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明白,李慎為什麽費力不討好的自己出錢修路。
為什麽不建議讓朝廷修路呢?
就連紀王府的王玄策和王洪福二人都不明白紀王到底是怎麽想的。
這十年來,紀王府修的路可不少,長安一直修到忻州海邊。
長安到洛陽,長安到遼東道,還有長安到青海道。
剩下的一些到渭水,到東山軍營,到他的礦山和大小皇莊都不計算在內。
這些路花費了紀王府大量的財力,但表麵上看紀王府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麽。
所以這次李慎又要修路,讓王玄策很是不解。
“王爺,這次我們又要修哪條路?”王玄策問道。
“修通往西域的路。”
“什麽!!”王玄策震驚。
“王爺,通往西域的路何止萬裏,就算是把紀王府的全部家財都耗光,十年的收入都投入到裏麵都不夠修一半的。”
王玄策現在開始懷疑,前幾天陛下懲罰紀王的時候是不是打到了頭,把紀王給打傻了。
在王玄策看來,他們家王爺要麽就是瘋了,要麽就是傻了,腦疾發作了。
通往西域的路何止萬裏之遙,就算十年或者二十年也修不完。
更何況紀王府哪裏有那麽大的財力。
李慎看到失態的王玄策用手壓了壓。
“稍安勿躁,本王當然知道這些,本王說的是我大唐境內的部分,我們已經修建長安到這裏的路。
本王打算再修一條從這裏一直到安西都戶邊界的路。
這樣一來,就可以引來更多的西域商人到這裏來,為要邑增加客流量。
本王也是為了能夠早些收回成本。
這裏麵可是花了本王上千萬貫修建的啊,想想本王就心疼。”
李慎裝模作樣的用手摸著心髒位置說道。
不過在王玄策看來肯定心疼,上千萬貫,大唐一年的稅收,扣掉租傭調之後也沒有這麽多。
紀王府也是拆東牆補西牆,紀王親自出馬,各種坑蒙拐騙才建起來的這座要邑。
本來以為三五年就能夠收回成本,吐蕃互市一片欣欣向榮,可誰能想到突然之間吐蕃開始攻城。
好好的互市就這麽停止了,要說損失,誰都沒有紀王府損失大。
紀王想要修建一條從青海道到安西都護府邊界的路增加商賈們來往的客流量也是打算另辟蹊徑。
可是...
“王爺,雖然道路好了,能夠增加西域商人來這裏的頻次,但是長安畢竟是都城。
很多人都想要去長安城看看,去看看我大唐的人文文化等等。
而且就算是從這裏開始修,到安西都護府的距離也比長安城到這裏的距離遠。
中間很多地方都是北方的草原,修路難度很大,投入也很多。”
王玄策本不想潑冷水,可是紀王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此去安西,就是北上,過涼州,在向西行,這一千都是突厥,吐穀渾,高昌的地界,還有一些鐵勒各部。
李慎眉頭一皺,
“你估算應該有多遠?”
王玄策想了想,
“至少三千裏。”
“三千裏?這麽遠。”李慎也是驚訝萬分,從這裏道安西都護府邊界居然要三千裏。
“王爺,臣說的事至少三千裏,可能還不止。”王玄策認真地說道。
李慎對距離感很差,他平時都是坐車,也不用走路,也不用騎馬,他隻知道幾天的路程。
三千裏,一千五百公裏,聽上去好遠啊。
“玄策,你不會是為了不讓本王修路,故意這麽說的吧?”李慎躺在那斜眼看著王玄策。
王玄策無奈至極,
“王爺,你走過長安城開遠門麽?”王玄策看向李慎問道。
“沒有,本王怎麽會走開遠門?”
李慎搖了搖頭,他什麽身份,怎麽會走開元門那種旁門呢?都是普通百姓商賈才走的。
他走的可是西門的正門金光門。
“王爺,開遠門前立了一塊石碑,上麵由書法大家永興縣公虞世南親筆寫八個字。
西極道九千九百裏。
長安城到安西最邊關有九千九百裏,還不到一萬裏,
以示戎人不為萬裏之行,讓大家不要害怕。”
“霸氣!”
