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今年負責主持賑災事宜的,是戶部右侍郎陳泉,陳泉自認不是個聰明人,奪嫡之爭就不摻和了,他一直保持中立。
由於建德帝的態度,陳泉這類官員,還是很有存活空間的,隻是皇帝到底年邁多病,新帝上位的日子大約不遠了,因此,陳泉當差一直小心翼翼,唯恐得罪新君,將來日子難過。
隻是這回,通州常平倉已拿不出糧食來了,陳泉是戶部侍郎,其中關竅一想便通了七八,偏災民卻一頓不能少,他催了兩天沒結果,於是,便不得不硬著頭皮,在早朝上戰戰兢兢出列,說是有事啟奏。
趙文煊聞言心下了然,他神色沒半點變化,隻微微垂下眼瞼。
他與安王,在前段時間,也入了朝,如今諸皇子正一同立在禦階最前。越王抬眸看一眼麵前的趙文煊,嘴角微微一勾,這位四哥前段時間的動作挺隱蔽的,但他還是隱隱察覺到了。
越王再側頭瞥一眼對麵的太子,對方一臉自然立著,他一哂,收回視線,在他與秦王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通州之事捂得密不通風,太子乃至慶國公,至今仍未得到一絲消息。
他到底與太子糾纏多年了,如今老對方將倒大黴,越王麵上不顯,心下暢然。
安王抬眸,掃一眼前頭幾位哥哥,垂下眼簾,繼續小心扮演透明人角色。
皇子們心思各異,那邊廂,陳泉已小心將話說了一遍,他言辭隱晦,說話避重就輕,隻陳述了自己差事的難處,但朝堂上下哪個不是人精子,一聽,便了然於心。
滿朝上下,立即眼觀鼻鼻觀心,大家安靜立著,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陳泉低頭站著,片刻後,才聽見上首傳來建德帝的聲音,很低沉,帶著壓抑,他道:“廖令安。”
廖令安是戶部尚書,忙出列,道:“微臣在。”
他心緒心緒清明,也不停頓,直接又說:“通州常平倉具體事務,一貫由左侍郎任明蔚掌管。”
通州常平倉重要,但卻沒到一個戶部尚書日日握在手裏的地步,隻是這事情恐怕會很大,廖令安監管不力的罪責怕是難逃了,他也幹脆,直接一撩官袍下擺,利索下跪請罪,“請陛下恕微臣失察之罪。”
建德帝與諸臣卻已沒再關注他,而是將視線一移,投向列班處任明蔚一貫站立的地方。
那地兒空空,任明蔚那批糙米已被盡數焚毀了,事情肯定要不好,他心驚肉跳,也不知真病假病,反正已請了病假,幾天沒上朝了。
建德帝頦下花白的胡須顫抖,額際青筋突突直跳,怒道:“任明蔚何在?”
話罷,建德帝的身體竟晃了晃,其實最近他的龍體頗有不適,勃然大怒之下,眼前竟有些發黑。
“陛下!”“陛下!”
“父皇!”
幾處失聲驚呼驟起,原來建德帝身體晃了晃後,竟是一頭栽下龍椅。
諸皇子以及滿朝文武大驚失色,那邊大總管梁榮眼疾手快,“騰”一下竄上去,剛好攙住皇帝栽下的身體,沒有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隻是他定睛一看,建德帝已經麵如金紙,雙目緊閉,暈闕了過去。
梁榮驚道:“陛下,陛下!”
一時,大殿上兵慌馬亂,趙文煊大喝一聲,“來人,還不快去召禦醫!”
他緊接著又道:“梁總管,快快把父皇安置妥當!”
