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哥兒是打從心底裏想抽謝景言。
——他在謝景言身上真吃夠了虧。雖已六七年沒見,可記憶太慘痛了,以至於光是聽到這個名字,鶴哥兒就覺得牙酸,酸得牙根疼。
自謝景言回京,每回聽人說他如何的才貌雙全,如何的朗闊慷慨,鶴哥兒就想,被騙了吧,就知道你們又得被他騙!
在鶴哥兒記憶中,謝景言其人是賊壞賊壞的。卻又壞得很隱蔽,壞得很有欺騙性。你必得親自受害了才會明白他的可惡,而且你說出去還沒人信。
托謝景言的福——鶴哥兒很小就明白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謝景言生的很漂亮,當然不是元徵那種奪目耀眼、喧賓奪主的漂亮。他是骨雅、內秀,那漂亮本身自帶屬性一般,見過他的人不論和沒和他打過交道,都必覺得他是靈慧沉靜的。
確實,三五歲上時謝景言就已經很“沉靜”。同是三五歲大小的孩子,旁人逃學打架翻牆上樹,玩鬧得滿身都是泥,他就能幹幹淨淨的坐在書桌前讀書。先生從後院兒回來,一瞧,這回居然有個乖乖留下來的,真是又欣慰,又越發惱火——欣慰的是謝景言謙恭向學,惱火得自然是旁的勳貴子弟無法無天。
——那個時候秘書省裏還有“幼學館”,是長安城中宗室勳貴子弟啟蒙的地方。因附屬國子監,裏麵教書的都是國子監裏的祭酒和博士,在儒林裏都是很貴重的人物。雖說富貴上比不得勳貴們,可若真馬起臉來說狠話,勳貴們還是得閉上嘴虛心聽訓的。
自有了謝景言,原本被小紈絝們整治得消極怠工的先生們紛紛再度勤懇敬業起來。
便端起了師尊的架子,強硬的將調皮搗蛋的學生被扣在學裏抄論語。家去晚了,自然就要給家長們送個信兒。道是有不願意孩子受罰的,就自己來領吧!因鶴哥兒格外調皮些,送信時還狠狠的向林夫人告了一狀。
林夫人待明了原委,真是哭笑不得。就直接給先生送來一柄鐵戒尺。
鐵戒尺啊,說打手就打手!比尚方寶劍還凶殘——至少學生將墨汁倒進你鞋筒子裏,你總不能拔出尚方寶劍就砍他吧。
當然,鶴哥兒其實也沒挨過戒尺——先生育人還是信奉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
但有鐵戒尺在先生手裏,他自然就成了幼學館裏的笑柄。譬如遇上他不想做的事,以往可以直接拒絕;可這會兒拒絕,便要有人說他是怕挨打。激將法的可惡之處在於,你中計固然頭腦簡單,可你不中計也仿佛也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窩囊。
平白受了多少氣。
鶴哥兒就想,要不是謝景言多事,他哪裏會淪落到這地步?便和謝景言不對付起來。
當然,那個時候他依舊以為謝景言是個“沉靜知禮”的好學童。
所以就嘲笑謝景言,“這也不玩,那也不玩,你不會是個女孩子吧!”
結果他不過打了個瞌睡,醒過來時就已被插了滿頭花……
又有和鶴哥兒不對付的,就將此事編了歌謠,令書僮唱來嘲笑他。為此鶴哥兒幾乎跟幼學館裏所有熊孩子都打了一架,到末了謝景言自己承認了,鶴哥兒才明白是他給插的。
鶴哥兒:……你看他哪裏爽朗慷慨了!分明就是睚眥必報好吧!
