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二天一大早蘇靈兒就起來了,因為肚子實在是太餓了,想睡也睡不著。 香兒也起來了,也喊著肚子餓。
蘇靈兒想起昨天剩下的紅薯,又去廚房煮了兩個,剛把紅薯放進鍋裏,就見蘇香兒手裏拿著木頭盒子出來,“姐,咱們用這銀子去鎮上買點吃的吧,家裏的米都沒了。”
“哪來的錢啊?”蘇靈邊問邊接過盒子打開看。
“姐,你怎麽不記得啊,這是咱家的銀子啊,娘就放在坑櫃的頂層裏,娘在臨終之前告訴咱倆的。”說著又紅了眼睛,“如果娘不把錢藏起來,再買幾副藥,沒準娘現在還能和我說話呢。”
聽著蘇香兒說她竟也流起眼淚,可能文氏知道這病治不好了,再買藥也是浪費銀子,不如留下來,等她沒了,她們倆還能有些活路。可是文氏沒想到,這世的蘇靈兒也隨著她去了。
紅薯熟了,蘇靈兒和蘇香兒一人一個邊吃邊說著,一會就去鎮上買些吃的,盒子裏一共有一兩二錢的銀子,商量著要買些什麽。
吃完了紅薯,蘇靈兒又給香兒重新梳了頭發,梳了一個高高的丸子頭,又用熱水給香兒和自己洗了洗。再一細看香兒,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肉嘟嘟的小嘴,真是可愛極了,香兒這麽可愛,那自己會長什麽樣子。來到外屋,對著牆上掛著模糊的鏡子照,香兒是圓圓的臉盤,而蘇靈兒是標準的瓜子臉,眼睛倒是和香兒一樣圓圓大大的,嘴巴也是肉嘟嘟的,蘇靈兒對這身體的臉蛋還是挺滿意的,才十二歲就有這樣標致的小模樣,長大了不是會更好看些,對著鏡子,把頭發上半部分也像丸子頭那樣紮起來,下邊就披著好了。蘇靈兒想直接紮個馬尾,但是一會要去鎮上買東西,她可不想讓人看著她奇怪。
蘇靈兒又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屋子和院子,就拿著全部家當,挎著個菜籃子,鎖了門就跟 著香兒往村頭走。
走到村頭,就看到有一輛牛車停在那,問了價錢,每個人是三文錢,蘇靈兒和蘇香兒付了六文錢,坐了上去。這時又見一路小跑的來了兩個婦人,兩人也上了牛車。趕車的看看天色,見人也差不多滿了,就趕著牛往鎮裏走。
一路上,車上的這幾個婦人的嘴,可是從來沒有閑過,東家長,西家短的。車上的婦人沒有和她們倆搭話,但總是拿眼睛瞟著她們倆。
牛車晃晃悠悠的到了鎮口,如果要步行走到鎮上要一個時辰左右,但是如果坐牛車的話,半個多時辰就到了,下了牛車又步行了一會到了集市,當然這一路過來都是蘇香兒走在前麵,她的記憶裏可沒有這裏的路線圖。
這集市就是一條街,街道兩邊都是商鋪,頭上戴的,身上穿的,吃的,用的東西都有,道邊還有一些擺攤子的,和鋪子裏賣的東西不是一個檔次的。
蘇靈兒和蘇香兒一邊溜達,一邊買東西,不知不覺的都過去了一個時辰了。不是集市非常大,而是蘇靈兒幾乎每家賣吃的東西的都問一遍,沒見過的,不明白的就站在人家店前或攤前不走,弄明白了才走,這早上才吃了一個紅薯,哪夠這樣折騰,早就消化沒了。
香兒實在挺不住了“姐,別看了,快買完了回家做飯吃吧,我都餓了。”
蘇靈兒一拍腦袋,可不,自己就顧著問東問西了,自己餓沒當回事,可還有小孩子跟著自己呢,“好香兒,咱們這就去買,今天給你買肉吃啊。”聽到能吃肉,蘇香兒馬上小臉就變得有笑容了。
依著蘇靈兒的打聽來的算,這一兩二錢銀子省著用的話,依著兩個小孩子的食量,可以夠她和蘇香兒三個月的生活費了,這樣還能緩一緩,先把肚子填飽,再想辦法吧。買了些肉,雞蛋又買了些白麵,玉米麵和少量的大米,高興的提著滿滿的籃子就回家了。
回家坐的是來時的牛車,這裏的牛車一天兩趟,早上一趟,下午一趟,是往返的。
回到家,蘇靈兒就開始忙乎起來了,蘇香兒也幫著燒火,姐倆忙了不到半個時辰。這頓可是夠豐富的,又是肉又是雞蛋的。在現代來說這些菜不算什麽,但是在這就不一樣了,別說是肉,就是雞蛋也不是想吃就能吃上的,這會姐倆都吃多了撐著了,在炕上躺著呢。
躺在炕上蘇靈兒心裏盤算著,剛才一時衝動花了一半的銀子啊,從現在開始要有算計了,不能這樣花,自己要盡快想到賺錢的法子。
