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正文第一九五章
榮烺出宮一趟,非但看了場精彩的蹴鞠賽,還帶火了帝都城內的女式獵裝。公主殿下都這麽穿了,那些沒機會同公主殿下一道穿獵裝的閨秀們,也在家做好幾身,換著穿,可流行了。
還有,公主殿下出門好騎馬。
於是,便有不少貴女效仿,也騎馬出門。
當然,官學的名聲也更上一層樓。
皇長子殿下與公主殿下一同去官學參觀,這還了得,直接導致今年官學報名人數激增。
榮烺過的挺好,第二天,楚王就上了請罪折子,自陳身為藩王,管理藩地不力,疏忽了藩地宗學治理,有失藩王之責,在折子裏再三叩首,請朝廷降罪。
藩王是不必上朝的,於是,楚王就顫巍巍的來萬壽宮請罪了。
鄭太後榮晟帝都說,“這也不是什麽大事,您不必這樣自責。”安慰楚王不少話。
其實這的確不是大事,帝都宗學還丟過大人哪。何況藩地的宗學。榮晟帝原本也沒對藩地宗學有何冀望。
進宮一趟,尤其返回藩地在即,楚王便陪兩宮說起話來,到中午,鄭太後留膳,還特意叫了榮綿過來一道用膳。
於是,榮烺放學就看到楚王,她也挺高興,跟楚王打過招呼,先回自己院兒換衣裳,換過衣裳才帶著顏姑娘幾人過來,她中午都是跟祖母一道用膳,這午宴自然有她一份。
楚王見到榮烺後,特意起身謝榮烺一回,“若非公主殿下英明,我也還被蒙在股裏。咱家孩子豈不都要被那起子屍位素餐的給耽擱了麽。”
榮烺一擺手,“不用謝。我那就隨口一問,哎,你也別自責。誰還沒個糊塗的時候哪,郢叔祖還不如您哪。”
人楚王就是客氣兩句,他不知道榮烺實在,你一謝,她真當真。
而且,年輕直率,那真是,有啥說啥!
什麽“糊塗”,什麽“郢叔祖還不如您”……
楚王險沒吐血。
我,我就藩學沒管好……就糊塗了?
還有,怪道郢王時常說公主活潑,你倆是真有點不合啊。
榮晟帝聽的眼角直抽,笑,“你哪裏知道楚王隨太.祖皇帝征戰天下的風采。”
榮烺說,“我知道啊。我在國史上學到過。”
榮烺知道說話要給人留麵子,她笑著打個哈哈,“吃一塹長一智,楚王肯定能把宗學管好的!”
然後問,“楚王你沒怪榮柒在我跟皇兄麵前直言直諫吧。”
楚王一笑,“我焉是那等心胸狹窄的小人。不瞞殿下,我家孩子多,孫輩的我還能認清,重孫輩就不行了。若不是此事,我尚不知我重孫輩中有阿柒這樣的好孩子。我賞他都來不及,怎麽會罰他?”
榮烺點頭,“看來國史說您識多才廣、心胸闊大,是真的。”
楚王:忽然覺著公主還挺會說話。
嘴上笑,“殿下過譽,老臣也就是一平凡人矣。”
榮烺嘴上笑,“你這就謙虛了。”
心說:是挺平凡的。先前聽說如何如何了不起,藩地宗學的事都不知道。
中午用過午膳,榮烺就辭過祖母、父親,以及楚王,與顏姑娘幾人回自己院兒午睡去了,她下午還要繼續上課。
吃了這頓飯,楚王倒對榮烺生出幾分喜愛之心,說,“公主聰明活潑,難怪娘娘陛下格外鍾愛。老臣若有這麽個孫女兒、重孫女兒的,定也是一樣喜愛。”
榮晟帝想到女兒就忍俊不禁,“成天跟個小大人一樣,比朕還忙。”
鄭太後道,“孩子這個年紀,正是愛管事兒的時候。阿綿十來歲時隨我看奏章,每次看到哪裏有災險,比我跟皇帝還愁。”
榮晟帝回想,笑看端正陪坐的長子,“還真是這樣。”
榮綿有些不好意思,“我都會很擔心百姓受苦。”
楚王正色讚道,“非有仁義體貼之心,不能這般憂民之疾苦。”
榮綿倒常受官員各種馬屁讚美,他道,“這都是應當的,楚王您過譽了。”
“太.祖皇帝當年就是這般為民勞心勞力,我都勸他,當休息時且休息,當寬心時且寬心。太.祖皇帝說,但還有江山百姓在受苦,他如何能寬心休息呢。”楚王感慨道,“都說皇帝是天下至尊,卻也是天下至苦、天下至難。”
這話簡直說到榮晟帝心坎兒。
鄭太後淡笑,“為君便有為君的責任,各安其責,各守其分,天下太平矣。”
心說:皇帝受天下供養,自當以天下為己任,不然難道屁都不管?
