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耶﹗”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第七章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複,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製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複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製澧,複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第八章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第九章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也。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第十章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第十一章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變化雲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往知來。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
說卦傳
第一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讚於神明而生蓍[shi],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第二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第四章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暄[xuān]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jié]齊也。
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麵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第六章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躁萬物者,莫熯[hàn]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第七章
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第八章
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shi],離為雉[zhi],艮為狗,兌為羊。
第九章
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第十章
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第十一章
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ji]馬,為駁馬,為木果。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駹[máng],為大途,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láng]竹,為萑[huán]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zhu]足,為作足,為的顙[sǎng]。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xiu]。其於人也,為寡發,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rou],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ji]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yè]。其於輿也,為多眚[shěng],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zhou],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幹卦,為鱉,為蟹,為蠃[luo],為蚌,為龜。其於木也,為科上槁[gǎo]。
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luo],為閽[hun]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hui]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
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鹵。為妾,為羊。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至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複,複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有夬,夬者,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耶﹗”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第七章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複,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製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複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製澧,複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第八章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茍非其人,道不虛行。
第九章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凶,則居可知也。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第十章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第十一章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變化雲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往知來。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
說卦傳
第一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讚於神明而生蓍[shi],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第二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第四章
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暄[xuān]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jié]齊也。
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麵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第六章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躁萬物者,莫熯[hàn]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第七章
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第八章
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shi],離為雉[zhi],艮為狗,兌為羊。
第九章
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第十章
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第十一章
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ji]馬,為駁馬,為木果。
坤為地,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大輿,為文,為眾,為柄。其於地也為黑。
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駹[máng],為大途,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láng]竹,為萑[huán]葦。其於馬也,為善鳴,為馵[zhu]足,為作足,為的顙[sǎng]。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xiu]。其於人也,為寡發,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rou],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ji]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yè]。其於輿也,為多眚[shěng],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
離為火,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胄[zhou],為戈兵。其於人也,為大腹。為幹卦,為鱉,為蟹,為蠃[luo],為蚌,為龜。其於木也,為科上槁[gǎo]。
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果蓏[luo],為閽[hun]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hui]之屬。其於木也,為堅多節。
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其於地也,為剛鹵。為妾,為羊。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至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複,複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有夬,夬者,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