公濟私送回來的。”
唐筠瑤先是一怔,隨即大喜,急忙伸手取過打開一看,見裏麵放著一根翠玉珍珠梅花簪,頓時愛不惜手地拿著來回翻看。
唐鬆年瞧不得她這副模樣,不陰不陽地道:“順道跟朝廷欽犯一起送回來的東西,也值得你高興成這般模樣,沒出息!”
朝廷欽犯?唐筠瑤把玩著梅花簪的動作一頓,稍一思索便問:“難不成芳宜那些前朝餘孽抓到了?”
“那個叫芳宜的已被押送回京,餘下的追隨者已就地正法。”唐鬆年眸中閃過一絲殺氣,“膽敢算計我的女兒,我又豈會讓她輕易便死去!”
“爹爹說得對,不能讓她這般輕易便死了,至少要待到把她全心全意扶持的侄兒抓獲,讓她親眼看到所有的希望徹底斷絕。不過在此之前也不能讓她過得太輕鬆。”唐筠瑤的語氣相當冰冷。
唐鬆年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忽地問:“寶丫,你到底還瞞了我什麽事?”
唐筠瑤心口一跳,故作不解地反問:“爹爹指的是哪一方麵之事?”
“明知故問。”唐鬆年又瞪她一眼,才道,“哪一方麵之事?看來你這丫頭可是瞞了爹不少事啊!”
見唐筠瑤張嘴欲說話,他立即便打斷了:“其他事暫不與你計較,隻這事你別想給我裝傻充愣含糊過去,你那套糊弄人的小把戲,你爹我心裏門兒清得很。說吧,那個叫芳宜的,到底還做了什麽事?”
唐筠瑤被他給噎住了,知道這回他不會讓自己輕易過去,輕咬了咬唇瓣,垂眸掩飾眼中的複雜。
唐鬆年也不催促,一邊呷著茶水,一邊耐心等待著。
終於,他看到女兒緩緩抬頭,眼眶微紅,右臉上卻是帶著毫不掩飾的恨意。
“爹爹可相信人死後會回到過去麽?”他聽到她問。
“世間之事無奇不有,爹雖沒有遇到過,但也不敢打包票說不會存在。”
唐筠瑤深深地吸了口氣:“有的,我便曾經曆過兩輩子,而在上一輩子,妖道玄清的作法成功了,唐筠瑤夭折,世間上自此多了一個許筠瑤。”
唐鬆年一下子便繃直了背脊,眼中滿是不可思議,卻沒有打斷她的話,聽著她繼續道。
“在那一輩子,我不記得爹娘,不記得兄長,隻認定了自己是一個孤女,自幼便被輾轉賣到各地為奴為婢,小小年紀便經曆了數不清的後宅傾軋。”
“而這些,都是芳宜等人給予我的磨練,因為她們很清楚,要想日後榮登後位,必定要過關斬將,若無十分心計手段,根本無法在後宮中生存下來。”
“可是,她根本忘了,我那時不過稚齡孩童,哪會經受得住,在我六歲那年,因為牽扯進主子的後宅之爭中,被人活活打死了。”
說到此處,她的身子不停地顫抖,似乎是壓抑不住心中悲憤。
唐鬆年大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
若女兒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真的有一個那樣的上輩子,那失去愛女的自己和夫人……
當初誤以為女兒已經夭折後,阮氏一連串的悲慟舉動,教他至今想起心都是揪痛的。若不是女兒後來活轉下來了,他都不敢想像夫人會變得怎樣。
他的臉色鐵青,雙手死死地攥著,努力壓抑著因為極度憤怒而不停顫抖的身體。
少頃,他咬牙切齒地道:“你放心,爹爹必定會替你討回公道,必教那賤人生不如死!”
