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慶功宴
不隨心所欲能叫重生嗎? 作者:法學院新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學姐,我們先回去吧。”
“可呂學弟還沒出來.”
“不用等他了。”
關永儀抬起手腕,理了下耳畔的短發,笑著擺了擺手。
“他晚上要出席節目組的飯局。”
幾秒後,女孩又補充了三個字。
“慶功宴。”
台上台下,如同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
出道夜上半場,呂錦程還在和課題組的成員們一起嘻嘻哈哈,對台上的參賽選手們指點江山。
可到了下半場,工作人員隻是俯身過來說了幾句,呂錦程就跟著一起消失在後台,再也沒有坐回大家身邊。
隻剩下那個音量稍高的稱呼,停留在柳穎穎以及龔冠宇等人的記憶裏。
“呂總。”
沒錯,再次出現的時候,站在台上的呂錦程好像距離平易近人的呂學弟,越來越遠。
西裝革履,發型精致的呂總,用力印在人們心間。
“一切順利!幹杯!”
另外一邊,星城某家私人會所內,氣氛一片熱烈。
這裏是《女神101》節目組的慶功宴。
實時的數據反饋下,在場的所有從業者都心知肚明。
經過多年的複製、模仿、引進,中國偶像製造體係,終於有了原發性的質變。
隻是在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催生下,有多少人能夠避免一夜過氣,又有多少傳媒公司可以存活下來。
這是一個比造星本身,更需要解答和更難解答的問題。
“咱們節目能有今天,還真應了那句slogan——逆風翻盤,向陽而生。”
《女神101》總導演孫莉笑著舉起酒杯,向桌上的所有人敬道。
這不僅是時下大熱綜藝節目中的一句口號。
青春洋溢的少女,事業有成的經濟公司老總,以及節目組全部成員喊出這句話的畫麵,就像中國偶像製造體係,在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後的一次集體呐喊。
“根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數據,截至目前,上線至今的《女神101》累計播放量已經突破十億次,微博話題討論量3874.6萬!”
“前所未有,前所未有啊!”
中國本土的選秀類綜藝,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
而像這樣的女子選秀盛況,還要追溯到十幾年前的《超級女聲》時代。
在這場造星行動中,無論是節目屬性、公司的參與度和變現途徑、偶像組成和曝光方式,又或者粉絲組織和參與形式,都比數年前強出了不知多少。
毫無疑問,這是資本、平台、渠道、市場各方作用結果的一次大爆炸。
一邊是經紀公司的暗自角力,點金傳媒、天行娛樂、香蕉娛樂等初創公司來勢洶洶,愛奇藝、酷狗旗下的果然天空、齊鼓文化也在集結。
一邊是數千名參賽成員前仆後繼,參加這場上位概率堪比中彩票一樣的大狂歡。
“小呂,我想問問你,究竟是怎麽想出來這麽個點子的?”
作為親手將這檔節目落地的總導演,孫莉起初對鬥魚這邊提出的想法並不感冒。
但無奈鬥魚這邊再三堅持,一把手陳總親自拜訪,聲稱年輕女孩子們“需要一個機會”。
對於鬥魚的當家花旦繆可言,陳總更是讚譽有加。
【我在繆可言身上,看到了新時代下偶像的新商業價值。】
【相信我,《女神101》絕對可以搞!】
陳總複刻了呂錦程說服他的話術,再次原封不動地講述給了孫莉。
事實上,說服孫莉的證據,的確是繆可言獨一檔的變現能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打造偶像的流水線方式,已經走到了奇點。
微博、直播等各類工具觸角的無限延伸,已然擴寬了明星影響力的邊界,也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方式。
加之以鬥魚、愛奇藝、虎牙等為主的內容平台,需要一些pgc等差異化的內容保持競爭優勢。
各方需求作用的結果,助推了中國偶像製造體係的大爆發。
“因為我明白一個道理。”
呂錦程微笑舉杯示意,神情客氣又謙遜。
慶功宴一共兩張桌子,主桌是主辦方、經紀公司、讚助商以及合作方等等節目組核心人物。
另外一張桌子坐著今晚受盡讚譽,光榮出道的十位成員。
“這個時代,經驗褪色,傲慢失效,得粉絲者得天下。”
“那究竟怎麽聚集粉絲呢?”
