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之下,李牧隻能按照最謹慎的方法去做。


    轉眼,又是兩天時間過去。


    李牧得到消息,城外的秦軍大營動了,向後退去。


    緊接著,肥下那邊也發來了消息,楊瑞和帶領的十萬秦軍,也動了。


    兩支秦軍在匯合。


    而那支離開的三萬鐵騎,速度越來越快的奔向邯鄲城。


    越發不好的感覺油然而生,李牧沉聲道:“真的沒有秦軍再踏入我趙國?”


    “大將軍,我們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包括大王發來的消息、都沒有發現再有秦軍入境。”負責這一塊的將領堅定道。


    “沒有、沒有的話,那三萬秦軍是去做什麽?”李牧喃喃自語,像是在問那降臨,又像是在問自己。


    陡然,他目光一震,又驚又夾雜有絲許恐懼,一字一頓道:“楊瑞和那裏的秦軍,就一定是十萬嗎?”


    說完,豁然起身,沉喝道:“快,傳令龐將軍,讓他派四萬大軍到這來,快。”


    “是。”


    “傳令,整軍備戰。”李牧又下令道。


    “是。”


    馬上,宜陽城中的十五萬趙軍開始動了起來。


    而李牧仍在不斷的思索。


    不對、不對。


    如果楊瑞和那裏的十萬秦軍,有一部分暗中向邯鄲進發,是怎麽瞞過斥候和各種眼線的?


    而且就算有,也一定隻是很小的部分,絕不可能超過三萬。


    那麽一共不過六萬大軍,怎麽覺得能攻下八萬大軍防守的邯鄲城?


    難道是想以此讓大王對我不滿?換掉我?


    也不對,他很清楚,雖然他現在有些名聲,可也不應該值得秦軍費如此大的力氣對付他才是。


    還是有太多的想不通,但他更清楚一點,不能再這樣等下去了。


    必須要先試探一二,起碼要弄清楚,楊瑞和那裏的十萬秦軍,究竟有多少人?


    至於王翦手下的秦軍,他有把握,這段時間以來,不可能瞞過他的眼睛。


    一月二十五日,除夕將近之時,李牧帶領大軍出城,尋找已經匯合的兩支秦軍試探性交戰。


    這時,秦軍反而選擇了避而不戰,一心堅守。


    李牧心中不安之下,也顧不得傷亡有些大,指揮近十八萬大軍進攻秦軍大營。


    一連數天,雙方都死傷不少。


    而李牧也徹底確定了,這支秦軍的人數頂多也就十四萬左右,除去前往邯鄲的那三萬鐵騎,還有分派到秦軍所攻陷的那些城池駐守士卒。


    至少有兩萬秦軍下落不明,不知去向。


    他的猜測越發肯定,那兩萬秦軍,絕對是悄悄趕向了邯鄲城,想配合那三萬鐵騎攻下邯鄲。


    邯鄲一下,趙國就立即亡了大半,到時他這裏也隻是垂死掙紮罷了。


    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五萬秦軍,如何攻下八萬大軍鎮守、城高牆堅的邯鄲城?


    李牧眉頭緊鎖,冥思苦想。


    最終想起韓國滅亡的那一夜,他所知道的所有情報中,鎖定了一點。


    高手!


    秦國一定是派遣了大量的高手,要配合那五萬秦軍,攻陷邯鄲城。


    雖然邯鄲城是趙國最多的高手匯聚之地,再加上城池之利,數量優勢。


    可李牧還是極度不安,秦國如此做,就必定是有了充足的準備和不小的把握。


    一旦邯鄲城被攻下……


    猛然打了個激靈,快速寫了封書信,沉聲道:“引風,你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邯鄲,把這封書信交給大王,記住、你一定要親自交給大王。”


    “是。”一跟軍中將領打扮不同的人鄭重應道,接過書信就離去了。


    李牧則是繼續下令:“趙穆將軍,你馬上帶領兩萬鐵騎,趕回邯鄲,伺機而動。”


    “是,末將領命。”一位將領沉聲應道。


    勉強平靜下來,李牧雙眼一眯,冷意流轉,氣勢洶洶:“再通知龐煖將軍,讓他帶領所有大軍與我會合,秦軍想以十四萬大軍與我二十多萬大軍對戰,好,本將就成全他。”


    趙軍兩萬鐵騎的動向,自然瞞不過秦軍。


    一收到消息,王翦目光沉思一下,就是微微一笑:“看著這位李牧已經明白了。


    不過、已經晚了。”


    最後六個字吐出時,盡顯狠辣之意。


    “傳本將命令,誰也不準擅自出戰,但也給本將盯緊了剩下的趙軍。


    還有,讓援軍過來吧,也不用在意五國探子了,成敗與否,在此一舉。”王翦神色一肅,鄭重下令道。


    “唯。”王賁與一些將領應道。


    …….


