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瓶子怎麽樣?還不錯吧?”紀綱捧出來兩個瓶子,二十厘米高,器呈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纖長,線條流暢。
那是一對觀音瓶,又稱“觀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流行瓶式之一。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口小腹大者稱之為瓶,以五彩、青花製品較為多見。
“不怎麽樣,民國時期的物件,有點粗糙。”楊帆看了一會,開口道。
由於我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陶瓷工藝也同其它經濟、文化事業一樣,隨同國勢之日衰,而逐漸走向下坡。所以在瓷業生產方麵,不但沒有什麽發展和創新,反而日益蕭條。
在民國初期,袁世凱稱帝,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鎮建立了禦窯廠,派郭世五監督窯務,他本人是古代傳統瓷器愛好者,但因為時間短,燒製數量不多。
民國時期,除了生產日用陶瓷外,還出現了大量仿古怪器。當時仿古瓷器,風行全國。這個時期仿古瓷器的特點,是數量多,範圍廣,不僅有仿製曆代名窯陶瓷,還有民國後期仿前期的瓷器。
這個時期,瓷器胎骨較粗,民窯產品較多,如與曆代瓷器相比較,差距很大。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釉麵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
而眼前這兩個瓶子,就是仿古怪器的一種。不過,已經算好了,起碼看起來不會不倫不類。
“觀音瓶都不值錢?”紀綱一愣,貌似他弄這堆東西,最貴就是這對瓶子了。
具體有多久的曆史不好說,那人家都說了,太爺那一代就有了的,那麽起碼也有上百年了吧?
加上這造型,這外觀,他感覺應該是不錯的呀!因此,當初用一萬五拿下來,還不覺得很心疼。他是將其當作自己最大的賭注的,寄予很高的期望。
果然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楊帆這麽一評價,他心都冷了半截,這可是一萬多千裏迢迢弄回來的呀?
“你還知道是觀音瓶?”楊帆反而詫異了一下,有點意外,一般人隻知道是瓷瓶,至於什麽瓶,通常都是沒有概念的。
“那村人說的,還放在觀音像兩旁拜祭的。”
楊帆恍然大悟,難怪,瓷瓶表麵還有煙熏的痕跡。
觀音瓶造型是鈞瓷常見的一個品種,其基本形體是喇叭口、脖頸內收、豐肩、圓腹、直腿到足,與人們所見的藝術作品中觀音菩薩手上所持淨瓶相似。
民間傳說,觀音所持的淨瓶實際上就是一個鈞瓷瓶,是鈞瓷藝人送給觀音的,觀音非常喜愛,後來就成為隨身攜帶的一件寶物,用於盛甘露、降甘霖,普度眾生。
“誰說觀音瓶一定就珍貴的?”楊帆哂笑一聲,表示無語。
“我看觀音瓶好像也不是這樣的吧?”徐平插上一句話說道。
電視電影看了不少,持瓶觀音的瓶子,插著跟柳枝的那款,跟眼前這兩個有著明顯的差距。
“傳說不一樣,不奇怪。”楊帆解釋道。
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傳說,尤其是這種神話故事,都是按照各個地方人民的臆想出來的,並不會千篇一律。
就說持瓶的觀音吧!有些是單手持瓶,有些則是雙手,而有些瓶子甚至倒過來的,叫滴水觀音。
“看起來倒是還可以,挺漂亮的。”徐平說道。
“五彩瓷,色彩都比較好看。”
這算是一個五彩觀音瓶吧!
五彩瓷器成熟於明代,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的必然結果。
真正康熙時期的五彩瓷是相當珍貴的,瑰麗多彩,品種繁多。裝飾方麵,康熙五彩的裝飾突出了瓷繪藝術的特征,更加強調藝術感覺,少了一些市俗氣,多了一些書卷氣,或者說更接近了繪畫藝術,但又不是模仿繪畫,仍保持了鮮明的瓷繪語言。
“那就是不值錢咯!”紀綱簡單地問道。
“這兩個的確不怎麽值錢,要賣的話,也就是兩萬左右,畢竟喜歡收藏民國瓷器的人不多,而且還是這種仿古瓷器,並不正宗。”楊帆對他解釋道。
聽到還值兩萬左右,紀綱也鬆了口氣,起碼這趟自己辛苦點,不會輸得底褲都脫掉。
“那還好,那還好!”