“我們需要一檔全新的選秀節目,將小眾圈層中討論的話題推向大眾,讓【觀眾】成為【用戶】,參與到內容製作乃至宣發過程,甚至可以決定出道團體的陣容。”
“因此,也就意味著她們有了比微博、直播平台更直接的粉絲獲取渠道。”
說到這裏,呂錦程停頓一下,指向另外一桌互相拚酒的鶯鶯燕燕。
“當然,我認為這檔節目更大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充當粉絲與偶像內容交互的載體。”
“比如說,《女神101》除了每周上線的節目正片,每天都有近200條參賽選手的短片,通過妙音、微博、小紅書等平台向外推送,到達粉絲端,持續吸引流量。”
“於平台、於藝人、於經紀公司,節目就像在偶像市場的大壩上,開了一個口子,巨大的流量效應遞次呈現。”
“把現有的蛋糕做大,對所有人都是件好事。”
“何樂而不為呢?”
男人笑著仰起下巴,幹淨利落地一飲而盡。
“說得好!不愧是在座最年輕的老板!”
鬥魚陳總二話不說跟著喝光,放下酒杯,率先鼓起掌來。
“小呂,我現在明白你為什麽年紀輕輕,就能把點金傳媒做的風生水起了。”
孫莉先是抿了一大口酒,思考幾秒,才忍不住感歎道。
“你對這個時代理解太深了。”
這位炙手可熱的年輕人隨口一句話,正中偶像經紀的核心。
——一門2b2c的生意。
對於偶像經紀公司而言,b端變現是主導。
藝人如果足夠有分量,會有b端的影視劇、綜藝、廣告等,主動找上門來。
如果知名度達不到一定的高度,就一定要做c端。
簡單來說,就是經營起一個粉絲體係,以大量c端粉絲的黏性,形成競爭壁壘。
快速崛起的行業黑馬點金傳媒,其自身的發展理念正是如此。
以粉絲運營優先。
為了滿足粉絲,點金傳媒構建了多種內容體係。
比如每日為簽約達人們更新日常視頻,做圖文內容,建立官方粉絲群,接下來甚至還推出了專門的短視頻app。
有了粉絲,就像各大直播平台的當紅主播,有了每天送“跑車”、送“遊艇”的擁躉。
商業變現就成了“為有源頭活水來”的事情。
“別說了孫姐,你反應還算快的,其實看到節目成功之後,我才後知後覺,意識到時代變了。”
天行傳媒的老板馬延琨插過話頭,笑嗬嗬調侃道。
“雖然是小呂公司的藝人拿了總冠軍,但她有顏值有實力,說到底,我也沒覺得有多出人意料。”
“可像孫昕那樣的純素人,能夠擠進出道位,甚至壓過我們許潔一頭,這我真有點看不懂了.”
“最牛逼的是,孫昕還沒起勢的時候,你點金傳媒就把她簽了下來!”