    一月中旬,邯鄲城北邊近兩百裏一座山林之中。


    一群看上去很狼狽的人,在這裏越聚越多。


    他們有的數十人一股,有的上百人一股,像是難民一般,在半個月的時間裏,悄悄匯聚在了這片山林中。


    到一月三十日時,足足有了一萬八千人左右。


    夜晚。


    兩道看上去年輕的身影獨自在處山洞中商量。


    “蒙將軍還有半天的路程就能到達,我們明天一早就出發、去與蒙將軍在邯鄲城西門一百裏外集合,領取兵甲,正式攻城。”一道身材魁梧、一看就知英武不凡的年輕人鄭重道。


    “嗯,隻是兩萬人,如今隻到了一萬八千左右,而且個個恐怕已經沒多少戰鬥力了!”另一人點了下頭,但有些歎息道。


    他看上去渾身也有著將軍的氣勢,更加的鋒芒畢露。


    當先一人也歎了口氣,這次行動,絕對是大膽而冒險。


    兩萬人不著兵甲,化整為零,晝伏夜行,小心翼翼到了這裏。


    吃的喝的可想而知,身體狀態堪稱虛弱。


    若不是事先就在這裏埋藏了大量的糧食,他們早就撐不住了。


    想立刻投入戰鬥,根本不可能。


    振奮起精神,沉聲道:“無妨,這次我們根本不是主力,可以進去邯鄲城再修養。”


    另一人點頭,清楚他們這一萬八千人就是湊數的,是為了占領邯鄲城後,有足夠的人撐場麵。


    一夜很快過去。


    一月三十一日一大早天不亮時,這一萬八千來人就出了山林,向邯鄲城西門外一百裏而去。


    這一天,注定是震驚天下的一天。


    邯鄲城西門外,三萬秦軍鐵騎氣勢洶洶而來。


    本還算平靜的邯鄲城中,頓時氣氛壓抑起來,城門緊閉。


    明明有八萬大軍,卻完全不敢出城進攻。


    三萬秦軍鐵騎,也沒有進攻,反而又等來了一萬八千來人。


    邯鄲城趙王宮。


    趙王偃神色陰沉無比,怒氣殺意夾雜著絲絲的驚恐,仿佛一隻被徹底觸怒雄獅、正麵臨著獵手捕殺。


    前下方,一位位的趙國重臣,個個低著頭,不敢觸及趙偃的目光。


    “怎麽了?為何不說話了?說啊,如何對付城外那幾萬秦軍?還有,那多出的兩萬秦軍是怎麽回事?為何他們會從北方而來?


    誰能告訴寡人?”趙偃一拍身前的案幾,怒氣騰騰喝道。


    這幾天,他已經收到了李牧的情報,有三萬秦軍奔向邯鄲城。


    他雖然很是不悅,但也沒說什麽,緊急做準備應對。


    可這多出來的兩萬是怎麽回事?


    他對這些趙國重臣發怒,實則、更是對李牧發怒,濃鬱的不信任達到了一個頂點。


    足足兩萬人呐,怎麽可能就這麽神不知鬼不覺的突破了前線趙軍防線、來到了邯鄲城?


    是不是還有更多的秦軍要來到邯鄲城下?


    想想韓國的情況,他就不寒而栗。


    有些後悔前些時日不聽郭開他們的話,將李牧給換了。


    “大王,臣以為當務之急,隻有一點。”這時,一位趙國大臣開口了,隻見他麵貌堂堂,頗有一股剛正之意,語氣沉重無比。


    “說。”趙偃立即看向這位自己的年輕寵臣郭開。


    郭開凝聲道:“大王,這來到邯鄲城的三萬秦軍,暫且不說李牧和龐煖將他們放過來的目的。


    那突然出現的兩萬秦軍,就足以說明一切了啊,大王。”


    不少大臣心中頓時一沉,臉色難看。


    “你究竟什麽意思?說。”趙偃更加煩躁。


    “大王,李牧和龐煖這明顯是讓邯鄲城處於危難之下,讓大王更加依靠他們,他們則是在前線與秦軍耗著,大肆培養親信。


    大王,李牧他們這絕對是有不臣之心呐。”郭開臉色無比憤怒道。


    趙偃麵色更陰沉了幾分,這些話,正是他的心裏話。


    “荒謬。”忽然,一位大臣站出來,怒瞪了眼郭開,向趙偃行禮道:“大王,此言差矣,李牧將軍和龐煖將軍向來忠心為國,怎麽可能這般做?”


    “有何不可能?忠心為國,暫且不說這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也不能說明他們不是在趁機抓權。


    等他們把前線二十五萬大軍盡數掌握在手中,趙國一切……


    大王啊!我們不能再等了呀,此時還沒有開戰,還有機會補救。


    我們這裏和前線,秦軍一旦發起進攻,我們就再也無力控製李牧他們了。”郭開一下子跪了下去,憂國憂民的姿態盡顯無疑。


    立馬,有好幾位大臣跟著跪了下來附和。


    那位大臣,還有一些大臣想要開口辯解時,趙偃一把將案幾推翻,殺意凜然喝道:“夠了,城外五萬秦軍在那,什麽都不用說了。


    趙聰、王斯,你們攜帶寡人命令,立刻去將李牧和龐煖逮捕。


    你們繼續對戰秦軍,一定要把秦軍給我趕出去。”


    (求訂閱,求月票、求推薦票,謝謝支持。)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派真不是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辰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辰雨並收藏反派真不是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