這時候,楊帆忽然接到胡偉的電話,表示自己已經到登豐市,過來聚一聚,找他有點事情。
“那就過來吧!我在……”楊帆報了一個地址。
對方一聽,竟然就在不遠處,幾分鍾就來到楊帆他們這邊。
看見楊帆正在看那一箱的東西,也忍不住多看幾眼。不過,沒有出聲,也沒有插足,規矩是這樣,他也不能肆意踐踏,得罪他人。
“怎樣?這一把還是十萬,敢不敢賭一把?”紀綱見楊帆看完了之後,就問道。
他現在急需用錢,口袋已經非常幹淨,所以表現得有點急切。
胡偉差點“我靠”一句粗口爆出來,瞪大眼睛看向楊帆,然後古怪地看了眼紀綱。
“行。”楊帆點點頭,表示沒問題。這裏麵的確有三兩件好東西,十萬塊是撿大便宜,沒看到胡偉那家夥,眼睛都瞪圓了嗎?
“這位,怎麽稱呼?改天我們也賭一把!”胡偉吞了吞口水。
“你?行,不過下次可不是十萬了。賭注肯定要慢慢增加的,那才有意思。”紀綱心裏高興,又多了一個跟他賭幾把的人,不寂寞呀!
“如果還是這樣的貨色,二十萬不是問題。”
他心裏也是碉堡了,竟然有這樣的人,古董還能這麽玩,新鮮呀!
“好,這話你說的!等著,對了,留個聯係方式,到時候聯係你。”紀綱馬上說道。
胡偉報了一個號碼上去,然後說了句:“那麽喜歡賭,為什麽不去嚐嚐賭石?挺好玩的。”
單純的賭錢,那是最低級的賭博,除了這個,還有不少賭博的方式,比如賭石之類,那才是瘋狂,那才是高端!驚心動魄!
“賭石?什麽來的?聽起來很好玩的樣子。”紀綱一愣。
那是一對觀音瓶,又稱“觀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流行瓶式之一。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口小腹大者稱之為瓶,以五彩、青花製品較為多見。
“不怎麽樣,民國時期的物件,有點粗糙。”楊帆看了一會,開口道。
由於我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陶瓷工藝也同其它經濟、文化事業一樣,隨同國勢之日衰,而逐漸走向下坡。所以在瓷業生產方麵,不但沒有什麽發展和創新,反而日益蕭條。
在民國初期,袁世凱稱帝,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鎮建立了禦窯廠,派郭世五監督窯務,他本人是古代傳統瓷器愛好者,但因為時間短,燒製數量不多。
民國時期,除了生產日用陶瓷外,還出現了大量仿古怪器。當時仿古瓷器,風行全國。這個時期仿古瓷器的特點,是數量多,範圍廣,不僅有仿製曆代名窯陶瓷,還有民國後期仿前期的瓷器。
這個時期,瓷器胎骨較粗,民窯產品較多,如與曆代瓷器相比較,差距很大。瓷釉與胎骨結合不夠緊密,釉麵上出現氣泡和脫釉現象。
而眼前這兩個瓶子,就是仿古怪器的一種。不過,已經算好了,起碼看起來不會不倫不類。
“觀音瓶都不值錢?”紀綱一愣,貌似他弄這堆東西,最貴就是這對瓶子了。
具體有多久的曆史不好說,那人家都說了,太爺那一代就有了的,那麽起碼也有上百年了吧?
加上這造型,這外觀,他感覺應該是不錯的呀!因此,當初用一萬五拿下來,還不覺得很心疼。他是將其當作自己最大的賭注的,寄予很高的期望。
果然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
楊帆這麽一評價,他心都冷了半截,這可是一萬多千裏迢迢弄回來的呀?
