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沒有李慎剛剛的說的話,金恩絕對會認為這是一句褒獎的話,可是經過剛剛李慎的插曲,金恩聽了李承乾的話後都覺得臉紅。
怎麽聽都覺得這句話是在諷刺他,都感覺這句話特別的假。
等金恩尷尬的坐下後,李承乾開始商討接下來的事情。
“按照計劃,我們要過遼水,然後直取遼水附近的幾座小城,金將軍對此地頗為了解,不知有什麽見解。”
既然已經投降了,那就要有投降的樣子,對得起人家給的待遇,所以金恩說道;
“元帥,早些時日臣已經派人發出警示,如今臣猜測遼水東應該有不少援軍,
遼水不好過,臣估計最少也有五萬兵馬在對岸防守。
至於說周邊的城池其實比較容易,他們守軍很少,而且沒有甕城。”
“那就是說我們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渡過遼水。”李勣說道。
當初隋煬帝渡過遼水都損兵折將,可見遼水有多麽的險。當時人家可是百萬大軍。
“渡過去不是問題,重點在於如何能夠以小的代價渡過遼水。”丘孝忠發問道。
“殿下,若是信臣,臣願意帶領三萬將士,以兵敗為借口渡過遼水,給對方一個偷襲,
到時殿下在立刻安排人強渡遼水,這樣損失不會很大。”金恩出言道,
畢竟他是降將,還有考察期在,他說的三萬兵馬肯定不是高句麗士兵,不然很可能有人告密。
但是如果金恩是假降呢,那這三萬將士可就危險了。
大家也在思考得失。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派過去一位將軍,但是誰去都危險。
“我看這個方法就不錯。”
就在眾人思考行不行的時候,不知何時李慎已經睡醒了,
見眾人都看著自己,李慎繼續說道;
“我們要相信金將軍,我看金將軍的麵相就是一個忠誠之人,既然已經答應效忠我大唐就絕不會悔改,
金將軍絕不是貪生怕死之人,他絕不會為了自己活命就舍棄他的兩萬多部下,還有城中幾萬的百姓的。”
李承乾聽後以為李慎對金恩時分有信心,可其他人包括金恩在內這些沙場上的老將立馬就明白了李慎的意思。
李慎是告訴金恩,我們有質子,你手下兩萬多將士,還有城內的幾萬百姓。
眾人心中都冒出來一個想法,這個大都督年紀小,心夠狠啊。他這是用幾萬人的性命要挾金恩。
你要是玩玩膩,我們就屠城。讓你們高句麗人陪葬。
“大都督放心,金某既然說忠於大唐,就絕不反悔,若是違背天誅地滅。”金恩趕緊發誓表忠心。
古代人對誓言還是很重視的。
“那好,那明日休整一日,後日金將軍帶領三萬將士出發,我們會在後麵遠遠的跟隨,我們等你們的信號。”李承乾下定決心道。
“臣領命。”
接著開始商討細節問題,最後契苾何力主動請纓,願意親自跟隨,方便指揮。
因為大唐的將士不一定聽金恩的。
商討完後在契苾何力臨走時,李慎把他叫住,偷偷的給了他兩枚紀王府的信號彈。
這可是紀王府的機密,一般時候是不會拿出來的。
當天李承乾兌現了承諾,給城內幾萬人發放了糧食,並且讓人傳令後方運來糧種,
準備讓這幾萬人耕種,北方這個時候正是播種的季節,不能浪費時間,不然等到明年大唐也不一定能夠供應的起整個高句麗的百姓。
第三天,金恩帶著換上高句麗鎧甲的隊伍出發了,而李承乾留下五萬守軍守護武厲邏城後,等了半日帶著其餘兵馬也出發了。
------很久不見的水文線--------
“八百裏加急~~~太子攻下武厲邏,殺敵三萬,俘虜三萬~~~~~”
“八百裏加急~~~太子攻下武厲邏,殺敵三萬,俘虜三萬~~~~~”