榮烺剛回院,內務司就在廊下侯著哪。
榮烺與張總管挺熟,看張總管身後一排捧著填漆描金匣子的內務司差人,笑問,“張總管,你這是來給我送禮了?”
張總管笑著一揖,“今春內務司新供的絹花兒得了,臣趁中午殿下有空,給殿下送來。”
“行,你進來說話。”
榮烺與顏姑娘幾人說,“咱們一起看,這也有你們的。”
新供上的絹花,這花做的栩栩如生,精致至極,近了一聞,還有各自花香。
榮烺拈了支桃花,“這紗的顏色好,仿佛真的一般。”
問內務司張總管,“我讓你做兩匣子素些的絹花,你做沒?”
“已經得了。”張總管從手下那裏接過匣子,親自打開,上前給公主殿下看,介紹,“殿下,共兩匣,各十二花樣,都是素的。”
榮烺拿起來看了,見做的一樣好,便讓林司儀安排人送給鄭錦。鄭錦在孝期,不能用鮮豔的衣裳首飾。以前在宮裏時,四季衣裳,簪花首飾,大家都有的。如今榮烺也並不忘了她,總是讓內務司按製做一份,鄭錦自己戴也好,分給家裏姐妹們也好。
說到鄭錦,薑穎道,“可惜阿錦在孝中,不然一起看蹴鞠,她最愛熱鬧的。”
“是啊。等休沐那天,咱們去找阿錦姐玩兒,也去瞧瞧她。”榮烺提議,大家都說好。
顏姑娘陪著看過這些絹花,建議榮烺,“殿下,楚王越王這就要回藩地,殿下何不也賜兩府宗室女些絹花,既是殿下心意,也是個念想。”
“這也是。”榮烺向來大方,讓林司儀取來兩府宗室女的名單,按身份嫡庶各有賞賜,另外榮烺熟悉的榮臻榮可各多加一匣。這二人是楚王家的重孫女。
計算出所需絹花數目,張總管便又領了這新差使。
榮烺問,“張總管,你大中午的過來,用膳沒?”
張總管立刻表示自己差使用心,忠心耿耿道,“臣想殿下的東西要緊,如今給殿下過了目,回去就用。”
“你做事不錯。”榮烺同林司儀道,“林媽媽,差人傳一席膳食,給張總管送到內務司去。”
張總管忙謝過公主殿下賜膳。
榮烺笑笑,讓他回去吃飯了。
楚王下午回府,休息片刻便令長史將榮柒找回來,他來帝都這些日子,也沒見這重孫子過來孝敬。如今他要回藩地,重孫子不來,他就把人請來,總得說說話。
長史的隨從約摸半個時辰回來,稟道,“小的隨長史大人到官學,小柒爺在上課,跟小的說,待放學就回。長史大人在官學等著小柒爺放學,說一放學就接小柒爺回府。”
楚王頜首,令隨從退下了。
楚王妃道,“我令廚下先做幾樣可口小菜,待小柒回來,讓他陪王爺吃幾盅酒。”
“好啊。”
榮柒傍晚才回的楚王府,他還假惺惺的同接他的長史官說,“按理,曾祖父相召,我該立刻就回的。奈何我們官學課業緊,要是曾祖父生氣,長史你可得替我圓說一二。”
長史官道,“柒爺您這是為了學業,王爺知道也隻有高興您一心向學的。”
“那就好那就好。”榮柒又問他,“曾祖父找我回去幹什麽,不會是因我說了實話,他老人家不高興吧?”