皇子身份敏感,可不能往玉階上湊,但趙文煊大喝一聲,卻瞬間讓慌亂的諸人找到了主心骨,幾個禦前太監忙急奔出殿,召禦醫去了,梁榮摸了摸建德帝脈搏,微微鬆口氣,忙將建德帝背上龍輦,快速往寢宮而去。
皇子及諸皇子不敢怠慢,忙跟了上去。
趙文煊兄弟幾人,以及一些朝中重臣入內候著,餘者也不敢散了,隻等在外麵,諸人不敢言語,寢殿外黑壓壓聚了好大一群人,卻雅雀無聲。
禦醫很快就趕來了,氣喘籲籲也不敢歇息,趕緊上前察看一番。
好在建德帝情況不算嚴重,隻一時急怒攻心,闕了過去,禦醫們小心給施了針,他便醒轉過來。
皇帝醒了,雷霆之怒隨即而來,他將有些分量的朝臣都召進去,環視諸人一眼,最後視線落在太子身上。
其實,建德帝很多事都清楚,譬如,任明蔚兩年前便投在東宮麾下,隻是他清楚黨爭已難避免,為了平衡朝中勢力,一直隱忍不發罷了。
太子頂著皇帝攝人的冰冷視線,膽顫心驚,雖他不清楚事情來龍去脈,但也很清楚情況極不妙。
不等太子想到應對法子,建德帝已將視線移開,他沉著臉道:“通州常平倉一事,便交由戶部尚書廖令安盡快查明。”
戶部尚書算是建德帝的心腹,他很明顯也不知前情,皇帝便允許他查清此事,以贖失察之罪。
廖領安如何不知,他忙出列下跪,叩首道:“微臣領命,微臣定不負陛下之恩,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建德帝頷首,又道:“至於賑災糧食,便先從大興、宛平的常平倉調出。”
皇帝掃了一眼負責賑災的陳泉,眸中有幾分不滿,陳泉具體負責此事,至少能提前一兩日察覺不對,但他卻硬是壓到揭不開鍋的時候,才稟報上來。
陳泉是個什麽樣的人,建德帝也知道,看在對方不願意投靠兩黨站隊,平時差事又戰戰兢兢沒差錯的情況下,他勉強揭過了此事。
建德帝精力不濟,不願意在朝堂上大動幹戈,但他也不樂意再將賑災差事全權交給陳泉。
他環視殿中諸人一眼,最後視線落在趙文煊身上,“老四,這賑災具體事宜,還有查明通州常平倉一案,便交給你總領罷。”
趙文煊雪災差事親力親為,半點不敷衍了事,建德帝全部看在眼裏,他同時也知道,這兒子並不是裝出來給他看的。
皇帝在秦地有眼線探子,趙文煊多年來如何處事,瞞不過他。
建德帝抬手,揉了揉太陽穴,這地兒一抽一抽的,他雖從昏闕中清醒,但依舊頭疼欲裂,索性就將兩件事都交出去。
他抬眸看向一臉平靜的趙文煊,道:“你萬不可懈怠。”
趙文煊出列,拱手領命,“兒臣遵旨,兒臣定竭盡所能,將差事辦妥。”
建德帝板著臉,闔目揮手,道:“都散了罷。”
諸皇子與朝臣立即行禮,魚貫退出寢殿。
朝堂山雨欲來,太子確已處境不妙,可以說,越王的最初目的已達到了,隻是事情折騰了一圈,最大受益者卻是剛入朝的秦王趙文煊。
越王目光複雜,側頭掃一眼趙文煊,語氣不明道:“四哥果然得父皇器重。”
趙文煊淡淡道:“我等身為人子,能為父皇分憂,自當仁不讓。”
話罷,他不肯再多說半句,隻邁開大步離去。
趙文煊目光幽深,步伐平穩有力,不疾不徐。
如今局勢,正與他此前預料一般無二。
他固然與皇後母子仇深似海,恨不得吃其肉寢其皮,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既然當初已經決定先按捺下來了,就不會急這一年半載功夫。
何況,趙文煊想要徹底報仇,少不得順利登上大位,他這次劍指東宮,私人仇怨隻占其一。
其二,通州常平倉一事被推到頂點,其實越王也是會受些牽連的。
太子與越王二人,在建德帝的眼皮子底下相鬥多年,其實在建德帝眼中,這兩個二人的糟心程度不分上下,太子出了大岔子,皇帝見了越王,很容易產生某些不美好的聯想。
這些微妙情感,俱需要細細揣摩聖意,趙文煊掌管藩地多年,上位者的心態,他比一直身在局中的越王更為敏感,於是,事情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順利,他領了兩個差事,成了常平倉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最後,若趙文煊將這兩個差事辦得漂亮妥帖,那麽,他就能籍此機會,短短時間內便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
一箭三雕。
