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神侯。”客氣說了一句,深深看了一眼任千行,官禦天轉身離去。


    現在他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去查證千行的身份,其餘的都要往後排,包括他腦中的三屍腦神丹,擺脫威脅等等。


    官禦天一走,古玄看向了依舊倒在地上的任千行,抬手一道真氣發出,打入其體內。


    頓時,任千行身體動了一下。


    “剛剛的話,你都聽清楚了?”古玄漠然道。


    任千行的身體又動了一下,從地上爬了起來,臉色平靜,恭恭敬敬地行禮道:“晚輩任千行參見神侯,回神侯的話,晚輩都聽到了。”


    “嗯,既然聽到了,那你是如何想的?”古玄麵無表情道。


    “晚輩多謝神侯為晚輩找到了父親,如此大恩,沒齒難忘,晚輩今後願一直侍奉在神侯身旁,聽候神侯的調遣。”任千行沒有任何猶豫,低著頭恭敬道。


    古玄點了下頭,似乎頗為滿意的樣子。


    這任千行很識時務,不錯、不錯。


    這也是他為什麽將一切都如實讓他知道的原因,就是清楚任千行太識時務,知道了一切後,反而能省去他不少麻煩。


    而且任千行會想盡一切辦法的往上爬,在他有把握反噬之前,他會做一條老老實實的狗。


    有這條狗在,再加上古玄他的實力地位,他就能牢牢的將官禦天掌握在手中。


    兒子,正是官禦天的弱點。


    官禦天城府很深,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很有能力的一個梟雄。


    這看似與上官金虹很相似,但用兒子在生死攸關的大事上、絕對威脅不了上官金虹,所以古玄直接不用。


    對官禦天則是可以,原著中,他正是死在自己一手傾心培養的兒子手裏,還不怨不悔的成全兒子。


    所以,以他的身份實力,隻要能掌握住任千行,官禦天就翻不了天。


    比上官金虹、乃至逍遙侯都要更好控製。


    還有一點,別看現在官禦天比之上官金虹還要弱一點,但那隻是現在。


    一旦讓其練成先天罡氣,按照古玄估算,他就會一躍成為真正的宗師巔峰境高手。


    真實戰力在宗師巔峰境裏,也會成為頂尖的那一層次。


    修為和真實戰力是不一樣的,修為很強者,真實戰力並不一定就很強,同樣的修為,真實戰力可能相差很多。


    官禦天,絕對是個頂尖的人才,一旦練成先天罡氣的他,大宗師下難逢敵手。


    也是他目標中,幾乎最強的一人。


    如若不是如此,怎能勞煩他甘願多出一些麻煩,將任千行帶到護龍山莊?