馬延琨搖了搖頭,晃了晃腦子裏的酒氣,笑著看向呂錦程。
在這個圈子混跡接近二十年,他的固有認知正在逐漸瓦解。
在傳統偶像製造模式下,想要成為明星,需要得到絕大多數粉絲的認可。
就像馬延琨自己所說:“女團一定要出圈,一定是大眾偶像,所以它一定能受到音樂圈、舞蹈圈、時尚圈等多個圈層的認可。”
可是,當年輕人的朋友圈很快被孫昕刷屏的時候。
【昕機不妙,需要你一票!】
【你努力,我努力,昕昕就能創奇跡!】
孫昕一度成了社交媒體熱傳的現象級藝人。
事實上,孫昕並非“典型”偶像,她是還在讀書的素人。
唱跳小白,業務能力幾乎為零,圓臉蛋,身高不足一米七,外形也不符合大眾對女團的白高瘦審美。
但她陰差陽錯,和自帶流量的繆可言,住在了同一間寢室。
直播過程中,她一口地道的星城塑料方言,甜美可愛的外形,潑辣大膽的辣妹性格,以及對於獨立女性精神的推崇,很快成了節目的話題人物和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在一些觀察者眼中,《女神101》並非一檔常規意義上的唱跳綜藝,而是一場空間時間高度集中的社會實驗,是現實社會的縮影。
金字塔形的節目logo和選手座位分布,帶有強烈的隱喻意味。
101個各路出身背景的年輕女孩集中封閉住宿,以月為單位持續競爭,有人躍遷,有人墜落,最終隻有10人站上金字塔頂,成團出道。
舞台上的唱跳表現,隻是整場競爭中很小的一部分。
人在極端環境中的生存狀態,才是這檔節目真正調動觀眾興致的內容。
基於這一原則,女孩們近乎一切行蹤都要經受鏡頭的記錄,睡覺也不例外。
“我這人比較俗氣,也沒想別的,就是覺得她性格挺不錯,出道沒機會,做個主播也能賺錢。”
呂錦程咧嘴一笑,大大方方說著。
“這孩子我也有印象,當時還跟同事討論過。”
孫莉接過話頭。
《女神101》總計考察了幾乎近萬名選手,漂亮女孩不計其數。
總導演孫莉見到孫昕時,戳中她的是“樸實的氣質”。
她回去後跟同事說,這個孩子漂亮是漂亮,但不能張嘴,塑普味道太強烈。
反複討論後,選角團隊覺得這正是她的亮點。
“誰說非得說普通話才能當明星呢?”
早在節目定檔的時候,就已經明確了《女神101》的選手選拔準則:要突破純唱跳綜藝的邊界。
要“出圈”。
不隻看唱跳實力,而要讓社會各類人群,都能從節目中找到情感投射的對象。
從數據上看,節目也的確做到了。
孫昕之外,還有幾乎收割節目大部分流量,以真心迅速出圈,一夜之間家喻戶曉的繆可言。
《女神101》也借此成功走出網絡綜藝的核心圈層,成了名副其實的爆款。
看起來,偶像已經從榜樣,變成了一種標簽。
標簽化的偶像製造,將粉絲進一步細分。
“馬總,你也別妄自菲薄,你們天行傳媒這次也收獲不少吧?”
有人站起身來,向馬延琨舉杯說道。
“還好還好,托節目組的福。”
馬延琨臉上笑開了花。
正如剛剛呂錦程所說,這次節目的成功,真真切切地把“蛋糕”做大了。
以至於一個原本不入流的十八線小糊咖,參加《女神101》後,都有機會收割粉絲,產生商業價值。
按照馬延琨自己原本的計劃,天行傳媒的練習生許潔應該再訓練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出道。
但麵臨渴求已久的機會,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練兩年和練五年肯定是有差別的,但是行業發展太快了,大家完全等不了多的那幾年。”
換句話說,粉絲太多,偶像已經不夠用了。
創業這麽長時間,今年3月,天行傳媒公司第一次有了正向收入。
這是《女神101》開播後的第一個月。
天行傳媒借著許潔帶來的東風,為旗下的練習生們推出了新單曲。
b端不斷找上門來的品牌推廣,讓馬延琨一度看到了春天。
偶像經紀市場,似乎正在迎來品牌合作的全麵爆發。
節目還沒結束,最後一次公布人氣排位的時候,絲芙蘭官宣許潔成為其品牌摯友。
而小透明孫昕,則成為了悅詩風吟大區代言人,代言的ido香水上鏈接當天就賣到脫銷。
前五出道位的代言全部排起了長隊。
更不用說,那位有機會問鼎冠軍的繆可言
目前,在國內偶像產業生態鏈中,消費端已逐漸成熟,從品牌代言能力及“飯圈”的消費力即可窺見一二。
下一階段,《女神101》見麵會的公開票價,中間檔為2098元,甚至高於許多一線歌手演唱會價格。
為了走進人氣榜前十,很多粉絲也在用實實在在的金錢去換取投票。
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的樣子。
一個現實是,國內偶像經紀公司大多都是近兩年才陸續成立,其人才選拔和培訓,都還缺乏時間的考驗。
麵對市場對新人的渴望,人才儲備成了擺在偶像經濟公司麵前的難題。
回歸到行業本質,這個關於“人”的生意,很可能會倒在後繼無人上。
但毫無疑問,在這場本土偶像團體的“大型生存實驗”裏,每一條路都是新的。
“可呂學弟還沒出來.”