“王爺在府裏都讚您敢於直言,是同輩中的楷模。”
榮柒嘿嘿嘿一陣笑,假假謙虛,“過獎過獎,楷模不敢當。主要是公主殿下問到我,我不能撒謊,他老人家理解就好。”
榮柒上半日課,還有些餓了,路上見有包子鋪,令車夫去買了十個羊肉包子,分給長史一起吃。
長史不好辭,咬一口熱騰騰的肉包,“這味兒真不賴。”
“那是當然了。”榮柒小心的吸著裏麵有些燙嘴的肉汁,“帝都就是帝都,咱們楚地雖也百業繁華,論氣派就遠不及帝都了。”
倆人路上分吃了十個包子,長史吃了仨,剩下七個都叫榮柒吃了。他正長個子的時候,很容易餓。
楚王就在慣常呆的屋舍休息,屋子自然溫暖舒適,四處擺著鮮靈花卉,楚王愛侍弄花草,榮柒到的時候,楚王正在給蘭花澆水。
下人回稟一聲,“王爺,小七爺來了。”
楚王就見榮柒瘦高跟螳螂似的給他作了個大揖,“曾祖父,孫兒來了。”
“行了,自家人,不必這樣多禮。”楚王將水瓢遞給侍女,讓榮柒近前坐下說話,“原我想著,你得先來找我。嘿,你倒跟沒事人一樣,非得我打發人找你,你才來。你譜兒倒挺大。”
“這哪兒的話。我無時無刻不記掛著曾祖父,剛我還在車上說,我是心裏惶恐,擔心您老怪罪,我才不敢來的。”榮柒生的大眼睛高鼻梁,原是副好相貌,可因正在生長期,光躥個子不長肉,瘦佻的竹竿一樣。若隻是瘦也無妨,偏他張嘴就透著那麽股子市井油滑氣,於是,給他這氣質一拉,啥模樣都顯不出來了。
更不必提跟楚王這般至老都是滿頭銀發、文雅端貴的比了。
楚王打量他片刻,給了個評價,“猴子。”
這叫啥話!榮柒險沒當場倒地,他訕訕的摸了摸下巴上剛稀疏長出的幾根汗毛,“外頭人奉承我,都誇我像您老年輕時,說咱爺孫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話簡直沒叫楚王惡心死,楚王笑斥,“少給自己貼金。”
榮柒也笑了。
侍女端來茶,榮柒先接一盞奉給楚王,自己取了另一盞,就聽楚王說,“你是個有機緣的孩子。我這些子孫中,我看你是個出頭。如今我就要回封地,你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麽?可直接告訴我。”
榮柒頗是驚詫,他把楚地宗學的實情告知兩位殿下,自然是讓王府丟臉的。他父親已經罵過他了,不過榮柒向來不在意這個。王府的前程輪不到他,還不準他自己謀前程麽。
公主問,他當然要說實話。
至於王府是不是丟臉,那能怪他麽?
他原想這事糊弄過去就算了,沒想到曾祖父竟要給他好處!
榮柒當然不會放過這機會,他立刻就說,“需要幫忙的地方可是不少,曾祖父,我啥都不缺,就是缺錢。”
楚王:……
一陣無語後,楚王故意問他,“你要多少?”
“一千兩千不嫌少,十萬八萬不嫌多。曾祖父您給多少,我要多少。”榮柒訴起苦來,“您不知道,帝都居,大不易。以前在官學,我隻能住中等寢舍。好在後來新官學規矩改了,食宿都不用錢了。可我們同窗出門,也有一些應酬。我官學成績還不賴,以後謀差使,也得各處打點。我這一想,都是用錢的地方。您說是不是?您要看我還成,就多資助我一些。”
說著還一幅小狗眼的跟楚王討好,楚王給他逗笑,“你想的挺長遠啊。”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麽。”榮柒笑嘻嘻地。
楚王是經曆立國之戰的人,他位居親王,尊貴已極。他的子孫也都得享富貴,如榮柒這樣敢赤果果談錢的已是鳳毛麟角。
就衝這臉皮,這小子以後也差不了。
楚王道,“好吧。我看你是個有成算,就給你個十萬八萬。”
榮柒想,我這是十年前拜的多寶天尊顯靈了麽!他險沒高興的跳起來,先起身給曾祖父又作了個大揖,喜笑顏開,“這世上能這麽信我的人,也就是曾祖父您了。小柒我永遠記得曾祖父您對我的好。”
要不說還是有血親哪,曾祖父真乃大財主,嘩的給他這許多銀子,這可真是……叫他怎麽說呢。
這可真是要發財的節奏啊!
