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莫敵的臉色很不好看,這半個月來他沒有出房門一步,倒是"特別警務局"的局長雲天每天都找來安慰老上司,這一天他又來勸解道:"督軍大人,這不過是個小挫而已,何必在意了..."
莫敵冷哼一句,並沒有多說話,雲天說道:"現在報紙還都是對督軍大人的讚許之聲,大人對於這點小挫就不必在意了..."
莫敵的臉色稍稍好看些,他沉思了一會:"我是為我們西南的前途著想,我們莫家的人,幾代以來,從來沒有活過六十歲,偏生明年我就五十九歲了,我不得不為將來著想..."
雲天繼續勸解道:"督軍大人,您的身體健康得很,我看在山中行軍幾天都可以吧..."
一說這個莫敵當即就興奮起來:"那是那是...當年,我從福建趕回廣東,帶著部隊足足走了六天時間,那時候你還是個排長嘍,現在雖然說體力不行了,但是走個百八十裏還是不成問題的!對了,你弟弟的事情安排好了沒有?"
"謝謝督軍大人關心...九月的部隊已經安置好了,他還特別托我要謝謝督軍大人,畢竟這些多年來,隻有他們才直接列入了省軍編製,就是柳鏡曉方麵提出了抗議..."
莫敵答道:"莫要理會他們,你弟弟這次立了這麽大的功勞,莫說是一個旅長,就是一個師長都嫌小啊,還有熊武安置好了沒有?"
"也安置好了..."這一次對於莫敵收容的南軍雜牌來說是一場災害,受害特重,個別部隊隻能歸附到其它部隊的編製之下,但是編製隻及戰前的半數。
莫敵對於這些雜牌還是有點感情的,人家衝在最前線,一拉上去就要付出巨大傷亡,這是什麽精神啊!這是炮灰主義的精神,我們廣東不需要空言的強兵,需要是實在的部隊,玩的是刀刀見血的感覺!
可是南軍雜牌部隊隻剩下戰前的半數左右,因此莫敵收容了嘩變的浙軍、贛軍及福建民軍各一部外,還容納了從四川來投的熊武部,據說這位熊武將軍三句不離:"我是最服從莫撫軍長的指揮..."
至於防區,經過和丁寧協商,丁寧同意將贛南三縣、閩南四縣計七個縣作為該部的防區,用人行政及稅收由駐軍自行負責,不過換得的條件是柳軍南昌、福州兩地除省府警衛營外,柳軍可以派出軍官各組建兩個營又一個獨立連負責省城及交通線安全,隻是丁寧提出的條件就是叛變的浙軍不能駐在這些防區,現在雙方仍在協商。
雲天見到莫敵的心情好轉了不少,趁熱打鐵地說道:"我聽說柳鏡曉也對督軍大人稱讚不已,說當世英偉人物,除了他自己就隻有督軍大人一人了..."
"真有此事?"柳鏡曉能令莫敵受挫,所以莫敵對他的評價頗高,至於對自己的評價,人總是逐層加碼。
雲天答道:"千真萬確,報紙上登的!"
"什麽報紙?不會是咱們自己弄的那幾張報紙吧?"
"督軍大人,千真萬確!是上海的共和時報上登載的?"
"快快快!你去找來,我要看看..."
第二天,雲天果然拿了一張報紙登給莫敵,莫敵看過報紙十分讚同,連連說道:"這份報紙說得妙極了,當真是說到我心裏去了...比我們辦的那些狗屁報紙強多了!"
"以後,共和時報拿到我一份...這報紙還真不錯,特別是這些新聞,真是說到我心裏去了..."
雲天走出莫敵的密室,早有一個青年人跳了出來,問道:"搞定了沒有?"
"搞定了!"雲天的臉上全是興奮之色:"到時候可別忘記了在下啊!"
"關山河曾經是我的部下,他背叛我,我感到非常痛心,而孫挺羽是你的部下,他的叛變對你的感受,我能感覺到...我不恥與曾背叛我的人合作,希望我們能聯起手來..."陳雲傑的書信口語化很重,卻深深感染地張步雲,他一等念完書信便道:"陳雲傑曾是我的敵人,不過現在我決定與陳雲傑合作,一舉打敗共和軍,各位可有信心沒有?"