自然從此嫌隙更深。兩個人就開始比拚誰更無聊、無恥、無下限。
事實證明謝景言他果然比鶴哥兒更無聊、無恥、無下限。
譬如鶴哥兒往謝景言頭上放青蟲,謝景言就將青蟲摘下來,回頭卷進鶴哥兒吃的點心裏。鶴哥兒課上到一半偷吃點心,點心吃到一半發現裏麵有半條青蟲,當時就跑出去吐了……
譬如鶴哥兒將漬魚汁滴進謝景言磨好沒用完的墨汁裏,謝景言打開硯台,瞬間臭氣熏天。但他偏不換,熏得滿屋子人都要吐了。鶴哥兒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連著好幾天都被全學館的人怒視。且怎麽熏香都覺得鼻尖還是臭的。
最可惡的是謝景言還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譬如鶴哥兒曾偷偷的在他背上畫王八,他頭一天還無知無覺,第二天就能將王八活靈活現的畫到紀衍臉上去。當然黑鍋是鶴哥兒背的。
譬如先生有一柄十分寶貝的扇子,據說上麵的題詩是東郡公的手筆。大冬天的先生還拿來扇。他就往扇骨上滴了一滴漬魚汁……一扇滿堂腥臭,從此先生就不帶了。
當然黑鍋還是鶴哥兒背。
譬如紀世子明明已不在幼學館讀書了,還總愛到幼學館來耀武揚威,謝景言就抓了隻大蜘蛛拿繩子吊在門上,紀世子一開門那蜘蛛就撞到他臉上。嚇得他哭爹喊娘,再沒敢露麵。
……黑鍋照舊是鶴哥兒背。
他做這些都沒瞞著鶴哥兒。得說這些事都挺爽的,可背黑鍋就太難受了!尤其是扇子那件,先生差點就真的動戒尺打他了。還好謝景言及時點明,東郡公是他堂兄謝景行的授業恩師,待他向東郡公稟明,東郡公定然樂意再題一把。鶴哥兒也連忙作證東郡公和他家交情好的很——這才算完。
但依舊是可恨的。因為鶴哥兒怎麽說是謝景言做的都沒人信,他非要和謝景言對峙,還被人說,“就算他肯幫你頂罪,旁人會信嗎!”
鶴哥兒:……那就是他幹的好不好!
還不止如此,謝景言調皮搗蛋起來比他還凶殘,明明就是個壞透了的小壞坯,可他竟然還是個優等生!
過目成誦,這也就罷了——謝景言長著那麽張臉,怎麽看都個擅讀書的。
令人惱火的是他竟然還文武雙全。
三五歲的小孩子打起拳舞起劍都肉手肉腳的,卻也掩蓋不了這麽個事實——謝景言看著大人演練一遍,他就學會了。而且他反應敏捷,能蹦會跳,竟然連跑都跑得比別的幼童快。林夫人讚他“骨骼精奇”,差點就要將他收為入室弟子——鶴哥兒備受打擊。因這個“骨骼精奇”的評語,分明是林夫人之前考評給自己的。
總之鶴哥兒白受了謝景言這麽多氣,偏偏還一樣都賺不回來。連自己唯一可以秀優越的地方,也差點讓謝景言給奪去。
回回林夫人見了謝景言,回頭都要對鶴哥兒耳提麵命一番。
你瞧謝景言才進長安,腳印都還沒留下一個,鶴哥兒已經被他害得挨了七八回砸。
真是讓人無語又無力。
可到頭來說起發小,鶴哥兒還是頭一個就想到謝景言。
——幼時的友情真是相當沒道理,縱然這麽冤枉,鶴哥兒也依舊喜歡和謝景言一起玩。
他不嬌氣,不多事,不打小報告,也不拉幫結派……鶴哥兒欺負他,他就變本加厲的欺負回來。兩個人不斷翻新著花樣互整,在使壞的手段上互相交流,共同進步。京城不是有雙璧嗎?他們倆就在雙魔的大道飛速成長。
可惜凡少年都有長大成人的一日,凡好事都有曲終人散的一天。
鶴哥兒五歲,鴻哥兒殤在晉州。
彼時伐梁,趙世番在後方調集糧草,而林夫人則舍下趙世番,隨大軍親往前線衝鋒陷陣去了。
消息傳回長安,燕國公府舉家哀痛。而那些與燕國公府有舊怨的,雖不敢在這個當口落井下石,卻也紛紛在背地裏編排林夫人的醜聞——縱然主帥是林夫人的父親英國公,但一介女流躋身軍營,在心思醜陋之輩的眼裏總是別有話題。
鶴哥兒連著月餘沒有去上學。
待終於回到幼學館裏,便聽見紀衍和人說,“他家女人都欠男人**。他阿娘進軍營,他妹妹日後還不得進花樓?”