唐筠瑤嗚咽著點了點頭。
一直到走出書房後,她才暗地鬆了口氣。
好險,不過這一回總算是把老頭子瞞過去了。上輩子後來的骨肉相殘,沒有必要讓他知道,過去即是過去了,多一個人知道,也不過是多一個人痛苦罷了。
房門被重又掩上那一刻,唐鬆年深深地呼吸幾下,而後端過茶盞呷了幾口,背靠著椅背,眼眸幽深。
小丫頭糊弄人的功力又長進了啊!都懂得說半句留半句,真真假假混合了,畢竟最容易取信於人的謊言便是真假參合。
他相信女兒當真有此奇遇,也相信她所言非虛,卻不相信她上一輩子會是那樣死去。
“小唐唐,你的及笄禮可定好日子了?”五公主忽地想起這事,連忙問已經覺得有點兒無聊的她。
“定好了,就在下個月初八日。”唐筠瑤回答。
“我要當讚者!”五公主眼睛一亮,大聲道。
“本來也是打算請你的呀!”唐筠瑤抿嘴一笑,她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五公主以外的人選。
五公主高興極了,快步走到她的身邊,拉著她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末了才一副老懷安慰的模樣道:“我家小唐唐終於長大了,將來也不知便宜了哪家的臭小子。”
說到臭小子時,她衝著唐筠瑤擠眉弄眼,笑得壞兮兮的。
唐筠瑤當然明白她暗指賀紹廷,隻還是裝著聽不懂的模樣,無辜地眨巴眨巴眼睛。
五公主‘噗嗤’一笑,在她臉蛋上掐了一把,又壓低聲音取笑道:“裝,你繼續給本公主裝!”
梁毓嫣怔了怔,遂含笑也走了過來:“原來筠瑤妹妹的及笄禮快到了,我竟是這會兒才知道的。”
“昨晚才最終定下的日子,帖子還未曾寫好,故而也還未曾來得及通知大家。”唐筠瑤笑著回答。
眼前的姑娘杏臉桃腮,一雙烏亮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眉不畫而黛,唇不點而朱,笑起來臉上還會跳出兩個淺淺的誘人梨渦,甜甜的勾人得很。
她的眼神有幾分複雜,隻很快便掩飾了過去,笑著道:“方才五皇妹有句話卻是說對了,妹妹長得如花似玉,將來也不知便宜了哪家小子。”
她臉上雖帶著笑,語氣也很是平和,可唐筠瑤還是聽出了她話裏的幾分試探意味,當下更是不解,隻裝作害羞的模樣靠著五公主。
五公主嘻嘻地笑得愈發不懷好意:“必是要天底下最好的男兒才配得上啊!”
梁毓嫣笑了笑,正想要告辭,便有宮娥走了進來,笑著稟道:“太子殿下來接娘娘回宮了。”
她愣住了,那廂五公主卻掩嘴直笑:“皇嫂還沒來一會兒呢!皇兄便巴巴地來接了,真真是半刻也離不了。”
唐筠瑤也望著她笑。
眼前這位未來的梁皇後還很年輕,與太子的關係更是處於最融洽之時,還沒有被對手逼得狼狽不堪,不得不尋找幫手的地步。
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太子東宮,真正有名份的女主子便隻得她一個人,上輩子讓她焦頭爛額的死敵麗妃胡燕儀還沒有出現。
“走走走,咱們得把皇嫂送還給太子皇兄,免得他等急了。”五公主壞笑著抱著梁毓嫣的胳膊,帶著她走了出去。
唐筠瑤笑著跟上前。
殿外,趙元祐背著手靜靜站立,聽到腳步聲回身一看,臉上便揚起了有幾分無奈的笑容:“靜安,你是不是又使壞了?”
“我哪有使壞,分明是體貼你呢!聽見你來了,還特意把皇嫂給你送了出來,你說,我是不是很體貼呀?”五公主笑眯眯地道。
趙元祐方才在禦書房議政,出來時聽聞太子妃在五公主宮裏,想著既是順道,不如便接了她一道回去。沒想到才來便被這個鬼見愁般的五皇妹取笑了一通。
他寵溺地道:“是,五公主殿下當真是個體貼的姑娘。”
頓了頓又道:“筠瑤妹妹也在啊!好些日子不見,孤正好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妹妹。”
唐筠瑤好奇了:“好消息?是什麽好消息?”