    沒有再與任千行說什麽,如今的任千行不過二十來歲,隻有先天之境,還不值得他重視。


    帶著他,向京城方向而去,要先將他安排在護龍山莊,才能繼續去完成他的目標。


    幾天後,將任千行交給段天涯,讓他仔細看著點,古玄就繼續踏上獨自之旅。


    一連一個月左右,古玄都在忙碌此事。


    在錦衣衛和護龍山莊強大的情報能力下,一找一個準,而隻要被他找到的,就沒有能逃脫的。


    他如今的實力,在這個世界上、太過強大,絕對站在最頂尖的那一層次。


    哪怕他戰鬥經驗不如那些梟雄,也沒有關係,直接以絕對的力量橫掃就行了。


    讓他們連跑都跑不了。


    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努力,大明境內,他所看中的目標,都已經合作成功。


    連他此時的心性,都不禁有些喜意。


    別看他合作的這些人物,如今都很低調,被正道壓得不敢冒頭。


    但隻要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是最鋒利的一把刀。


    砍向正道、以及其它地方的刀。


    陡然,已經返回護龍山莊的古玄心中一震。


    如今,暗中掌握了這麽多的邪魔反派,他自己、好像又成了最大的反派。


    哪怕真不是,他是為國為民,是正義的一方,但也不得不承認,的確很像。


    臉色有些古怪,不過很快,就鎮壓了下去。


    經曆的越多,正派反派,正惡在他心中雖然還是很重要,私下裏,卻也不再將兩者分的那麽清。


    隻要在自身表麵形象上,經營好就可以了。


    虛偽、陰險、狡詐等等,不管怎麽說都好。


    表麵形象,一定要好。


    這就是人,就是人生。


    接下來的時間,古玄並沒有什麽其他的大動作了。


    一邊看著新政推行,一邊盯著隋軍北伐之事。


    兩件事都頗為順利,在按照他的預想之中進行。


    沒了武林勢力阻撓,在如今還算強大的大明朝廷推動下,沒人能阻止。


    隋軍北伐,楊廣的雄心果然不止是一個高句麗。


    百萬大軍北上後,直接被他一分為二,三十萬對付高句麗,另外七十萬被他派去征伐突厥。


    如果讓他成功,兩個異族勢力滅亡,蒙元也將會損失不小。


    而楊廣將會在漢人中得到巨大的聲望,還有大量的馬匹。


    到時說不定還真能讓他成就更大的偉業。


    可惜,各方各麵的原因,包括他自己的原因。


    他失敗了。


    敗得很慘,慘的一下子讓他大隋帝國傷經動骨,元氣大傷,內部人心晃動,各種異心悄然而起。


    百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兩百萬的民夫同樣死亡大半。


    隋國境內,哭泣聲幾乎遍布全國。


    不過楊廣的雄心壯誌,怎麽可能會因為這小小的一次打擊便沒了。


    返回國內後,沒多久,就下令開始準備,來年再次北伐。


    反對者被他壓了下去,加上一些有心者推波助瀾,這道旨意就那麽被執行了。


    大明在這其中,正是有心者之一。


    隋國北伐失敗,大明真正開始插手隋國內部了。


    一腳踏兩船、找一條後路這種事,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有人做的。


    大明自然是安全可靠的大船、後路,所以聯係上一些人並不難。


    正德六年,大業八年就這麽風雲變幻的過去了。


    正德七年、大業九年,楊廣再次組織百萬大軍北伐。


    天下的目光,也再一次匯聚。


    然後在無數有心人的推動下,楊玄感造反,楊廣隻能被逼撤軍,返回平叛。


    此時,隋國境內已經叛亂四起。


    同時這一年,大明內部也不平靜。


    因為趁此機會,大明也開始了新政的第二步。


    廢除舉人及其之上功名者不交稅的政策,原本因為一些舉人家境不好、所以免除稅收的政策,變為直接給予一些錢糧,而不是不交稅。


    這仿佛是巨大的隕石掉落進了湖裏,砸的大明立即開始動蕩。


    大明最大的問題就是收不上稅,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一條政策。


    雖還沒有大明末年時期的那麽嚴重,但此時此刻,也已經很嚴重。


    無數的地主商人,都把自己名下的土地,移到功名者名下,來逃稅、不交稅。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麽巨大的利益團體。


    大明此時想打掉這個利益團體,麵對的困難,比第一個新政徹查土地、攤丁入畝還要大許多。


    大明朝堂上的官員哪怕已經被清理過一遍,都有大量的反對聲,更何況是民間?


    古玄、朱厚照的精力都放在了國內,幾乎沒去理會隋國情況。


    還好,在多年的準備下,這條新政還是被強行施展了下去。


    至於其中朝堂上、民間、江湖上有多少人因此人頭落地?


    連古玄都沒去統計,隻知道很多很多。


    每一次改革都伴隨著大量的犧牲,這一次,古玄算是真正切身體會到了。


    期間,他親手殺的宗師,都不下十幾個,可想來自那個利益團體反抗的可怕。


    這一次,他掌握的那些梟雄,也算是出了力,殺了不少官紳親密或培養的高手,讓新政得以實施。


    當然,他們也從中獲得了好處,增強了自身勢力。


    而且他們做的也並不明顯,表麵上看去都是為了他們自己,而不是為了大明,所以也沒誰發現什麽異常。


    正德七年、大業九年,這動蕩的一年過去。


    第二年,仍然還是動蕩的一年。


    (謝謝支持。)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派真不是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雨並收藏反派真不是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