鶴哥兒惱怒的衝上去,將紀衍撞倒了撲上去就揍。
已是放學的時候,大多數子弟都讓家人接了回去。屋裏就隻剩下鶴哥兒、謝景言,還有紀衍那一幫人。
紀衍也是故意尋鶴哥兒落單的時候尋釁的——恩怨還要追溯到上一輩,越國公還是世子那會兒,曾向林夫人求過親,英國公斷不許嫁,才移情到張氏身上。不知道這事怎麽傳到張氏耳中了,張氏便視林夫人如寇仇,非要處處將林夫人踩在腳底才順心。可惜她哪裏有踩林夫人的本事?是以就將心願硬寄在孩子身上,非要令紀甄、紀衍兄弟事事壓鵬哥兒、鶴哥兒一頭不可。
鶴哥兒因為謝景言的優秀在林夫人那裏受的壓迫翻倍,就是紀衍因為鶴哥兒的優秀而遭受的磋磨。且張氏是個破落戶,口無遮攔,罵起人來什麽難聽的話都說。
是以紀衍早就看鶴哥兒不順眼了。
他仗著人多勢眾,鶴哥兒上去撕住他開打,他就越發汙言穢語的刺激鶴哥兒。
心想著這麽多人一擁而上,怎麽著鶴哥兒也占不到他的便宜。不想鶴哥兒也是有狠勁兒的,任憑多少人來打他,他就隻咬準了紀衍一個,死命扯著他騎在身下,專門衝著臉狠揍。
而謝景言見一群人衝鶴哥兒去了,也抄起硯台來衝了上去。也不講打架的策略——他就攔在鶴哥兒的背後,誰上他就拍誰。
一時間硯台翻飛,墨汁橫潑。桌案都掀了,不論是書卷執筆還是硯台鎮紙,能用來砸人的全都拿來揮舞。
紀衍被揍的哭爹喊娘。鶴哥兒和謝景言被群毆,也沒討到好,他們隻是不屑叫疼罷了。
最後還是祭酒大人聞詢趕來,才將鶴哥兒從紀衍身上拉開。
最終是怎麽處置的,鶴哥兒已不記得。隻記得紀衍比他慘,慘得至今見著他還打哆嗦。而鶴哥兒很暢快,隻覺得那一個月積壓在心裏的雲翳都隨著這一架散開了。
他和謝景言被關在同一個禁閉室裏等大人來領。鶴哥兒不知怎麽的就想和謝景言說話。可紀衍罵林夫人和雁卿的話兒鶴哥兒是說不出口的,他覺著髒。最後總算挑出一個他能說出口的詞,就對謝景言道,“我妹妹不是討債鬼。”
謝景言道,“知道。你阿娘是巾幗英雄,你妹妹日後就是小英雄。”
鶴哥兒覺著這話兒中聽,不過再想想雁卿粉團子似的模樣,就道,“她不用當小英雄,我會保護好她。”
後來兩個人就從禁閉室裏溜了,一道去鶴哥兒家裏看妹妹。
彼時雁卿才從晉州回來。她因才受過難,正是驚弓之鳥,卻又不會哭。隻是怕見生人,夜裏睡不安穩。白日裏就昏昏沉沉的。
鶴哥兒領著謝景言去時,她剛剛睡著。一張蒼白的小臉上,眉眼清晰如描。乖巧的團在床上,精致好看又柔弱珍貴。
兩個男孩兒自窗外瞧見,不由自主的就低頭去嗅衣袖。見身上又是墨汁又是血漬的,就都很遲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他們打起架來天不怕地不怕,臨到要進屋看一看妹妹了,卻生怕嚇著她,竟都不敢進去了。
還是鶴哥兒道,“要麽我們小心些,別吵醒了她?”
謝景言忙點頭——這才躡手躡腳的進屋去。
自然是沒進屋就讓太夫人給抓著了,就又是清洗又是包紮,又是更衣又是詢問的……
太夫人因新近折了孫子,精神也十分脆弱。鶴哥兒這麽招事,她難免垂淚。幸好有謝景言這個他說什麽旁人都信的人在,總算將打架的原委和太夫人稟明了。
總算是能進屋去看一看雁卿。
他們就在床前停步,屏氣凝聲的蹲下來看妹妹。見雁卿眼尾有些紅,睫毛下還沾了淚水。就都十分心疼。
鶴哥兒就小心的給雁卿擦了擦,輕聲向謝景言解釋,“……又做噩夢了。”
謝景言才送了口氣。就掏出荷包來,從裏麵翻出一枚一寸長的銀製小劍來。用手帕包了放在雁卿的枕頭下。
——武將之家,確實是有刀劍辟邪的說法的。
再後來林夫人從前線回來,趙世番也調任回京。因趙世番揍了越國公,兩家算是正式撕破臉了。鶴哥兒便再沒去幼學館上學。
不久之後晉國公出山東剿匪,謝懷逸也隨之外任。謝景言跟著父親一道離開長安。
兩個人便就此分開。
至今已經將近七年。
——他在謝景言身上真吃夠了虧。雖已六七年沒見,可記憶太慘痛了,以至於光是聽到這個名字,鶴哥兒就覺得牙酸,酸得牙根疼。
自謝景言回京,每回聽人說他如何的才貌雙全,如何的朗闊慷慨,鶴哥兒就想,被騙了吧,就知道你們又得被他騙!
