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法令頒布,天下方定,民眾得以休養生息。
時至慶太祖崩,慶太宗登基為帝,改年號為貞平,大慶朝已曆經三代帝皇,慶太宗虛心納諫,厲行簡約,輕徭薄賦,比之父祖更為聖明勤躬,大慶朝國泰民安,四海之內海晏河清,民心歸向,周邊小國爭為之附屬,自比大慶朝甥輩。
但男女問題仍在加劇,女嬰生育的幾率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在慢慢下降。不僅在大慶朝,周邊列國,乃至遠夷均是如此。
慶太宗高瞻遠矚,意識到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召臣工以商討對策。
不久後,大慶朝頒布女子保護法令,條款涉及各個方麵。比如為夫者不可虐打其妻,違者酌情罰以笞刑乃至流放。又比如女子出門需兩個以上壯年男子相陪等等。
並禁止一切避.孕藥、墮胎藥等有傷女子生育能力的藥物在市麵上的流通。
貞平初年大慶婚律仍維持女子婚配至少需三夫之數,但由於男女嬰兒出生幾率已達四與一之比,因此民間實際生活中,女子夫婿數大多在四個左右,貧苦人家六七*個男人共娶一妻的也大有人在。
隻有稍微富裕些的人家才能三夫共娶一妻。
世間女子愈見稀少,也愈見金貴。
與此同時,民眾的香火延續觀念也大大改變。
男女平衡之時,男童是傳遞香火之人,世人皆以生男為喜,生女為悲。
在實行一妻多夫製的一百多年間,因為一個女子夫婿甚多,懷孕之後不大能完全確定腹中胎兒的父親具體是誰,所以生男以傳遞香火的思想受到極大動搖。
漸漸的生女以傳遞香火的思想在人群中悄然流傳開來。
你想啊,要是一家裏隻生了兩個男孩,好麽,你要給他們娶妻,那就得先找個別人家的男人湊足三夫之數。
這年頭,有沒有避.孕藥給那外姓的男人吃,再說人家願不願吃還是兩可呢。單靠算日子?那也做不得準呐。
隻有采用一個人獨占妻子兩個月的方式受孕了。可即便是這樣,懷孕的日子也隻能算個大概,要是剛好懷在兩月相交之時,你說這孩子姓什麽好吧。
可女孩兒就不一樣了。
這年頭,生了男孩兒你得從小開始給他準備聘禮,敦促他努力上進,以便將來他能娶上媳婦。生了女孩兒可就不一樣啦,比如說,一個姓李的女孩兒不管跟哪個男人懷了孩子,這孩子生下來都留著姓李的血,到時候在閨女生的娃裏挑一個最好的繼承李家的香火就是了。
這血統多純淨!
再者說了,生了女孩子,可以坐山招夫,這世上可有大把大把隻養活了一個男孩兒的人家想找媳婦兒。
到時候,三個丈夫各帶著各自的產業嫁過來,婆家那邊不用你管,自有丈夫每月養顧著,自家就更不用管了,孩子都養在這兒呢,雖然說可能姓氏不一樣,但不妨礙他們彼此是兄弟姐妹,三個爹在外麵自然拚了老命的掙錢往家拿。
所以家家戶戶就盼著生個女娃,長相好的女娃尤其吃香,生個女娃那下半輩子的養老就有保障了。
而那些沒生下來女娃的人家,就隻好拚命地生兒子,爭取養活三個以上的兒子,到時候多花些錢,還可以自家兄弟共妻。
因此那些家裏既沒能生下女娃子,男娃數又不足三個的人家就發愁了。
富裕的還好,我家有錢,大可以給兒子花錢娶個媳婦之後,再找個小門小戶的男人納為側夫。到時候,側夫無能,還不得聽正夫的話。正夫的孩子沒生下來之前,就是說不叫你側夫進妻子的房也是有可能的,誰讓人家有錢的腰杆硬呢!