楚王道,“我把劉長史留給你如何?”
榮柒想到接他的長史,說,“您要留就讓他留王府,處理咱們藩地與帝都事宜就行了。我身邊不缺人。”
“嗯,那你有什麽事,隻管過來找他。”楚王問,“你這些銀子,打算做什麽?”
榮柒說,“掙錢啊。過日子坐吃山空可不行,我打算拿出一半做本錢,請個行家裏手,在帝都做些小生意。這樣錢生錢,等我以後當差,就不用吃拿卡要弄銀子了。”
楚王看他眼泛金光的樣,心道,這還是個財迷。楚王懶得再問他打算,留榮柒吃頓飯。因為得到曾祖父大筆饋贈,晚膳時榮柒真是把曾祖父伺候的周周到到的,種種馬屁更是輪番的拍。
他在官學頗讀了幾本書,因為楚王也是能在國史有個人篇章的人物,榮柒就挑著楚王往昔的光彩時刻奉承,饒是楚王知他有意討好,也給他拍的身心舒泰,由衷升起一種銀子沒白花的感覺。
晚膳後,榮柒告辭時,楚王就讓楚王妃取了銀匣,遞給榮柒,便打發他去了。
榮柒高高興興謝過曾祖父曾祖母,接過銀匣瀟灑離去。那背影,既沒有對親人的留戀,也沒有對王府的不舍,亦無對銀錢的貪婪。
楚王不禁有些悵然:新的一代人長大了。
正文第一九五章
榮烺出宮一趟,非但看了場精彩的蹴鞠賽,還帶火了帝都城內的女式獵裝。公主殿下都這麽穿了,那些沒機會同公主殿下一道穿獵裝的閨秀們,也在家做好幾身,換著穿,可流行了。
還有,公主殿下出門好騎馬。
於是,便有不少貴女效仿,也騎馬出門。
當然,官學的名聲也更上一層樓。
皇長子殿下與公主殿下一同去官學參觀,這還了得,直接導致今年官學報名人數激增。
榮烺過的挺好,第二天,楚王就上了請罪折子,自陳身為藩王,管理藩地不力,疏忽了藩地宗學治理,有失藩王之責,在折子裏再三叩首,請朝廷降罪。
藩王是不必上朝的,於是,楚王就顫巍巍的來萬壽宮請罪了。
鄭太後榮晟帝都說,“這也不是什麽大事,您不必這樣自責。”安慰楚王不少話。
其實這的確不是大事,帝都宗學還丟過大人哪。何況藩地的宗學。榮晟帝原本也沒對藩地宗學有何冀望。
進宮一趟,尤其返回藩地在即,楚王便陪兩宮說起話來,到中午,鄭太後留膳,還特意叫了榮綿過來一道用膳。
於是,榮烺放學就看到楚王,她也挺高興,跟楚王打過招呼,先回自己院兒換衣裳,換過衣裳才帶著顏姑娘幾人過來,她中午都是跟祖母一道用膳,這午宴自然有她一份。
楚王見到榮烺後,特意起身謝榮烺一回,“若非公主殿下英明,我也還被蒙在股裏。咱家孩子豈不都要被那起子屍位素餐的給耽擱了麽。”
榮烺一擺手,“不用謝。我那就隨口一問,哎,你也別自責。誰還沒個糊塗的時候哪,郢叔祖還不如您哪。”
人楚王就是客氣兩句,他不知道榮烺實在,你一謝,她真當真。
而且,年輕直率,那真是,有啥說啥!