在鶴哥兒記憶中,謝景言其人是賊壞賊壞的。卻又壞得很隱蔽,壞得很有欺騙性。你必得親自受害了才會明白他的可惡,而且你說出去還沒人信。
托謝景言的福——鶴哥兒很小就明白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謝景言生的很漂亮,當然不是元徵那種奪目耀眼、喧賓奪主的漂亮。他是骨雅、內秀,那漂亮本身自帶屬性一般,見過他的人不論和沒和他打過交道,都必覺得他是靈慧沉靜的。
確實,三五歲上時謝景言就已經很“沉靜”。同是三五歲大小的孩子,旁人逃學打架翻牆上樹,玩鬧得滿身都是泥,他就能幹幹淨淨的坐在書桌前讀書。先生從後院兒回來,一瞧,這回居然有個乖乖留下來的,真是又欣慰,又越發惱火——欣慰的是謝景言謙恭向學,惱火得自然是旁的勳貴子弟無法無天。
——那個時候秘書省裏還有“幼學館”,是長安城中宗室勳貴子弟啟蒙的地方。因附屬國子監,裏麵教書的都是國子監裏的祭酒和博士,在儒林裏都是很貴重的人物。雖說富貴上比不得勳貴們,可若真馬起臉來說狠話,勳貴們還是得閉上嘴虛心聽訓的。
自有了謝景言,原本被小紈絝們整治得消極怠工的先生們紛紛再度勤懇敬業起來。
便端起了師尊的架子,強硬的將調皮搗蛋的學生被扣在學裏抄論語。家去晚了,自然就要給家長們送個信兒。道是有不願意孩子受罰的,就自己來領吧!因鶴哥兒格外調皮些,送信時還狠狠的向林夫人告了一狀。
林夫人待明了原委,真是哭笑不得。就直接給先生送來一柄鐵戒尺。
鐵戒尺啊,說打手就打手!比尚方寶劍還凶殘——至少學生將墨汁倒進你鞋筒子裏,你總不能拔出尚方寶劍就砍他吧。
當然,鶴哥兒其實也沒挨過戒尺——先生育人還是信奉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
但有鐵戒尺在先生手裏,他自然就成了幼學館裏的笑柄。譬如遇上他不想做的事,以往可以直接拒絕;可這會兒拒絕,便要有人說他是怕挨打。激將法的可惡之處在於,你中計固然頭腦簡單,可你不中計也仿佛也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窩囊。
平白受了多少氣。
鶴哥兒就想,要不是謝景言多事,他哪裏會淪落到這地步?便和謝景言不對付起來。
當然,那個時候他依舊以為謝景言是個“沉靜知禮”的好學童。
所以就嘲笑謝景言,“這也不玩,那也不玩,你不會是個女孩子吧!”
結果他不過打了個瞌睡,醒過來時就已被插了滿頭花……
又有和鶴哥兒不對付的,就將此事編了歌謠,令書僮唱來嘲笑他。為此鶴哥兒幾乎跟幼學館裏所有熊孩子都打了一架,到末了謝景言自己承認了,鶴哥兒才明白是他給插的。
鶴哥兒:……你看他哪裏爽朗慷慨了!分明就是睚眥必報好吧!