共和軍眾至數十萬,不過奉軍和關軍交戰以來,卻是頗有斬獲的局麵,特別是林一塵率先說道:"願替步帥效命!"
陳雲傑和張步雲聯手的消息,當即震動了山東方麵,特別是不少將領,包括山東省議員黃羊在內都跑到柳鏡曉的麵前,一再表示:"柳帥,在下願驅一師人為前鋒,一舉收納華北..."
柳鏡曉在私下的談話罵道:"狗屁不通...眼下這麽大的地盤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再說...先把自己地盤管好再說..."
伴隨著南方北伐的失敗,是柳鏡曉在東南統治的鞏固,即便是福建和江西,仍有將近一半的縣是柳鏡曉的基本地盤,柳鏡曉關心就是眼下新地盤的行政,丁寧在南麵幹得不壞,由於成功摧毀南方多年紮根的潛勢力,溫台方麵的行政重建也比較成功,隻有安徽才是柳鏡曉比較擔心的問題。
按照柳鏡曉自己在床第之間的真實想法:"咱這一年,暫且不管外省的事務,咱隻要管好自己便是,有了東南七省的基本地盤,什麽地方不可以去!"
隻是旁人總是眼紅著華北各省的地盤,特別是堪稱北中國精華所在的保大地區,甚至有個別中級軍官主動向柳鏡曉主動請戰,柳鏡曉笑道:"河北姑娘長得不夠水嫩,咱家若去也到江南挑幾個江浙美女梳弄梳弄..."
外麵立時流傳著柳鏡曉要到江南去風流一番,甚至連幾位夫人都有些將信將疑。
隻是柳鏡曉的先見之明很快便實現,多達數十萬的共和軍在南北夾擊中很快處於失敗的地步,而舊禁衛軍和段鐵民執政的背叛給了關山河最重的一擊,如果現在出兵柳軍很有可能是直接對抗奉軍的局麵,在段鐵民在北京的行動之中,柳鏡曉再次聽到了一個人的名字-蕭如浪。(未完待續)
莫敵的臉色很不好看,這半個月來他沒有出房門一步,倒是"特別警務局"的局長雲天每天都找來安慰老上司,這一天他又來勸解道:"督軍大人,這不過是個小挫而已,何必在意了..."
莫敵冷哼一句,並沒有多說話,雲天說道:"現在報紙還都是對督軍大人的讚許之聲,大人對於這點小挫就不必在意了..."
莫敵的臉色稍稍好看些,他沉思了一會:"我是為我們西南的前途著想,我們莫家的人,幾代以來,從來沒有活過六十歲,偏生明年我就五十九歲了,我不得不為將來著想..."
雲天繼續勸解道:"督軍大人,您的身體健康得很,我看在山中行軍幾天都可以吧..."
一說這個莫敵當即就興奮起來:"那是那是...當年,我從福建趕回廣東,帶著部隊足足走了六天時間,那時候你還是個排長嘍,現在雖然說體力不行了,但是走個百八十裏還是不成問題的!對了,你弟弟的事情安排好了沒有?"
"謝謝督軍大人關心...九月的部隊已經安置好了,他還特別托我要謝謝督軍大人,畢竟這些多年來,隻有他們才直接列入了省軍編製,就是柳鏡曉方麵提出了抗議..."
莫敵答道:"莫要理會他們,你弟弟這次立了這麽大的功勞,莫說是一個旅長,就是一個師長都嫌小啊,還有熊武安置好了沒有?"
"也安置好了..."這一次對於莫敵收容的南軍雜牌來說是一場災害,受害特重,個別部隊隻能歸附到其它部隊的編製之下,但是編製隻及戰前的半數。
莫敵對於這些雜牌還是有點感情的,人家衝在最前線,一拉上去就要付出巨大傷亡,這是什麽精神啊!這是炮灰主義的精神,我們廣東不需要空言的強兵,需要是實在的部隊,玩的是刀刀見血的感覺!
可是南軍雜牌部隊隻剩下戰前的半數左右,因此莫敵收容了嘩變的浙軍、贛軍及福建民軍各一部外,還容納了從四川來投的熊武部,據說這位熊武將軍三句不離:"我是最服從莫撫軍長的指揮..."