長安城東門兩匹快馬飛快的穿過春明門直奔皇宮。
李世民正在兩儀殿批閱奏折,太子走後所有的事情就要他自己來辦。這時聽到外麵一陣喧鬧聲,
很快李安帶進來兩個傳令兵。
“陛下,八百裏加急太子攻下武厲邏。”其中一位說著從懷中掏出兩封奏折。
“快,呈上來。”李世民著急的對王德說道。
接過王德遞過來的奏折看了一眼,這裏一封是李承乾的,一封是李道宗的。
李世民先打開李承乾的看了起來,字跡工整,比李慎寫的字強多了,而且很有條理性,
把作戰的所有經過每一個步驟,下的每一個命令,戰場的經過寫的清清楚楚。
斬敵兩萬三千多人,俘虜兩萬六千多人,高句麗降將臣服,並且寫了想要給他一個縣侯的爵位,
看著李承乾的奏折,李世民哈哈大笑,一個爵位算什麽,而且還是一個隻有名沒有權的縣侯。
這次李承乾很給他長臉啊,而他封的那個大都督也起的到了關鍵性作用。
他就知道,李慎這個怕死的家夥怎麽可能會不帶一些好東西。
李世民高興了一會,又打開李道宗的奏折,這份奏折其實跟李承乾的差不多,
隻不過是以觀察者的態度講述了李承乾在作戰時的所有言行,其中包括各項命令等。
隻不過這裏麵一個字都沒有提李慎起到的作用。
“王德,把這份奏折傳三省,明日在朝堂上傳閱。”李世民把李道宗的那份奏折遞給了王德。
李道宗跟隨李世民這麽多年,當然了解李世民的想法和用意,揣摩聖意也是為官的基本修養。
他寫的是李承乾臨危不亂,下令出奇招半日內攻下武厲邏,減少了將士的傷亡,
還有出言勸降高句麗守城將軍金恩,使金恩跪地效忠。
李世民很滿意,讓這些大佬們都看看,太子是文武全才,奏折是李道宗親筆寫的,
字跡都認識,做不得假,這足以證明太子李承乾的能力,大唐江山後繼有人,
李世民要讓別人知道他兒子會跟他一樣,為大唐開疆擴土,文能治國,武能興邦。
(各位老鐵是不是很多人都沒有點評分呢。給個七星好評。謝謝。)
怎麽聽都覺得這句話是在諷刺他,都感覺這句話特別的假。
等金恩尷尬的坐下後,李承乾開始商討接下來的事情。
“按照計劃,我們要過遼水,然後直取遼水附近的幾座小城,金將軍對此地頗為了解,不知有什麽見解。”
既然已經投降了,那就要有投降的樣子,對得起人家給的待遇,所以金恩說道;
“元帥,早些時日臣已經派人發出警示,如今臣猜測遼水東應該有不少援軍,
遼水不好過,臣估計最少也有五萬兵馬在對岸防守。
至於說周邊的城池其實比較容易,他們守軍很少,而且沒有甕城。”
“那就是說我們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渡過遼水。”李勣說道。
當初隋煬帝渡過遼水都損兵折將,可見遼水有多麽的險。當時人家可是百萬大軍。
“渡過去不是問題,重點在於如何能夠以小的代價渡過遼水。”丘孝忠發問道。
“殿下,若是信臣,臣願意帶領三萬將士,以兵敗為借口渡過遼水,給對方一個偷襲,
到時殿下在立刻安排人強渡遼水,這樣損失不會很大。”金恩出言道,
畢竟他是降將,還有考察期在,他說的三萬兵馬肯定不是高句麗士兵,不然很可能有人告密。
但是如果金恩是假降呢,那這三萬將士可就危險了。
大家也在思考得失。
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派過去一位將軍,但是誰去都危險。
“我看這個方法就不錯。”
就在眾人思考行不行的時候,不知何時李慎已經睡醒了,
見眾人都看著自己,李慎繼續說道;
“我們要相信金將軍,我看金將軍的麵相就是一個忠誠之人,既然已經答應效忠我大唐就絕不會悔改,
