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時間倒回暑假開始的時候。
七九年的高考有別於前兩年, 隻允許應屆考生參加,老知青們考回城的心思落空,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落實政策回家。
按規定, 戶口接收隻能辦一個人的,已婚知青們除離婚別無選擇,像王梅這樣舉家搬遷回城, 是要花大力氣。
其中也有她父母的大功勞, 直接把家裏的西屋過到大女兒名下,有房子, 就有空出的戶口, 街道的手續會好辦許多。
不過能這樣的人家太少, 各家都是擠得住不開, 家庭矛盾陡然增多。
這還是隻有一個人回來的。
也有些人是拖家帶口, 政策上雖然不給辦戶口, 但以探親的名義還是能辦得下暫住證,家裏住不開的就住到外麵去,永通裏那片原來就住得魚龍混雜, 因為房租便宜, 現在更是擠得滿滿當當。
趙秀雲有幾個地方是明令禁止孩子們去的, 那兒就是其中之一。
禾兒本來也沒想著去, 她從放暑假就開始到處找書, 尤其是帶字帶畫的什麽都行,據成高哥哥說, 老家的小書攤火爆。
別人想學都沒法學, 人家沒辦法像他們這樣弄到那麽多各種各樣的書。
這當中少不了滬市幾個人的努力, 每天早上,禾兒出門的時候, 都會在路口等一下王月婷,然後和小麥姐弟倆匯合,說一下今天要去的地方,兩個人一組分開幹活。
王月婷家裏其實不缺錢,不過她媽錢花覺得這個年紀了,別人家的能文能武,自家的是給點糖就能騙走,想讓她多曆練,加上她自己想跟好朋友一起玩,天天別提多殷勤。
兩個漂亮小姑娘,防人之心不可無,禾兒輕易也是不鑽小巷子的,但凡事有萬一。
那天禾兒本來正挨家挨戶敲門收書,反正有點收破爛那個意思,有個小豆丁不知道從哪鑽出來說:“姐姐,我家有書。”
看著才五六歲大的小男孩,禾兒對他沒什麽警惕心,說:“你們家大人知道嗎?”
有的小孩,就想換兩個糖果錢,背著大人或者哥哥姐姐偷偷賣的。前兩天還有個孩子,賣的是什麽清朝孤本,禾兒哪裏知道,隻看保存得不錯,給他兩毛錢就算,後來家裏大人追過來又買回去,吵吵嚷嚷,不知道以為是她故意去騙孩子賣的。
小男孩點著頭說:“知道,我媽媽在家。”
媽媽在家就行,禾兒兩個跟著走,眼看巷子越走越窄,停住不動說:“你家在永通裏啊?“
小男孩想半天,說:“是吧。”
他還太小,認得路說不大出來。
早說是這,禾兒才不浪費時間,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那我們不走了,你把書拿到這兒來吧。”
媽媽說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孩子出落得越發水靈,總是叫人沒有一處不操心的,趙秀雲是早晚要跟女兒們念叨。
小男孩不大願意,說:“我拿不動。”
更奇怪了,他媽媽不是在家,拿不動可以叫大人拿啊。禾兒起疑心,說:“我不買了。”
說完拉著王月婷跑,任那小孩子怎麽叫都不停,跑出老遠還在說:“下次別來這。。”
這事,她怕挨媽媽罵,就沒提過,也沒放在心上,誰知道過幾天又看到那小孩,蹲在路邊捏泥巴。
小手小臉髒兮兮,禾兒是路過,正要走就被髒手拉住說:“姐姐,你還買書嗎?”
全都是泥,給禾兒氣得說不出話來,差點罵人,看在對方是個孩子的份上沒好意思計較,憋著氣說:“不買!”
小孩子是一時性急,縮回手趕緊道歉說:“姐姐對不起。”
又說:“我們家真的有很多書。”
這麽大的孩子,頂多是手裏頭的看膩了,想換錢買別的新的,越是這麽說越有鬼。禾兒現在也覺得自己是“走南闖北”,對識破這些“陰謀詭計”很有一套,想也不想就拒絕說:“我不買。”
說完走出幾步路的時候聽見其他孩子喊:“小瘸子,還不趕快回家看你瘸子媽去!”
“我才不是瘸子!”
禾兒回頭望,小男孩氣得臉都紅了,能蹦能跳的,腿腳好得很。
那多半是他媽媽真的腿腳不靈,不然小孩子不會這麽說的。
禾兒本來也不是硬心腸的孩子,為上次的無端揣測自責,想想問:“書你還賣嗎?”