又突然想起在路邊的書攤買的那本書《北晉史記》,便拿出來看,從書的題目看,不難看出她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北晉國,確實,據書中所記,這是北晉國,推算下來應該是玄澤三十五年,曆史上確實是有晉國,但是沒有北晉啊,就是上下五千年裏也沒有玄澤這個年號啊,算了,管他什麽國什麽年,即來之,則安之,既然還活著,就好好的活下去。
“姐,剛才在集市的時候我就想問你,你又不識字,買書幹啥?”蘇香兒好奇地看著這個姐姐。
“那個,那個我就是看著這書麵上的幾個字好看,就買了。”蘇靈兒說著還把書皮翻給香兒看看
“嘻嘻,我不會看。”香兒傻傻的一笑。
“當當當”
“有人敲門。”香兒說著下坑穿鞋去開門了,蘇靈兒拍拍自己的小心髒。
裏屋的窗戶是斜對著大門的,蘇靈兒在坑上挪到南麵,趴在窗戶上向外看。香兒開了門,進來的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婦人,頭發梳的整齊,身上穿著簇新的藏藍色對襟棉襖,下身是同色的棉褲。
蘇靈兒對這個婦人有一些記憶,她應該是經常來她們家,腦袋裏有著她和文氏在一起說說笑笑的畫麵,但又想不起她是誰。
門吱一聲的打開了,香兒剛進外屋的門就喊。
“姐,李嬸子來了。”
蘇靈兒忙下了坑,喊了聲人,讓了坐,又讓香兒去倒熱水,給李嬸子喝著暖暖身子。
“別忙了,我這剛從屋裏出來,不冷。”說完拉起蘇靈兒的手,紅了眼圈“每年過年都是在這過的,就今年,我尋思這個年回娘家過,誰成想竟連她最後一眼都沒看到。”一邊說一邊流著眼淚。
聽著又提了文氏,蘇靈兒心裏也疼也難受,又想起了自己沒過世多久的奶奶,也濕了眼睛,蘇香兒在一旁也是哭的淚水連連。
“瞧,都是我不好,這事都過去了我又拿出來說,是嬸子不好又惹你們傷心了。”李嬸子鬆開蘇靈兒的手,扯著袖子擦了擦臉。
“李嬸子快別這麽說,有人惦記著我娘,我們心裏高興著呢。”蘇靈兒怕李嬸子心裏難過,挑著好聽的說。
從蘇靈兒醒過來的這兩日,還真沒有人來過她們家,蘇靈兒心裏也是有些奇怪的。
蘇靈兒想起昨天剩下的紅薯,又去廚房煮了兩個,剛把紅薯放進鍋裏,就見蘇香兒手裏拿著木頭盒子出來,“姐,咱們用這銀子去鎮上買點吃的吧,家裏的米都沒了。”
“哪來的錢啊?”蘇靈邊問邊接過盒子打開看。
“姐,你怎麽不記得啊,這是咱家的銀子啊,娘就放在坑櫃的頂層裏,娘在臨終之前告訴咱倆的。”說著又紅了眼睛,“如果娘不把錢藏起來,再買幾副藥,沒準娘現在還能和我說話呢。”
聽著蘇香兒說她竟也流起眼淚,可能文氏知道這病治不好了,再買藥也是浪費銀子,不如留下來,等她沒了,她們倆還能有些活路。可是文氏沒想到,這世的蘇靈兒也隨著她去了。
紅薯熟了,蘇靈兒和蘇香兒一人一個邊吃邊說著,一會就去鎮上買些吃的,盒子裏一共有一兩二錢的銀子,商量著要買些什麽。
吃完了紅薯,蘇靈兒又給香兒重新梳了頭發,梳了一個高高的丸子頭,又用熱水給香兒和自己洗了洗。再一細看香兒,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肉嘟嘟的小嘴,真是可愛極了,香兒這麽可愛,那自己會長什麽樣子。來到外屋,對著牆上掛著模糊的鏡子照,香兒是圓圓的臉盤,而蘇靈兒是標準的瓜子臉,眼睛倒是和香兒一樣圓圓大大的,嘴巴也是肉嘟嘟的,蘇靈兒對這身體的臉蛋還是挺滿意的,才十二歲就有這樣標致的小模樣,長大了不是會更好看些,對著鏡子,把頭發上半部分也像丸子頭那樣紮起來,下邊就披著好了。蘇靈兒想直接紮個馬尾,但是一會要去鎮上買東西,她可不想讓人看著她奇怪。
蘇靈兒又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屋子和院子,就拿著全部家當,挎著個菜籃子,鎖了門就跟 著香兒往村頭走。
走到村頭,就看到有一輛牛車停在那,問了價錢,每個人是三文錢,蘇靈兒和蘇香兒付了六文錢,坐了上去。這時又見一路小跑的來了兩個婦人,兩人也上了牛車。趕車的看看天色,見人也差不多滿了,就趕著牛往鎮裏走。