不過那些窮苦的就悲催了,苦心扒拉把獨子養大,八成還得費盡心機給“嫁”出去,最後每月拿個養老錢,想看看孫子都得先跟親家商量。
好了,話歸正題。
話說咱這回要寫的呀,就是那河間府北林州淮安縣王女鎮白楊莊的大戶田家。
這田家,要說在白楊莊上,說他數二那沒人敢數一。
它可是白楊莊上一等一的大戶,白楊莊周邊好幾百畝好田地都是田家的。
就是在王女鎮上也是數得著的,那鎮上好幾家商戶都在田家名下。
田家當家奶奶一出門,一路都是迎上來弓腰打笑臉兒的人,為啥?這田家地多呀,白楊莊四周圍好些村子裏的佃戶種的都是田家的地。
按著當下的說法,田家是主家,當然得上趕著給田家奶奶賠笑臉兒。
田家甚為宅心仁厚,每逢災荒必減租,逢年過節還散個點心糖果,偶爾排個流水宴啥的。因此田家在王女鎮管轄的幾個村莊裏名聲很是不錯。
當然,也有人不這麽說。
有人說田家祖輩上有人造了大孽缺了大德了,因此後輩才年年施善事以求菩薩赦免。
說著話的人也捏著理兒呢。
你看,從咱知道的,那死了的田老祖爺,田老太爺算起,到田家當家奶奶,田家少奶奶,這怎麽著也四輩兒人了吧?
這四輩兒人裏子嗣上可是不豐裕啊。
最好的一輩兒就數田家奶奶丈夫這輩兒了,田家奶奶嫁到田家來,三個丈夫都是田老太爺的兒子。而田老祖爺就一個兒子,田家奶奶嫁過來前後也隻生了兩個兒子肚子就沒動靜了。
再瞧瞧到了田少奶奶這輩兒,田少奶奶一正夫兩側夫,嫁過來十來年了,好容易生了個閨女,還是在田家倆少爺外出跑商的時候跟外姓的側夫生的,她根本不姓田哪。
這兩個田少爺也都三十多了,那庶出閨女都八歲了,田少奶奶也三十開外了,那肚子一點兒動靜都沒有。看樣子,別不是田家的香火要斷在這一代上了吧?
不過這田家生孩子不咋地,j□j 可溜的很。這幾年陸續收養了五個男孩兒了吧?為的啥?嘖嘖,估摸著為的就是家裏孩子多一點兒,娃氣旺了能帶著田少奶奶的肚子鼓上一鼓。
不過看起來不咋見效,都這麽多年了,還是一點兒好消息沒有。
哎,你別問為啥不收養女孩兒?
嘿!你不想想,哪家裏生個閨女都跟生個寶貝金蛋一樣,誰舍得扔出去?舍得給人家養?也就是男娃多的人家,要不就是遇上天災*的,把個男娃扔了或賣了,換個活路。
不過,這世上的事兒,哎,咋說呢?說嘴打嘴!
這剛說了田家怕是要斷香火,那頭田家少奶奶居然就懷上了!田家當家奶奶當家老爺們大喜之下,在白楊莊村口大擺三天流水席慶賀。
據說要是田家少奶奶順利生了男孩兒再大宴三天,要是生了女孩兒啊,那可就重了,田家當家奶奶發話了,生了女孩兒在柳河岸邊給孩子討福氣,朱砂染紅的銅錢串子可這勁兒的往人堆兒裏灑上幾個來回!這闊氣!
啥?懷的是不是那側夫的孩子?
切,你當田家當家奶奶老爺們是見天揣著手兒隻管裝菩薩的人哪?
一個側夫,給你生個閨女就算抬舉你了。吃著田家的用著田家的,生下來孩子田家還給你好好兒供養著,還不知足?想叫田家娶進門的兒媳婦一個接一個給你生孩子?做你娘的青天白日夢去吧!
誰不知道這女人的肚子就跟塊兒肥地似的,肚子裏頭懷的娃就好比莊稼,莊稼一茬接一茬長早晚得給這地累過勁兒了。
所以,那側夫有了閨女之後就叫田家當家人給灌了絕子湯了。這東西,朝廷說了不許給女人使,又沒說不許給男人使,你說是不是?