至於防區,經過和丁寧協商,丁寧同意將贛南三縣、閩南四縣計七個縣作為該部的防區,用人行政及稅收由駐軍自行負責,不過換得的條件是柳軍南昌、福州兩地除省府警衛營外,柳軍可以派出軍官各組建兩個營又一個獨立連負責省城及交通線安全,隻是丁寧提出的條件就是叛變的浙軍不能駐在這些防區,現在雙方仍在協商。
雲天見到莫敵的心情好轉了不少,趁熱打鐵地說道:"我聽說柳鏡曉也對督軍大人稱讚不已,說當世英偉人物,除了他自己就隻有督軍大人一人了..."
"真有此事?"柳鏡曉能令莫敵受挫,所以莫敵對他的評價頗高,至於對自己的評價,人總是逐層加碼。
雲天答道:"千真萬確,報紙上登的!"
"什麽報紙?不會是咱們自己弄的那幾張報紙吧?"
"督軍大人,千真萬確!是上海的共和時報上登載的?"
"快快快!你去找來,我要看看..."
第二天,雲天果然拿了一張報紙登給莫敵,莫敵看過報紙十分讚同,連連說道:"這份報紙說得妙極了,當真是說到我心裏去了...比我們辦的那些狗屁報紙強多了!"
"以後,共和時報拿到我一份...這報紙還真不錯,特別是這些新聞,真是說到我心裏去了..."
雲天走出莫敵的密室,早有一個青年人跳了出來,問道:"搞定了沒有?"
"搞定了!"雲天的臉上全是興奮之色:"到時候可別忘記了在下啊!"
"關山河曾經是我的部下,他背叛我,我感到非常痛心,而孫挺羽是你的部下,他的叛變對你的感受,我能感覺到...我不恥與曾背叛我的人合作,希望我們能聯起手來..."陳雲傑的書信口語化很重,卻深深感染地張步雲,他一等念完書信便道:"陳雲傑曾是我的敵人,不過現在我決定與陳雲傑合作,一舉打敗共和軍,各位可有信心沒有?"
共和軍眾至數十萬,不過奉軍和關軍交戰以來,卻是頗有斬獲的局麵,特別是林一塵率先說道:"願替步帥效命!"
陳雲傑和張步雲聯手的消息,當即震動了山東方麵,特別是不少將領,包括山東省議員黃羊在內都跑到柳鏡曉的麵前,一再表示:"柳帥,在下願驅一師人為前鋒,一舉收納華北..."
柳鏡曉在私下的談話罵道:"狗屁不通...眼下這麽大的地盤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再說...先把自己地盤管好再說..."
伴隨著南方北伐的失敗,是柳鏡曉在東南統治的鞏固,即便是福建和江西,仍有將近一半的縣是柳鏡曉的基本地盤,柳鏡曉關心就是眼下新地盤的行政,丁寧在南麵幹得不壞,由於成功摧毀南方多年紮根的潛勢力,溫台方麵的行政重建也比較成功,隻有安徽才是柳鏡曉比較擔心的問題。
按照柳鏡曉自己在床第之間的真實想法:"咱這一年,暫且不管外省的事務,咱隻要管好自己便是,有了東南七省的基本地盤,什麽地方不可以去!"
隻是旁人總是眼紅著華北各省的地盤,特別是堪稱北中國精華所在的保大地區,甚至有個別中級軍官主動向柳鏡曉主動請戰,柳鏡曉笑道:"河北姑娘長得不夠水嫩,咱家若去也到江南挑幾個江浙美女梳弄梳弄..."
外麵立時流傳著柳鏡曉要到江南去風流一番,甚至連幾位夫人都有些將信將疑。
隻是柳鏡曉的先見之明很快便實現,多達數十萬的共和軍在南北夾擊中很快處於失敗的地步,而舊禁衛軍和段鐵民執政的背叛給了關山河最重的一擊,如果現在出兵柳軍很有可能是直接對抗奉軍的局麵,在段鐵民在北京的行動之中,柳鏡曉再次聽到了一個人的名字-蕭如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