“不用等他了。”
關永儀抬起手腕,理了下耳畔的短發,笑著擺了擺手。
“他晚上要出席節目組的飯局。”
幾秒後,女孩又補充了三個字。
“慶功宴。”
台上台下,如同兩個涇渭分明的世界。
出道夜上半場,呂錦程還在和課題組的成員們一起嘻嘻哈哈,對台上的參賽選手們指點江山。
可到了下半場,工作人員隻是俯身過來說了幾句,呂錦程就跟著一起消失在後台,再也沒有坐回大家身邊。
隻剩下那個音量稍高的稱呼,停留在柳穎穎以及龔冠宇等人的記憶裏。
“呂總。”
沒錯,再次出現的時候,站在台上的呂錦程好像距離平易近人的呂學弟,越來越遠。
西裝革履,發型精致的呂總,用力印在人們心間。
“一切順利!幹杯!”
另外一邊,星城某家私人會所內,氣氛一片熱烈。
這裏是《女神101》節目組的慶功宴。
實時的數據反饋下,在場的所有從業者都心知肚明。
經過多年的複製、模仿、引進,中國偶像製造體係,終於有了原發性的質變。
隻是在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催生下,有多少人能夠避免一夜過氣,又有多少傳媒公司可以存活下來。
這是一個比造星本身,更需要解答和更難解答的問題。
“咱們節目能有今天,還真應了那句slogan——逆風翻盤,向陽而生。”
《女神101》總導演孫莉笑著舉起酒杯,向桌上的所有人敬道。
這不僅是時下大熱綜藝節目中的一句口號。
青春洋溢的少女,事業有成的經濟公司老總,以及節目組全部成員喊出這句話的畫麵,就像中國偶像製造體係,在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後的一次集體呐喊。
“根據貓眼專業版統計數據,截至目前,上線至今的《女神101》累計播放量已經突破十億次,微博話題討論量3874.6萬!”
“前所未有,前所未有啊!”
中國本土的選秀類綜藝,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
而像這樣的女子選秀盛況,還要追溯到十幾年前的《超級女聲》時代。
在這場造星行動中,無論是節目屬性、公司的參與度和變現途徑、偶像組成和曝光方式,又或者粉絲組織和參與形式,都比數年前強出了不知多少。
毫無疑問,這是資本、平台、渠道、市場各方作用結果的一次大爆炸。
一邊是經紀公司的暗自角力,點金傳媒、天行娛樂、香蕉娛樂等初創公司來勢洶洶,愛奇藝、酷狗旗下的果然天空、齊鼓文化也在集結。
一邊是數千名參賽成員前仆後繼,參加這場上位概率堪比中彩票一樣的大狂歡。
“小呂,我想問問你,究竟是怎麽想出來這麽個點子的?”
作為親手將這檔節目落地的總導演,孫莉起初對鬥魚這邊提出的想法並不感冒。
但無奈鬥魚這邊再三堅持,一把手陳總親自拜訪,聲稱年輕女孩子們“需要一個機會”。
對於鬥魚的當家花旦繆可言,陳總更是讚譽有加。
【我在繆可言身上,看到了新時代下偶像的新商業價值。】
【相信我,《女神101》絕對可以搞!】
陳總複刻了呂錦程說服他的話術,再次原封不動地講述給了孫莉。
事實上,說服孫莉的證據,的確是繆可言獨一檔的變現能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打造偶像的流水線方式,已經走到了奇點。
微博、直播等各類工具觸角的無限延伸,已然擴寬了明星影響力的邊界,也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方式。
加之以鬥魚、愛奇藝、虎牙等為主的內容平台,需要一些pgc等差異化的內容保持競爭優勢。
各方需求作用的結果,助推了中國偶像製造體係的大爆發。
“因為我明白一個道理。”
呂錦程微笑舉杯示意,神情客氣又謙遜。
慶功宴一共兩張桌子,主桌是主辦方、經紀公司、讚助商以及合作方等等節目組核心人物。
另外一張桌子坐著今晚受盡讚譽,光榮出道的十位成員。
“這個時代,經驗褪色,傲慢失效,得粉絲者得天下。”
“那究竟怎麽聚集粉絲呢?”