小男孩忙不迭點頭,又有些垂頭喪氣說:“我搬不動,要有人去我家拿。”
永通裏名聲在外,解放前是本市有名的花街,據說生意一直沒斷過,禾兒心裏是搞不太清楚花街是什麽,但模模糊糊知道不是好地方,尤其是女孩子絕不能去。
她自己還是該警惕的警惕起來,想想說:“明天吧,明天這個點你在這等我,我叫人來。”
不過心裏覺得頂多是三瓜倆棗,不想讓人太失望而已。
第二天她叫上小麥和大米一起去,畢竟人多勢眾,什麽也不怕。
大米一個人跟著叫土豆的小孩子進巷子,其她幾個望風,隻得人沒出來立刻去找大人來。
進去又出門,大米一腦門的汗說:“這也太多了,整整三大箱子!”
他看了,幾乎都是現在沒什麽人在賣的,好些他都沒看過。
禾兒吃驚道:“我還以為他說的很多是十幾本呢。”
苗苗這麽大的時候,大於十的數字就是超級多了。
大米伸手比劃著箱子有多大,說:“咱們幹一天都未必有這麽多。”
市麵上流通的書都是那幾本,走得多了估計就淘換不出什麽新鮮的。
幾個人本來以為已經把滬市轉得差不多,現在看來漏網之魚還是挺多的。
小麥想想說:“要不我去一趟吧?”
這麽多書,總得得到人家家裏大人的準話,別回頭又來找,大米還不大會談這些。
禾兒有些不放心,猛搖頭說:“絕對不行。”
小麥這個年紀,已經是大姑娘,也很猶豫說:“那怎麽辦?”
都已經來到這了,什麽都拿不到豈不是耽誤時間。
大米隻好被委以重任,頭回自己磕磕巴巴把事情談下來。
連跑來跑去做搬運工,都隻有他一個。
土豆跟著跑,一次抱兩本三本,禾兒翻著看一下,有些著實很舊,但都被細心收拾過,要麽貼上膠布,要麽包上書皮,細致寫著書名,總之都挺好的。
小孩子是做不到這麽精細的,十有八九是大人,尤其是這一手字,更不像是沒讀書過的人寫的。禾兒心中起疑,和小麥交換眼神。
永通裏不能去,附近又不是沒有別的巷子,小麥出去轉一圈,回來說:“土豆爸爸認識字的,以前還是小學老師。”
像禾兒這麽大的孩子,已經知道從前的知識分子境遇不好,不過現在又不一樣了,怎麽會住在永通裏。
她麵露疑惑,等小麥往下講。
小麥表情也有點奇怪,不知道這話要不要跟一個孩子講,說:“他爸跟他小姨跑了。”
這要是趙秀雲,十有八九就跟孩子說是死了。
但小孩子總有一種百無禁忌,小麥還是照實說,她在鄉間聽過比這誇張的更多,並不覺得有什麽,哪怕是公公兒媳,對她來說都隻是一聲“哇喔”。
嚴格來說,桃色新聞催生孩子們對男女之間的好奇和見怪不怪。
禾兒卻是好奇地張大嘴,她其實也懂點,一臉不可思議道:“真的假的啊,那他媽媽呢?”
“嗯,好像是上吊的時候摔斷腿,然後才搬到這裏住的。”
各版本都很多,一時半會打聽不出來。
禾兒一下子覺得這個叫土豆的孩子虎頭虎腦、惹人憐愛,算給他媽的錢更多。
據唯一見過他媽的大米說,人躺在竹椅上,下半身不能動,上半身是好的,不知道傷得有多重。
按說萍水之交,禾兒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不過土豆好像沒人跟他玩,打這天起,隻要看到禾兒幾個出現就黏上來。
他也是挺機靈的孩子 ,覺得人家需要書,自發地到處翻垃圾堆、舊貨堆,找到一本就獻寶似的拿過來。
有時候髒兮兮的,根本不能要,禾兒勉強也給他收下來。
但這件事給她啟發,很快收書小隊發展開來,一共有十來個孩子,反正是暑假,別看都隻有那麽點大,走街串巷的很能派上大用場。
禾兒很快命名把這命名為“丐幫”,自認為幫主,別提有多高興,就是一直沒敢跟媽媽提。
小孩子其實比大人膽子大,趙秀雲是勒令他們隻能小規模自己做這事,傳出去到底不好,但孩子不會瞻前顧後,對賺錢的渴望完全克製不住,眼看事態已經演變成三四十人的隊伍,這要換二十年前,做頭頭的好歹是個小資本家了。
禾兒才忽然有點害怕起來,不知道怎麽跟父母交代,但正趕上她沒考市狀元,很是沮喪的時候,父母對她如春風般和睦,摔碎碗都不罵。
她的心裏不由得不升起一絲希冀,覺得也許可以逃脫責罵,不過也不敢自己先開口。