自然從此嫌隙更深。兩個人就開始比拚誰更無聊、無恥、無下限。
事實證明謝景言他果然比鶴哥兒更無聊、無恥、無下限。
譬如鶴哥兒往謝景言頭上放青蟲,謝景言就將青蟲摘下來,回頭卷進鶴哥兒吃的點心裏。鶴哥兒課上到一半偷吃點心,點心吃到一半發現裏麵有半條青蟲,當時就跑出去吐了……
譬如鶴哥兒將漬魚汁滴進謝景言磨好沒用完的墨汁裏,謝景言打開硯台,瞬間臭氣熏天。但他偏不換,熏得滿屋子人都要吐了。鶴哥兒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連著好幾天都被全學館的人怒視。且怎麽熏香都覺得鼻尖還是臭的。
最可惡的是謝景言還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譬如鶴哥兒曾偷偷的在他背上畫王八,他頭一天還無知無覺,第二天就能將王八活靈活現的畫到紀衍臉上去。當然黑鍋是鶴哥兒背的。
譬如先生有一柄十分寶貝的扇子,據說上麵的題詩是東郡公的手筆。大冬天的先生還拿來扇。他就往扇骨上滴了一滴漬魚汁……一扇滿堂腥臭,從此先生就不帶了。
當然黑鍋還是鶴哥兒背。
譬如紀世子明明已不在幼學館讀書了,還總愛到幼學館來耀武揚威,謝景言就抓了隻大蜘蛛拿繩子吊在門上,紀世子一開門那蜘蛛就撞到他臉上。嚇得他哭爹喊娘,再沒敢露麵。
……黑鍋照舊是鶴哥兒背。
他做這些都沒瞞著鶴哥兒。得說這些事都挺爽的,可背黑鍋就太難受了!尤其是扇子那件,先生差點就真的動戒尺打他了。還好謝景言及時點明,東郡公是他堂兄謝景行的授業恩師,待他向東郡公稟明,東郡公定然樂意再題一把。鶴哥兒也連忙作證東郡公和他家交情好的很——這才算完。
但依舊是可恨的。因為鶴哥兒怎麽說是謝景言做的都沒人信,他非要和謝景言對峙,還被人說,“就算他肯幫你頂罪,旁人會信嗎!”
鶴哥兒:……那就是他幹的好不好!
還不止如此,謝景言調皮搗蛋起來比他還凶殘,明明就是個壞透了的小壞坯,可他竟然還是個優等生!
過目成誦,這也就罷了——謝景言長著那麽張臉,怎麽看都個擅讀書的。
令人惱火的是他竟然還文武雙全。
三五歲的小孩子打起拳舞起劍都肉手肉腳的,卻也掩蓋不了這麽個事實——謝景言看著大人演練一遍,他就學會了。而且他反應敏捷,能蹦會跳,竟然連跑都跑得比別的幼童快。林夫人讚他“骨骼精奇”,差點就要將他收為入室弟子——鶴哥兒備受打擊。因這個“骨骼精奇”的評語,分明是林夫人之前考評給自己的。
總之鶴哥兒白受了謝景言這麽多氣,偏偏還一樣都賺不回來。連自己唯一可以秀優越的地方,也差點讓謝景言給奪去。
回回林夫人見了謝景言,回頭都要對鶴哥兒耳提麵命一番。
你瞧謝景言才進長安,腳印都還沒留下一個,鶴哥兒已經被他害得挨了七八回砸。
真是讓人無語又無力。
可到頭來說起發小,鶴哥兒還是頭一個就想到謝景言。
——幼時的友情真是相當沒道理,縱然這麽冤枉,鶴哥兒也依舊喜歡和謝景言一起玩。
他不嬌氣,不多事,不打小報告,也不拉幫結派……鶴哥兒欺負他,他就變本加厲的欺負回來。兩個人不斷翻新著花樣互整,在使壞的手段上互相交流,共同進步。京城不是有雙璧嗎?他們倆就在雙魔的大道飛速成長。
可惜凡少年都有長大成人的一日,凡好事都有曲終人散的一天。
鶴哥兒五歲,鴻哥兒殤在晉州。
彼時伐梁,趙世番在後方調集糧草,而林夫人則舍下趙世番,隨大軍親往前線衝鋒陷陣去了。
消息傳回長安,燕國公府舉家哀痛。而那些與燕國公府有舊怨的,雖不敢在這個當口落井下石,卻也紛紛在背地裏編排林夫人的醜聞——縱然主帥是林夫人的父親英國公,但一介女流躋身軍營,在心思醜陋之輩的眼裏總是別有話題。
鶴哥兒連著月餘沒有去上學。
待終於回到幼學館裏,便聽見紀衍和人說,“他家女人都欠男人**。他阿娘進軍營,他妹妹日後還不得進花樓?”