“方才孤在父皇處聽到了一個大好消息,前線送回了捷報,賀將軍大破敵軍,已經逼近東狄國境。”
“當真?!”唐筠瑤又驚又喜,時隔一年,她終於得到了賀紹廷的確鑿消息。
“你若是不相信,回去之後問問唐大人便知。”趙元祐笑道。
“太子殿下的話我怎會不相信。”知道賀紹廷打了勝仗,唐筠瑤心裏美得很,連笑容也明媚了幾分,看得一旁的五公主捂著嘴‘噗嗤噗嗤’地笑個不停。
趙元祐見狀也忍不住笑了。
世人常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姑娘與她的意中人分別了這般久,如今乍一得到對方的好消息,莫怪連笑容都燦爛了。
梁毓嫣不動聲色地注意著他們,見趙元祐與五公主無緣無故地笑了起來,而唐筠瑤亦是笑得一臉欣喜,頓時生出一種被排擠在外的異樣感覺。
直到與趙元祐走上了返回東宮的宮道,她才似若不經意地問:“臣妾瞧著筠瑤妹妹仿佛很在意前線之事,卻是不知為何?”
趙元祐自然知道原因,隻是不好對她明言,畢竟唐筠瑤還是個未定下親事的姑娘,這種男女之事實不宜多言。
但他也不願就此事對她撒謊,唯有笑而不語。
梁毓嫣見他連敷衍自己都不願意,心裏隱隱有幾分不自在的感覺,隻還是體貼地笑了笑止了話頭,不願再糾結此事。
趙元祐把她送回了寢宮便去了書房批閱天熙帝著人送來的折子,梁毓嫣坐在梳妝台前,貼身宮娥笑著道:“太子殿下待娘娘可真是體貼。”
梁毓嫣卻有幾分心不在焉,聞言微微一笑,想到早前從許汀琬口中聽來的那番話,心中卻有幾分不是滋味。
往日她到五皇妹處,也不見殿下特意來接,也不知道殿下今日會不會是知道唐筠瑤也進了宮,故而才打著接自己的名義去見她的。
再一想到唐筠瑤本是先皇後看中的豫王妃人選,而太子殿下彼時也是願意的,雖不知當中出了什麽事才使得這門親事不成,可作為“替補”的她,心裏總是有點小疙瘩。
她知道自己不應該計較這些,可就是控製不住。而且看殿下與五公主和唐筠瑤相處時的自在與融洽,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便愈發濃了。
唐筠瑤從宮裏回來的時候,一眼便瞧見衝著她笑的唐淮勉,驚喜萬分地快步上前:“三哥,你回來了?”
再一想,又笑道:“這會兒該叫唐舉人了吧?”
唐淮勉憨憨地撓了撓後腦勺,嘻嘻地笑了起來。
“我就說他聰明得很,隻是從來不肯多花些功夫在念書上,否則一早便考中了,還會拖到如今麽?”唐淮周也笑道。
“你這番話就跟我爹說的一模一樣,四弟啊,你這樣可不行,四弟妹還沒有過門呢,你說話便已經跟個老頭子一般了,小心被四弟妹嫌棄。”唐淮勉笑眯眯地道。
唐淮周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幹脆不再理他。
“爹爹可回來了?”兄妹三人聚了一會兒舊,唐筠瑤才問。
“早就回來了,這會兒和陳表哥在書房說話呢!”唐淮周回答。
“陳兆勇?他是來接唐筠瑜的麽?”唐筠瑤驚訝地問。
“是他,聽他話裏的意思,確是來接唐筠瑜的。這會兒唐筠瑜和她的婆母正在祖母那裏,娘也在。”
唐淮勉方才也從唐淮周口中大略知道了他離京期間大房發生之事,歎息一聲道:“所幸如今一切都雨過天青了。”
他想了想,又狐疑地問:“我記得陳表哥那個祖母很是疼愛他的,怎麽會同意他爹與他斷絕父子關係,還把他趕出來?”