“你還知道是觀音瓶?”楊帆反而詫異了一下,有點意外,一般人隻知道是瓷瓶,至於什麽瓶,通常都是沒有概念的。
“那村人說的,還放在觀音像兩旁拜祭的。”
楊帆恍然大悟,難怪,瓷瓶表麵還有煙熏的痕跡。
觀音瓶造型是鈞瓷常見的一個品種,其基本形體是喇叭口、脖頸內收、豐肩、圓腹、直腿到足,與人們所見的藝術作品中觀音菩薩手上所持淨瓶相似。
民間傳說,觀音所持的淨瓶實際上就是一個鈞瓷瓶,是鈞瓷藝人送給觀音的,觀音非常喜愛,後來就成為隨身攜帶的一件寶物,用於盛甘露、降甘霖,普度眾生。
“誰說觀音瓶一定就珍貴的?”楊帆哂笑一聲,表示無語。
“我看觀音瓶好像也不是這樣的吧?”徐平插上一句話說道。
電視電影看了不少,持瓶觀音的瓶子,插著跟柳枝的那款,跟眼前這兩個有著明顯的差距。
“傳說不一樣,不奇怪。”楊帆解釋道。
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傳說,尤其是這種神話故事,都是按照各個地方人民的臆想出來的,並不會千篇一律。
就說持瓶的觀音吧!有些是單手持瓶,有些則是雙手,而有些瓶子甚至倒過來的,叫滴水觀音。
“看起來倒是還可以,挺漂亮的。”徐平說道。
“五彩瓷,色彩都比較好看。”
這算是一個五彩觀音瓶吧!
五彩瓷器成熟於明代,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的必然結果。
真正康熙時期的五彩瓷是相當珍貴的,瑰麗多彩,品種繁多。裝飾方麵,康熙五彩的裝飾突出了瓷繪藝術的特征,更加強調藝術感覺,少了一些市俗氣,多了一些書卷氣,或者說更接近了繪畫藝術,但又不是模仿繪畫,仍保持了鮮明的瓷繪語言。
“那就是不值錢咯!”紀綱簡單地問道。
“這兩個的確不怎麽值錢,要賣的話,也就是兩萬左右,畢竟喜歡收藏民國瓷器的人不多,而且還是這種仿古瓷器,並不正宗。”楊帆對他解釋道。
聽到還值兩萬左右,紀綱也鬆了口氣,起碼這趟自己辛苦點,不會輸得底褲都脫掉。
“那還好,那還好!”
這時候,楊帆忽然接到胡偉的電話,表示自己已經到登豐市,過來聚一聚,找他有點事情。
“那就過來吧!我在……”楊帆報了一個地址。
對方一聽,竟然就在不遠處,幾分鍾就來到楊帆他們這邊。
看見楊帆正在看那一箱的東西,也忍不住多看幾眼。不過,沒有出聲,也沒有插足,規矩是這樣,他也不能肆意踐踏,得罪他人。
“怎樣?這一把還是十萬,敢不敢賭一把?”紀綱見楊帆看完了之後,就問道。
他現在急需用錢,口袋已經非常幹淨,所以表現得有點急切。
胡偉差點“我靠”一句粗口爆出來,瞪大眼睛看向楊帆,然後古怪地看了眼紀綱。
“行。”楊帆點點頭,表示沒問題。這裏麵的確有三兩件好東西,十萬塊是撿大便宜,沒看到胡偉那家夥,眼睛都瞪圓了嗎?
“這位,怎麽稱呼?改天我們也賭一把!”胡偉吞了吞口水。
“你?行,不過下次可不是十萬了。賭注肯定要慢慢增加的,那才有意思。”紀綱心裏高興,又多了一個跟他賭幾把的人,不寂寞呀!
“如果還是這樣的貨色,二十萬不是問題。”
他心裏也是碉堡了,竟然有這樣的人,古董還能這麽玩,新鮮呀!
“好,這話你說的!等著,對了,留個聯係方式,到時候聯係你。”紀綱馬上說道。
胡偉報了一個號碼上去,然後說了句:“那麽喜歡賭,為什麽不去嚐嚐賭石?挺好玩的。”
單純的賭錢,那是最低級的賭博,除了這個,還有不少賭博的方式,比如賭石之類,那才是瘋狂,那才是高端!驚心動魄!
“賭石?什麽來的?聽起來很好玩的樣子。”紀綱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