……
戶部尚書廖令安乃戴罪之身,自然全力以赴,兼又有越王秦王早暗中鋪好了道路,他動作十分迅速,不過兩日時間,便將通州常平倉一案,查得個“水落石出”。
任明蔚利用職權之便,私通常平倉署官,將糧窖中好米偷運出去販賣,然後采購最次等糙米回倉,籍此得了巨大差額,中飽私囊,這些都不變。
但被焚毀的大批糙米,卻是底下人不慎失火所致。
最重要一點,任明蔚偷天換日之前,頻繁進去東宮,影影倬倬中,這事少不了太子的影子。
越王與趙文煊二人,都沒有直接製造證據誣陷太子,而是弄出一些似是疑非的旁證,乍一看與東宮毫無關聯,但細細品下來,卻與東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畢竟太子也入朝多年了,他不是傻子,即便真插了手,也不可能留下明晃晃的證據。
這般讓人遐想連篇,果然比直接證據要厲害多了,廖令安將調查結果呈上,吞吞吐吐說罷,建德帝勃然大怒,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厲聲嗬斥了太子。
皇帝根本沒有給太子辯解的機會,劈頭蓋臉怒罵一通,末了,他指著太子,痛心疾首,“似你這般不顧黎明百姓者,朕如何敢托付以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非比尋常,建德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否定了太子繼位為帝的能力。
太子大驚失色,這雖不是廢了他,但卻對他有致命性打擊。
偏任明蔚是東宮的人,滿朝皆知,這回真是黃泥掉到褲襠裏了,太子百口莫辯,建德帝撐著病體上朝,也不耐煩聽他辯解,直接手一揮,讓禦前侍衛把太子押回東宮,無聖旨前,不得踏出半步。
滿朝文武心下一凜,建德帝這是要暫時軟禁太子。
今年負責主持賑災事宜的,是戶部右侍郎陳泉,陳泉自認不是個聰明人,奪嫡之爭就不摻和了,他一直保持中立。
由於建德帝的態度,陳泉這類官員,還是很有存活空間的,隻是皇帝到底年邁多病,新帝上位的日子大約不遠了,因此,陳泉當差一直小心翼翼,唯恐得罪新君,將來日子難過。
隻是這回,通州常平倉已拿不出糧食來了,陳泉是戶部侍郎,其中關竅一想便通了七八,偏災民卻一頓不能少,他催了兩天沒結果,於是,便不得不硬著頭皮,在早朝上戰戰兢兢出列,說是有事啟奏。
趙文煊聞言心下了然,他神色沒半點變化,隻微微垂下眼瞼。
他與安王,在前段時間,也入了朝,如今諸皇子正一同立在禦階最前。越王抬眸看一眼麵前的趙文煊,嘴角微微一勾,這位四哥前段時間的動作挺隱蔽的,但他還是隱隱察覺到了。
越王再側頭瞥一眼對麵的太子,對方一臉自然立著,他一哂,收回視線,在他與秦王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通州之事捂得密不通風,太子乃至慶國公,至今仍未得到一絲消息。
他到底與太子糾纏多年了,如今老對方將倒大黴,越王麵上不顯,心下暢然。
安王抬眸,掃一眼前頭幾位哥哥,垂下眼簾,繼續小心扮演透明人角色。
皇子們心思各異,那邊廂,陳泉已小心將話說了一遍,他言辭隱晦,說話避重就輕,隻陳述了自己差事的難處,但朝堂上下哪個不是人精子,一聽,便了然於心。
滿朝上下,立即眼觀鼻鼻觀心,大家安靜立著,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陳泉低頭站著,片刻後,才聽見上首傳來建德帝的聲音,很低沉,帶著壓抑,他道:“廖令安。”
廖令安是戶部尚書,忙出列,道:“微臣在。”
他心緒心緒清明,也不停頓,直接又說:“通州常平倉具體事務,一貫由左侍郎任明蔚掌管。”
通州常平倉重要,但卻沒到一個戶部尚書日日握在手裏的地步,隻是這事情恐怕會很大,廖令安監管不力的罪責怕是難逃了,他也幹脆,直接一撩官袍下擺,利索下跪請罪,“請陛下恕微臣失察之罪。”
建德帝與諸臣卻已沒再關注他,而是將視線一移,投向列班處任明蔚一貫站立的地方。
那地兒空空,任明蔚那批糙米已被盡數焚毀了,事情肯定要不好,他心驚肉跳,也不知真病假病,反正已請了病假,幾天沒上朝了。
建德帝頦下花白的胡須顫抖,額際青筋突突直跳,怒道:“任明蔚何在?”