“那是因為他一事無成的紈絝形象太過於深入人心,加上又得罪了信王,錢氏雖是疼愛他,但更在意兒子,何況他爹的小妾又給他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弟弟……”唐筠瑤意味深長地回答。
“那對母子是認定了他這輩子得罪了信王,不會再有出息,自然將希望放在新降生的小孫子小兒子身上,對這個大的自然就不會再在意了。”唐淮周補充道。
以前陳兆勇是獨苗苗,自然被寵著。如今他長大了,一事無成不能光宗耀祖不隻,還得罪了信王給家裏帶來麻煩,錢氏對他再多的疼愛也得打消至少一大半。
若再被有心人從中挑撥幾句,又有什麽是做不出來的。
“原來如此,我說怎麽這般奇怪呢!隻是沒有想到血脈親緣原來也可以這般輕易說斷就斷。”唐淮勉感歎一聲。
“如今陳廣節他們隻怕也不怎麽好過,產業敗了不少,又得罪了不少人,那個妾室能哄得他當真與陳表哥脫離父子關係,必不是個簡單的,隻怕愈發鬧得家宅不寧。”唐淮周搖頭道。
兄妹三人正說話間,陳兆勇已經從唐鬆年書房裏出來了,一看到二房和三房的小一輩們都在,頓時開始手足無措起來。
尤其是看到亭亭玉立的唐筠瑤,想到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更是羞愧得更不得挖個洞鑽進去。
唐筠瑤打量了他一眼,若是在外頭遇到他,她還真不敢相信眼前這人膚色黝黑、高高瘦瘦的男子會是那個白胖胖膀大腰圓的陳兆勇。
看來果真是經曆一番苦難有所成長了。她暗道。
果然人就是要經曆一番挫折才更有利於促進成長。
那廂阮氏已經帶著江氏和唐筠瑜走了過來,將手中挽著的包袱遞給陳兆勇,叮囑道:“今後要好好照顧你娘和媳婦。”
陳兆勇低著頭輕聲應下。
“接下來你們打算去哪兒?”唐淮勉插嘴問。
“淮耀被流放至通州,左右我們如今連家都沒有了,不如便到通州去,也算是與淮耀有個照應。”陳兆勇回答。
“如此也好。”唐淮勉頷首。
“那筠瑜呢?可要回去跟大伯母道個別?”唐淮勉又問。
“不必了,她早就不把我當作女兒,我也沒有必要上門自討沒趣。”唐筠瑜平靜地回答。
當日她被父兄那般逼迫,娘親卻沒有出麵說一句阻止的話,更加沒有想過幫助她脫離虎口。
這樣的娘親,著實讓人太心寒,不要也罷!
唐筠瑤急著向唐鬆年打探更多關於賀紹廷的事,沒有心思聽他們多說,提著裙裾便往書房快步走了去,也沒有注意到身後唐筠瑜那欲言又止的表情。
書房內,唐鬆年正在給自己續著茶水,瞧見她進來,也隻是抬眸瞥了一眼。
唐筠瑤可不在意他的態度,迫不及待地上前去問:“爹爹,廷哥兒是不是有消息傳回來了?”
“你不是已經知道了麽?”唐鬆年不鹹不淡地回了句。
都能這樣問了,可見早就已經知道了。
想到方才被他眼不見為淨地扔到抽屜裏的那個錦盒,他心裏又不痛快了,教訓道:“姑娘家要矜持,又不是小孩子了,廷哥兒廷哥兒地叫,成何體統!”
唐筠瑤被他訓得有點兒懵,這才終於察覺,老頭子心情似乎有點兒不爽?
“爹爹,是不是哥哥又氣你了?你跟我說,我幫你教訓他。”她一臉關切地問。
“你哥哥近來聽話得緊。”唐鬆年輕啍一聲。
不是小唐大人難道是自己?她可是一直安安份份的什麽也沒做過。
她一臉無辜地做了個‘我什麽也沒錯’的乖巧表情。
唐鬆年又瞪了她一眼,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把抽屜裏的那個錦盒取出來,直接便扔在書案上:“喏,某人假公濟私送回來的。”
唐筠瑤先是一怔,隨即大喜,急忙伸手取過打開一看,見裏麵放著一根翠玉珍珠梅花簪,頓時愛不惜手地拿著來回翻看。
唐鬆年瞧不得她這副模樣,不陰不陽地道:“順道跟朝廷欽犯一起送回來的東西,也值得你高興成這般模樣,沒出息!”
