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秦楓的教育構想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應天府,淳化縣,楓蘭縣學。
講台上侃侃而談的,正是應天知府、戶部左侍郎、柱國、侯爵,秦楓秦大人。
秦楓奉聖上旨意,欽差全國的時候,縣學裏的課程,也都找到了相應的老師,並沒有耽誤孩子們的學習進度。
但唯有《數論》這門課程,除了秦楓之外,沒有別人能夠講授。
不過也還好,至少科舉絕不會出現這相關的題目,那些夢想著學而優則仕的孩子們,也不至於因此受到什麽影響。
但回到應天府之後,秦楓重新走上講台,也開始做出一些改變,現在講授的《數論》已經不僅僅是數學的範疇,還包括了他精心整理出來的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甚至基礎醫學等相關的知識。
很遺憾,他前世也隻不過是個三流的大學生,所知有限,每門科學深化進去,其實都是浩如煙海一樣的各種理論和知識,但秦楓能夠整理出來的,隻是一些最基礎的,用作啟蒙入門的內容罷了。
之所以做這樣的改變,其實是因為楊開天。
這個原本名叫楊顯祖的孩子,竟然在燒水的過程中,醒悟到蒸汽的妙用,然後嚐試在自己家的屋後,研究蒸汽機的雛形,還真的被他搞出一個汽牛,隻是差在氣密性的難題無法解決。
由此,秦楓聯想到了在另一個時空裏,引領世界翻天覆地變化的大工業革命,於是便鼓勵黃彪和楊開天一起,先在六合縣搞一個試點,或許假以時日,這試點裏就能盛開出美麗的花朵,甚至是秦楓都無法想到的呢。
泱泱大明,隱藏著多少個不為人知的楊開天?
這正是秦楓把這些科學基礎理論,花費不少心思整理出來的原因。
或許隻是課堂上的一句話,一個例子,一次實驗,就能再催生出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呢。
科技,能夠改變人類的未來。
但四書五經,不能。
這門已經經過改頭換麵的《數論》,雖然還沿用了舊的名字,但其中包含的內容已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也迅速引起了這些不過十來歲孩子的極大興趣。
道理是明擺著的,那些能夠解釋生活中無數現象的科學原理,那些神奇無比的實驗,在秦楓的安排下,一一展示在孩子的麵前,絕對要比枯燥的四書五經更引人入勝。
而通過課堂上的實踐,以及與孩子們的互動,秦楓也致力於調整這些整理出來的內容,與不斷挖掘的回憶相結合,打算將《數論》徹底拆分,以後會形成幾個獨立的學科,在楓蘭縣學,乃至在應天府的其他縣學裏全麵鋪開,以便培養出更多的理科工科人才,假以時日,便能慢慢改變這個世界。
“好了,今天講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大家回去慢慢消化一下,可以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現象,然後去體會吸收。其實熱脹冷縮無處不在,也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那些科學原理,其實就蘊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隻是我們缺乏一雙觀察的眼睛,缺乏一顆思考的心。”
秦楓站在講台上,俯瞰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很明顯比之前上宋夫子課的時候認真多了,孩子嘛,還是對這些新奇的東西感興趣。
“老師!什麽東西都是熱脹冷縮的麽?”有人舉手提問,眼睛裏充滿好奇。
“那也不是。”秦楓笑道:“最常見的就是水,其實水在0度到4度的範圍內,呈現出熱縮冷脹的現象,一般被稱為反常膨脹。不過這其中的原理,牽涉到氫鍵、締合水分子的理論,對你們來說,還是太過艱深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坐下,求知的渴望更強烈了。
然而秦楓卻是一身冷汗,實際上這些理論,對他來說也一樣太過艱深了,他隻能說到這裏,要繼續分拆講透徹,那就超出能力範圍之外。
誒?
黃公子和開天來了。
秦楓眼睛微微一亮,看到從教室後門悄悄進來的兩人,知道可能是工坊那邊有了新情況。
莫非已經落成了?