話罷,建德帝的身體竟晃了晃,其實最近他的龍體頗有不適,勃然大怒之下,眼前竟有些發黑。
“陛下!”“陛下!”
“父皇!”
幾處失聲驚呼驟起,原來建德帝身體晃了晃後,竟是一頭栽下龍椅。
諸皇子以及滿朝文武大驚失色,那邊大總管梁榮眼疾手快,“騰”一下竄上去,剛好攙住皇帝栽下的身體,沒有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隻是他定睛一看,建德帝已經麵如金紙,雙目緊閉,暈闕了過去。
梁榮驚道:“陛下,陛下!”
一時,大殿上兵慌馬亂,趙文煊大喝一聲,“來人,還不快去召禦醫!”
他緊接著又道:“梁總管,快快把父皇安置妥當!”
皇子身份敏感,可不能往玉階上湊,但趙文煊大喝一聲,卻瞬間讓慌亂的諸人找到了主心骨,幾個禦前太監忙急奔出殿,召禦醫去了,梁榮摸了摸建德帝脈搏,微微鬆口氣,忙將建德帝背上龍輦,快速往寢宮而去。
皇子及諸皇子不敢怠慢,忙跟了上去。
趙文煊兄弟幾人,以及一些朝中重臣入內候著,餘者也不敢散了,隻等在外麵,諸人不敢言語,寢殿外黑壓壓聚了好大一群人,卻雅雀無聲。
禦醫很快就趕來了,氣喘籲籲也不敢歇息,趕緊上前察看一番。
好在建德帝情況不算嚴重,隻一時急怒攻心,闕了過去,禦醫們小心給施了針,他便醒轉過來。
皇帝醒了,雷霆之怒隨即而來,他將有些分量的朝臣都召進去,環視諸人一眼,最後視線落在太子身上。
其實,建德帝很多事都清楚,譬如,任明蔚兩年前便投在東宮麾下,隻是他清楚黨爭已難避免,為了平衡朝中勢力,一直隱忍不發罷了。
太子頂著皇帝攝人的冰冷視線,膽顫心驚,雖他不清楚事情來龍去脈,但也很清楚情況極不妙。
不等太子想到應對法子,建德帝已將視線移開,他沉著臉道:“通州常平倉一事,便交由戶部尚書廖令安盡快查明。”
戶部尚書算是建德帝的心腹,他很明顯也不知前情,皇帝便允許他查清此事,以贖失察之罪。
廖領安如何不知,他忙出列下跪,叩首道:“微臣領命,微臣定不負陛下之恩,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建德帝頷首,又道:“至於賑災糧食,便先從大興、宛平的常平倉調出。”
皇帝掃了一眼負責賑災的陳泉,眸中有幾分不滿,陳泉具體負責此事,至少能提前一兩日察覺不對,但他卻硬是壓到揭不開鍋的時候,才稟報上來。
陳泉是個什麽樣的人,建德帝也知道,看在對方不願意投靠兩黨站隊,平時差事又戰戰兢兢沒差錯的情況下,他勉強揭過了此事。
建德帝精力不濟,不願意在朝堂上大動幹戈,但他也不樂意再將賑災差事全權交給陳泉。
他環視殿中諸人一眼,最後視線落在趙文煊身上,“老四,這賑災具體事宜,還有查明通州常平倉一案,便交給你總領罷。”
趙文煊雪災差事親力親為,半點不敷衍了事,建德帝全部看在眼裏,他同時也知道,這兒子並不是裝出來給他看的。
皇帝在秦地有眼線探子,趙文煊多年來如何處事,瞞不過他。
建德帝抬手,揉了揉太陽穴,這地兒一抽一抽的,他雖從昏闕中清醒,但依舊頭疼欲裂,索性就將兩件事都交出去。
他抬眸看向一臉平靜的趙文煊,道:“你萬不可懈怠。”
趙文煊出列,拱手領命,“兒臣遵旨,兒臣定竭盡所能,將差事辦妥。”
建德帝板著臉,闔目揮手,道:“都散了罷。”
諸皇子與朝臣立即行禮,魚貫退出寢殿。
朝堂山雨欲來,太子確已處境不妙,可以說,越王的最初目的已達到了,隻是事情折騰了一圈,最大受益者卻是剛入朝的秦王趙文煊。
越王目光複雜,側頭掃一眼趙文煊,語氣不明道:“四哥果然得父皇器重。”