朝廷欽犯?唐筠瑤把玩著梅花簪的動作一頓,稍一思索便問:“難不成芳宜那些前朝餘孽抓到了?”
“那個叫芳宜的已被押送回京,餘下的追隨者已就地正法。”唐鬆年眸中閃過一絲殺氣,“膽敢算計我的女兒,我又豈會讓她輕易便死去!”
“爹爹說得對,不能讓她這般輕易便死了,至少要待到把她全心全意扶持的侄兒抓獲,讓她親眼看到所有的希望徹底斷絕。不過在此之前也不能讓她過得太輕鬆。”唐筠瑤的語氣相當冰冷。
唐鬆年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忽地問:“寶丫,你到底還瞞了我什麽事?”
唐筠瑤心口一跳,故作不解地反問:“爹爹指的是哪一方麵之事?”
“明知故問。”唐鬆年又瞪她一眼,才道,“哪一方麵之事?看來你這丫頭可是瞞了爹不少事啊!”
見唐筠瑤張嘴欲說話,他立即便打斷了:“其他事暫不與你計較,隻這事你別想給我裝傻充愣含糊過去,你那套糊弄人的小把戲,你爹我心裏門兒清得很。說吧,那個叫芳宜的,到底還做了什麽事?”
唐筠瑤被他給噎住了,知道這回他不會讓自己輕易過去,輕咬了咬唇瓣,垂眸掩飾眼中的複雜。
唐鬆年也不催促,一邊呷著茶水,一邊耐心等待著。
終於,他看到女兒緩緩抬頭,眼眶微紅,右臉上卻是帶著毫不掩飾的恨意。
“爹爹可相信人死後會回到過去麽?”他聽到她問。
“世間之事無奇不有,爹雖沒有遇到過,但也不敢打包票說不會存在。”
唐筠瑤深深地吸了口氣:“有的,我便曾經曆過兩輩子,而在上一輩子,妖道玄清的作法成功了,唐筠瑤夭折,世間上自此多了一個許筠瑤。”
唐鬆年一下子便繃直了背脊,眼中滿是不可思議,卻沒有打斷她的話,聽著她繼續道。
“在那一輩子,我不記得爹娘,不記得兄長,隻認定了自己是一個孤女,自幼便被輾轉賣到各地為奴為婢,小小年紀便經曆了數不清的後宅傾軋。”
“而這些,都是芳宜等人給予我的磨練,因為她們很清楚,要想日後榮登後位,必定要過關斬將,若無十分心計手段,根本無法在後宮中生存下來。”
“可是,她根本忘了,我那時不過稚齡孩童,哪會經受得住,在我六歲那年,因為牽扯進主子的後宅之爭中,被人活活打死了。”
說到此處,她的身子不停地顫抖,似乎是壓抑不住心中悲憤。
唐鬆年大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
若女兒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真的有一個那樣的上輩子,那失去愛女的自己和夫人……
當初誤以為女兒已經夭折後,阮氏一連串的悲慟舉動,教他至今想起心都是揪痛的。若不是女兒後來活轉下來了,他都不敢想像夫人會變得怎樣。
他的臉色鐵青,雙手死死地攥著,努力壓抑著因為極度憤怒而不停顫抖的身體。
少頃,他咬牙切齒地道:“你放心,爹爹必定會替你討回公道,必教那賤人生不如死!”
唐筠瑤嗚咽著點了點頭。
一直到走出書房後,她才暗地鬆了口氣。
好險,不過這一回總算是把老頭子瞞過去了。上輩子後來的骨肉相殘,沒有必要讓他知道,過去即是過去了,多一個人知道,也不過是多一個人痛苦罷了。
房門被重又掩上那一刻,唐鬆年深深地呼吸幾下,而後端過茶盞呷了幾口,背靠著椅背,眼眸幽深。
小丫頭糊弄人的功力又長進了啊!都懂得說半句留半句,真真假假混合了,畢竟最容易取信於人的謊言便是真假參合。
他相信女兒當真有此奇遇,也相信她所言非虛,卻不相信她上一輩子會是那樣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