沒這麽快吧……
下課之後,待學生們紛紛走掉,黃彪和楊開天一前一後,走向講台,雖然神色難掩疲憊,但眉宇間卻是滿滿的激動興奮,於是秦楓就確定了猜測,看來工坊真的已經建成了。
少年可畏啊!
這才多長時間?
從過了年開始,現在家家戶戶都還沒有正式春耕呢,那麽大的一個攤子,竟然已經完成了。
“辛苦啦!”秦楓仿佛未卜先知一般,不需要問什麽,便由衷祝賀道:“工場落成,可喜可賀!這段日子,都累壞了吧,其實也不用那麽趕,又不是什麽急活,盡可以慢慢來的。”
“那怎麽行!”楊開天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老師那麽重視,又給了那麽多的支持,可以說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是再搞不出名堂來,可對不起老師……”
“秦大人。”穿著黃彪馬甲的太子朱標,拱了拱手,正色道:“這工場,應該叫什麽名字,想請大人示下。”
哦,名字麽。
秦楓還沒太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畢竟他最近公務繁忙,府衙一攤子,戶部也一攤子,抽空還要整理數論分裂出來的那些科學門類,要將它們全都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然後在縣學先推廣,之後滿滿推廣到應天府,甚至整個布政司,乃至全國。
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忙得秦楓連晚上跟蘭娘造人的大事都快沒時間了。
現在,直到工場落成,黃彪問起工場的名字,秦楓才意識到的確應該有個名字來的。
嗯……
天工開物……
這本原本出現在明朝晚期的科學典籍,可以說是華夏古代科學技術的一顆璀璨的明星。
尤其是在當時華夏的背景下,明朝晚期各種亂象四起的環境下,宋應星等人依然能夠堅守本心,不被任何外物侵擾,把華夏數千年來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經驗,做了科學的概括和全麵的總結,最終形成了這本世界上第一部主要關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百科全書。
從天工開物裏,摘出了兩個字,給了楊顯祖,從此他便叫做楊開天。
那麽現在……
秦楓不再猶豫,微笑點了點頭,道:“這工場,就叫工物!”
講台上侃侃而談的,正是應天知府、戶部左侍郎、柱國、侯爵,秦楓秦大人。
秦楓奉聖上旨意,欽差全國的時候,縣學裏的課程,也都找到了相應的老師,並沒有耽誤孩子們的學習進度。
但唯有《數論》這門課程,除了秦楓之外,沒有別人能夠講授。
不過也還好,至少科舉絕不會出現這相關的題目,那些夢想著學而優則仕的孩子們,也不至於因此受到什麽影響。
但回到應天府之後,秦楓重新走上講台,也開始做出一些改變,現在講授的《數論》已經不僅僅是數學的範疇,還包括了他精心整理出來的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生物,甚至基礎醫學等相關的知識。
很遺憾,他前世也隻不過是個三流的大學生,所知有限,每門科學深化進去,其實都是浩如煙海一樣的各種理論和知識,但秦楓能夠整理出來的,隻是一些最基礎的,用作啟蒙入門的內容罷了。
之所以做這樣的改變,其實是因為楊開天。
這個原本名叫楊顯祖的孩子,竟然在燒水的過程中,醒悟到蒸汽的妙用,然後嚐試在自己家的屋後,研究蒸汽機的雛形,還真的被他搞出一個汽牛,隻是差在氣密性的難題無法解決。
由此,秦楓聯想到了在另一個時空裏,引領世界翻天覆地變化的大工業革命,於是便鼓勵黃彪和楊開天一起,先在六合縣搞一個試點,或許假以時日,這試點裏就能盛開出美麗的花朵,甚至是秦楓都無法想到的呢。
泱泱大明,隱藏著多少個不為人知的楊開天?