李慎不由得感歎道,西極道九千九百裏,這是在告訴天下人,我們大唐的領土從長安到西邊的邊界隻有九千九百裏,還不到一萬裏呢。
這是多凡爾賽的一件事,還有以示戎人不為萬裏之行,這是告訴將士們,
你們放心,邊關還不到一萬裏,你們不會回不來的。
“長安到安西都護府邊關有九千九百裏?”
本來還陶醉的李慎,突然坐起來問道。
“王爺,這個臣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五六千裏應該是有的,所以從這裏修路到安西邊界,至少都要三千裏,可能會是四千,或者五千裏。”
王玄策點了點頭。
“唉我去~~~~”李慎往後一仰,倒在躺椅上。
這他得花多少錢才能修完,錢倒是其次,主要是時間,就算是招幾十萬人來修,也得數年時間,或者十年?
“玄策,其實本王想修這條路不單單是是為了青海要邑,也是為了朝廷。
你也知道朝廷可能會對西突厥動手,前期應該會是焉耆和龜茲。
如果我們把路修好,大軍的行軍速度就會很快,
可是現在看來,若是修好這條路,恐怕比這座要邑都要貴,千萬貫恐怕不夠啊。
本王到哪裏去騙那麽多錢?”
李慎開始有些發愁。
自己現在看似風光無限,可有很多的債務還沒有清呢。
修青海道到長安的路是一年結清一次工錢,還有水泥和鐵的工錢,沙石,飯菜,物資,大頭都是一年一結清。
他現在金庫裏那幾百萬恐怕都不夠,也幸好他還騙了老爹那麽多錢,現在還剩二百多萬。
“王爺,要臣說,還是算了吧。
不如等到青海道這條路修完了在修。
遼東道那邊的路兩年多了還沒有修完呢,雖然募捐了不少,不過王府可能也拿出去三百多萬貫。
紀王府沒有錢了。”
王玄策勸諫道,他就是怕他們家王爺一時衝動,這樣的例子在李慎身上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為什麽不建議讓朝廷修路呢?
就連紀王府的王玄策和王洪福二人都不明白紀王到底是怎麽想的。
這十年來,紀王府修的路可不少,長安一直修到忻州海邊。
長安到洛陽,長安到遼東道,還有長安到青海道。
剩下的一些到渭水,到東山軍營,到他的礦山和大小皇莊都不計算在內。
這些路花費了紀王府大量的財力,但表麵上看紀王府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麽。
所以這次李慎又要修路,讓王玄策很是不解。
“王爺,這次我們又要修哪條路?”王玄策問道。
“修通往西域的路。”
“什麽!!”王玄策震驚。
“王爺,通往西域的路何止萬裏,就算是把紀王府的全部家財都耗光,十年的收入都投入到裏麵都不夠修一半的。”
王玄策現在開始懷疑,前幾天陛下懲罰紀王的時候是不是打到了頭,把紀王給打傻了。
在王玄策看來,他們家王爺要麽就是瘋了,要麽就是傻了,腦疾發作了。
通往西域的路何止萬裏之遙,就算十年或者二十年也修不完。
更何況紀王府哪裏有那麽大的財力。
李慎看到失態的王玄策用手壓了壓。
“稍安勿躁,本王當然知道這些,本王說的是我大唐境內的部分,我們已經修建長安到這裏的路。
本王打算再修一條從這裏一直到安西都戶邊界的路。
這樣一來,就可以引來更多的西域商人到這裏來,為要邑增加客流量。
本王也是為了能夠早些收回成本。
這裏麵可是花了本王上千萬貫修建的啊,想想本王就心疼。”
李慎裝模作樣的用手摸著心髒位置說道。
不過在王玄策看來肯定心疼,上千萬貫,大唐一年的稅收,扣掉租傭調之後也沒有這麽多。
紀王府也是拆東牆補西牆,紀王親自出馬,各種坑蒙拐騙才建起來的這座要邑。
本來以為三五年就能夠收回成本,吐蕃互市一片欣欣向榮,可誰能想到突然之間吐蕃開始攻城。
好好的互市就這麽停止了,要說損失,誰都沒有紀王府損失大。
紀王想要修建一條從青海道到安西都護府邊界的路增加商賈們來往的客流量也是打算另辟蹊徑。
可是...