金將軍絕不是貪生怕死之人,他絕不會為了自己活命就舍棄他的兩萬多部下,還有城中幾萬的百姓的。”
李承乾聽後以為李慎對金恩時分有信心,可其他人包括金恩在內這些沙場上的老將立馬就明白了李慎的意思。
李慎是告訴金恩,我們有質子,你手下兩萬多將士,還有城內的幾萬百姓。
眾人心中都冒出來一個想法,這個大都督年紀小,心夠狠啊。他這是用幾萬人的性命要挾金恩。
你要是玩玩膩,我們就屠城。讓你們高句麗人陪葬。
“大都督放心,金某既然說忠於大唐,就絕不反悔,若是違背天誅地滅。”金恩趕緊發誓表忠心。
古代人對誓言還是很重視的。
“那好,那明日休整一日,後日金將軍帶領三萬將士出發,我們會在後麵遠遠的跟隨,我們等你們的信號。”李承乾下定決心道。
“臣領命。”
接著開始商討細節問題,最後契苾何力主動請纓,願意親自跟隨,方便指揮。
因為大唐的將士不一定聽金恩的。
商討完後在契苾何力臨走時,李慎把他叫住,偷偷的給了他兩枚紀王府的信號彈。
這可是紀王府的機密,一般時候是不會拿出來的。
當天李承乾兌現了承諾,給城內幾萬人發放了糧食,並且讓人傳令後方運來糧種,
準備讓這幾萬人耕種,北方這個時候正是播種的季節,不能浪費時間,不然等到明年大唐也不一定能夠供應的起整個高句麗的百姓。
第三天,金恩帶著換上高句麗鎧甲的隊伍出發了,而李承乾留下五萬守軍守護武厲邏城後,等了半日帶著其餘兵馬也出發了。
------很久不見的水文線--------
“八百裏加急~~~太子攻下武厲邏,殺敵三萬,俘虜三萬~~~~~”
“八百裏加急~~~太子攻下武厲邏,殺敵三萬,俘虜三萬~~~~~”
長安城東門兩匹快馬飛快的穿過春明門直奔皇宮。
李世民正在兩儀殿批閱奏折,太子走後所有的事情就要他自己來辦。這時聽到外麵一陣喧鬧聲,
很快李安帶進來兩個傳令兵。
“陛下,八百裏加急太子攻下武厲邏。”其中一位說著從懷中掏出兩封奏折。
“快,呈上來。”李世民著急的對王德說道。
接過王德遞過來的奏折看了一眼,這裏一封是李承乾的,一封是李道宗的。
李世民先打開李承乾的看了起來,字跡工整,比李慎寫的字強多了,而且很有條理性,
把作戰的所有經過每一個步驟,下的每一個命令,戰場的經過寫的清清楚楚。
斬敵兩萬三千多人,俘虜兩萬六千多人,高句麗降將臣服,並且寫了想要給他一個縣侯的爵位,
看著李承乾的奏折,李世民哈哈大笑,一個爵位算什麽,而且還是一個隻有名沒有權的縣侯。
這次李承乾很給他長臉啊,而他封的那個大都督也起的到了關鍵性作用。
他就知道,李慎這個怕死的家夥怎麽可能會不帶一些好東西。
李世民高興了一會,又打開李道宗的奏折,這份奏折其實跟李承乾的差不多,
隻不過是以觀察者的態度講述了李承乾在作戰時的所有言行,其中包括各項命令等。
隻不過這裏麵一個字都沒有提李慎起到的作用。
“王德,把這份奏折傳三省,明日在朝堂上傳閱。”李世民把李道宗的那份奏折遞給了王德。
李道宗跟隨李世民這麽多年,當然了解李世民的想法和用意,揣摩聖意也是為官的基本修養。
他寫的是李承乾臨危不亂,下令出奇招半日內攻下武厲邏,減少了將士的傷亡,
還有出言勸降高句麗守城將軍金恩,使金恩跪地效忠。
李世民很滿意,讓這些大佬們都看看,太子是文武全才,奏折是李道宗親筆寫的,
字跡都認識,做不得假,這足以證明太子李承乾的能力,大唐江山後繼有人,
李世民要讓別人知道他兒子會跟他一樣,為大唐開疆擴土,文能治國,武能興邦。
(各位老鐵是不是很多人都沒有點評分呢。給個七星好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