可惜積水成淵,她的僥幸隻是讓爆發來得更猛烈而已。
時間倒回暑假開始的時候。
七九年的高考有別於前兩年, 隻允許應屆考生參加,老知青們考回城的心思落空,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落實政策回家。
按規定, 戶口接收隻能辦一個人的,已婚知青們除離婚別無選擇,像王梅這樣舉家搬遷回城, 是要花大力氣。
其中也有她父母的大功勞, 直接把家裏的西屋過到大女兒名下,有房子, 就有空出的戶口, 街道的手續會好辦許多。
不過能這樣的人家太少, 各家都是擠得住不開, 家庭矛盾陡然增多。
這還是隻有一個人回來的。
也有些人是拖家帶口, 政策上雖然不給辦戶口, 但以探親的名義還是能辦得下暫住證,家裏住不開的就住到外麵去,永通裏那片原來就住得魚龍混雜, 因為房租便宜, 現在更是擠得滿滿當當。
趙秀雲有幾個地方是明令禁止孩子們去的, 那兒就是其中之一。
禾兒本來也沒想著去, 她從放暑假就開始到處找書, 尤其是帶字帶畫的什麽都行,據成高哥哥說, 老家的小書攤火爆。
別人想學都沒法學, 人家沒辦法像他們這樣弄到那麽多各種各樣的書。
這當中少不了滬市幾個人的努力, 每天早上,禾兒出門的時候, 都會在路口等一下王月婷,然後和小麥姐弟倆匯合,說一下今天要去的地方,兩個人一組分開幹活。
王月婷家裏其實不缺錢,不過她媽錢花覺得這個年紀了,別人家的能文能武,自家的是給點糖就能騙走,想讓她多曆練,加上她自己想跟好朋友一起玩,天天別提多殷勤。
兩個漂亮小姑娘,防人之心不可無,禾兒輕易也是不鑽小巷子的,但凡事有萬一。
那天禾兒本來正挨家挨戶敲門收書,反正有點收破爛那個意思,有個小豆丁不知道從哪鑽出來說:“姐姐,我家有書。”
看著才五六歲大的小男孩,禾兒對他沒什麽警惕心,說:“你們家大人知道嗎?”
有的小孩,就想換兩個糖果錢,背著大人或者哥哥姐姐偷偷賣的。前兩天還有個孩子,賣的是什麽清朝孤本,禾兒哪裏知道,隻看保存得不錯,給他兩毛錢就算,後來家裏大人追過來又買回去,吵吵嚷嚷,不知道以為是她故意去騙孩子賣的。
小男孩點著頭說:“知道,我媽媽在家。”
媽媽在家就行,禾兒兩個跟著走,眼看巷子越走越窄,停住不動說:“你家在永通裏啊?“
小男孩想半天,說:“是吧。”
他還太小,認得路說不大出來。
早說是這,禾兒才不浪費時間,頭搖得撥浪鼓似的,說:“那我們不走了,你把書拿到這兒來吧。”
媽媽說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孩子出落得越發水靈,總是叫人沒有一處不操心的,趙秀雲是早晚要跟女兒們念叨。
小男孩不大願意,說:“我拿不動。”
更奇怪了,他媽媽不是在家,拿不動可以叫大人拿啊。禾兒起疑心,說:“我不買了。”
說完拉著王月婷跑,任那小孩子怎麽叫都不停,跑出老遠還在說:“下次別來這。。”
這事,她怕挨媽媽罵,就沒提過,也沒放在心上,誰知道過幾天又看到那小孩,蹲在路邊捏泥巴。
小手小臉髒兮兮,禾兒是路過,正要走就被髒手拉住說:“姐姐,你還買書嗎?”
全都是泥,給禾兒氣得說不出話來,差點罵人,看在對方是個孩子的份上沒好意思計較,憋著氣說:“不買!”
小孩子是一時性急,縮回手趕緊道歉說:“姐姐對不起。”
又說:“我們家真的有很多書。”
這麽大的孩子,頂多是手裏頭的看膩了,想換錢買別的新的,越是這麽說越有鬼。禾兒現在也覺得自己是“走南闖北”,對識破這些“陰謀詭計”很有一套,想也不想就拒絕說:“我不買。”
說完走出幾步路的時候聽見其他孩子喊:“小瘸子,還不趕快回家看你瘸子媽去!”
“我才不是瘸子!”
禾兒回頭望,小男孩氣得臉都紅了,能蹦能跳的,腿腳好得很。
那多半是他媽媽真的腿腳不靈,不然小孩子不會這麽說的。
禾兒本來也不是硬心腸的孩子,為上次的無端揣測自責,想想問:“書你還賣嗎?”