“王爺,雖然道路好了,能夠增加西域商人來這裏的頻次,但是長安畢竟是都城。
很多人都想要去長安城看看,去看看我大唐的人文文化等等。
而且就算是從這裏開始修,到安西都護府的距離也比長安城到這裏的距離遠。
中間很多地方都是北方的草原,修路難度很大,投入也很多。”
王玄策本不想潑冷水,可是紀王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此去安西,就是北上,過涼州,在向西行,這一千都是突厥,吐穀渾,高昌的地界,還有一些鐵勒各部。
李慎眉頭一皺,
“你估算應該有多遠?”
王玄策想了想,
“至少三千裏。”
“三千裏?這麽遠。”李慎也是驚訝萬分,從這裏道安西都護府邊界居然要三千裏。
“王爺,臣說的事至少三千裏,可能還不止。”王玄策認真地說道。
李慎對距離感很差,他平時都是坐車,也不用走路,也不用騎馬,他隻知道幾天的路程。
三千裏,一千五百公裏,聽上去好遠啊。
“玄策,你不會是為了不讓本王修路,故意這麽說的吧?”李慎躺在那斜眼看著王玄策。
王玄策無奈至極,
“王爺,你走過長安城開遠門麽?”王玄策看向李慎問道。
“沒有,本王怎麽會走開遠門?”
李慎搖了搖頭,他什麽身份,怎麽會走開元門那種旁門呢?都是普通百姓商賈才走的。
他走的可是西門的正門金光門。
“王爺,開遠門前立了一塊石碑,上麵由書法大家永興縣公虞世南親筆寫八個字。
西極道九千九百裏。
長安城到安西最邊關有九千九百裏,還不到一萬裏,
以示戎人不為萬裏之行,讓大家不要害怕。”
“霸氣!”
李慎不由得感歎道,西極道九千九百裏,這是在告訴天下人,我們大唐的領土從長安到西邊的邊界隻有九千九百裏,還不到一萬裏呢。
這是多凡爾賽的一件事,還有以示戎人不為萬裏之行,這是告訴將士們,
你們放心,邊關還不到一萬裏,你們不會回不來的。
“長安到安西都護府邊關有九千九百裏?”
本來還陶醉的李慎,突然坐起來問道。
“王爺,這個臣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五六千裏應該是有的,所以從這裏修路到安西邊界,至少都要三千裏,可能會是四千,或者五千裏。”
王玄策點了點頭。
“唉我去~~~~”李慎往後一仰,倒在躺椅上。
這他得花多少錢才能修完,錢倒是其次,主要是時間,就算是招幾十萬人來修,也得數年時間,或者十年?
“玄策,其實本王想修這條路不單單是是為了青海要邑,也是為了朝廷。
你也知道朝廷可能會對西突厥動手,前期應該會是焉耆和龜茲。
如果我們把路修好,大軍的行軍速度就會很快,
可是現在看來,若是修好這條路,恐怕比這座要邑都要貴,千萬貫恐怕不夠啊。
本王到哪裏去騙那麽多錢?”
李慎開始有些發愁。
自己現在看似風光無限,可有很多的債務還沒有清呢。
修青海道到長安的路是一年結清一次工錢,還有水泥和鐵的工錢,沙石,飯菜,物資,大頭都是一年一結清。
他現在金庫裏那幾百萬恐怕都不夠,也幸好他還騙了老爹那麽多錢,現在還剩二百多萬。
“王爺,要臣說,還是算了吧。
不如等到青海道這條路修完了在修。
遼東道那邊的路兩年多了還沒有修完呢,雖然募捐了不少,不過王府可能也拿出去三百多萬貫。
紀王府沒有錢了。”
王玄策勸諫道,他就是怕他們家王爺一時衝動,這樣的例子在李慎身上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