時至慶太祖崩,慶太宗登基為帝,改年號為貞平,大慶朝已曆經三代帝皇,慶太宗虛心納諫,厲行簡約,輕徭薄賦,比之父祖更為聖明勤躬,大慶朝國泰民安,四海之內海晏河清,民心歸向,周邊小國爭為之附屬,自比大慶朝甥輩。
但男女問題仍在加劇,女嬰生育的幾率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在慢慢下降。不僅在大慶朝,周邊列國,乃至遠夷均是如此。
慶太宗高瞻遠矚,意識到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召臣工以商討對策。
不久後,大慶朝頒布女子保護法令,條款涉及各個方麵。比如為夫者不可虐打其妻,違者酌情罰以笞刑乃至流放。又比如女子出門需兩個以上壯年男子相陪等等。
並禁止一切避.孕藥、墮胎藥等有傷女子生育能力的藥物在市麵上的流通。
貞平初年大慶婚律仍維持女子婚配至少需三夫之數,但由於男女嬰兒出生幾率已達四與一之比,因此民間實際生活中,女子夫婿數大多在四個左右,貧苦人家六七*個男人共娶一妻的也大有人在。
隻有稍微富裕些的人家才能三夫共娶一妻。
世間女子愈見稀少,也愈見金貴。
與此同時,民眾的香火延續觀念也大大改變。
男女平衡之時,男童是傳遞香火之人,世人皆以生男為喜,生女為悲。
在實行一妻多夫製的一百多年間,因為一個女子夫婿甚多,懷孕之後不大能完全確定腹中胎兒的父親具體是誰,所以生男以傳遞香火的思想受到極大動搖。
漸漸的生女以傳遞香火的思想在人群中悄然流傳開來。
你想啊,要是一家裏隻生了兩個男孩,好麽,你要給他們娶妻,那就得先找個別人家的男人湊足三夫之數。
這年頭,有沒有避.孕藥給那外姓的男人吃,再說人家願不願吃還是兩可呢。單靠算日子?那也做不得準呐。
隻有采用一個人獨占妻子兩個月的方式受孕了。可即便是這樣,懷孕的日子也隻能算個大概,要是剛好懷在兩月相交之時,你說這孩子姓什麽好吧。
可女孩兒就不一樣了。
這年頭,生了男孩兒你得從小開始給他準備聘禮,敦促他努力上進,以便將來他能娶上媳婦。生了女孩兒可就不一樣啦,比如說,一個姓李的女孩兒不管跟哪個男人懷了孩子,這孩子生下來都留著姓李的血,到時候在閨女生的娃裏挑一個最好的繼承李家的香火就是了。
這血統多純淨!
再者說了,生了女孩子,可以坐山招夫,這世上可有大把大把隻養活了一個男孩兒的人家想找媳婦兒。
到時候,三個丈夫各帶著各自的產業嫁過來,婆家那邊不用你管,自有丈夫每月養顧著,自家就更不用管了,孩子都養在這兒呢,雖然說可能姓氏不一樣,但不妨礙他們彼此是兄弟姐妹,三個爹在外麵自然拚了老命的掙錢往家拿。
所以家家戶戶就盼著生個女娃,長相好的女娃尤其吃香,生個女娃那下半輩子的養老就有保障了。
而那些沒生下來女娃的人家,就隻好拚命地生兒子,爭取養活三個以上的兒子,到時候多花些錢,還可以自家兄弟共妻。
因此那些家裏既沒能生下女娃子,男娃數又不足三個的人家就發愁了。
富裕的還好,我家有錢,大可以給兒子花錢娶個媳婦之後,再找個小門小戶的男人納為側夫。到時候,側夫無能,還不得聽正夫的話。正夫的孩子沒生下來之前,就是說不叫你側夫進妻子的房也是有可能的,誰讓人家有錢的腰杆硬呢!