什麽“糊塗”,什麽“郢叔祖還不如您”……
楚王險沒吐血。
我,我就藩學沒管好……就糊塗了?
還有,怪道郢王時常說公主活潑,你倆是真有點不合啊。
榮晟帝聽的眼角直抽,笑,“你哪裏知道楚王隨太.祖皇帝征戰天下的風采。”
榮烺說,“我知道啊。我在國史上學到過。”
榮烺知道說話要給人留麵子,她笑著打個哈哈,“吃一塹長一智,楚王肯定能把宗學管好的!”
然後問,“楚王你沒怪榮柒在我跟皇兄麵前直言直諫吧。”
楚王一笑,“我焉是那等心胸狹窄的小人。不瞞殿下,我家孩子多,孫輩的我還能認清,重孫輩就不行了。若不是此事,我尚不知我重孫輩中有阿柒這樣的好孩子。我賞他都來不及,怎麽會罰他?”
榮烺點頭,“看來國史說您識多才廣、心胸闊大,是真的。”
楚王:忽然覺著公主還挺會說話。
嘴上笑,“殿下過譽,老臣也就是一平凡人矣。”
榮烺嘴上笑,“你這就謙虛了。”
心說:是挺平凡的。先前聽說如何如何了不起,藩地宗學的事都不知道。
中午用過午膳,榮烺就辭過祖母、父親,以及楚王,與顏姑娘幾人回自己院兒午睡去了,她下午還要繼續上課。
吃了這頓飯,楚王倒對榮烺生出幾分喜愛之心,說,“公主聰明活潑,難怪娘娘陛下格外鍾愛。老臣若有這麽個孫女兒、重孫女兒的,定也是一樣喜愛。”
榮晟帝想到女兒就忍俊不禁,“成天跟個小大人一樣,比朕還忙。”
鄭太後道,“孩子這個年紀,正是愛管事兒的時候。阿綿十來歲時隨我看奏章,每次看到哪裏有災險,比我跟皇帝還愁。”
榮晟帝回想,笑看端正陪坐的長子,“還真是這樣。”
榮綿有些不好意思,“我都會很擔心百姓受苦。”
楚王正色讚道,“非有仁義體貼之心,不能這般憂民之疾苦。”
榮綿倒常受官員各種馬屁讚美,他道,“這都是應當的,楚王您過譽了。”
“太.祖皇帝當年就是這般為民勞心勞力,我都勸他,當休息時且休息,當寬心時且寬心。太.祖皇帝說,但還有江山百姓在受苦,他如何能寬心休息呢。”楚王感慨道,“都說皇帝是天下至尊,卻也是天下至苦、天下至難。”
這話簡直說到榮晟帝心坎兒。
鄭太後淡笑,“為君便有為君的責任,各安其責,各守其分,天下太平矣。”
心說:皇帝受天下供養,自當以天下為己任,不然難道屁都不管?
榮烺剛回院,內務司就在廊下侯著哪。
榮烺與張總管挺熟,看張總管身後一排捧著填漆描金匣子的內務司差人,笑問,“張總管,你這是來給我送禮了?”
張總管笑著一揖,“今春內務司新供的絹花兒得了,臣趁中午殿下有空,給殿下送來。”
“行,你進來說話。”
榮烺與顏姑娘幾人說,“咱們一起看,這也有你們的。”
新供上的絹花,這花做的栩栩如生,精致至極,近了一聞,還有各自花香。
榮烺拈了支桃花,“這紗的顏色好,仿佛真的一般。”
問內務司張總管,“我讓你做兩匣子素些的絹花,你做沒?”