趙文煊淡淡道:“我等身為人子,能為父皇分憂,自當仁不讓。”
話罷,他不肯再多說半句,隻邁開大步離去。
趙文煊目光幽深,步伐平穩有力,不疾不徐。
如今局勢,正與他此前預料一般無二。
他固然與皇後母子仇深似海,恨不得吃其肉寢其皮,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既然當初已經決定先按捺下來了,就不會急這一年半載功夫。
何況,趙文煊想要徹底報仇,少不得順利登上大位,他這次劍指東宮,私人仇怨隻占其一。
其二,通州常平倉一事被推到頂點,其實越王也是會受些牽連的。
太子與越王二人,在建德帝的眼皮子底下相鬥多年,其實在建德帝眼中,這兩個二人的糟心程度不分上下,太子出了大岔子,皇帝見了越王,很容易產生某些不美好的聯想。
這些微妙情感,俱需要細細揣摩聖意,趙文煊掌管藩地多年,上位者的心態,他比一直身在局中的越王更為敏感,於是,事情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順利,他領了兩個差事,成了常平倉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最後,若趙文煊將這兩個差事辦得漂亮妥帖,那麽,他就能籍此機會,短短時間內便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
一箭三雕。
……
戶部尚書廖令安乃戴罪之身,自然全力以赴,兼又有越王秦王早暗中鋪好了道路,他動作十分迅速,不過兩日時間,便將通州常平倉一案,查得個“水落石出”。
任明蔚利用職權之便,私通常平倉署官,將糧窖中好米偷運出去販賣,然後采購最次等糙米回倉,籍此得了巨大差額,中飽私囊,這些都不變。
但被焚毀的大批糙米,卻是底下人不慎失火所致。
最重要一點,任明蔚偷天換日之前,頻繁進去東宮,影影倬倬中,這事少不了太子的影子。
越王與趙文煊二人,都沒有直接製造證據誣陷太子,而是弄出一些似是疑非的旁證,乍一看與東宮毫無關聯,但細細品下來,卻與東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畢竟太子也入朝多年了,他不是傻子,即便真插了手,也不可能留下明晃晃的證據。
這般讓人遐想連篇,果然比直接證據要厲害多了,廖令安將調查結果呈上,吞吞吐吐說罷,建德帝勃然大怒,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厲聲嗬斥了太子。
皇帝根本沒有給太子辯解的機會,劈頭蓋臉怒罵一通,末了,他指著太子,痛心疾首,“似你這般不顧黎明百姓者,朕如何敢托付以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非比尋常,建德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否定了太子繼位為帝的能力。
太子大驚失色,這雖不是廢了他,但卻對他有致命性打擊。
偏任明蔚是東宮的人,滿朝皆知,這回真是黃泥掉到褲襠裏了,太子百口莫辯,建德帝撐著病體上朝,也不耐煩聽他辯解,直接手一揮,讓禦前侍衛把太子押回東宮,無聖旨前,不得踏出半步。
滿朝文武心下一凜,建德帝這是要暫時軟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