“我們需要一檔全新的選秀節目,將小眾圈層中討論的話題推向大眾,讓【觀眾】成為【用戶】,參與到內容製作乃至宣發過程,甚至可以決定出道團體的陣容。”
“因此,也就意味著她們有了比微博、直播平台更直接的粉絲獲取渠道。”
說到這裏,呂錦程停頓一下,指向另外一桌互相拚酒的鶯鶯燕燕。
“當然,我認為這檔節目更大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充當粉絲與偶像內容交互的載體。”
“比如說,《女神101》除了每周上線的節目正片,每天都有近200條參賽選手的短片,通過妙音、微博、小紅書等平台向外推送,到達粉絲端,持續吸引流量。”
“於平台、於藝人、於經紀公司,節目就像在偶像市場的大壩上,開了一個口子,巨大的流量效應遞次呈現。”
“把現有的蛋糕做大,對所有人都是件好事。”
“何樂而不為呢?”
男人笑著仰起下巴,幹淨利落地一飲而盡。
“說得好!不愧是在座最年輕的老板!”
鬥魚陳總二話不說跟著喝光,放下酒杯,率先鼓起掌來。
“小呂,我現在明白你為什麽年紀輕輕,就能把點金傳媒做的風生水起了。”
孫莉先是抿了一大口酒,思考幾秒,才忍不住感歎道。
“你對這個時代理解太深了。”
這位炙手可熱的年輕人隨口一句話,正中偶像經紀的核心。
——一門2b2c的生意。
對於偶像經紀公司而言,b端變現是主導。
藝人如果足夠有分量,會有b端的影視劇、綜藝、廣告等,主動找上門來。
如果知名度達不到一定的高度,就一定要做c端。
簡單來說,就是經營起一個粉絲體係,以大量c端粉絲的黏性,形成競爭壁壘。
快速崛起的行業黑馬點金傳媒,其自身的發展理念正是如此。
以粉絲運營優先。
為了滿足粉絲,點金傳媒構建了多種內容體係。
比如每日為簽約達人們更新日常視頻,做圖文內容,建立官方粉絲群,接下來甚至還推出了專門的短視頻app。
有了粉絲,就像各大直播平台的當紅主播,有了每天送“跑車”、送“遊艇”的擁躉。
商業變現就成了“為有源頭活水來”的事情。
“別說了孫姐,你反應還算快的,其實看到節目成功之後,我才後知後覺,意識到時代變了。”
天行傳媒的老板馬延琨插過話頭,笑嗬嗬調侃道。
“雖然是小呂公司的藝人拿了總冠軍,但她有顏值有實力,說到底,我也沒覺得有多出人意料。”
“可像孫昕那樣的純素人,能夠擠進出道位,甚至壓過我們許潔一頭,這我真有點看不懂了.”
“最牛逼的是,孫昕還沒起勢的時候,你點金傳媒就把她簽了下來!”
馬延琨搖了搖頭,晃了晃腦子裏的酒氣,笑著看向呂錦程。
在這個圈子混跡接近二十年,他的固有認知正在逐漸瓦解。
在傳統偶像製造模式下,想要成為明星,需要得到絕大多數粉絲的認可。
就像馬延琨自己所說:“女團一定要出圈,一定是大眾偶像,所以它一定能受到音樂圈、舞蹈圈、時尚圈等多個圈層的認可。”
可是,當年輕人的朋友圈很快被孫昕刷屏的時候。
【昕機不妙,需要你一票!】
【你努力,我努力,昕昕就能創奇跡!】
孫昕一度成了社交媒體熱傳的現象級藝人。
事實上,孫昕並非“典型”偶像,她是還在讀書的素人。
唱跳小白,業務能力幾乎為零,圓臉蛋,身高不足一米七,外形也不符合大眾對女團的白高瘦審美。
但她陰差陽錯,和自帶流量的繆可言,住在了同一間寢室。
直播過程中,她一口地道的星城塑料方言,甜美可愛的外形,潑辣大膽的辣妹性格,以及對於獨立女性精神的推崇,很快成了節目的話題人物和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在一些觀察者眼中,《女神101》並非一檔常規意義上的唱跳綜藝,而是一場空間時間高度集中的社會實驗,是現實社會的縮影。
金字塔形的節目logo和選手座位分布,帶有強烈的隱喻意味。