“已經得了。”張總管從手下那裏接過匣子,親自打開,上前給公主殿下看,介紹,“殿下,共兩匣,各十二花樣,都是素的。”
榮烺拿起來看了,見做的一樣好,便讓林司儀安排人送給鄭錦。鄭錦在孝期,不能用鮮豔的衣裳首飾。以前在宮裏時,四季衣裳,簪花首飾,大家都有的。如今榮烺也並不忘了她,總是讓內務司按製做一份,鄭錦自己戴也好,分給家裏姐妹們也好。
說到鄭錦,薑穎道,“可惜阿錦在孝中,不然一起看蹴鞠,她最愛熱鬧的。”
“是啊。等休沐那天,咱們去找阿錦姐玩兒,也去瞧瞧她。”榮烺提議,大家都說好。
顏姑娘陪著看過這些絹花,建議榮烺,“殿下,楚王越王這就要回藩地,殿下何不也賜兩府宗室女些絹花,既是殿下心意,也是個念想。”
“這也是。”榮烺向來大方,讓林司儀取來兩府宗室女的名單,按身份嫡庶各有賞賜,另外榮烺熟悉的榮臻榮可各多加一匣。這二人是楚王家的重孫女。
計算出所需絹花數目,張總管便又領了這新差使。
榮烺問,“張總管,你大中午的過來,用膳沒?”
張總管立刻表示自己差使用心,忠心耿耿道,“臣想殿下的東西要緊,如今給殿下過了目,回去就用。”
“你做事不錯。”榮烺同林司儀道,“林媽媽,差人傳一席膳食,給張總管送到內務司去。”
張總管忙謝過公主殿下賜膳。
榮烺笑笑,讓他回去吃飯了。
楚王下午回府,休息片刻便令長史將榮柒找回來,他來帝都這些日子,也沒見這重孫子過來孝敬。如今他要回藩地,重孫子不來,他就把人請來,總得說說話。
長史的隨從約摸半個時辰回來,稟道,“小的隨長史大人到官學,小柒爺在上課,跟小的說,待放學就回。長史大人在官學等著小柒爺放學,說一放學就接小柒爺回府。”
楚王頜首,令隨從退下了。
楚王妃道,“我令廚下先做幾樣可口小菜,待小柒回來,讓他陪王爺吃幾盅酒。”
“好啊。”
榮柒傍晚才回的楚王府,他還假惺惺的同接他的長史官說,“按理,曾祖父相召,我該立刻就回的。奈何我們官學課業緊,要是曾祖父生氣,長史你可得替我圓說一二。”
長史官道,“柒爺您這是為了學業,王爺知道也隻有高興您一心向學的。”
“那就好那就好。”榮柒又問他,“曾祖父找我回去幹什麽,不會是因我說了實話,他老人家不高興吧?”
“王爺在府裏都讚您敢於直言,是同輩中的楷模。”
榮柒嘿嘿嘿一陣笑,假假謙虛,“過獎過獎,楷模不敢當。主要是公主殿下問到我,我不能撒謊,他老人家理解就好。”
榮柒上半日課,還有些餓了,路上見有包子鋪,令車夫去買了十個羊肉包子,分給長史一起吃。
長史不好辭,咬一口熱騰騰的肉包,“這味兒真不賴。”
“那是當然了。”榮柒小心的吸著裏麵有些燙嘴的肉汁,“帝都就是帝都,咱們楚地雖也百業繁華,論氣派就遠不及帝都了。”
倆人路上分吃了十個包子,長史吃了仨,剩下七個都叫榮柒吃了。他正長個子的時候,很容易餓。
楚王就在慣常呆的屋舍休息,屋子自然溫暖舒適,四處擺著鮮靈花卉,楚王愛侍弄花草,榮柒到的時候,楚王正在給蘭花澆水。
下人回稟一聲,“王爺,小七爺來了。”
楚王就見榮柒瘦高跟螳螂似的給他作了個大揖,“曾祖父,孫兒來了。”
“行了,自家人,不必這樣多禮。”楚王將水瓢遞給侍女,讓榮柒近前坐下說話,“原我想著,你得先來找我。嘿,你倒跟沒事人一樣,非得我打發人找你,你才來。你譜兒倒挺大。”
“這哪兒的話。我無時無刻不記掛著曾祖父,剛我還在車上說,我是心裏惶恐,擔心您老怪罪,我才不敢來的。”榮柒生的大眼睛高鼻梁,原是副好相貌,可因正在生長期,光躥個子不長肉,瘦佻的竹竿一樣。若隻是瘦也無妨,偏他張嘴就透著那麽股子市井油滑氣,於是,給他這氣質一拉,啥模樣都顯不出來了。
更不必提跟楚王這般至老都是滿頭銀發、文雅端貴的比了。
楚王打量他片刻,給了個評價,“猴子。”
這叫啥話!榮柒險沒當場倒地,他訕訕的摸了摸下巴上剛稀疏長出的幾根汗毛,“外頭人奉承我,都誇我像您老年輕時,說咱爺孫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這話簡直沒叫楚王惡心死,楚王笑斥,“少給自己貼金。”
榮柒也笑了。
侍女端來茶,榮柒先接一盞奉給楚王,自己取了另一盞,就聽楚王說,“你是個有機緣的孩子。我這些子孫中,我看你是個出頭。如今我就要回封地,你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麽?可直接告訴我。”
榮柒頗是驚詫,他把楚地宗學的實情告知兩位殿下,自然是讓王府丟臉的。他父親已經罵過他了,不過榮柒向來不在意這個。王府的前程輪不到他,還不準他自己謀前程麽。
公主問,他當然要說實話。
至於王府是不是丟臉,那能怪他麽?