小男孩忙不迭點頭,又有些垂頭喪氣說:“我搬不動,要有人去我家拿。”
永通裏名聲在外,解放前是本市有名的花街,據說生意一直沒斷過,禾兒心裏是搞不太清楚花街是什麽,但模模糊糊知道不是好地方,尤其是女孩子絕不能去。
她自己還是該警惕的警惕起來,想想說:“明天吧,明天這個點你在這等我,我叫人來。”
不過心裏覺得頂多是三瓜倆棗,不想讓人太失望而已。
第二天她叫上小麥和大米一起去,畢竟人多勢眾,什麽也不怕。
大米一個人跟著叫土豆的小孩子進巷子,其她幾個望風,隻得人沒出來立刻去找大人來。
進去又出門,大米一腦門的汗說:“這也太多了,整整三大箱子!”
他看了,幾乎都是現在沒什麽人在賣的,好些他都沒看過。
禾兒吃驚道:“我還以為他說的很多是十幾本呢。”
苗苗這麽大的時候,大於十的數字就是超級多了。
大米伸手比劃著箱子有多大,說:“咱們幹一天都未必有這麽多。”
市麵上流通的書都是那幾本,走得多了估計就淘換不出什麽新鮮的。
幾個人本來以為已經把滬市轉得差不多,現在看來漏網之魚還是挺多的。
小麥想想說:“要不我去一趟吧?”
這麽多書,總得得到人家家裏大人的準話,別回頭又來找,大米還不大會談這些。
禾兒有些不放心,猛搖頭說:“絕對不行。”
小麥這個年紀,已經是大姑娘,也很猶豫說:“那怎麽辦?”
都已經來到這了,什麽都拿不到豈不是耽誤時間。
大米隻好被委以重任,頭回自己磕磕巴巴把事情談下來。
連跑來跑去做搬運工,都隻有他一個。
土豆跟著跑,一次抱兩本三本,禾兒翻著看一下,有些著實很舊,但都被細心收拾過,要麽貼上膠布,要麽包上書皮,細致寫著書名,總之都挺好的。
小孩子是做不到這麽精細的,十有八九是大人,尤其是這一手字,更不像是沒讀書過的人寫的。禾兒心中起疑,和小麥交換眼神。
永通裏不能去,附近又不是沒有別的巷子,小麥出去轉一圈,回來說:“土豆爸爸認識字的,以前還是小學老師。”
像禾兒這麽大的孩子,已經知道從前的知識分子境遇不好,不過現在又不一樣了,怎麽會住在永通裏。
她麵露疑惑,等小麥往下講。
小麥表情也有點奇怪,不知道這話要不要跟一個孩子講,說:“他爸跟他小姨跑了。”
這要是趙秀雲,十有八九就跟孩子說是死了。
但小孩子總有一種百無禁忌,小麥還是照實說,她在鄉間聽過比這誇張的更多,並不覺得有什麽,哪怕是公公兒媳,對她來說都隻是一聲“哇喔”。
嚴格來說,桃色新聞催生孩子們對男女之間的好奇和見怪不怪。
禾兒卻是好奇地張大嘴,她其實也懂點,一臉不可思議道:“真的假的啊,那他媽媽呢?”
“嗯,好像是上吊的時候摔斷腿,然後才搬到這裏住的。”
各版本都很多,一時半會打聽不出來。
禾兒一下子覺得這個叫土豆的孩子虎頭虎腦、惹人憐愛,算給他媽的錢更多。
據唯一見過他媽的大米說,人躺在竹椅上,下半身不能動,上半身是好的,不知道傷得有多重。
按說萍水之交,禾兒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不過土豆好像沒人跟他玩,打這天起,隻要看到禾兒幾個出現就黏上來。
他也是挺機靈的孩子 ,覺得人家需要書,自發地到處翻垃圾堆、舊貨堆,找到一本就獻寶似的拿過來。
有時候髒兮兮的,根本不能要,禾兒勉強也給他收下來。
但這件事給她啟發,很快收書小隊發展開來,一共有十來個孩子,反正是暑假,別看都隻有那麽點大,走街串巷的很能派上大用場。
禾兒很快命名把這命名為“丐幫”,自認為幫主,別提有多高興,就是一直沒敢跟媽媽提。
小孩子其實比大人膽子大,趙秀雲是勒令他們隻能小規模自己做這事,傳出去到底不好,但孩子不會瞻前顧後,對賺錢的渴望完全克製不住,眼看事態已經演變成三四十人的隊伍,這要換二十年前,做頭頭的好歹是個小資本家了。
禾兒才忽然有點害怕起來,不知道怎麽跟父母交代,但正趕上她沒考市狀元,很是沮喪的時候,父母對她如春風般和睦,摔碎碗都不罵。
她的心裏不由得不升起一絲希冀,覺得也許可以逃脫責罵,不過也不敢自己先開口。
可惜積水成淵,她的僥幸隻是讓爆發來得更猛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