鶴哥兒惱怒的衝上去,將紀衍撞倒了撲上去就揍。
已是放學的時候,大多數子弟都讓家人接了回去。屋裏就隻剩下鶴哥兒、謝景言,還有紀衍那一幫人。
紀衍也是故意尋鶴哥兒落單的時候尋釁的——恩怨還要追溯到上一輩,越國公還是世子那會兒,曾向林夫人求過親,英國公斷不許嫁,才移情到張氏身上。不知道這事怎麽傳到張氏耳中了,張氏便視林夫人如寇仇,非要處處將林夫人踩在腳底才順心。可惜她哪裏有踩林夫人的本事?是以就將心願硬寄在孩子身上,非要令紀甄、紀衍兄弟事事壓鵬哥兒、鶴哥兒一頭不可。
鶴哥兒因為謝景言的優秀在林夫人那裏受的壓迫翻倍,就是紀衍因為鶴哥兒的優秀而遭受的磋磨。且張氏是個破落戶,口無遮攔,罵起人來什麽難聽的話都說。
是以紀衍早就看鶴哥兒不順眼了。
他仗著人多勢眾,鶴哥兒上去撕住他開打,他就越發汙言穢語的刺激鶴哥兒。
心想著這麽多人一擁而上,怎麽著鶴哥兒也占不到他的便宜。不想鶴哥兒也是有狠勁兒的,任憑多少人來打他,他就隻咬準了紀衍一個,死命扯著他騎在身下,專門衝著臉狠揍。
而謝景言見一群人衝鶴哥兒去了,也抄起硯台來衝了上去。也不講打架的策略——他就攔在鶴哥兒的背後,誰上他就拍誰。
一時間硯台翻飛,墨汁橫潑。桌案都掀了,不論是書卷執筆還是硯台鎮紙,能用來砸人的全都拿來揮舞。
紀衍被揍的哭爹喊娘。鶴哥兒和謝景言被群毆,也沒討到好,他們隻是不屑叫疼罷了。
最後還是祭酒大人聞詢趕來,才將鶴哥兒從紀衍身上拉開。
最終是怎麽處置的,鶴哥兒已不記得。隻記得紀衍比他慘,慘得至今見著他還打哆嗦。而鶴哥兒很暢快,隻覺得那一個月積壓在心裏的雲翳都隨著這一架散開了。
他和謝景言被關在同一個禁閉室裏等大人來領。鶴哥兒不知怎麽的就想和謝景言說話。可紀衍罵林夫人和雁卿的話兒鶴哥兒是說不出口的,他覺著髒。最後總算挑出一個他能說出口的詞,就對謝景言道,“我妹妹不是討債鬼。”
謝景言道,“知道。你阿娘是巾幗英雄,你妹妹日後就是小英雄。”
鶴哥兒覺著這話兒中聽,不過再想想雁卿粉團子似的模樣,就道,“她不用當小英雄,我會保護好她。”
後來兩個人就從禁閉室裏溜了,一道去鶴哥兒家裏看妹妹。
彼時雁卿才從晉州回來。她因才受過難,正是驚弓之鳥,卻又不會哭。隻是怕見生人,夜裏睡不安穩。白日裏就昏昏沉沉的。
鶴哥兒領著謝景言去時,她剛剛睡著。一張蒼白的小臉上,眉眼清晰如描。乖巧的團在床上,精致好看又柔弱珍貴。
兩個男孩兒自窗外瞧見,不由自主的就低頭去嗅衣袖。見身上又是墨汁又是血漬的,就都很遲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他們打起架來天不怕地不怕,臨到要進屋看一看妹妹了,卻生怕嚇著她,竟都不敢進去了。
還是鶴哥兒道,“要麽我們小心些,別吵醒了她?”
謝景言忙點頭——這才躡手躡腳的進屋去。
自然是沒進屋就讓太夫人給抓著了,就又是清洗又是包紮,又是更衣又是詢問的……
太夫人因新近折了孫子,精神也十分脆弱。鶴哥兒這麽招事,她難免垂淚。幸好有謝景言這個他說什麽旁人都信的人在,總算將打架的原委和太夫人稟明了。
總算是能進屋去看一看雁卿。
他們就在床前停步,屏氣凝聲的蹲下來看妹妹。見雁卿眼尾有些紅,睫毛下還沾了淚水。就都十分心疼。
鶴哥兒就小心的給雁卿擦了擦,輕聲向謝景言解釋,“……又做噩夢了。”
謝景言才送了口氣。就掏出荷包來,從裏麵翻出一枚一寸長的銀製小劍來。用手帕包了放在雁卿的枕頭下。
——武將之家,確實是有刀劍辟邪的說法的。
再後來林夫人從前線回來,趙世番也調任回京。因趙世番揍了越國公,兩家算是正式撕破臉了。鶴哥兒便再沒去幼學館上學。
不久之後晉國公出山東剿匪,謝懷逸也隨之外任。謝景言跟著父親一道離開長安。
兩個人便就此分開。
至今已經將近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