他原想這事糊弄過去就算了,沒想到曾祖父竟要給他好處!
榮柒當然不會放過這機會,他立刻就說,“需要幫忙的地方可是不少,曾祖父,我啥都不缺,就是缺錢。”
楚王:……
一陣無語後,楚王故意問他,“你要多少?”
“一千兩千不嫌少,十萬八萬不嫌多。曾祖父您給多少,我要多少。”榮柒訴起苦來,“您不知道,帝都居,大不易。以前在官學,我隻能住中等寢舍。好在後來新官學規矩改了,食宿都不用錢了。可我們同窗出門,也有一些應酬。我官學成績還不賴,以後謀差使,也得各處打點。我這一想,都是用錢的地方。您說是不是?您要看我還成,就多資助我一些。”
說著還一幅小狗眼的跟楚王討好,楚王給他逗笑,“你想的挺長遠啊。”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麽。”榮柒笑嘻嘻地。
楚王是經曆立國之戰的人,他位居親王,尊貴已極。他的子孫也都得享富貴,如榮柒這樣敢赤果果談錢的已是鳳毛麟角。
就衝這臉皮,這小子以後也差不了。
楚王道,“好吧。我看你是個有成算,就給你個十萬八萬。”
榮柒想,我這是十年前拜的多寶天尊顯靈了麽!他險沒高興的跳起來,先起身給曾祖父又作了個大揖,喜笑顏開,“這世上能這麽信我的人,也就是曾祖父您了。小柒我永遠記得曾祖父您對我的好。”
要不說還是有血親哪,曾祖父真乃大財主,嘩的給他這許多銀子,這可真是……叫他怎麽說呢。
這可真是要發財的節奏啊!
楚王道,“我把劉長史留給你如何?”
榮柒想到接他的長史,說,“您要留就讓他留王府,處理咱們藩地與帝都事宜就行了。我身邊不缺人。”
“嗯,那你有什麽事,隻管過來找他。”楚王問,“你這些銀子,打算做什麽?”
榮柒說,“掙錢啊。過日子坐吃山空可不行,我打算拿出一半做本錢,請個行家裏手,在帝都做些小生意。這樣錢生錢,等我以後當差,就不用吃拿卡要弄銀子了。”
楚王看他眼泛金光的樣,心道,這還是個財迷。楚王懶得再問他打算,留榮柒吃頓飯。因為得到曾祖父大筆饋贈,晚膳時榮柒真是把曾祖父伺候的周周到到的,種種馬屁更是輪番的拍。
他在官學頗讀了幾本書,因為楚王也是能在國史有個人篇章的人物,榮柒就挑著楚王往昔的光彩時刻奉承,饒是楚王知他有意討好,也給他拍的身心舒泰,由衷升起一種銀子沒白花的感覺。
晚膳後,榮柒告辭時,楚王就讓楚王妃取了銀匣,遞給榮柒,便打發他去了。
榮柒高高興興謝過曾祖父曾祖母,接過銀匣瀟灑離去。那背影,既沒有對親人的留戀,也沒有對王府的不舍,亦無對銀錢的貪婪。
楚王不禁有些悵然:新的一代人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