101個各路出身背景的年輕女孩集中封閉住宿,以月為單位持續競爭,有人躍遷,有人墜落,最終隻有10人站上金字塔頂,成團出道。
舞台上的唱跳表現,隻是整場競爭中很小的一部分。
人在極端環境中的生存狀態,才是這檔節目真正調動觀眾興致的內容。
基於這一原則,女孩們近乎一切行蹤都要經受鏡頭的記錄,睡覺也不例外。
“我這人比較俗氣,也沒想別的,就是覺得她性格挺不錯,出道沒機會,做個主播也能賺錢。”
呂錦程咧嘴一笑,大大方方說著。
“這孩子我也有印象,當時還跟同事討論過。”
孫莉接過話頭。
《女神101》總計考察了幾乎近萬名選手,漂亮女孩不計其數。
總導演孫莉見到孫昕時,戳中她的是“樸實的氣質”。
她回去後跟同事說,這個孩子漂亮是漂亮,但不能張嘴,塑普味道太強烈。
反複討論後,選角團隊覺得這正是她的亮點。
“誰說非得說普通話才能當明星呢?”
早在節目定檔的時候,就已經明確了《女神101》的選手選拔準則:要突破純唱跳綜藝的邊界。
要“出圈”。
不隻看唱跳實力,而要讓社會各類人群,都能從節目中找到情感投射的對象。
從數據上看,節目也的確做到了。
孫昕之外,還有幾乎收割節目大部分流量,以真心迅速出圈,一夜之間家喻戶曉的繆可言。
《女神101》也借此成功走出網絡綜藝的核心圈層,成了名副其實的爆款。
看起來,偶像已經從榜樣,變成了一種標簽。
標簽化的偶像製造,將粉絲進一步細分。
“馬總,你也別妄自菲薄,你們天行傳媒這次也收獲不少吧?”
有人站起身來,向馬延琨舉杯說道。
“還好還好,托節目組的福。”
馬延琨臉上笑開了花。
正如剛剛呂錦程所說,這次節目的成功,真真切切地把“蛋糕”做大了。
以至於一個原本不入流的十八線小糊咖,參加《女神101》後,都有機會收割粉絲,產生商業價值。
按照馬延琨自己原本的計劃,天行傳媒的練習生許潔應該再訓練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出道。
但麵臨渴求已久的機會,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練兩年和練五年肯定是有差別的,但是行業發展太快了,大家完全等不了多的那幾年。”
換句話說,粉絲太多,偶像已經不夠用了。
創業這麽長時間,今年3月,天行傳媒公司第一次有了正向收入。
這是《女神101》開播後的第一個月。
天行傳媒借著許潔帶來的東風,為旗下的練習生們推出了新單曲。
b端不斷找上門來的品牌推廣,讓馬延琨一度看到了春天。
偶像經紀市場,似乎正在迎來品牌合作的全麵爆發。
節目還沒結束,最後一次公布人氣排位的時候,絲芙蘭官宣許潔成為其品牌摯友。
而小透明孫昕,則成為了悅詩風吟大區代言人,代言的ido香水上鏈接當天就賣到脫銷。
前五出道位的代言全部排起了長隊。
更不用說,那位有機會問鼎冠軍的繆可言
目前,在國內偶像產業生態鏈中,消費端已逐漸成熟,從品牌代言能力及“飯圈”的消費力即可窺見一二。
下一階段,《女神101》見麵會的公開票價,中間檔為2098元,甚至高於許多一線歌手演唱會價格。
為了走進人氣榜前十,很多粉絲也在用實實在在的金錢去換取投票。
一切看起來欣欣向榮的樣子。
一個現實是,國內偶像經紀公司大多都是近兩年才陸續成立,其人才選拔和培訓,都還缺乏時間的考驗。
麵對市場對新人的渴望,人才儲備成了擺在偶像經濟公司麵前的難題。
回歸到行業本質,這個關於“人”的生意,很可能會倒在後繼無人上。
但毫無疑問,在這場本土偶像團體的“大型生存實驗”裏,每一條路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