不過那些窮苦的就悲催了,苦心扒拉把獨子養大,八成還得費盡心機給“嫁”出去,最後每月拿個養老錢,想看看孫子都得先跟親家商量。
好了,話歸正題。
話說咱這回要寫的呀,就是那河間府北林州淮安縣王女鎮白楊莊的大戶田家。
這田家,要說在白楊莊上,說他數二那沒人敢數一。
它可是白楊莊上一等一的大戶,白楊莊周邊好幾百畝好田地都是田家的。
就是在王女鎮上也是數得著的,那鎮上好幾家商戶都在田家名下。
田家當家奶奶一出門,一路都是迎上來弓腰打笑臉兒的人,為啥?這田家地多呀,白楊莊四周圍好些村子裏的佃戶種的都是田家的地。
按著當下的說法,田家是主家,當然得上趕著給田家奶奶賠笑臉兒。
田家甚為宅心仁厚,每逢災荒必減租,逢年過節還散個點心糖果,偶爾排個流水宴啥的。因此田家在王女鎮管轄的幾個村莊裏名聲很是不錯。
當然,也有人不這麽說。
有人說田家祖輩上有人造了大孽缺了大德了,因此後輩才年年施善事以求菩薩赦免。
說著話的人也捏著理兒呢。
你看,從咱知道的,那死了的田老祖爺,田老太爺算起,到田家當家奶奶,田家少奶奶,這怎麽著也四輩兒人了吧?
這四輩兒人裏子嗣上可是不豐裕啊。
最好的一輩兒就數田家奶奶丈夫這輩兒了,田家奶奶嫁到田家來,三個丈夫都是田老太爺的兒子。而田老祖爺就一個兒子,田家奶奶嫁過來前後也隻生了兩個兒子肚子就沒動靜了。
再瞧瞧到了田少奶奶這輩兒,田少奶奶一正夫兩側夫,嫁過來十來年了,好容易生了個閨女,還是在田家倆少爺外出跑商的時候跟外姓的側夫生的,她根本不姓田哪。
這兩個田少爺也都三十多了,那庶出閨女都八歲了,田少奶奶也三十開外了,那肚子一點兒動靜都沒有。看樣子,別不是田家的香火要斷在這一代上了吧?
不過這田家生孩子不咋地,j□j 可溜的很。這幾年陸續收養了五個男孩兒了吧?為的啥?嘖嘖,估摸著為的就是家裏孩子多一點兒,娃氣旺了能帶著田少奶奶的肚子鼓上一鼓。
不過看起來不咋見效,都這麽多年了,還是一點兒好消息沒有。
哎,你別問為啥不收養女孩兒?
嘿!你不想想,哪家裏生個閨女都跟生個寶貝金蛋一樣,誰舍得扔出去?舍得給人家養?也就是男娃多的人家,要不就是遇上天災*的,把個男娃扔了或賣了,換個活路。
不過,這世上的事兒,哎,咋說呢?說嘴打嘴!
這剛說了田家怕是要斷香火,那頭田家少奶奶居然就懷上了!田家當家奶奶當家老爺們大喜之下,在白楊莊村口大擺三天流水席慶賀。
據說要是田家少奶奶順利生了男孩兒再大宴三天,要是生了女孩兒啊,那可就重了,田家當家奶奶發話了,生了女孩兒在柳河岸邊給孩子討福氣,朱砂染紅的銅錢串子可這勁兒的往人堆兒裏灑上幾個來回!這闊氣!
啥?懷的是不是那側夫的孩子?
切,你當田家當家奶奶老爺們是見天揣著手兒隻管裝菩薩的人哪?
一個側夫,給你生個閨女就算抬舉你了。吃著田家的用著田家的,生下來孩子田家還給你好好兒供養著,還不知足?想叫田家娶進門的兒媳婦一個接一個給你生孩子?做你娘的青天白日夢去吧!
誰不知道這女人的肚子就跟塊兒肥地似的,肚子裏頭懷的娃就好比莊稼,莊稼一茬接一茬長早晚得給這地累過勁兒了。
所以,那側夫有了閨女之後就叫田家當家人給灌了絕子湯了。這東西,朝廷說了不許給女人使,又沒說不許給男人使,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