這正是秦楓把這些科學基礎理論,花費不少心思整理出來的原因。
或許隻是課堂上的一句話,一個例子,一次實驗,就能再催生出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呢。
科技,能夠改變人類的未來。
但四書五經,不能。
這門已經經過改頭換麵的《數論》,雖然還沿用了舊的名字,但其中包含的內容已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也迅速引起了這些不過十來歲孩子的極大興趣。
道理是明擺著的,那些能夠解釋生活中無數現象的科學原理,那些神奇無比的實驗,在秦楓的安排下,一一展示在孩子的麵前,絕對要比枯燥的四書五經更引人入勝。
而通過課堂上的實踐,以及與孩子們的互動,秦楓也致力於調整這些整理出來的內容,與不斷挖掘的回憶相結合,打算將《數論》徹底拆分,以後會形成幾個獨立的學科,在楓蘭縣學,乃至在應天府的其他縣學裏全麵鋪開,以便培養出更多的理科工科人才,假以時日,便能慢慢改變這個世界。
“好了,今天講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大家回去慢慢消化一下,可以注意觀察生活中的現象,然後去體會吸收。其實熱脹冷縮無處不在,也正如我們之前說過的那些科學原理,其實就蘊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隻是我們缺乏一雙觀察的眼睛,缺乏一顆思考的心。”
秦楓站在講台上,俯瞰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很明顯比之前上宋夫子課的時候認真多了,孩子嘛,還是對這些新奇的東西感興趣。
“老師!什麽東西都是熱脹冷縮的麽?”有人舉手提問,眼睛裏充滿好奇。
“那也不是。”秦楓笑道:“最常見的就是水,其實水在0度到4度的範圍內,呈現出熱縮冷脹的現象,一般被稱為反常膨脹。不過這其中的原理,牽涉到氫鍵、締合水分子的理論,對你們來說,還是太過艱深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坐下,求知的渴望更強烈了。
然而秦楓卻是一身冷汗,實際上這些理論,對他來說也一樣太過艱深了,他隻能說到這裏,要繼續分拆講透徹,那就超出能力範圍之外。
誒?
黃公子和開天來了。
秦楓眼睛微微一亮,看到從教室後門悄悄進來的兩人,知道可能是工坊那邊有了新情況。
莫非已經落成了?
沒這麽快吧……
下課之後,待學生們紛紛走掉,黃彪和楊開天一前一後,走向講台,雖然神色難掩疲憊,但眉宇間卻是滿滿的激動興奮,於是秦楓就確定了猜測,看來工坊真的已經建成了。
少年可畏啊!
這才多長時間?
從過了年開始,現在家家戶戶都還沒有正式春耕呢,那麽大的一個攤子,竟然已經完成了。
“辛苦啦!”秦楓仿佛未卜先知一般,不需要問什麽,便由衷祝賀道:“工場落成,可喜可賀!這段日子,都累壞了吧,其實也不用那麽趕,又不是什麽急活,盡可以慢慢來的。”
“那怎麽行!”楊開天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老師那麽重視,又給了那麽多的支持,可以說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是再搞不出名堂來,可對不起老師……”
“秦大人。”穿著黃彪馬甲的太子朱標,拱了拱手,正色道:“這工場,應該叫什麽名字,想請大人示下。”
哦,名字麽。
秦楓還沒太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畢竟他最近公務繁忙,府衙一攤子,戶部也一攤子,抽空還要整理數論分裂出來的那些科學門類,要將它們全都獨立成為一門學科,然後在縣學先推廣,之後滿滿推廣到應天府,甚至整個布政司,乃至全國。
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忙得秦楓連晚上跟蘭娘造人的大事都快沒時間了。
現在,直到工場落成,黃彪問起工場的名字,秦楓才意識到的確應該有個名字來的。
嗯……
天工開物……
這本原本出現在明朝晚期的科學典籍,可以說是華夏古代科學技術的一顆璀璨的明星。
尤其是在當時華夏的背景下,明朝晚期各種亂象四起的環境下,宋應星等人依然能夠堅守本心,不被任何外物侵擾,把華夏數千年來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經驗,做了科學的概括和全麵的總結,最終形成了這本世界上第一部主要關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百科全書。
從天工開物裏,摘出了兩個字,給了楊顯祖,從此他便叫做楊開天。
那麽現在……
秦楓不再猶豫,微笑點了點頭,道:“這工場,就叫工物!”