一路上,車上的這幾個婦人的嘴,可是從來沒有閑過,東家長,西家短的。車上的婦人沒有和她們倆搭話,但總是拿眼睛瞟著她們倆。
牛車晃晃悠悠的到了鎮口,如果要步行走到鎮上要一個時辰左右,但是如果坐牛車的話,半個多時辰就到了,下了牛車又步行了一會到了集市,當然這一路過來都是蘇香兒走在前麵,她的記憶裏可沒有這裏的路線圖。
這集市就是一條街,街道兩邊都是商鋪,頭上戴的,身上穿的,吃的,用的東西都有,道邊還有一些擺攤子的,和鋪子裏賣的東西不是一個檔次的。
蘇靈兒和蘇香兒一邊溜達,一邊買東西,不知不覺的都過去了一個時辰了。不是集市非常大,而是蘇靈兒幾乎每家賣吃的東西的都問一遍,沒見過的,不明白的就站在人家店前或攤前不走,弄明白了才走,這早上才吃了一個紅薯,哪夠這樣折騰,早就消化沒了。
香兒實在挺不住了“姐,別看了,快買完了回家做飯吃吧,我都餓了。”
蘇靈兒一拍腦袋,可不,自己就顧著問東問西了,自己餓沒當回事,可還有小孩子跟著自己呢,“好香兒,咱們這就去買,今天給你買肉吃啊。”聽到能吃肉,蘇香兒馬上小臉就變得有笑容了。
依著蘇靈兒的打聽來的算,這一兩二錢銀子省著用的話,依著兩個小孩子的食量,可以夠她和蘇香兒三個月的生活費了,這樣還能緩一緩,先把肚子填飽,再想辦法吧。買了些肉,雞蛋又買了些白麵,玉米麵和少量的大米,高興的提著滿滿的籃子就回家了。
回家坐的是來時的牛車,這裏的牛車一天兩趟,早上一趟,下午一趟,是往返的。
回到家,蘇靈兒就開始忙乎起來了,蘇香兒也幫著燒火,姐倆忙了不到半個時辰。這頓可是夠豐富的,又是肉又是雞蛋的。在現代來說這些菜不算什麽,但是在這就不一樣了,別說是肉,就是雞蛋也不是想吃就能吃上的,這會姐倆都吃多了撐著了,在炕上躺著呢。
躺在炕上蘇靈兒心裏盤算著,剛才一時衝動花了一半的銀子啊,從現在開始要有算計了,不能這樣花,自己要盡快想到賺錢的法子。
又突然想起在路邊的書攤買的那本書《北晉史記》,便拿出來看,從書的題目看,不難看出她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北晉國,確實,據書中所記,這是北晉國,推算下來應該是玄澤三十五年,曆史上確實是有晉國,但是沒有北晉啊,就是上下五千年裏也沒有玄澤這個年號啊,算了,管他什麽國什麽年,即來之,則安之,既然還活著,就好好的活下去。
“姐,剛才在集市的時候我就想問你,你又不識字,買書幹啥?”蘇香兒好奇地看著這個姐姐。
“那個,那個我就是看著這書麵上的幾個字好看,就買了。”蘇靈兒說著還把書皮翻給香兒看看
“嘻嘻,我不會看。”香兒傻傻的一笑。
“當當當”
“有人敲門。”香兒說著下坑穿鞋去開門了,蘇靈兒拍拍自己的小心髒。
裏屋的窗戶是斜對著大門的,蘇靈兒在坑上挪到南麵,趴在窗戶上向外看。香兒開了門,進來的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婦人,頭發梳的整齊,身上穿著簇新的藏藍色對襟棉襖,下身是同色的棉褲。
蘇靈兒對這個婦人有一些記憶,她應該是經常來她們家,腦袋裏有著她和文氏在一起說說笑笑的畫麵,但又想不起她是誰。
門吱一聲的打開了,香兒剛進外屋的門就喊。
“姐,李嬸子來了。”
蘇靈兒忙下了坑,喊了聲人,讓了坐,又讓香兒去倒熱水,給李嬸子喝著暖暖身子。
“別忙了,我這剛從屋裏出來,不冷。”說完拉起蘇靈兒的手,紅了眼圈“每年過年都是在這過的,就今年,我尋思這個年回娘家過,誰成想竟連她最後一眼都沒看到。”一邊說一邊流著眼淚。
聽著又提了文氏,蘇靈兒心裏也疼也難受,又想起了自己沒過世多久的奶奶,也濕了眼睛,蘇香兒在一旁也是哭的淚水連連。
“瞧,都是我不好,這事都過去了我又拿出來說,是嬸子不好又惹你們傷心了。”李嬸子鬆開蘇靈兒的手,扯著袖子擦了擦臉。
“李嬸子快別這麽說,有人惦記著我娘,我們心裏高興著呢。”蘇靈兒怕李嬸子心裏難過,挑著好聽的說。
從蘇靈兒醒過來的這兩日,還真沒有人來過她們家,蘇靈兒心裏也是有些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